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英加澳是留学的热门目的地,它们有两个共同特点:英语母语国家、留学费用高。在这些国家读硕士,每年的学费不会低于20万,加上生活费每年更是要达到30万以上。其中英国和澳洲在留学产业化的背景下已经不剩什么留给外国人的奖学金了,低成本留学似乎只剩下留学基金委公派(CSC)一条路。如果你所在的学校有合适的项目,走CSC出国是非常好的选择,适合毕业后打算立刻回国的同学。
不过,如果你想在留学之路上另辟蹊径,不妨了解一下欧洲(文中提到的欧洲默认不含英国,下同)的留学情况。这里的留学圈子更小众,但不经意间,你可能就找到了那所dream school。这时你可能有几个问题要问:
为什么要选择欧洲?
申请欧洲的顾虑:
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要申请澳洲呢?
至于放弃澳洲的原因:
欧洲有哪些国家可以选择?
首先,如果你不想学小语种,那么欧洲这些国家你是可以选择的:爱尔兰、德国、比利时、意大利、瑞士、荷兰、瑞典、丹麦、芬兰、挪威。接下来先简要介绍一下。
爱尔兰:英语母语国家。学费在18万左右,和英国差不了太多,但奖学金机会多一点,毕业后有两年工签机会。产业主要集中在软件、金融和生物制药领域。比较好的学校有都柏林三一学院(TCD)和都柏林大学学院(UCD)。
德国:提供德语和英语授课。德语授课目前免学费,最晚大三开始应该准备语言,需要通过德福考试。英语授课项目大部分有学费,也有不收学费的,但有些专业不提供英语授课。持中国本科学位的学生需要参加检验本科成绩真实性的APS审核,需要提前至少6个月报名排队,而且需要把本科阶段所有专业课都复习一遍,不同专业的通过率差距很大,如果不通过则不能签证。据知情同学反映,在德国如果课堂上会德语的同学较多,教授可能会飙德语,留下国际生在风中凌乱。还有说法称德国当地对英语授课学位的认可度不如德语授课学位(未经验证)。我身边有好多正深受德福和APS审核折磨的同学,总的来看,德国留学属于高投入高回报的hard模式。TU9联盟代表德国理工类学校的顶尖力量。
比利时:有英语授课项目,但同样需要参加APS审核,和德国有些类似。比较好的学校有鲁汶大学KU Leuven 和根特大学Ghent。
意大利:提供意大利语和英语授课。英语授课在所有欧洲国家中学费最低,生活成本也最低。理工类最有名的米兰理工大学学费只要3500欧元/年(约合2.7万人民币),该校在艺术、设计、机械、建筑等领域实力突出。和德国类似,意大利的英语授课也可能存在教授说英语有口音、课堂中穿插意大利语的问题。
瑞士:欧洲留学圈子里的高富帅,学术范围很浓,课业难度很大。两所顶尖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Z)和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分别位于世界前10和前30水平。两所学校入学要求也高,工程类雅思也要上7分,有985情结。我由于当时雅思不到7分,就没有深入了解。
挪威属于石油大佬,英语授课,目前免学费(此处科普:挪威不是欧盟国家),由于地理位置太偏北外加申请材料过于繁琐,后来被我排除。较好的理工学校有Olso、NTNU等。
剩下的国家(荷兰、瑞典、丹麦、芬兰)也是小语种国家,但硕士课程只提供英语授课,本国学生也需要用英语完成学业。学费每年在13000-15000欧元之间,约合10-12万人民币。这些国家是我留学申请的重点。
申请欧洲/澳洲留学的流程?
