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的全称是Advanced Placement,中文是“美国大学预修课程”,适用于全球计划前往美国读本科的高中生。由每位留学生都熟知的美国大学理事会(The College Board)主持。
AP考试一共有如下图的39门考试,每年只有一次5月份的全球统考,7月上旬可以通过CB账号或者AP Number在官网上查询成绩。
AP考试的最高分值是5分,每门考试的满分和容错率不同。一般在考试中取得4分或5分是很有竞争力的,部分美国大学也可以接受3分的成绩。
经过训练之后,大部分中国学生在Math & Computer Science和Sciences这两部分比较得心应手,比如微积分BC、物理、统计学、化学和计算机科学。
在Social Sciences部分,微观和宏观经济学也是很受欢迎的。
像历史类、语言类和其他文科的课程,需要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对于中国学生来说需要更长的备考时间来取得一个有竞争力的分数。
所以在每年AP课程的选择和时间分配上需要仔细考虑。
我所在的高中国际部每年都会安排一些AP课程作为必修课;根据学校的要求和自己未来的专业方向,我在三年一共考了8门AP,分别是物理1、物理C力学、微观经济学、微积分BC、化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A和英语语言写作,有7门在4分以上。
因为学校提供AP课程的学习,所以我的备考时间很长,平常学习知识点,在考试前一个月开始研究真题。
每年各科目的简答题(Free Response)会在College Board官网放出;出一套选择题要花很多的资金,所以Multiple Choice的资源比较稀少,但可以在某宝上买到近几年的题目。
比较常用的AP辅导书一共有三本,也是我在备考的时候都用过的:普林斯顿 (Princeton Review)、巴朗 (Barron) 和 5 Steps to A 5。
AP课程的难度和美国大学大一的基础课难度相当,所以第一点好处就是可以提前接触大学课程,在大学第一年可以有个很好的过渡。
大部分的美国大学都很认可AP课程,如果在考试中取得4分或5分的话,可以抵基础课换学分,对提前大学毕业有一定的帮助。
但是,几所排名靠前的大学只接受跳过基础课,不接受用AP换学分,例如杜克大学 (Duke University)、加州理工学院 (Caltech) 和布朗大学 (Brown University)。
在一些接受换学分的大学中,也存在部分科目不能换学分的制度。
比如普林斯顿大学不能换统计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不能换微积分AB和统计学。
如果在微积分BC中取得了4分或5分,是可以换掉Math 124和Math 125两门数学课同时获得10个学分。
华盛顿大学的毕业要求之一是总学分达到180分,所以AP换分对华大的学生是很有好处的。
还有,像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San Diego) ,大学里六个学院的通识教育要求 (Gene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s)不同,所以有着完全不同的换分标准。
今年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部分AP换分制度,表中显示了在某个AP考试中应该达到多少分才能换学分,细化到是否能换自己的专业课和学院里的通识教育课。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在AP计算机科学考试中拿到 4分或5分,在专业上是可以换掉CSE 8A这门课并获得8个学分,但还需要上CSE 11;
对于Revelle College这个学院的学生来说,获得的这8个学分是属于选修课 (elective course)中的。
还有可以用AP分数换课的情况存在,比如波士顿大学
波士顿大学的换分制度。我们可以注意到,一门考试在不同的学院中可以换不同的课。
如果在AP生物中获得4分,SED的学生可以换掉BI 107获得4个学分,而ENG的学生可以换BI 108获得4个学分。
说到换课,如果在专业课的AP上拿到了不错的分数,这个时候要谨慎思考是否要换掉对应的基础课。
如果大部分知识已经遗忘或者没有把握的话,我建议还是老老实实地上一遍基础课,这样上高阶课程不会觉得很吃力,也能顺便提升一下GPA。
其实AP课程对大学的学习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高中的同学来讲还是很有挑战的。
如果语言不过关的话,备考AP是一件相对煎熬的事情。
首先,这是全英文的考试,在理解每个知识点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读懂英文的题目并用英语表达所想的答案,所以无论是在学校上课还是自学来说都需要读写很多英文。
而且,5月初还有需要花更多精力的SAT考试,备考时间会和准备冲突。
如果准备SAT考试的时间已经很紧凑了还要去复习AP考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SAT的成绩。
毕竟从申请大学的角度来说,SAT比AP更重要,有一种得不偿失的感觉,所以在5月前的备考期需要平衡好SAT和AP的时间,做好详细的学习计划。
去年3月到5月是我压力大且忙碌的一段时间——我要准备5月的SAT和两门AP考试,4月份有一场物理学术活动,还有学校的各科作业。
于是我在每周日给接下来的一周做了个详细的学习计划(见下图),和自己做一个学习对赌。
每天能完成计划的百分之八九十,这让我每天除了上学之外的时间变得十分紧张且有意义,这可能也是我在这几场考试中取得比较满意成绩的原因之一。
在很多国内的高中老师看来,AP课程应该占据大部分高中课程安排,所以每年都会强制安排很多与AP有关的课程和考试。
但在一些美国高中的老师眼里,这样的教育方式忽略了学生对自己兴趣的探索。
一篇新闻中提到,在上个月,华盛顿特区的8所高中宣布在2022年之前要取消校内所有的AP课程。
他们认为,这样以考试为导向性的教育方式不能给高中生很好地为大学和未来的学习做准备。
因为学校要花很多的师资在研究AP课程上,这样就无法创造出更丰富的校本课程,而不依赖于AP的课程可以提供学生更多的机会去认识世界,扩大他们的视野。
我认为,一味地为了学生申请更好的大学去学习AP课程、准备考试是不理性的。
高中学习和申请季不单单只是标化考试那么简单,学生应该通过更多方式去了解自己当下喜欢的领域,比如阅读、实验和课上讨论,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学校可以将校本课程和AP放在一起,将AP作为选修课,让学生拥有选择课程和考试的权利,而不是以AP为主,学校课程为辅。
很多老师对AP的选择都有不同的意见。我觉得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可以考虑考物理、微积分、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因为这几门考试的难度不是很大,学起来比较容易理解;
在加上无论是普通高中还是国际学校,如果进行过练习的话,前两年所学的知识可以对付AP考试。
在高三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较难的专业课,因为在下半学期学业压力不是很重,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备考AP。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看来一些历史类和语言类的考试难度是很大的,需要大量的时间阅读课本并记忆重点,可能短时间内拿到4分以上比较难。
所以有对这两类考试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从高一就开始准备,像每天阅读这样的,打下一个很好的语言基础。
宏观角度来说,我觉得AP的选择应该文理兼备。我未来的专业是应用数学统计,是一个偏理科的专业,所以提前学习统计学、微积分和计算机科学让我提前了解专业课知识。其他的理科还有微观经济学可以用来抵大学学分换课。
最后提醒下各位即将步入大一的朋友们别忘了在选课前向大学提交AP成绩!如果在考试的时候填写了大学代码,就可以在自己的学生账号里查到换课和换分情况了!
还有就是,AP寄成绩是会全部寄送的。在某门考试中发挥失常的话,可以向College Board申请取消成绩(程序比较繁琐,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样寄送的时候大学就不会收到那一门的成绩了。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