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充满焦虑?
美国的爬藤和中国的高考,背后为什么竟有着一样的成因?
如果我们不那么焦虑,孩子离成功是更近还是更远?
给大家先讲一个身边的故事吧。我的邻居Josh是俄罗斯第三代移民,全球知名的健身补剂公司Iovate的高管(健身房标配“氮泵”的生产商)。他女儿在一个加拿大排名50名左右多伦多市排名20多位的私校读高中,去年毕业。
圣诞假期的时候她收到了约翰霍普金斯(US News全球第10,美国第8)的Offer,3月份收到了麦克马斯特大学的Offer(US News全球第128),她满心欢喜地去了麦克马斯特。选了一个全球第一百多,放弃了全球前十,你猜得到她是怎么想的吗?
麦克马斯特大学
她并不是个案,我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并和她聊过,除了她以外,还有四五个优秀的孩子也放弃了美国藤校或TOP20的Offer,选择留在加拿大。选择斯坦福而放弃康奈尔的是同一个男生。但是放弃哥伦比亚大学、波士顿大学、哈佛、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大、密歇根、CIA等美国TOP20的同学,则都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藤校Offer,而选择了接受加拿大的大学Offer。你猜得到他们是怎么想的吗?
(多伦多某私立高中画册-毕业生Offer及去向)
很多中国父母都难以理解。对于我们中国父母,自己做孩子时,教育是被中国高考定义的;生孩子以后,教育是被美国爬藤定义的。
在这两种学术活动选拔式的教育体制中,进入名校是教育资源竞争的核心目标。大学排名,当然就是一切价值的体现。
美国的爬藤,和中国的高考,以及中国古代的科举,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它的目标不是教育,是选拔。
选拔的过程越难,意味着资源越稀缺。自然选择带给我们一种本能——父母总是希望抢占更多资源以给后代更大的生存机会。
中国的高考指挥棒下的资源争夺,其实是一种理性的必然。
中国的教育投入占GPA的比重是3.3%,和教育投入占比世界第一的加拿大的7.1%相比,差一倍多。再加上两国人均GDP相差5倍多,中国每个孩子能获得的教育资源总量不到加拿大孩子的十分之一。在这个前提下,你会理解中国家长对奥数、学区房的现象级追捧,其实是无可厚非的,至少对于不想或无力送孩子出国的家长来说,即使不是最优选择,也是相对理性的选择。
而美国爬藤,其实更是一种不够理性的选择,一种值得反思的执念。
为什么?
每年的录取季,全中国的媒体都会被哈佛女孩,耶鲁男生霸屏。街头巷尾三姑六婆的议论中,也会常常出现谁谁的儿子拿到了美国名校的录取通知书。美国常青藤名校的品牌,已经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产生了“视网膜效应”,当你怀孕时,你会发现满街都是孕妇,当你想买mini时,你会发现满街都是mini,当你关注常青藤时,你觉得你身边到处都是常青藤的影子,常青藤离你很近,常青藤不难得到。
而且,“专家”也会这么告诉你。知乎上曝光过一个留学中介的内部培训讲义,清晰地揭示了他们的销售成功学:一定要放大你的希望,让你觉得自己的孩子一定是申请名校的好坯子。反正合同是申请5个学校,只要最末一个学校寄来了Offer,中介就没有责任。
(某中介机构内训PPT-来自知乎)
是的,你的胃口就是这样被吊起来了。
实际上,美国名校申请之难,难到反智。
2017年,美国常青藤8所学校共录取中国学生200余人,但申请者4万多,其中七千余人SAT2200(2400满分);2018年,录取率进一步降低,申请者5万,藤校录取仍在216人,录取率不到千分之二。而这216人中,有155人来自北上广和江苏,剩下省份则是个位数或者颗粒无收。
而在北上广和江苏四地相加,也总共只有13所高中的学生能够摸到常青藤。
(2018年美国藤校本科招收中国招生人数分省份统计)
美国本地学生申请又如何呢?
