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有两位美国朋友,当年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分别在中国和中东的国际学校完成了中学学习,后来申请美国本科的时候,他们都是以国际学生的身份被录取。所以作为一名大陆的高中生,不仅是和各地的华裔、其他国家的国际生竞争,也是和在国外学习的美国人竞争。
其次,我们写这个系列,并不仅仅是想帮助那些有意海外留学的家庭,更是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下这些厉害孩子的成长之路,他们的经验和智慧或许也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在今后很多的竞争中收益。
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今年被哈佛录取的几位大陆学生的案例。
1. 郑州外国语学校宗泽宏
高二暑假,参加波士顿大学青年科学家数学项目(PROMYS)(PROMYS、罗斯数学营-ROSS、斯坦福大学数学夏令营-SUMaC并称为美国三大顶尖数学训练营),还获得了12000美元的全额奖学金。
2. 北京人大附中许景怡
人大附中书画社社长,不仅个人多次获得中国全国青少年书法、国画大赛一等奖,作品在国内外展出,还带领人大附中书画社的社员们发起“丝路情·文化行” 系列书画公益活动,致力于中国传统艺术交流、促进文化传播和融合。这项展览曾在国内多个城市以及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展出。2017年,出版《墨香画韵》习作专集。
3. 南京外国语学校徐瑄凰(同时还拿到了耶鲁的录取)
高一、高二暑假分别参加了艾姆赫斯特学院和斯坦福人文学院的暑期项目。2015年,和南外同学组队参加英国皇家“化学新星挑战赛”,经过预赛以优异的成绩晋级总决赛;2016年,全国语言学奥林匹克学术活动初赛获二等奖,并参加ARML(全美高中数学学术活动),所在的中国一队获国际组第一名。
4. 南京外国语学校钱月涵
小学六年级以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将6年的数学知识用少儿的语境重新进行了设计和组织,手工绘画并编撰了小学手绘数学课本。初中三年连续获江苏省“时代杯”数学学术活动一等奖;高中在AMC,AIME,Euclid,Hypatia等国际数学学术活动上均获得了世界排名前1%的成绩;2017年暑假参加了美国Ross数论夏令营。从小学到中学,定期组织志愿者团队到秦淮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关爱帮扶活动;从2015年秋季开始,义务为特校初中和职高部的学生教数学课和音乐课…公益坚持十多年。
以上这些信息我们汇总自网络,所以或许并不能很全面地反映出这些孩子的履历。但是我们不难从以上的描述中获得几个关键信息,1. 拥有某项专长,并在这里领域参加过高质量的比赛或活动,2. 长期的社会或公益活动中体现出的毅力和社会责任感。
大部分的夏校或夏令营虽然可以丰富孩子的暑期活动,但是尤其等到了高中阶段,就要谨慎选择所参加的项目。特别是如果孩子在某些学科上有特长,并希望未来以此打造自己的亮点甚至作为自己的专业,那么一定要尽早参加这一领域中高质量的暑期活动,甚至是参加比赛。比如案例一和案例二中的两位同学,ROSS数学营的参加就是对他们数学特长极其好的背书。而如果在某些重量级的大赛中获得奖项,那么拿下名校的录取就会变得轻松很多。
对于第2点,我们请大家再看一下案例二和案例四的两位同学,他们一个是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组织文化展览,另一个是长期致力于公益活动。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横扫各大名校offer的迈尔克布朗时就说,这种类型的社会活动很讨巧。名校,尤其是Top 10的名校想招的无非是两类人,一类是未来有望在某个专业领域有所贡献、成为领军人物,二是有望成为社会领袖、从而反过来又能给学校做出贡献的候选人。所以上文提到的这些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而且,案例四中的钱同学坚持公益十多年,可见并不是一时兴起或者到了高二高三为了刷简历才为之,而真的内心对公益有热情。牛蛙不是一天养成的,不管是走国内高考路线还是选择申请国外读本科,都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
【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趣盟所有。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