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儿子没什么长处,他做事拖哒、一点不上心,他如果能像xxx就好了!”
每次和一些面临孩子升学的父母在一起,常常听到这样的话。
当你反问她:“您的孩子有什么优点呢?”
优点?嗯,得好好想想。问题倒是很多,聊到优点实在困难,开头一串省略号,结尾再补几个问号感叹号。中心思想就一句话:孩子不是没优点,但在众多缺点面前,优点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但你可知道,没有两个孩子是完全一样的,差异化本身就是不平凡、有价值的啊!为什么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丢失了自己天生的独特性呢?
如果你的孩子未来即将到美国念书,他的“独一无二”,才是美国教育者看中的。别相信你的孩子终将平凡,耐心看完这篇文章,也许你会有新的想法。
美国的名校喜欢什么样的孩子?为什么成绩顶尖、学术活动优异的孩子无缘Top 30? 而毫无奖项、成绩不突出的孩子,却收到哈佛、耶鲁的offer?
现在家长们常常觉得很累。由于大部分父母没有亲自接受过私立教育,到海外留过学,不知如何在孩子身上延续自己的成功,所以只能参照身边人的经历。于是这场教育游戏里的所有人,会越来越焦虑。
孩子的辅导班多,家长的微信群更多,感觉一个人全职带娃都忙不过来。
怎么办呢?我建议家长做减法,不要进那么多微信群。有时候群里传播的消息是不真实的。比如某年放榜日后,很多群里传说,上海某个中学有位同学进了某个大藤名校,但其实那个学校根本没有这么一回事。凭借这些消息来判断该让孩子读哪个中学,甚至给孩子转学,是不科学的。
朋友圈的动态更要谨慎,因为大家往往展示的都是积极正面的生活内容。比如,有的孩子刚刚考了很差,在美国很不顺利,可他的朋友圈晒出的却是(之前)赢了比赛、开心美好的照片。
当我们把时间用来围观别人的精彩,会越来越不知道该如何筛选适合自己的、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总有家长问我:孩子八年级,我看到他同学做了xxx,你觉得该不该参加这个活动?去年被哈佛耶鲁录取的孩子,他参加了什么夏校?
这些问题不是不对。但更好的做法是,从您的孩子出发,深入了解他,再来筛选外部信息;而不是从外部信息出发,把孩子塑造成“别人”。
该怎么做呢?
我们看到往年录取好的孩子,往往是那些让招生官眼前一亮的孩子,他们有自己的独特性、能在上千竞争者中让人难忘。而要做到这一点,父母可以尝试做好以下五件事。
根据统计数据,美国TOP100大学所录取的学生基本做了4个或更少的课外活动,几乎每一所学校的成功申请者都至少参与了2个课外活动。也就是说,申请人不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将课外活动控制在2-4个之间即可。
美国高校在选拔的时候,想的是:“We are creating a class.” (我们在组建一支队伍)。这支队伍需要各种各样的人,需要差异化,也就是说,如果哈佛去年招了一个某种类型的孩子,他们今年不会想要一个很相似的孩子。
所以,你的孩子要找到自己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点。当他能够为世界贡献差异化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美国的学校很清楚,小到团队,大到国家,当每个人最大化自己的长处,这只队伍的实力才是最强的。
所以,你可以是“怪物”,但不能没有特点。
但中国学生却恰恰缺乏特点:看上去都很完美,要公益有公益,要分数有分数,但是缺乏能打动招生官的、独一无二的思想和围绕这些的行动。如果孩子热爱环保,可是他和其他500个热爱环保的人有什么不一样呢?他如何讲述自己的环保行动呢?
如何让招生官看到孩子独一无二的想法?
