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准备周密的孩子,怎么会在正式入学前产生这么大的情绪反应?
焦虑是人对紧张情景的一种自然反应。面对全新的生活、文化和学习环境,留学生多少都会感到紧张。适度紧张可以调动兴奋性,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我在1994和1995年考托福和GRE时,最后成绩都远远超出练习时的水平,就是考场上适度的压力激发出的动力,让我超常发挥。但是,紧张/焦虑和学习表现呈“倒U形曲线”,即焦虑水平过低、动机过弱不能激起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焦虑的增强而提高;但高度焦虑和紧张会形成一种抑制作用而影响表现,严重的会波及身心健康。
K根据自己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咨询中心多年的服务经验,在家庭教育课程中总结了留学生压力来源的多面性及影响:
归根结底,留学生适应新环境的成败,很大程度上是由自己面对多方面压力时的韧性决定的。
进入大学不是终点,而是孩子另一个里程的起点。再聪明的留学生,也会遇到学业或生活中的难题。
事情不顺时,压力大时,怎么应对?
“她为什么被劝退”中的情况一样,在国内很阳光的高中生,成绩不错,朋友也很多,可出国后因语言、社交等压力,开始从网络游戏中寻找成就感和归属感,最终被劝退,十分可惜……
而很多问题其实可以提前备案化解,出国前,家长应该如何帮孩子提升心理素质,迎接留学期间的多重挑战呢?
1
预测孩子韧性的最强因素:和谐的家庭关系
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协会把“家庭的和睦和支持”列为增强孩子韧性的第一条,因为良好的家庭关系和亲子交流会增强孩子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The Stress in American 2014 调研发现,美国近一半的青少年报告不知道如何应对压力。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情绪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并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情绪,特别是紧张、愤怒等负面情绪。
每一对能和睦相处的夫妻,尽管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不同的个性、事业等,但拥有感情基础之上,更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着宽容、耐心、共情、自控力等情绪智能,而孩子的“情绪智能”,除了基因因素,都是观察学习来的。
生活在父母关系不和的家庭则相反:重复暴露在充满矛盾、要求总不一致的环境中,会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削弱对情绪和行为的控制能力,更容易产生恐惧、抑郁、愤怒的感觉。父母之间长期冲突,无论是否离异,与孩子的焦虑和问题行为都成正相关,和健康成负相关。
孩子暴露在冲突中的时间越长,负性情绪越多,相应的行为反应(比如攻击性行为)也越多。
2
了解、尊重、接纳孩子:健康亲子关系的基础
在公立学校工作这19年,我接触到不少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但从未碰到过任何一个一无是处的孩子。只要多观察,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可作为家长,我们以自己三、四十年的阅历,看十几岁的孩子,怎么看都更容易只关注到他们需要提高的地方!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多项研究反复验证了一个理论:老师及时并具体的表扬会提高孩子的上进心,让孩子学习更专心,并减少问题行为。研究人员建议老师赞美对批评的比例应该是4:1到5:1。父母给孩子反馈时原则也类似,一味的批评只能让孩子失去前进的动力。如果孩子得不到正面的关注,他宁可得到负面的关注也不想没人关注!
韧性和抗挫折力受孩子天生气质(temperament)的影响。 确实有孩子天生做事有恒心,遇到困难心态更积极乐观。但心理学界几十年的研究发现,品格的可塑性很强,比起记忆力理解力等认知能力因素更不受先天影响。比如儿时天生羞怯的孩子有30%左右在成人后敢作敢为。
性格特点没有好坏之分:逻辑性强的,可能不会察言观色;外向友好的可能自控力弱;谨慎的可能偏怯懦;勇敢的却显莽撞…… 孩子各不相同,没有必要拿别人孩子的长处比自己孩子的短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亮点,被周围人了解和接纳最关键。而没有我们的爱和接纳,孩子很难接纳并尊重自己。
上一次您夸自己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是什么时候?
十一到十九岁期间,孩子的智力迅猛提高,认知学习能力逐渐接近人生顶峰!
青少年热情,有活力、创造力!认为自己长大了,独立欲强,在行为活动、社会交往等方面试图表现出“成人”的样式,渴望别人把自己看作大人。对是非曲直的判断,也有强烈的表达自己意见的愿望。
脑科学研究发现:,额叶是大脑的总指挥,总管着对危险和冒险的判断能力、控制冲动、计划和选择自己的行为。而青少年时期大脑的额叶(Frontal Lobe) 并不成熟、信号传导性能差,到25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这是很多青少年情绪化、易怒、冲动、注意力不集中、欠条理、以及喜欢冒险等的本质原因。再加上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局限性,导致青少年行事常会欠周全,行为上往往盲目性较大,使自己陷入既想自制,但又易冲动的矛盾之中。他们有独立欲望,但缺乏独立能力;渴望自由,却不了解随自由而来的是责任。
青少年需要家长更多的理解和耐心。
3
成长的心态:困难和错误是最佳的学习机会
上篇讲过,对成功和失败的不同解释对情绪和动机有直接影响,一个人对他为什么会成功或失败的看法或归因决定了他会为将来的目标付出多少努力。如果孩子从小做事的努力经常被表扬,多看到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比如投入的时间),他们面对困难时就更能看到克服的希望,降低无助的反应和放弃的机率。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马丁·塞利格曼博士 (Dr. Martin Seligman) 的研究表明,孩子的解释方式在8岁左右开始形成,三个原因决定了他们悲观或乐观的取向:
1.孩子在成长中常听到和看到的父母对日常生活事件的因果分析。换句话说,如果父母对好事的归因是长久的、概括化和个人化的,如“你交流能力真好,我都被你说服了!”等,孩子就慢慢会形成乐观的解释方式。
2.孩子失败时父母批评的方式。如果失败常被归因为长久的、概括化和个人化的,如“你就是记性差! ” 、 “女孩子数学都不好!”等,孩子就慢慢会形成悲观的解释方式。
3.早期生活中有负面事件反复发生,如亲近的家庭成员在自己幼年时离世、父母又失业等。如果没有适当引导,孩子会觉得不论自己如何努力,坏的结果总会出现,个人努力不会有用,所以感到无助,将来在遇到困难时则更容易选择放弃。
文章开始提到的男生,一直学习能力很强,小学时没经历过任何学习困难,中学时继续生活在一个假象里:“全A就是一切!” 到高中时覆盖面更广,不但成绩要全A,社团活动要做领导,参加学术活动也要拿第一。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孩子会产生错觉,“输” 、“失败” ,是多么不可接受,以为这就是生活,一切要这样完美!而这样固定的心态及对“失败”的独断性认知,面对美国大学的种种挑战才会突发焦虑症状。
而现实呢?
