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我们国人在子女身上
投入最大的几件事之一,
古代就有孟母三迁,
岳母刺字的经典教育故事。
到了现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孩子,
有机会远赴重洋,
接触国外文化的先进理念。
由此也带来了中西方文化,
乃至教育理念的碰撞和对比。
中西教育的不同
关于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化对比,
并不是一概而论的简单议题,
其中涉及到文化背景、
教育体制、教育理念等问题。
中国式的教育,
也许口头上没说,
但内心大多期待望子成龙,
日后成为光宗耀祖的资本。
西方式的教育,
成绩不是他们最在意的,
大多选择放飞孩子们的梦想,
在各自的兴趣中学习,
让教育回到教育本身。
录取耶鲁夏校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同学,
2000年出生,今年18岁,
在美国特拉华县基督教学校读高三,
已两次被耶鲁夏校录取。
小小年纪的他,
对未来已经有一个清晰的规划,
立志要当一名哲学家或者作家。
梦的起源
小学六年级的一次去美国
各个高校参观的夏令营,
让耶鲁大学在小小的蔡逸得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觉得他很重视人文这一块,
这是我很感兴趣的,
大部分人文的公开课,
都是耶鲁办的。”
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庭良好的氛围和父母正确的引导,
让蔡逸得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和跟从内心想法的学习思路。
美国教育部网站上写着一段话:
“能够阅读的孩子,
是能够学习的孩子,
能够学习的孩子终将会在
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成功。”
早在初高中时期的蔡逸得,
就已经开始阅读英文版的指环王三部曲,
阅读,在他的学习中至关重要。
阅读的创造性
据调查,美国孩子的阅读量
是中国孩子的6倍。
可以说,阅读是西方教育体系中
最具优先级的内容。
相比之下,我们的孩子在作业和补习上
消耗了大量精力,
连玩乐都被压榨的所剩无几,
难以抽出时间进行大量阅读,
从而获得一生受用的
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高度。
名校不是目标
如今的蔡逸得,
没有同年龄段孩子高考的压力,
曾两次被耶鲁夏校录取。
但是,他内心里涌动的
不是被名校录取后的欣喜若狂,
耶鲁不是他的最终目标,
他热爱的是哲学和写作。
“相当于耶鲁大学是我的继续
做这些事情的一个连续”,
他坦然说到。
鼓励兴趣爱好的发展
从本质上来看,
孩子的成长,
后天环境要远胜过先天基因的影响力。
我们的孩子都是聪明有追求的孩子,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慢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是我们更应该注重的。
鼓励孩子发展各自的兴趣爱好,
他们的人生就有无限的可能性。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