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最热门的教育新闻之一,莫过于中国队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学术活动IMO中重返巅峰,总成绩与美国并列拿下世界第一!在这之前,中国队已经4年与冠军失之交臂,而美国队则是3连冠,并且在5年内4次夺冠。要说最受关注的学术活动,非数学学术活动莫属,IMO更是巅峰中的巅峰。不过许多家长都觉得,现在对于奥数,应该更理性、更客观。毕竟,“只有5%的孩子适合奥数”嘛!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身边有位朋友曾经对我说,她认为小学阶段以拓展兴趣爱好为主,因此,她“摒弃”所有的学科类培训,尤其是奥数,几乎是谈虎色变。
我问她,你所认为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呢?她回答音乐、美术、表演、体育、甚至是旅游、烹饪等等。当我追问,为什么奥数不能是兴趣爱好呢?她却回答不上来。
对于奥数,我们还有很多的误解。
这次,继洪晃、郝景芳、方可成后,“真棒大咖秀”和“哈耶普斯”合作,独家请来了一位超重量级人物——刚刚在IMO中夺冠的中国队的副领队何忆捷老师!
近几年的IMO学术活动,何老师一直都是中国国家队教练组的一员,可以说,见证了这两年国际奥赛的风云变幻,接触过这几年中国最顶尖的数学天才们——无论是对于数学学术活动的理解,还是对于学生的奥数训练,都有着丰富的经验。
插句题外话,何老师特别特别忙,这次的分享是咱们“厚脸皮”逼着挤出的时间,一结束,他马上就要投入新一期的训练中了,这样的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下次真不知道什么时候了,强烈建议有兴趣的家庭别错过了!
自己孩子是否学奥数、打奥赛最重要的是什么、打奥赛正确的打开方式是……关于奥数的是是非非,在与其妄自猜测,不如直接从何老师这样的亲历者口中得到最真实的信息!
此外,为打破大家对奥数的基本误区,“爸爸真棒”的“数学课代表”姚爸满怀热情写了下面这篇文章,说不定,看完会改变你对奥数的看法。
数学不等于奥数,这话不假。如果说数学是一片浩瀚的海洋,那奥数只不过是数学这片海洋支出来的一条小河而已。
然而,这条小河里面的水,饱含了大海里的精华。
比如,我们在学校里都学过除法:
7÷3=2余1
这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也并不困难。在学会了除法之后,我们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解决一些诸如分物品、分组之类的问题。这是学校数学的教学初衷——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然而,数学之所以成为一门单独学科,绝不仅仅是因为它能为解决日常问题服务,更重要的是它本身也蕴含着很多值得挖掘的内容和问题。
比如刚才除法中的余数,我们可能在平时解决问题中不怎么关注,而在中国古代的《孙子算经》中却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
五五数之剩三;
七七数之剩二。
问物几何?
这样的问题,已经不只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了,而仅仅是一种智力上的挑战。有的人喜欢这样的挑战,如明代著名的大数学家程大位,不但想出了这个问题的解法,而且在他所著的《算法统宗》中用一首诗漂亮的诗来表述:
三人同行七十稀,(3的余数2x70)五树梅花廿一枝;(5的余数3x21)
七子团圆正半月,(7的余数2x15)
除百零五便得知。(2×70+3×21+2×15=233;233-105=128,128便是一个答案,128-105=23也是一个答案。)
上面这样的余数问题,是每一个学习奥数的学生都不陌生的。而这些内容,在教科书中出现得很少,或者说几乎不会提到,因为这已经超出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范畴,并不需要每个学生都掌握。
但相比学会“7÷3=2余1”这样程序性的技能,《孙子算经》中的这个问题更容易激发人的兴趣,至少,对于喜欢思考、喜欢挑战的孩子来说,是毫无疑问的。
很多人会说“只有5%的孩子适合学奥数”,这5%是怎么统计出来的我不清楚,但我想刚才那样的问题,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觉得感兴趣的,甚至大部分人看了题目就会放弃,而有一些孩子,看到这种问题是兴奋的,是“不解决不舒服斯基”的。
判断孩子适不适合学奥数,也许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他遇到这种问题时的状态。
这样的孩子,很明显学校的内容无法满足他,奥数,才是他们向往的一片天地。通过奥数,他们有可能敲开真正的数学大门。
既然奥数这么“有营养”,为什么现在这道大餐摆在大家面前,却吃不下去呢?
