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生对美国大学本科申请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据Common App在2021-2022申请季公布的报告显示,国际学生的申请人数大幅增加了109%!在这份报告中,国际学生指的是那些持有非美国国籍且没有在美国本土高中就读的学生。
1国际学生申请总趋势
从2014-15申请季到2021-22申请季,国际申请者占到CA总申请人数的4-5%,提交了约13%的申请量。
具体来看,八个申请季间,国际生申请者人数从31,456人增长到了51,426人,涨幅为63%,略高于CA总申请人数61%的涨幅。
尤其是2019-20、2020-21、2021-22这三年,国际生申请人数直接贡献了八个申请季增长总人数的一半以上,暴涨109%!
在国际生生源地中,中国学生始终是占比最高,紧随其后的则是印度、加拿大、韩国和巴基斯坦。
中国申请者数量自2014-15申请季以来增加了26%,达到12,113人。八年之间,虽然中国申请者的数量有一些波动,但整体一直位居断层第一。
而在经历了2020-21申请季的最低点后,中国学生的申请人数开始反弹,达到了12133人,比2014-15年增长26%。
此外,第二大国际生源地印度申请者的数量增长也很迅速,与八年前相比,涨幅达到了惊人的130%!有趣的是,在国际申请者来源最多的十个国家和地区中,过半数来自亚洲。
2中国申请者概况
在这份报告中,还从申请行为、申请方式、学校选择、人口多样性等方面对不同地区的国际生进行了横向比较。
CA平台上有55%的申请者为女性。但是在国际申请者中,这一比例在不同地区有巨大的差距。加拿大和尼日利亚的女性申请者比例最高,都达到了54%;中国则有48%的女性申请者;巴基斯坦和尼泊尔的女性比例最低,均不到40%。
在第一代大学生占比方面,家族第一代大学生是美国大学生群体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要素可以反映出申请者的家庭环境。在2021-22申请季通过Common App申请的学生中,34%为家族第一代大学生。
约有四分之一的中国申请者是家族第一代大学生,这一数据在国际申请者最多的国家中位居中游。印度、新加坡、韩国、土耳其等国家的该群体比例较低,但40%尼泊尔申请学生将会是第一代大学生。
在申请中,几乎所有美国大学都会要求学生缴纳几十甚至上百美元的申请费。当然,大学们通常也会根据申请者的家庭财政状况,为申请者减免一部分费用,因此这一指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申请者的家庭经济情况。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国家申请者的社会经济状况,还特别对每个国家获得费用减免资格的申请者比例进行了评估。
整体而言,27%的申请者可以享受CA的费用减免政策;尼泊尔(88%)与巴基斯坦(66%)大部分学生都能拿到豁免,而新加坡、韩国、加拿大只有3%,中国台湾只有1%,中国大陆甚至为0%。这反映了美国招生官对中国家庭财政情况的信任。
3逆势扩招的哈佛申请新动向
2023fall,被许多人戏称为最难申请季。美本录取率的整体暴跌,以及UC等公立大校对国际生减录的趋势,都让留学家庭感受到了一股寒意。
但是在一片萧瑟的录取形式中,哈佛却逆势而上在国内录取了16名学生。这个异变也让今年的哈佛备受关注。
从录取数据来看 今年申请哈佛的总人数为56937人,录取率为3.41%,相较去年的3.19%录取率只有微弱的提升。
然而今年哈佛录取的亚裔学生比例却破天荒地达到了29.9%。哈佛的招生主任Willian R.Fitzsimmons也表示:哈佛亚裔学生比例的增加,将成为一个长期的趋势。
有人认为这一结果可能是受到了哈佛亚裔歧视法案判决的影响。虽然这尚未可知,但可以预见的是,亚裔留学生正在迎来哈佛申请的春天。
申请哈佛,对于国际高中生来说是一件充满挑战的事。芝加哥大学曾经发布过一篇叫Legacy and Althlete Preferences at Harvard的文章探讨哈佛的录取偏好。
调查结果显示,哈佛每年有近43%的白人学生是通过捐赠、运动员身份等特招身份进入哈佛,剩下的57%的白人学生则因为学术能力、成绩优异等个人因素被录取。
对于亚裔国际生群体来说,想要在这种“申请潜规则”中获得录取,则一定要拥有非常独特的闪光点。
许多名校的申请规则,经常弹性的让人摸不着头脑。都说名校喜欢成绩好的学生,但很多GPA高分大佬,却在录取中输给了“低分学渣”。
都说名校喜欢背景多元的学生,但当国际生一窝蜂涌向网红夏校、价格昂贵的课外活动时,这些同质化的包装又会成为拒录的浮动因子。
事实上,名校的录取从无定式可言。它唯一的核心就是你不仅要有自己的特色,还要通过具体的学术产出将其变成自己的优势。