孩子的思想,不会体现在杰出的分数、和课外活动的获奖上面,而是体现在他如何讲好自己的故事。
招生官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有精彩人生故事的人,而不是一张成绩亮眼的简历。
孩子讲故事的能力,可以帮助他在升学和人生当中,让别人记住他这个人,塑造个人的“品牌形象”。
所以,孩子需要建立并保持阅读的习惯。有些家庭喜欢让孩子读名著,反对他们接触一些通俗读物。
但实际上,我们不需要限制孩子阅读,而应该引导他们批判性的阅读,广泛的阅读。没有什么书籍提供把100%的真理,把别人写的话都背下来意义不大。
家长需要引导孩子明白,即使是公认的经典,也仅仅呈现了某一个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维度的真相。阅读最大的意义是一种对话:与不同年代、不同国籍的作者在书上对话,听取他们的观点,并形成自己的立场。
当孩子通过阅读建立了深度思考的习惯,他们才能从父母提供的方方面面资源里面(学校、课外班、夏令营等),找到自己是谁,我要什么,以及为什么做这些。
why+how才是美国学校想要听到的。但很多的父母花了太多时间在what上面,总在想别人的孩子做了什么,不要错过些什么,却忽略了自己孩子的兴趣是什么,他对于感兴趣的事想法是什么,该如何培育独立的思考。
孩子有思想,还需要具备“面对面表达想法”的能力。
很多家长一听“表达”就发愁,孩子内向,不爱说话怎么表达?
实际上,孩子并不需要成为一个表演家,他需要的是能够逻辑清晰、观点明确的把自己的故事呈现出来。
孩子的教育有一个误区:他们看似参加了很多鼓励表现的课外活动,比如舞蹈、钢琴、空手道……然而孩子们只是在老师编排好的节目里面机械的模仿,他们演的仍然是别人。
报考美国名校,孩子最重要的是表达自己。如何锻炼这种能力呢?他们需要动手参与项目(小到家庭事务、大到创造发明)、需要遇到困难、需要不依靠父母、和同伴一起思考方法,解决一个个实际的问题。
当孩子一次次经历各种项目,自然就有了真实有料、讲得出来的东西。而不是“演出来”的东西。
孩子们在形成思考的过程中,需要和同伴一起,互相激发;需要遇到困难、甚至争吵,来学习如何解决问题。
什么样的孩子很受美国的学校欢迎?是那种沟通能力强,招生官愿意请他们回家一起吃饭聊天的孩子。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成绩非常好、背景突出的孩子,却被美国名校统统拒绝的一大原因。
想让孩子获得良好的沟通能力,需要让他们“入群”,在真实生活里有小伙伴一起玩,组成“闺蜜团”、“小圈子”,经常一起相处。
现在很多家庭的问题是,孩子周末被排得满满的,没有时间和同龄人社交,这会给他们出国带来一些挑战。
家长最好有意识的创造一个群体环境,让孩子在集体生活里学着为他人着想,培养同理心或者说换位思考的能力。这样的孩子才更能够在面试中体察周围环境,和招生官舒服的互动,并在海外的学习中开心成功。
想让孩子独一无二,最根本的是建立他的自信,以及对世界的敏感性。
纽约大学心理学家Martin Hoffman说,一个过于严厉、充满惩罚的家庭环境,会妨碍孩子发展理解他人的能力。
如果父母控制不住情绪,总是咆哮,久而久之,孩子对外界的通道就关闭了。他们会变得钝感,不善于体察别人、观察世界、判断并寻找自己发展的机会。
所以,与其在“别人家孩子”的故事里变成恨铁不成钢的“咆哮妈”,不如索性关掉朋友圈,多看看自己孩子的长处,让这些长处慢慢发光。
如果你一定要问我“别人家孩子”的故事,那么根据多年从业的经验,我强调几个关键词:阅读、观察、个性、勇气、责任感、与人沟通和同理心。
在往届的学生中,学术成绩并不突出,软实力背景也非常朴素,却录取到了哈耶普的大有人在,而这些学生的共性就是,他们非常强烈的具备了以上特质中的几种。
而观察、沟通和探索欲,实际上是人的天性。父母可以想想孩子婴儿时期好奇的眼睛、冲着父母呀呀交流、抱着陌生东西放到嘴里的大胆探索。人类对世界的主动探求,是一种天生的好奇心。只是这份天性有的被发挥到了极致,成就了终身学习和伟大的发明,而有的却消失在日复一日的成长与“教育”当中。
别相信您的孩子终将平凡。当您看到他的差异、鼓励他的思想,那将是孩子未来打开的时刻。
2019夏校已经接近尾声
错过申请时机的同学们千万不要错过2020夏校了
还是8个字
“尽早准备,尽早申请”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
翰林夏校规划师为您解疑答惑👇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