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即将入学的新生推荐假期阅读书单,可以说是美国大学的一个传统。一方面,这可以让学生养成积极阅读的习惯;另一方面,学校希望学生能在学术之外,拓展视野,培养出批判性思维、社会责任感等优秀品质。
而对于未来想要申请这些院校的高中生,提前阅读这些书,既拓宽了英文词汇量,又对目标院校的价值观有更多的了解。
哈佛、普林斯顿等高校都已公布了今年的暑期阅读清单,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加州伯克利(UC Berkeley)的书单。
UCB 自 1985 年起就开始提供暑期阅读清单,并且每年的书单都会有一个固定主题,今年的主题为“(Re)Writing the Rules”。
相比往年,UCB 今年的阅读清单很长,一共有 36 本书,还有 1 部纪录片,不仅包含历史、文学、政治、心理学等经典议题,更有芯片、大数据等时下热议话题。
馆长从中选取了部分给大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收藏起来慢慢观看或阅读~
01 Crip Camp《残疾营地》
导演:妮科尔·纽哈姆 (Nicole Newnham)、 吉姆·莱布雷希特 (Jim LeBrecht))
作品介绍:
这是本次 UCB 推荐的阅读清单中唯一一部纪录片。
本片讲述了一个残疾青少年夏令营如何为美国民权胜利奠定基础的故事。这部纪录片聚焦上世纪 70 年代初在纽约州成立的杰德营(Camp Jened),该营旨在为年轻的残疾人建立一个毫无偏见、平等,只属于他们的世界。
但短暂的夏令营时光并不会覆盖到整个人类世界,当他们回到那个彼此被整个社会排挤的世界里,他们决定发起争取残障人士获得平等受教育、求职等等机会的活动。
本片的导演吉姆·莱布雷希特正是该夏令营的学员,并且本片是由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及其夫人米歇尔·奥巴马担任的执行制片人哦~
02 Detransition, Baby: A Novel《终止变性,宝贝》
作者:托雷·彼得斯(Torrey Peters)
该书作者是一位跨性别女性,这部小说入围了女性小说奖长名单,这也是跨性别女性首次获得女性小说奖提名。《卫报》评论这本小说为“机智、优雅、情节严谨”。
作品简介:
这部小说讲述了跨性别女性里斯和她的前伴侣艾米(现为艾姆斯)变性后的故事。作为一位跨性别女性,里斯几乎拥有了一切:与艾米的恋爱关系,纽约市的一套公寓,一份她并不讨厌的工作。她获得了许多跨性别女性梦寐以求的东西:平凡的资产阶级舒适生活。唯一缺少的是一个孩子。但后来她的女朋友艾米变性了,一切都变得分崩离析……
作者围绕性别、爱、家庭之间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一部惊心动魄又诙谐感人的小说。
03 The Swimmers《游泳者》
作者:朱丽·大塚 (Julie Otsuka)
朱丽·大塚,一位日裔美国女作家,出生在加利福尼亚。在耶鲁大学本科学习艺术后,她从事了几年的画家职业,然后 30 岁时转向小说写作。她是古根海姆奖学金、亚裔美国文学奖和美国图书馆协会亚历克斯奖的获得者。
作品简介:
本书荣获 2023 年安德鲁·卡内基奖(Andrew Carnegie Medals),去年也被哥大列入了推荐书单。
“大多数时候,在游泳池里,我们可以把烦恼抛在陆地上......”本书讲述了一群互不相识的游泳者,他们每天来这个泳池游泳,游泳让他们短暂地抽离烦恼,获得安慰。但是有一天,游泳池中出现了一条裂缝,并开始延伸,最终迫使游泳者不得不永久放弃游泳池。他们被抛到了一个无情的世界,爱丽丝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爱丽丝来说,游泳池是抵御她侵占痴呆黑暗的最后一站。没有其他游泳运动员的团契和日常圈数的例行公事,她正在慢慢失去记忆,开始陷入错位和混乱,被卷入了童年的记忆……
爱丽丝衰老和衰弱的故事是如此普遍,以至于让每一位读者都感到悲伤、心碎。
04 Pachinko《柏青哥》
作者:Min Jin Lee(李敏金)
韩裔美国作家,毕业于耶鲁大学历史系,乔治城大学法学硕士。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高级研究院和古根海姆基金会奖学金获得者(诺贝尔奖、普利策奖的摇篮)。