美国妈妈,斯坦福前招生主任朱莉在畅销书《如何养育成人-打破过度管教的陷阱以及帮孩子成功》中坦言:“这太疯狂了,录取率只有5%,我凭什么认为我的孩子能进入斯坦福,我自己再来一次也考不上!我不会让孩子报考斯坦福......”她同时也认为爬藤家长的焦虑和过度包办,会让孩子失去生存能力,影响其心理健康,让孩子成为“Study Drug”(学习成瘾者),并且影响了孩子未来成功的机会(为什么?下文会跟你谈到)。
《How To Raise An Adult-Break Free of the Overparenting Trap and Prepared Your Kid For Success》及其作者Julie Lythcott-Haims
2018年比2017年难,未来只会更难。从下面这张图,你可以看到美国大学近年来像火箭般增长的中国申请者数量。
(Open Doors美国政府国际教育报告)
你可能会说,我不是非要孩子进入常青藤,我只是希望他进入更好的大学,获得更好的教育。
美国的Top30或Top50,参比国际排名类似的其他国家大学,也是最难申请的。都是北美宽进严出的高教体系,但美国和加拿大的“宽”是不在一个量级的。
根据其官网统计数据,多伦多大学St. George主校区(被认为是最好的校区)的本科总录取率是45%左右(中国大陆录取比例10%~15%左右)。而相似排名的宾大和杜克的本科录取率则是8.3%和6.4%(中国大陆录取比例低于1%)。同样的结果,难度相差十倍以上。
同样好,哪条路更难?同样难,什么结果更好?不言自明。
(多伦多大学2007~2017年录取率变化)
(US News 2018世界大学排名19~21名)
加拿大大学录取没有高考,没有SAT,不用AP,不用IB,不用A-level,甚至不看高中四年的全部成绩,只重点考察最后一年(6门必修主课)的GPA。
韬叔经手帮助的华人留学生,升入加拿大TOP6大学的比例,超过90%。这不是我的水平多高,因为多伦多的华人圈都知道,华人孩子在加拿大的普通高中只要勤奋好学,留学生只要高中毕业前能考过雅思6.5,进入TOP6 大学并不是那么的难。无论在留学生中还是华人移民的孩子里面,进入名校比例都很高。
为什么加拿大的优秀大学相对容易进?容易到很多中国人误以为它的高等教育很水?
我曾经在知乎上被一个高中生质问:“为什么班上成绩不如自己的,好几个都进了加拿大名校,自己连美国Top30都进不了?”谁告诉你越难得到的才是越好的?你确定这不是教育资源匮乏的焦虑之下形成的“高考思维”?
其实进了加拿大的名校你就知道,要混毕业可不那么容易。因为教育资源丰富,所以可以给更多的人进入名校的机会,但这不意味着“放水”。很多中国学生进入多大、麦吉尔、滑铁卢就明白了原来雅思7分是远远不够的,原来照毕业照时全班会只剩下一半人。
加拿大的大学容易进,和加拿大人普遍对教育不焦虑背后的原因一样,是因为教育资源充足,教育资源分配公平。
加拿大基础教育资源是全世界领先的。2009和2010年教科文组织的PISA排名中,中国中学生的学术能力连续两届第一,让国人兴奋不已,认为中国的教育其实很棒。这其实是取样的问题,拿上海最牛的学校,和其他国家的全国平均水平比,有何意义呢?
最近几次的PISA排名,中国的取样扩大为了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四地(就是爬藤成功人数最多的四地),仍然是中国的顶尖资源和其他国家平均水平比较。结果中国排在第10位,其中数学第6,阅读第27; 美国综合排名第25位,加拿大综合排名第7位,其中阅读第2;而排在加拿大前面的除了日本、芬兰和爱沙尼亚,其他均为城市:澳门、台北、新加坡。
(2015年PISA排名-教科文组织OECD)
从教育公平性来看(PISA:Percentage of variation in science performance explained by student’s socio-economic status), 中国(四地)和新加坡分别为倒数第6和倒数第7位,属于最不公平类别,加拿大则属于最公平类别。要知道中国和新加坡全部取样在城市,而加拿大取样是包含草原三省和北极荒原。
这些数据解释了为什么加拿大人对教育不焦虑、不争不抢,加拿大大学容易进,加拿大人喜欢阅读,有时间和心情看书。
因为在这样一个教育资源更丰富、教育公平性更好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垂直流动性好的国家,没有焦虑的土壤。
而这些数据,也和韬叔个人在加拿大的生活经验完全符合:
A、加拿大顶级私立高中,不是有钱就进。加拿大顶私对本国人最高只收3万加元的学费,要进学校主要看学术成绩。
B、加拿大大学数量不多只有60多个,几乎全部公立,而且之间差距很小。Maclean本国大学排名三个TOP15的榜单(研究类、综合类和本科类),几乎把70%以上的大学都囊括了。也就是说,各个大学有各自的优势,没有野鸡大学。
C、加拿大多伦多市公立高中里面排名前十的,大量聚集于华人人口比例接近或超过50%的万锦、北约克、列治文山等区域。加拿大的顶级公立高中也严格分学区招生,但是一纸租房合同即可。(加拿大的所谓学区房,主要是焦虑于教育和资产贬值的华人在炒来炒去)一次华人家长串联要游行,因为一所加拿大排名前十的华人集中区的公立高中,要重划学区边界,因为政府要把一个廉租房公寓楼划进来。这样均平富的事情,政府经常干。
D、加拿大的公立中学也有很多“实验班”、“天才班”、“IB班”,不收高学费、不看学区,而是整个地区教育局辖区内所有学校的学生都可申请,择优录取,有能力或学业突出就能进,比例很高。没有赞助费、没有暗箱操作,学习好的,老师会主动找家长谈:孩子建议去天才班......