因为摆在你面前的奥数,有可能已经“变质”了。
有的人会说,我们小时候也有奥数,只是那时候奥数是兴趣培养,和选拔无关。
这其实是不对的,奥数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为了选拔而生的,它的存在意义,就是挑选“有特长”的学生。往前退个二十年,奥数就已经是学校升学的加分项了,只不过那时,学校挑选的标准还算多元化,奥数只是其中之一,对于升学来说,占的比重没这么大。
之所以变成全民奥数,和某些机构费尽心机打造了奥数环境有关。
他们给了学校一个甜头:你看,奥数出来的学生升学成绩都很好,而且我们这里都帮你们挑好了;
他们给家长一个错觉:你看,好学校都看重奥数,而且省钱省力,跟着我们学就行。
加上赶上了互联网及社交媒体的黄金时期,通过社区、社群、KOL等手段,奥数在升学中的比重不断提升,逐渐从“一个特长”变成了“一个升学工具”。
特长是可以一直延续下去的,而升学工具是一次性的,升完学就没用了。
所以可以看到,虽然小升初参加奥数的人数爆炸,而一进初中,很多人就再也不碰奥数了,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不仅如此,奥数的内容也变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下面这种题:
这种美其名曰考察小朋友思考能力、观察能力的题,其实跟数学一点关系都没有。探究这种问题,并不能从问题中总结出规律和方法,更不用说锻炼思维,只是浪费时间而已。
然而这种“李鬼”奥数题,却把奥数的名声搞臭了,现在但凡偏题、怪题都被冠上了“奥数题”的帽子。
目的不纯,内容不端,“假奥数”横行之下,又如何来保持“真奥数的新鲜度”呢?
前两年《鲁豫有约》曾经做过一期关于奥数的专题,当时请到了第56届IMO的全体中国队队员及教练现身说法。当时中国队队长俞辰捷在开场的讲话中就曾说到:
“我觉得有些奇怪,我参加了这样一个比赛,得到了一个好成绩,可是为什么,我却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自豪、那样高兴、那样骄傲。我不知道大家对奥数是什么想法,但大家可能已经在心里对我有一个标签,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我们不过是一群大孩子,我们同样有着我们自己的追求、有着自己的执念、有着自己的梦想。我们会为即将离开我们喜爱的奥数事业而惋惜,也会为自己热爱的数学学术活动饱受非议而感到心酸何痛楚。也许我们的故事没有这么跌宕起伏、人生如戏,但我们期盼的不是改变你们什么,而是向你们证明什么。”
今年的IMO,中国队夺冠再次被吹上了天,那么前两年只拿到亚军,甚至是那些在比赛中没有拿到金牌的选手,难道就不该受到大家的赞许吗?俞辰捷那届被称为IMO历史上最难试卷的比赛,104支参赛队中,有74支队伍得了0分。而中国队的总成绩是181分,这样的成绩,还有什么好挑剔的呢?
没拿金牌就没有为国争光,就应该受到大家的口诛笔伐。对于一群只是在追求自己的兴趣的高中生来说,也许有些不公平。
舆论对这些孩子的高压,也延伸到了赛场之外,似乎这些参加过IMO的孩子,就必须未来成为一名数学家,而且是必须拿菲尔茨奖的那类数学家。于是,我们经常看到类似数学天才XXX废了、为什么中国奥数很强却出不了数学家之类的报道。
本次IMO,英国主办方小城市巴斯发布了一个宣传片,英国人对于奥数的态度,倒是值得我们学习一下:
IMO,就是一场提供给这些数学天才的盛会,是他们交流分享的平台和机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家哪怕从来没拿过好的名次,也每年都参加的原因。毕竟这些天才们,在常规的环境下太难找到知音了。
消除对奥数的误解,还是需要一个在这个圈子里的人。而8月17日,我们就请到了这样一个与奥数结缘的人。他就是IMO的中国队副领队——何忆捷老师。
真棒大咖秀第四期
何老师自己便是奥赛出身,从小参加数学学术活动的他,在2003年拿下了中国奥林匹克数学学术活动的金牌;此后进入复旦大学数学系学习;毕业后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博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理论,后一直担任教师工作。
近几年的IMO学术活动,何老师一直都是中国国家队教练组的一员。可以说,见证了这两年国际奥赛的风云变幻,也可以说接触过这几年中国最顶尖的数学天才们。无论是对于数学学术活动的理解,还是对于学生的奥数训练,都有着丰富的经验。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