作品简介:
这是一本汇集了朝鲜、移民、奋斗等众多热门元素的颠覆性历史小说,曾制霸全球各大排行榜,讲述了 20 世纪一个朝鲜家族在日本的浮沉与兴衰。
从 1920 年日本殖民时期的韩国渔村到日本大阪,经历了二战和朝鲜战争,一直到 90 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的横滨和东京乃至纽约。
在这样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全书着重描绘了几代人在家族与故乡、融入与归属、金钱与信仰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关系与矛盾。女主人公作为一个目不识丁的小渔村船主的女儿,在一个她无法理解的时代拼尽全力地试图与家人生存下去。
这是一部令人难忘的史诗级著作,每个人物的故事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复杂深刻的内涵。李敏金让我们耐心地观察和倾听形形色色的人物背后隐藏着的无尽的欲望、希望和痛苦。
05 Ender's Game《安德的游戏》
作者:奥森・斯科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
他是当今美国科幻界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从 1977 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开始,在二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仅雨果奖和星云奖他就获得了 24 次提名,并有 5 次最终捧得了奖杯。
除此之外,他还获得过坎贝尔奖和世界幻想文学奖。在美国科幻史上,从来没有人在两年内连续两次将“雨果”和“星云”两大科幻奖尽收囊中。
作品简介:
世界即将毁灭。可怕的外星怪物——虫族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地球,它们在数量、科技和战略上都碾压人类,在第一和第二次侦查性接触中,几乎摧毁所有人类舰队。
如今,第三次虫族入侵已迫在眉睫,为了抵抗外星虫族的攻击,地球领导人致力打造太空游戏基地,寻找具有极高天赋的少年加以训练培养进行各种对抗游戏,以期他们能够成为挫败外星入侵者的军事指挥官。一个六岁的孩子安德成为了这个游戏天才,他将获得地球远征舰队的指挥权,与虫族展开决战……
06 The Fifth Season《破碎的星球:第五季》
作者:N·K·杰米辛(N·K·Jemisin)
拥有心理学和教育学学位,作品主题广泛,包括文化冲突与压迫等。她的处女作是 2010 年的短篇小说《非零概率》,入围雨果奖与星云奖;同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十方诸国》,获得雨果奖、世界科幻奖提名,并荣获轨迹奖篇小说处女作奖。
2016 年,她凭借《第五季》成为首位获得雨果奖的黑人女作家,2017 年的《方尖碑之门》再次获得雨果奖,使她成为雨果奖史上第二位蝉联长篇小说奖的科幻作家。
作品简介:
在静寂的安宁洲中,一条巨大的红色裂隙将大陆从中心撕裂,残酷可怕的“第五季”到来,桑泽帝国的心脏尤迈尼斯城面临崩溃。
隐姓埋名在雷诺镇上的伊松,儿子被谋杀,女儿消失,她的平静生活一夕之间不复存在,命运走向不可逆转的另一端。悲恸的绝望使伊松长期蛰伏的隐痛化脓、溃烂,将她推向一条孤独而疯狂的复仇之路。毁灭由此而始,邪恶再次苏醒。一座城市变成废墟,一个帝国陷入恐惧。长夜降临,文明沦丧。这次是真正的世界末日……
本书荣获英国《卫报》2016 年最佳奇幻小说桂冠,同时入围星云奖、世界奇幻奖,是《破碎的星球》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说。这是一部引人入胜且发人深省的幻想作品,并且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世界观。
07 Think Again: The Power of Knowing What You Don’t Know《重新思考:“不知为不知”的力量》
