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了,我还想回来。
我想当个本土女孩,中国有太多有趣的地方,有趣的事儿,有趣的人。
虽然已经19岁了,我却并没有好好探索这一片我生活过的热土。
比如从小到大,我都没有去过首都北京。
于是我决定回国念夏校,体验一下国内一流大学的教学模式。
在去中国人民大学之前,还是有点惶恐的,我没有参加过中考,也没有参加过高考,走的一直都是体制之外的路。
这一次,要和体制之内的佼佼者们一起学习,我会不会没有他们勤奋,没有他们独立,没有他们阳光?
刚到北京的时候,虽然有点干,有点霾,有点堵,但是完全没有影响我对这个城市的喜爱,相反的是,我觉得北京和我很有缘,一落地,我就很喜欢这里。
中国人民大学,和UBC不一样。
UBC是一个林立着崭新教学楼的学术氛围浓郁的学校,人民大学更多的是生活气息,明德楼前面的广场,晚上有大爷大妈在纳凉;有小朋友在溜旱冰;学校里比教学楼更多的是旧旧的小区楼。
在人民大学选了两门课,一门经济,一门政治。
经济课是人民大学的教授用英文上的,总的来说,学习体验并不是很愉快。
3个小时的课,基本上没有什么互动,老师就算抛出了问题,也完全没有给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时间,似乎只是走一个过场而已。
比如她问有没有人读过狄更斯的“圣诞颂歌”时,我坐在第二排,真的蛮大声地讲了:“我读过!”不知道教授是不是没有听到,毫不理会我,而人民大学的同学们,也不怎么发言,整个课堂的氛围蛮沉闷的。
人民大学夏校的这门经济课,是可以换UBC3阶和4阶的经济课学分的,但是就凭这门课的内容,我觉着换UBC2阶的经济课学分都有点过了。
当然,用这单一的一门课,单一的一位教授来评估人民大学甚至中国一流大学的教学水平,肯定是有失偏颇的,但是这门课,这位教授确实有点不适合我。
我喜欢活泼的课堂氛围,老师和学生有足够的交流,有问题可以马上问,老师有机会听到我的声音,老师和我在这节课上是互相理解的。
不是说只喜欢“高大上,白富美”,不是说坐在常青藤的学校里读summer school就一定能学到很多,不是说国内的大学都会让我觉得格格不入。
但是我想要体验,能给我真正快乐的那些存在。
让我感到充实的东西,从来都不只是“单纯美好”,那些整洁与脏乱,简单与冗杂,高尚与鄙俗,让我在经历过以后,知道了自己更想要什么,更适合什么,更应该去做什么,它们对我而言就都有意义。
从小跟着爸爸妈妈周游列国,高一开始念国际学校,到如今留学一年多了,我觉得自己多多少少也算一个global citizen了。
我所接受的教育,是对不同文化的包容与尊重,对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不带任何地域种族的偏见与歧视。
但是,这些包容和尊重的前提,都是建立在对祖国的尊敬的基础上的。
出国以后,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什么是“爱国者,人爱之”。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祖国,都不认同,都不尊重,那么对其他文化的包容,并没有意义,也不会得到其他人的尊敬,“自敬,则人敬之”。
但是尊重和认同,不是报喜不报忧,不是阿谀奉承,不是自欺欺人。
我想要真切地看到她的好和不好,感激她的好,接受她的不好,如果有可能的话,改变她的不好。
我不希望对于一个人最重要的本科教育,是稀松的;我不希望一堂课只有老师滔滔不绝的灌输,而剥夺了学生各抒己见的机会;我不希望只是为了容易换学分,选择来人民大学读夏校。
曾经在一个公众号上看见一个博主推荐的一本书,叫做《Embrace the Chaos: How India Taught Me to Stop Overthinking and Start Living》“拥抱混乱”,她说这本书让人更能豁达地理解发展中国家的格局,去拥抱混乱,并且在混乱中学会生活和思考,而不是单纯地抱怨和感到痛苦。
当然中国和印度有很多的不同,而每个国家都有她好与不好的地方,而我想要的是拥抱她的每一面,如果有能力,让不好,慢慢变好。
我想当个穿回力鞋,吃小龙虾,说宁波方言的本土女孩,我要做的,不仅仅是呆在本土,还有 contribute to 本土。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