想申请哈佛需要找到一条明确的学术主线,并通过个性化的奋斗历程,获得自己独一无二的产出。想要实现这个目的,学术活动这个超级背书自然是一定要有的。对于申请者来说,除了参与以特定学科为核心的含金量赛事之外,参加梦校主办的各项学术活动,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梦校的学术风格与选拔逻辑。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哈佛精英,那么以下这些哈佛系学术活动可以尝试一下。
哈佛国际评论学术写作赛 HAWC
哈佛国际评论学术写作学术活动(HIR Academic Writing Contest)是由知名学术期刊《哈佛国际评论》举办,面向全球高中生的一项学术写作学术活动。HAWC鼓励高中生拓展全球视野,探讨国际关系方向的宏大议题,并能够将研究结果转化为高质量论文,同时提升自己的学术写作能力。
比赛形式:个人参与(接受2人合作投稿),提交一篇至少800字但不超过1200字的国际事务主题的短篇文章
适合人群:9-12年级高中生
活动时间:
夏季注册截止:2023年7月15日
夏季提交截止:2023年8月31日
秋季/冬季注册截止:2023年11月
秋季/冬季提交截止:2024年1月2日
哈佛国际经济学论文大赛 HIEEC
HIEEC哈佛国际经济学论文大赛由哈佛本科生经济协会(HUEA)和《哈佛大学经济评论》(HCER)联合主办。HIEEC 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其对经济理论的写作和理解水平。通过比赛,学生们磨练自身的学术和专业技能并展示所学的知识。
比赛形式:从四个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篇1500字以内的论文
适合学生:9-12年级高中生,对经济学知识理论有较强掌握和基础
活动时间:
论文题目公布:美国东部时间2023年11月
论文题目提交截止:美国东部时间2024年1月
备考HAWC/HIEEC,暑期冲刺高分--领资料请扫码
4卡耐基梅隆大学公布了最新报告
近期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CMU)公布了最新(2022/2023学年)的国际学生统计报告。
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简称CMU)是美国东部著名的顶尖私立研究型大学,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第二大城市,曾经的“钢铁之城”匹兹堡市。
现在卡耐基梅隆大学已经成为一所有着国际威望的美国综合性私立大学。除了匹兹堡主校区,学校在美国硅谷以及卡塔尔设有分校,并且在世界各地均设有合作研究机构。
卡耐基梅隆大学拥有享誉全球的计算机学院和戏剧学院,其艺术学院,商学院,工程院以及公共管理学院等也都在全美名列前茅。
CMU校方公开资料显示,2022/2023学年,学校共有16,779名各类学生注册在读,包括国际学生6,701名。其中,中国在读学生人数高达3214人,占国际学生的几乎一半,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近20%!
也就是说,CMU每5个学生中,就有一名是中国学生!
这几年随着国际关系的起伏,舆论总是被“美国顶尖大学理工专业不招中国学生”的阴云笼罩的。但是梳理CMU过去十年的中国学生数量,结果照样出乎意料
过去10年,CMU的中国学生由2012年的1370人增至今年的3214人(为历年最多)!
十年间CMU对中国学生居然“扩招”近2000人这明明是CMU在对中国学生敞开大门,求贤若渴的节奏啊!CMU作为公认的美国顶尖理工院校,向世界发出了对优秀海外学子的渴望。
CMU的申请火热可不是空穴来风,CMU的强势专业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科学类、工程类、数学类和设计类。刚好这恰好这几类专业,是国际学生最爱选择的专业方向之一。
CMU的计算机科学专业超越MIT,在全美排名第一,是美国少数几个能将计算机科学专业独立成员的大学之一,并且在2018年的时候是美国第一个引进AI本科专业的学校。
在录取方面,CMU的2022录取率为17%,CS专业是出了名的难录取,因此各位要申请的同学们建议一定在标化成绩、语言成绩上要足够高分,才能给自己增加竞争力。
录取学生的平均GPA为3.91,来自美国46个州,国际学生比例约为19%,来自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42个国家,12.5%的学生是第一代大学生。
如果说世界TOP100的大学或多或少都有专业是第一,不值得震撼。那“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类”这些富有就业市场含金量和未来发展潜力的专业能全美第一,也不奇怪每年众多学子TOP10名校的录取都不要,非要进CMU了!
前一阵子,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CMU)公布了该校的2022届学生毕业求职报告,引起很多人关注!
