一些家长问起有关国际学校的各种问题。在新学期开学之际,留学早规划整理分享家长关心的普遍问题:为什么要选国际学校、应该怎样选择国际学校、应该如何更好准备和融入国际学校。
让孩子上国际学校,一些家长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认准的,而是受环境的影响。周围人都在批判传统教育,吐槽传统教育,致使一部分家长把孩子从公立学校转入国际学校,远离应试教育,贴近素质教育。
其实,不论传统教育多么被人口诛笔伐,还是国际教育多么被人夸赞,他们两者都各有千秋。正如“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家长只要选择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而不必纠结这两者哪个好,一定要分个高下。
家长在作出选择之前,要注意两个问题:
针对第一点,目前家长选择国际学校,原因很多:
公立学校太过于应试
派位的学校不好
......
但是选择国际学校后之后,并没有方向明确,思路清晰,反而困惑也很多:
国际学校,是不是要英语很好的孩子?
国际学校,这么多,到底哪个好?
......
虽然公立学校和国际学校是两套截然不同的教学体制,但是既然两者都在并行开展,就说明并不存在一个是好的,而另一个就是差的。
有的国际学校孩子,小学阶段在公立学校,接受传统教育。孩子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接触小三门的课程(书法、绘画、泥塑),也上过晚自习,在学校完成所有的作业,跟着学校的节奏好好学习。一方面保证了自己的基本功,另一方面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
所以,视角不一样,对传统教育的看法也会不一样。
一部分家长选择国际学校,可能出于无奈。没有背景户口,派位学校不好等,这种情况下,国际学校成了家长的不二选择。而另外一些家长,你知道你为什么要选择国际学校吗?身边亲朋好友的选择,只是别人理由,并不能成为你选择的依据。
说公立学校老师留的作业太多,但国际学校没有作业,家长能接受吗?
说公立学校限制了创新能力,但国际学校很多事儿,全靠学生自己钻研完成,老师不介入,家长能理解吗?
说公立学校太过于应试,但国际学校管理松,家长能接受吗?
在择校时,家长肯定会搜集很多关于国际学校的信息,或者加很多国际学校择校群。群里面肯定有说国际学校好的,也会有说不好的。这时,就要看家长是不是有抵抗负面信息的能力,坚持自己的真实想法,作出选择。
目前国际学校也有很多种,按招收学生国籍分为:不招收中国籍学生的国际学校和招收中国籍学生的国际学校或双语学校;按住宿分为:提供住宿和不提供不住宿;按课程体系分为:、、等。
选择国际学校,留学早规划认为,家长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2. 学校师资:有些国际学校全部是外籍老师(除中文课程)教学,有些学校是少量外教加上海归精英。了解学校老师的组成,来自哪里,不要等到入学,再抱怨老师英语有口音。
3. 住宿问题:住宿条件如何,几个人一间宿舍等情况。
4. 课程体系:留学早规划曾发文介绍过、、课程体系及要求,各位家长在择校时,需要认真了解各个体系的特点,针对孩子的优势进行选择,而不是盲目地跟随别人。
5. 学校理念:校园参观,可以看出学校活动状况;学校宣讲会,可以看出领导的风格;与招生老师的沟通,可以感觉到学校对家长的尊重和重视程度。整个过程中,家长多问问题,充分了解学校理念,入学前才能打消顾虑。
问题可以包括这些内容:学校教学体系、上课形式、语言环境、学校课外活动、与老师沟通渠道、毕业去向、师生比例、招生趋势等。
6. 经济基础:虽然有家庭不差钱,但是钱毕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需要家长规划一下经济状况,国际学校比公立学校学费贵很多,目前北京国际学校年收费从十五万到三十万都有。家长也需要规划到孩子上大学的费用,确保不会因为经济问题影响孩子连贯的学校生活。
7. 学籍:进入国际学校,就需要家长放弃学籍,这事儿没得商量,爸爸妈妈不用花时间纠结,乖乖签署“放弃学籍”的协议就可以了。
以上7点都是家长择校时,需要面临的现实问题。家长尽量不要回避,多多收集信息和数据,结合孩子的特点与学校的特色作出选择。
有的国际学校已经开学,进入新学期,还有的国际学校没有开学,家长正忙着做开学准工作,给孩子补习英语,练习口语听力等,生怕孩子入学以后跟不上。
开学前,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方面有的放矢的补习,一方面与孩子一起做好心理准备,其他事情可以暂缓。既然择校前,做了那么多调查、研究和决定,一定对学校的入学要求很清楚了,要通过学校的要求来帮助孩子补短,而不是一下子全方位补习。
比如,国际学校的语文、数学笔试,对于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挑战;而面试,对于每周有30%-40%外教课程的孩子来讲,是个难点。于是,就需要家长和孩子聊天,短时间里快速提升听力与口语。
在国际学校面试前,家长要鼓励孩子,要面试老师多沟通,一定要问老师问题,具体问题可以自己想,不给孩子设置条条框框。
考试通过之后,准备工作并没有结束,要用第二外语作为母语来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克服困难,度过语言关。另外,要经常和孩子一起探讨国际学校的理念,外国老师的风格,让孩子提前预热慢慢领会。
没有开学前,家长担忧孩子听不懂,其实家长首先要接受:听不懂是正常的,从听不懂到听懂的过程,对孩子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成长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孩子习惯的养成,及保持孩子优势习惯才是重中之重。
等到开了学,家长又开始担心孩子,每天的功课太少了、老师不批改作业、老师有口音、学校怎么分班的、孩子功课排名、学校评分标准等等。这时,就需要家长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自己的眼光,相信学校的管理,接纳学校的理念。不比较,适合自己的孩子就好;关注“态度成绩”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家长在功课上可能指导得越来越少,但孩子成长,需要的是“方法”——自我管理,生活学习习惯,阅读习惯,所有这些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经过无数次的平等聊天,日常生活中的影响,无时不在的陪伴才能形成。在公共的学校教育领域里,学校、校长、老师是专家,父母们更重要的是做好个性化的家庭教育。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