雅思时效两年,所以如果你打算去欧洲/澳洲,那么你可以从大二结束的暑假就开始准备雅思了。各国对雅思成绩的要求从低到高为:意大利<丹麦<瑞典<荷兰=爱尔兰=英国
大部分北欧学校对工科硕士专业的最低要求是雅思总分6.5,其中瑞典要求单科不低于5.5,丹麦无单科要求;荷兰的多数学校会要求单科不低于6分。个别学校如意大利的米兰理工大学英语授课项目要求雅思总分6分即可。
英国和澳洲基本上要求总分6.5,单科6分,但澳洲如果实在考不过,可以先去上语言班。上语言班可能会导致你的入学时间向后推迟半年。这里建议所有同学按照总分6.5,单科6分的标准考。
如果打算申请和管理/商务相关的专业,可能会遇到更高的要求。有些工程+管理、工程+商务专业要求总分7分,爱尔兰UCD甚至有类似专业要求总分7分,单科6.5以上。
所以不管是报班上课还是自己刷题,自己都要把握好节奏,毕竟分数越高,选择的空间就越大。如果申请学校时还没有语言成绩,要注意在语言要求上对申请的学校拉开档次。
了解往届申请人的背景(GPA、排名、科研、获奖、实习等)和录取情况,可以对自己的背景有个定位。北交大的同学从本科学校层次上讲,除了申ETHZ和EPFL(这两个学校卡985比较严重,当然如果你真的想去,也一定要申请一下,别留遗憾)之外基本上不会吃亏。不过申奖的话交大的世界排名处于劣势。澳洲留学水军太多,我没发现有参考价值的论坛,不过澳洲大学官网信息都很清楚,也没必要看论坛。
欧洲学校对专业的匹配度要求普遍较高(英国略低)。如果以国家分类排序,我的印象是:英国<意大利英授<爱尔兰<荷兰<丹麦=芬兰<瑞典。
如果你规划的比较早且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那么你还有机会通过修一些其他专业的课程或者双学位增大你跨专业/跨方向录取的概率,但首先你必须确定你的选择,跨专业修课会消耗你的精力。如果你并没有对应的修课基础但还是想换专业,那么你申请欧洲学校被录取的几率会很小,但对于想转到IT类专业的同学来说,这一点不是绝对的。
澳洲对匹配度要求低,工程类很多专业都支持互相换或者往IT/管理/商科换(墨尔本大学这方面要求会高一点)。
欧洲的话从大三开始就可以开始看学校官网了,而且越早越好。刚开始对欧洲学校不太了解,我当时用的一个比较low的办法是从QS排行榜上按学科排名,而不是综合排名!!给所有欧洲学校排个序,然后从中筛选。留学是一个供求信息通畅性很差的领域,多知道一所学校,多了解一个项目,人生轨迹可能就改变了(严肃脸)~ 所以一定要主动探索学校哈!
找到学校网站,点master program,浏览所有你感兴趣的项目,即使项目名字和你本科专业看上去差距很大也不妨先点开,可能有惊喜哦。
打开项目页面之后,首先直奔录取条件,看你是否满足录取要求,本科要求的课程有没有修够,如果没够,还有没有补救的机会,比如很多学校不接受第八学期修课补救。荷兰和北欧学校对对专业匹配度通常要求比较高,如果只差一两门课的话可以尝试申一下,差的太多录取就难了。如果要求符合了,再看具体的项目信息,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以及心塞)。
澳洲的话,一般从交大出去的学生都会选择澳洲八大(Group of Eight)高校,学校官网很好找。还有一些后起之秀,比如悉尼科技大学UTS,伍伦贡大学UoW,昆士兰科技大学QUT也在以较快速度发展,大家可以酌情考虑。专业筛选技巧同上。
欧洲留学的材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需要你自己写作的东西(俗称文书),包括个人简历、动机信、推荐信等等。另一部分是你拿到扫描一下就可以的,包括课程描述/培养计划(有时候需要自己写好给学校审核盖章)、学业成绩单、语言成绩单、护照信息页等。欧洲每所学校的申请费用在50-100欧之间。
澳洲学校的授课型硕士(coursework master)申请比较简单,一般不需要个人简历、动机信、推荐信这些文书,自己DIY没什么难度,个人认为完全没有必要找中介。我知道唯一一所需要文书材料的是墨尔本大学,工程类专业需要提交课程描述而且要求比较高。澳洲学校还有研究型硕士(research master)需要提前一年开始申请,而且需要提前和教授联系,这种对本科的科研能力有一定要求,而且所需材料和授课型硕士不同。澳洲每所学校的申请费用在100澳币(约合520人民币)左右。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