这不仅仅是因为CMU是美国顶尖的大学之一,更是因为CMU一枝独秀的计算机专业,代表着互联网等高薪行业的最新风向。
纵观CMU的就业报告,小编发现其计算机学院毕业生的年薪依然“一枝独秀”,该学院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的平均年薪为别为132,825美元、135,555美元、136,984美元。
此外,CMU工程学院的各学历毕业生平均年薪也均超过10万美元;理学院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平均年薪也超过10万美元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不少CMU工程学院、理学院甚至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的学生会辅修或者第二学位攻读计算机专业,所以各个学院都有学生去互联网企业当software engineer。这些无形中拉高了这些学院学生的毕业收入水平!
毕竟计算机不仅是近些年也是未来十余年的王牌专业,就算不直接就读CS/CE/AI相关专业,你也可以接触并汲取CMU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并且利用到你感兴趣的领域里,让你更有竞争力。
5“地表最强”麻省理工学院公布录取数据
“地表最强理工校”麻省理工学院公布了2027届新生录取数据。
MIT已经连续多年“自曝家底”,将申请各阶段录取新生人数、性别占比、国际生人数、标化成绩等重要数据一一公开。
对目标是MIT或其它美国顶尖名校的家庭来所,这极具参考价值!
录取率升了,但录取人数少了,想进入MIT,一定把握住早申。
官方数据显示,2022-2023申请季,MIT共收到26,914份申请,共录取1,291名新生,总录取率相比去年(3.94%)有所“回温”,为4.8%。
但别开心的太早!MIT录取率的上涨,并不意味着录取变容易了。
实际上,MIT今年录取的新生人数比去年还少46人,是因为收到的申请材料较去年有大幅减少(减少7,062份),才导致了录取率的上升。
早申阶段早申人数:11,924人
录取人数:685人
录取率:5.7%
Defer人数:7,982人
Defer学生中被录取人数:146人
录取率:1.8%
常规申请阶段申请人数:14,990人(加上早申被Defer学生总人数:22,882人)录取人数574人
录取率:2.5%
WaitlistWaitlist人数:619人
Waitlist转正人数:32人
录取率:5.2%
可以看到,有将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了早申,且MIT的早申录取率是RD录取率的2倍不止。所以,如果你也想冲刺MIT,不妨早点准备,把握住早申的好机会!
此外,被MIT defer或Waitlist的学生也千万不要灰心。数据显示,被defer的7,982人中有146人被录取,被Waitlist的619人也中有32人成功转正,认真准备还是有“上岸”可能的!
大家都说名校申请多“卷王”,具体能有多卷呢?废话不多说,我们上数据:
MIT公布了被录取学生的标化中位数,SAT是1520-1580分,ACT是34-36分,整体来说还是非常“分控”的。加上顶尖大学一向挑剔,因此,即使你的标化成绩很高,也很有可能被MIT刷下。
而MIT也早在上一年就宣布恢复了对所有申请人的SAT/ACT要求。其招生部主任Stu Schmill是这样说的:“标化成绩可以有效地帮助招生官更好地评估申请人的学术能力。”
这也提醒我们真的要重视标化成绩,虽然现在很多大学实施“标化可选”政策,但取得理想的SAT/ACT成绩仍是名校申请中的“标配”。
此外,MIT在标化政策上还做了一些“人性化”的调整:允许拼分,换言之,标化成绩不一定来自同一场考试,申请人可以选择提交每一个部分的最高成绩,作为最终提交成绩。MIT官方提到,此举旨在从更好的角度来考察每一位申请人。
为了给学生更多准备的时间,MIT不要求申请时提交正式的标化成绩 ,而是可以自由填写分数。当然,学校会在后续阶段验证分数的真伪。
国际学生10%,其中亚裔占比40%!
美国本土学生申请人数:21,025人
录取人数:1,171人
录取率:5.6%
美国本土学生录取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90%,其中亚裔学生数量最多,占比高达40%,其次就是白人学生占38%,非裔15%,拉丁裔14%。
国际学生申请人数:5,889人
录取人数:120人
录取率:2%
MIT的国际生录取率真的低到令人发指,仅有2%。怪不得每年申请到MIT的中国学生都是凤毛麟角,毕竟总录取人数才120人,分到中国学生身上,也就是个位数的水平。
而除了以上数据之外,MIT此前还公布了公布了2022-2023本科国际生数据。
每年申请季,都会听到“MIT对中国留学生招生有偏见”等谣言。但从表中可以看出,从2013到2023的十年间,MIT 中国籍在校生数量从49人稳定增长至69人,中国籍学生在国际生中的比重也从11.26%增至13.45%。
而13.45%的占比,绝对在国际生中称得上是“大头”:
整体来说,MIT寻找的是既有理论基础,又能付诸实践的学生。敢于冒险、勇于创新以及能够主动寻求改变等均是MIT希望看到的特质。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