作者: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
沃顿商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位居“全球 25 位最具影响力的管理思想家”之列。
作品简介:
你的认知系统有多久没更新了? 在这个一切都在飞速发展的时代,“解构已学的知识”与“搭建知识系统”同等重要,我们要保持头脑的开放性,打破“思维情性”,不断升级思维系统。
在《重新思考》一书中,格兰特探讨了为什么企业家和高管——实际上是每个人——都会陷入思想封闭的陷阱,即使证据摆在眼前,他们也不愿改变自己的假设和信念。
他认为,在一个动荡的世界里,你重新思考和忘却知识的能力远比原始智力更重要。本书介绍了如何在个人层面、组织层面、集体层面保持持续学习能力、开放思维、重新思考能力的具体方法和工具。
08 Fuzz: When Nature Breaks the Law《模糊:当大自然违反法律时》
作者:玛丽·罗奇(Mary Roach)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旧金山探索馆的 Osher 研究员,并担任 Orion 和 Undark 杂志的顾问,曾入围皇家学会温顿奖和美国工程学会工程新闻奖。
作品简介:
人类的规则与自然世界相遇,有时会带来有趣、悲伤或令人担忧的结果。
随着人类居住的土地不断开发,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逐渐缩小,人类与野生动物的接触也正在增加。面对乱穿马路的驼鹿、破门而入的熊该怎么办?
罗奇试图回答一个人类几个世纪以来一直面临但回避解决的问题:当野生动物以不同的方式违反为人类制定的法律时,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两年多来,罗奇尽职尽责地调查了人类与野生动物冲突的各个方面,研究了相关的科学、法律、历史和文化实践,并会见了美国的野生动物管理人员、冲突专家、法医专家。她发现,人类往往是问题,也是解决方案。
本书引人入胜、诙谐而富有人情味,是一本有趣的科学书。
09 Fight Like Hell: The Untold History of American Labor《像地狱一样战斗:美国劳工不为人知的历史》
作者:金·凯莉(Kim Kelly)
独立记者、作家和组织者。
作品简介:
解放了的黑人妇女在南方重建时期组织起来寻求保护;犹太移民制衣工人冒着致命的危险争取一点点独立;亚裔美国田野工作者拒绝接受政府批准的跨太平洋契约奴役;被监禁的工人倡导基本人权和公平工资……这些只是推动美国劳工坚持不懈地争取公平和平等法律保护的工人阶级英雄中的一部分。
无数人的名字已被时间抹去,金·凯莉挖掘了那段历史,并展示了美国工人今天拥有的权力——每周工作40小时,工作场所安全标准,对童工的限制,保护他们免受工作中的骚扰和歧视,是如何用血汗和泪水换来的。
10 Klara and the Sun《克拉拉与太阳》
作者: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
著名日裔英国小说家,先后毕业于英国肯特大学和东安格利亚大学。其文体以细腻优美著称,几乎每部小说都被提名或得奖言。
他曾获得 1989 年布克奖、2017 年诺贝尔文学奖、大英帝国勋章、法国艺术及文学骑士勋章、首届大益文学双年奖等多个奖项,与鲁西迪、奈保尔被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
作品简介:
“太阳总有办法照到我们,不管我们在哪里。”
克拉拉是一个专为陪伴儿童而设计的太阳能人工智能机器人(AF),具有极高的观察、推理与共情能力。
故事从她的视角展开:她坐在商店展示橱窗里,注视着街头路人以及前来浏览橱窗的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她始终期待着很快就会有人挑中她,不过,当这种永久改变境遇的可能性出现时,克拉拉却被提醒不要过分相信人类的诺言。
在《克拉拉与太阳》这部作品中,石黑一雄通过一位令人难忘的叙述者的视角,观察千变万化的现代社会,探索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究竟什么是爱?
