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知名企业实习?
发SCI paper?
还是
寒暑假海外交流?
都对!但是
......
对于申请来讲,其占的比例和分量分别是多少呢?
那样费劲心思折腾是否真的对于申请有很大帮助?
今天主要聊一聊准备申请美国硕士博士的学生该如丰富自己的申请背景,当然一些点对于申请美国本科或申请其它国家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在排序和归类之前,要先提到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 TOEFL 和 GRE!!!
两个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的考试,如果因为背景提升而影响了复习 TOEFL 和 GRE,比如由于科研或者实习导致没有时间复习 TOEFL 和 GRE,最终使得 TG 分数不理想,这种做法是得不偿失的,也是非常不推荐的!!!
但是,如果做了一个很重大的科研项目,并且可以拿到一封牛推,这种情况还是要具体分析的,因为之前确实有学生因为很好的科研项目,教授直接内推了学校,但这种的案例确实也是少数的。
咳咳...喂喂...好的...
现在进入正题!!!
工科生:如何丰富申请背景,提高申请优势?
首先,我们先进行一个初步的重要程度排序
1. 课程
2. 科研(发paper或参加比赛)
3. 实习
4. 海外交流
5. 志愿者活动
一般对于一个工科生,会修很多基础课程,比如线性代数,概率,高数等,还有一些基础编程课程。为什么说这个课程最重要呢?因为课程是显示在成绩单上的,也是招生办比较关注的一项材料。比如,你作为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当申请计算机专业的 master 的时候,学校当然会关注你是否有学习一些基础课程并且得分如何,以此来判断你是否有一定的能力来学习接下来的课程。
那么这里要提一下,对于想要转专业的学生或者分数不高的学生,首当其冲是要查漏自己有哪些课程对于申请专业要求的还没有修过,或者分数不高,之后合理安排时间进行修读。比如,CS 的学生想要申请 MIS,那要看一下有没有学过 python,如果没有,建议学习一下。 如果本科学校有开设相关课程并且可以选修是最好的,如果没有,建议去coursera上面学一下网课也是值得的。
这里谈到的科研指的是,参加教授的科研项目或者组建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术研究。当然做出结果才是最重要的。有的学生可以选择最后发表paper,有的可以选择参加一些学术性比赛。这些都是科研后的结果表现,这也将在 PS 和 CV 里面得到体现。
有的学生在申请后期会接到面试,很多面试官也是围绕着科研来进行提问。对于科研机会,学生大二之后就可以开始准备起来了。首先关注一些学校的比赛活动,比如科创比赛,大学生创新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等。其次可以询问一下学长和导师,寻找和自己申请专业相匹配的实验室进行科研。大三的学生一般开始分专业方向,但很多学生早在大二就已经确定了方向并且寻找适合自己的科研。要知道,大四上学期就要准备申请,如果大三才加入实验室进行科研,对于大四上学期就能发 paper 或者出一些科创结果是有些难度的,尤其是大三期间还要准备 TG 和保持良好的 GPA 。
对于实习,公司的知名度是很重要的,其次是进到公司做了哪方面的实习,这些实习工作是否和申请专业相关,这些都应该是在找实习就应该提前考虑好的。实习方面的体现一般是 PS 和 CV,当然实习公司也会出一份推荐信发给学校作为招生办衡量申请者的重要指标。
回答是“很有作用!但是......”
海外交流也有可能“毁掉”整个申请者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举个例子
👇
所以这里要说一下,对于海外交流,首先要问清楚是什么项目,其项目之后的课程学习对于未来的申请专业是否合适。其次询问一下去过的学长学姐分数是否会被压低还是正常给分。如果到了那边,一定要保持良好的成绩。其次就是通过这个海外交流机会,尽力拿到大牛教授的推荐信,这是一个拿到海外推荐信的绝佳机会,具体如何拿到推荐信和一些海外交流策略,可以咨询指臻留学社区的老师哦。
如果你拿到了不错的成绩,修得的课程也和申请专业很相关,并且拿到了推荐信,这些就已经很棒了。如果在此期间你和熟悉的教授做了一些科研项目,并且成功发表了 paper,这将极大的提高你的申请竞争优势。这些经历可以充分证明你可以在全英文的环境下进行科研,并且可以很好的适应和融入海外的科研环境。之前也有同学去了知名的学校进行科创,比如 MIT 或者 CMU,并且得到了教授的内推。
对于工科生,志愿者活动经历也可以从侧面体现申请者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助能力。毕竟很多工程项目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知道如何与团队沟通并且协同合作也是十分重要的。
志愿者活动一般涉及到国内的马拉松志愿者,癌症保护,山区支教等。国际志愿者活动一般是去巴厘岛,斯里兰卡等地区进行一个月或者两个星期左右的援助。这些活动不仅仅能够体现申请者的社会参与感,也能够在很多方面体现他们的团队能力和帮助他人的能力。好的受教者同样应该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背负社会责任的,所以志愿者活动的参考价值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对申请者侧面的描绘,虽然不是核心的衡量因素,但确也是不可忽视的。
2018年申请季即将来临,现在正是文书准备阶段,有的同学也可能是在边实习边准备 TG 考试,有的同学可能在学校做科研,还有的同学可能在海外进行学术交流。但不管你在准备什么, 瞄准那个Deadline,努力前进吧!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