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几乎没有犹豫,说,戏剧。
戏剧是我高中三年里最主要的一个课外活动,从每个月跑到北京看剧,到每周去北京上戏剧课,再到去上海参加戏剧节,最后和几个同学一起创建了戏剧社排了几部剧…
我回忆这整个过程,有时也会惊讶,诶?我一个重度拖延,轻微社恐,偶尔还自我厌恶的人,是怎么把这些事情都做到了?
我也喜欢讨论剧本的自己。想象力可以不受限制,我们总有新奇的点子和突破限制的事情想要尝试。虽然大部分想法都流产了,但是这个讨论的过程中,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有星星。
我还特别喜欢每次彩排或者正式演出结束之后戏剧社全体成员们的聚餐,虽然基本就是点个肯德基外卖,但是大家都吃的很开心。互相调侃,将讲段子,顺便计划一下下一部剧。
想一想,这些都可以算是我高中最幸福的时光。
我最终还是咬着牙妥协了。
我想表演,但我更想要精彩的第一部剧,更想要一个越做越好的社团。
出这件事之外,我们还遇到了诸如“演员消极怠工”,“学校场地难协调”,“排练时间不够”,“演出变成车祸现场”等等问题…
我在很多时候都想退缩,社交恐惧和拖延症一直在后面拽着我,想把我带我那个舒适圈。
他们在我耳边说“诶,既然觉得难,觉得麻烦,就不做了嘛。怪紧张的。咱们回去看剧打游戏啦”。
但是,总有另一个小人,奋力地把我推出舒适圈,让我面对需要面对的一切。
这个小人头上写了四个大字:
“我!要!上!学!”
没错,就是“我要上学”。
我或许可以在此刻放弃,但是假如我放弃了,我申请时的活动列表该怎么写?
这个想法或许听起来非常功利,但他很真实。
我想去一个好学校,所以我要逼自己站出来,长成配得上一所好学校的样子。
阅读社,夏校,戏剧社,戏剧节,心理医院实习…每当我这个怕麻烦的胆小鬼想往后缩的时候,都有这个我要上学的念头逼着我往前走。
这些时候,我的理智战胜了本能。
不过也的确没有崩溃。我开始反思自己究竟哪里做错了,开始思考大二转学还是Gap,开始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清醒的认知。
我意识到我高二物理的一个C给我的申请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印象,也意识到我对于面试的恐惧和退缩可能是我被几乎所有文理学院拒绝的原因。
我不该放任自己放弃不喜欢的学科,更不应该因为社恐而放弃面试。
我似乎忘记了自己还想去一个好学校,忘记了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样不行。
过去不行,现在不行,将来更不行。
这些思考让濒临崩溃的我站起来。虽然还是对未来充满担忧,但是我开始更加认真对待学校的课业。(毕竟,大二转学还需要高三成绩…)
终于,就在我决定把全部人情投入学业的时候,UCL的offer来了,南加大的offer也来了——我变成正面教材了。
从我申请季的例子也看出来,我勇敢的做了自己,不爱学物理就不学,不擅长面试就不面,最终还是等到了南加大的offer。最好的还是来了。
可是,与此同时,我也被迫经历了收到十几封拒信的痛苦。
所以我觉得,这个“做自己”,指的应当是做你想成为的那个自己。就像我一件衣服上写的,“Dont follow influences, follow your dreams”,不要随波逐流,而要追逐梦想。不要止步不前,要努力做梦想中的那个“你”。
人类总是屈服于欲望而轻易忘记自己为什么应该努力,就像我高二没有好好学习,高三懒得面试…面对着游戏,微博,和呆在舒适圈的安逸,我暂时把“上学”这件事儿和“理想中的自己”抛到了到后。
希望未来,我可以时刻问自己,“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现在在做的事情,是否可以帮助你成为那个人?”
Follow your dreams, the best is yet to come.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