11 Chip War《芯片战争:世界最关键技术的争夺战》
作者: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
作者拥有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和哈佛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是《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特约撰稿人,同时也是美国塔夫茨大学弗莱彻学院国际史副教授,美国企业研究所珍妮·科克帕特里克(Jeane Kirkpatrick)客座研究员,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欧亚区主任,宏观经济与地缘政治咨询公司格林曼特主任。
作品简介:
芯片是现代世界赖以生存的稀缺资源,军事、经济和地缘政治力量都建立在芯片的基础上。从制造导弹到微波炉,从智能手机到股票市场,一切都离不开芯片。谁在芯片设计和制造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谁就能在科技和经济等领域产生巨大的优势。
长期以来,美国、日本、韩国以及欧洲各国,都在芯片设计和制造领域进行激烈的竞争,以图赢得这场立足于科技之上的战争。
本书较为完整地描述了各国为控制芯片技术而进行的长达数十年的斗争历程,解释了半导体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以及美国是如何在芯片设计和制造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将这种技术应用于军事系统的。
该书集科技冒险、商战故事、大国博弈于一体,分析了芯片崛起的历史,以及以控制芯片行业的未来为目的的日益复杂的地缘政治权力斗争,对理解当今的政治、经济和和科技至关重要。
12 Weapons of Math Destruction《算法霸权:大规模杀伤性数学武器》
作者:凯西·奥尼尔(Cathy O'Neil)
数据科学家,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主修数学专业。她曾在巴纳德学院任教,之后为私营企业服务。丰厚的经验积累让她深谙算法的精髓,但同时也让她看到算法背后的危险和威胁。
作品简介:
大数据时代不缺乏推崇者,但本书作者凯西·奥尼尔看到了算法背后的危险和威胁。在该书的讲述中,算法并没有消除社会不公,反而在运用数学模型中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加剧了社会偏见与不公。
例如,一个贫困学生想申请贷款交付学费,但是银行大数据算法根据他居住地的邮政编码判断将钱贷给他存在风险,因此拒绝给他提供贷款。这个学生因此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可能帮助他摆脱贫困。
再比如,因为有记录表明某一贫困地区的犯罪率较高,那么在算法预测机制下,警察突击这些地区的行动频率更高,生活在该地区的人更有可能因轻度犯罪而入狱,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贫困地区的犯罪率,形成了恶性循环。
凯西·奥尼尔呼吁数据模型的创造者们要对算法负责,政策的制定者及执行者们在使用这一威力极大的“武器”前应该更加慎重。
最后,作者指出,大数据几乎掌控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增加对它的了解。这本书相当的重要,它让我们有能力去问一些十分尖锐的问题,帮助我们了解事实的真相,提出需要改变的地方,探索更好的生活。
13 Caste: The Origins of Our Discontents《种姓:美国不平等的起源》
作者:伊莎贝尔·威尔克森(Isabel Wilkerson)
普利策奖得主、美国国家人文奖章得主,奥巴马亲自为其颁发奖章。
她曾任《纽约时报》芝加哥分社社长,现任波士顿大学新闻学教授,获得过数十项图书奖项,包括乔治·波尔克奖、古根海姆奖、马克·林顿历史奖、希尔曼图书奖、安妮斯菲尔德·沃尔夫非虚构类图书奖、新英格兰非虚构类图书奖、独立文学奖等。
作品简介:
这本书也曾入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马里兰大学 21 年的暑期阅读书单。
种姓不能用来解释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如果不考虑种姓和根深蒂固的等级制度,我们就不可能完全理解美国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
种姓本是印度一种按人的血缘或出身、婚姻、职业、宗教信仰等来划分社会地位的制度。在美国的种族冲突、阶级矛盾之下,暗藏着种姓制度这一“看不见的骨架”。
Wilkerson 深入历史,结合翔实的案例,并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展现日常生活中种姓的暗流,并指出僵化的等级制度如何塑造了当今的美国和美国历史。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