考试可能发挥不好…
自己开车再小心都可能被别人蹭撞到…
倾心追求的人不一定喜欢自己.....
各大名校都在“essay”或老师的推荐信上要求申请学生介绍自己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的经历,以及如何敢于接受挑战的勇气。因为过去的成绩再辉煌,都可能在挫折面前不堪一击,都不如恒心和韧性更能预测将来能走多远。
斯坦福心理系教授凯萝·杜艾克博士( Dr. Carol Dweck) 研究内驱力 (Motivation) 三十多年,在《心态: 新成功心理学》 一书中总结:如果父母有“固定的心态”(Fixed Mindset) ,把好成绩归结于“孩子聪明”等概括化的固定因素,孩子自然地会用“成功”来证明自己多聪明、多出色。可这里最大的陷阱是,按这个逻辑,失败就会证明自己不聪明或不优秀,可以轻易把建立在成功上的自尊和自信打垮。如果“失败”都是对“自信”的威胁,那肯定就要千方百计去躲避任何可能“失败”的风险。
杜艾克博士对几百名学生的经典教育心理实验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点: 如果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被表扬的是结果成功与否,他们慢慢就不敢接受任何挑战,只捡容易的去做,以求心理的安全,最终是连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好的题目都成绩下降;而常被表扬努力过程的孩子更能够享受练习和钻研,形成了“成长的心态”(Growth Mindset) ,会知难而进,不但敢于接受挑战,而且不断进步,往往会展现出超出目前能力所预测到的表现。在他们眼里,困难再难,控制还是在自己手里。“做成”不是唯一的目标,失败也不是对自己价值的否定,所以才总会看到希望。
真正发生了什么事比起孩子和家长如何看待这件事几乎微不足道,个人对事件的诠释才是决定应对方式的关键。所以,孩子在身边成长的过程中,请千万别忘记让他们常看到成绩背后的付出,有机会经历失败,增强对挫折的“免疫力”。学习过“输”,将来才能“输得起”。
4
积极的交流:多听少说
当我们明明知道孩子们选择做的事情无益时,想做到“尊重和信任”,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真不容易!
在这种情况下,有没有办法在交流中不损害亲子关系?
首先,我们得看到,如果单凭指责,亲子交流的渠道就堵住了,只会让青少年更固执己见,根本听不进我们的建议。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认为自己长大了,独立欲强,常反感父母好心的建议。让他们看到我们的理解和尊重是关键。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做父母的,常常为孩子成长的各方面担忧,最根源的心理是“恐惧”和“内疚感”,怕因为没尽好做父母的责任,耽误了孩子的前程。可不管我们的出发点和态度再好,急于发表不同的意见,都会被青少年看作是对自己的否定,马上进入反击状态。
采访青少年,他们大多都希望家长能更听得进自己的想法。而能“听”好,必须理解青少年的选择和我们的优先次序不同,暂时看不到自己的选择对未来有长远的影响。但如果父母不先放下自己的成见,认真听听孩子的想法,让他感受到尊重,他是不会有兴趣去了解为什么父母有这样的意见以及道理到底在哪里。
有效的“听”有两种:
反馈式聆听:父母重复听到的信息。比如,孩子说,“我很累”,我们可以回答“你听上去真的很累。”
积极式聆听:听出孩子言语中表露的情绪,帮孩子感受到他们被理解和认同。比如,孩子说,“我恨死他了!”,我们可以回答“他一定做了什么让你非常恼火的事。”
想让亲子交流顺畅,我们还需要练习问好奇的问题,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保持良好关系的同时,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开放式的问题包括:
-好奇的问题:“发生了什么事” 、“请再说清楚一点” 、 “还有吗?”
- “什么”和“如何解决”问题: “你觉得怎么发生的?” 、“你怎么看?” 、 “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好主意吗?”“要不要我们一起想想所有的可能性?”这类的问题,可以帮助孩子们发展思考和判断能力。
做到这样的“听”和“问”,青少年会感受到主动权在自己手里,自己受重视,有控制感。这些不只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家庭关系,同时更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抗挫折力。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