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们对外国教育有一些固有思维:比如“外国的孩子上学都很轻松”、“外国孩子基础知识不行”、“只有中国喜欢学霸,美国只招体育特长生”等等。但其实,美国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很大,而且需要在提升学业的同时全面发展,还要培养自己独立、有领导力、懂得团队合作等等特点,才能申请上心仪的大学。
在中国很火的奥数学术活动,在美国也有着同样的热度,也同样需要层层选拔。首先,学生需要参加美国数学联赛,20万报名者中选拔1万名学生晋级到美国数学邀请赛(AIME),这之中,约500人可以闯入美国初级奥数学术活动(USAJMO),筛选出约60人进入集训营,再经过几轮奥数专业的考试测评和美国奥数学术活动(USAMO),最后选出6人参加国际奥数比赛。
被选拔进美国国家队的概率是0.003%。
美国的奥数考试题目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比如下面这道题,大家可以做一下试试,是美国奥赛的压轴题:
在圆上随机找三点连接成一个三角形(圆内接三角形),圆心落在三角形内的概率是多少?
算出来的朋友们可以给小编留言,答对的话能够领取小编送出的神秘大礼一份~(耶~~~)
再说回来,最近,5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学术活动日前于罗马尼亚西北部城市克卢日-纳波卡落下帷幕。题目共有6题,分别为几何、代数、数论、组合、代数、几何。此次共有116个国家的615名学生参赛,最终美国代表队获得冠军!这是美国奥数队在过去四年中第三次斩获头名!
这次的美国奥数队伍里清一色亚裔脸。亚裔真是不管到了哪里,数学总那么强。
比赛中,美国队以212分夺取冠军,俄罗斯和中国位列二三名。
美国队的参赛成员是:Adam Ardeishar,Andrew Gu,Vincent Huang,James Lin,Michael Ren和Mihir Singhal。
Gu、Huang和Lin是2017年的回归队员,Lin在此次比赛中获得了满分。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美国派出亚裔队伍参赛了,早在2016年,美国化学奥林匹克的代表队就全部都是华裔。有人专门做过统计,在美国参加的2000年到2015年共16届国际奥数比赛中,华裔队员的比例一直不低。
无独有偶,华裔的身影同样还闪现在加拿大奥数队。在第56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学术活动中,加拿大队18岁的华裔中学生宋卓群(Zhuo Qun Song)除了再次夺得金牌外,也是全球104个国家600名参赛者中唯一获得100分的选手。此外,他还以连续五届拿下金牌的成绩登入国际奥数赛的名人堂(Hall of Fame)。
宋卓群的妈妈曾说,到加拿大后不久,老师就发现了他惊人的数学天赋,于是每周一次辅导他数学。直到高中他前往美国著名私立高中Philips Exeter 就读为止,宋卓群在加拿大始终没有和同龄人一起上过数学课。
看完华裔们优异表现,不禁想起那句名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事实真是如此。
那么,亚裔是天生就比其他族裔的孩子聪明吗?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比特(Richard Nisbett)写过一本有关智力的著作,书中提到了一项研究。该研究追踪了一群华裔孩子和白人孩子从小到大的情况。一开始,两个小组在智商测试中的得分是一样的,但到最后,55%的亚裔进入了地位较高的职业,相比之下白人的比例仅为三分之一。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管理人员,白人的智商需要达到100,而华裔只需达到93。
尼斯比特据此认为,亚裔的优势不是智力本身,而是如何利用智力。对教育的重视也有助于解释犹太人的成功。据称,犹太男性普遍识字的时间比其他群体早了1700年。
事实上,除了亚裔更加勤奋努力之外,他们取得学业成功的另一个因素可能是社会刻板印象和自信的相互作用。很多人都有体会,在美国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哦,你是华人,那你的数学一定很好。”这种刻板印象一定程度上对亚裔孩子造成了心理暗示,对于亚裔学生来说,如果数学拿到A-,那跟拿到F没什么区别(A是最高分,F是不及格)。
另外,稳定的家庭情况也是亚裔孩子成功的原因之一。很多亚裔群体的离婚率比全美的均值低得多,有证据显示,双亲家庭陷入贫困的可能性较低,而且双亲家庭对男孩的成长尤其有利。
综上所述,亚裔对教育重视、家庭稳固、学生努力、外界的心理暗示,都是亚裔在学习,尤其是数理化方面成功的原因。但是,对于“心理暗示”这一项,笔者想说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说明了美国对亚裔的歧视。亚裔们努力在数学和科学等具有清晰衡量标准的领域取得成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避免遭到歧视,一是,如果他们在数理化拿不到A,就会被同学嘲笑,二是,亚裔在政治等文科领域一直遭遇着难以冲破的“天花板”。
因此,我们恭喜“美国亚裔队伍”在奥数大赛上取得冠军,我们为所有有成就的亚裔感到骄傲,但是,不要假装在美国,对亚裔的歧视已经成为历史。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