E、加拿大的课外辅导,KUMON之类的120加元一个月(人民币600),西人(二代以上移民,Native Speakers)一对一辅导一般是45~60加元/小时,华人教师的一对一25~30加元/小时,华人班课多伦多大学博士教的15加元/小时,滑铁卢世界数学学术活动课25加元/小时,钢琴教授上课30加元/课半小时......遍布加拿大的社区图书馆藏书丰富且完全免费,社区的溜冰、冰球、芭蕾、兴趣特长班都是4~5加元/课(留学生也只需8~12加元)。
F、加拿大公立学校之间,教学品质几乎没有差距,也没有升学率的考核,排名前十的公立学校大多数是华人聚集区和印巴人聚集区。是的,华人和印巴一代移民自带的焦虑气质(或者叫重视教育)就足够造就了他们的下一代学术上更加领先。
这样的环境,阶层怎么固化得了?父母凭什么焦虑?有什么可争可抢的?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做教育,当爸爸,一年一年过来,我在中国和美国积累的焦虑情绪不知不觉慢慢平息。因为我心里踏实地知道,孩子小学初中保持中等水平,就能比较轻松地进入高质量的大学。我还是让她多发展下兴趣,多读读书吧。
前文提过的斯坦福妈妈Julie 也认为爬藤妈妈的焦虑是非常有害的:因为你焦虑,所以你的生活完全以孩子的学习的为重心。你过度照顾他的生活,不让他为学习外的任何事操心,却导致他不但丧失生活技能,更会缺失责任感、共情能力、承受失败的韧性,而变成一个自我为中心,不懂爱人不懂感恩;沉溺于分数、学术活动和输赢,活在别人的标准里,找不到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的可悲的人。
这样的教育,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如哥大校友和耶鲁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 在其轰动美国的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变成一个“优秀的绵羊”:“聪明,且富有天赋,斗志昂扬,同时有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又极度缺乏好奇心和目标感,他们非常善于解决手头的事情,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事情。
纽约的妈妈的焦虑,也是病。而不是像铂金包一样是一种值得炫耀的时尚。就像《优秀的绵羊》里说的:没有一个国家需要20000颗核弹,除非另一个国家有19000颗核弹,没有一个孩子需要上11种课外辅导班,除非有一个孩子上了10种课外辅导班。
这种教育系统培养下的孩子就像长颈鹿的脖子别越拉越长,越拉越畸形,可能最终吃到了别人认为最好吃的叶子,但是自己内心却充满焦虑与恐慌。
为什么要那片别人认为最好吃的叶子?你根本不需要!
如果一个湖北考生考上了武汉大学,他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担忧未来的职业发展机会渺茫?同理一个广东考生能去中山大学应该苦恼还是开心?最牛B的大学真的那么重要?中国排名第一的清华大学世界排名25(QS2018,下同),武汉大学就到了282名,南开大学和西安交大并列344名……这些大学的差别真有那么大吗?也许这就是斯坦福招生主任Julie女士痛恨US News大学排名并称其为Disinformation的原因。
同理,美国大学一共2800多所,如果能进美国TOP300,其实也就意味着你在美国受过大学教育的50%人中,占据前10%,也就是美国总人口的前5%Percentile。如果按照世俗的认知,认为好大学跟前途和钱途成正比,那么只要进美国TOP300的大学,其实就能保证收入在美国前5%Percentile,即相当于家庭年收入20万美元以上。够不够在纽约生活?
真正有害的不是大学排名不够高,而是你执着于赢过邻居和同事,焦虑于培养符合别人标准的“精英”!
焦虑的妈妈影响下的焦虑的孩子,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知道要赢过别人。而真正的成功者,都知道自己要什么,从而产生无穷的内驱力。焦虑的妈妈也不知道因为自己一心爬藤,会让孩子失去了什么。威廉·德雷谢维奇在耶鲁任招生官职位时,看到一个8门AP的学生,他和同事们都惊呼:他到底失去了些什么,才能做到这个?
很多教育大家都提出过类似的观点,比如北大老校长傅斯年就提过“人一天只有21小时,剩下的3小时是用来思考的”;美籍数学家陈省身教授在中科大少年班对天才少年们留下一句名言:你们不要考100分,只能考95分。这是因为从80~85,85~90,90~95每一个5分的提升,时间成本是越来越高的,到最后一个5分,是最不合算的,不如拿来学点别的更有价值的东西,而不要过于追求刷题和高GPA。
很多学生的灵气,敢做梦的精神,却在95~100分的追求中磨没了。追求一个具体而功利的目标成为了生活的全部,哪还有时间静下来思考和阅读、体验和感悟,寻找自己到底要什么。
所以,你不需要爬藤,你也不应该焦虑于爬藤。
追求世界名校,把名校录取当成一个终点,会让你与真正的教育渐行渐远。而退一步,却可能让孩子的人生海阔天空。
开头提到的邻居的女孩,她告诉我,选择麦克马斯特的Health Science,因为她知道麦马的医学专业水平很高,这条路径能帮她最快、最低成本,并且顺利拿到行医执照。加拿大的行医执照含金量比美国的更大。约翰霍普金斯她认为意义不大,而且学费是麦马的6倍,她认为没必要。她的打算是,如果不能在加拿大的大医院当住院医,就去美国闯一闯。
我很钦佩她能笃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不是一个焦虑于如何赢过别人的优秀的绵羊。藤校对于她来说只是一朵浮云,因为她的成功不依赖于任何一个学校,她知道自己如何成功,在进入大学之前,她已经是一个成功者了。
来自:加拿大韬叔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