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镇做题家”到精通多领域的数模导师
留学路上他始终保持着对数学的热爱
一腔热血如今学成而归
今天这位导师精彩的数学求学路
你一定不能错过!
翰林H老师
伦敦大学学院硕士,数学系数学建模专业
● 布里斯托大学学士,工程数学系(一等荣誉学位)、四年英国留学经验;
● 在校期间曾多次跟随各大教授负责过数学分析、建模和科学计算等相关的项目落地和实践,由于数学建模广泛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因此项目实现在包括但不限于生物科学,运输,港口,城市建设和医疗系统等领域, 具备扎实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工程应用经历;
● 曾在南京水利工程研究院担任研究助理,着重于河流海岸工程方面的建模研究;也曾负责知名国际教育公司产品研发,主要着重于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并且具备完整的AI落地模型,对于海外教学体系有深入的见解;
● 可全英文授课,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把学习过程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案例情境之中,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头脑一热”开启转轨之路
和很多早早开始规划留学的同学不同,我是因为高二遇到的一次偶然机会,“头脑一热”地决定放弃高考准备留学,虽然时间很仓促,但最后还是成功圆梦了自己喜欢的专业。
1从普高到国际班
在转轨国际班之前,我是在我们当地最好的高中就读,平时理科成绩还是不错的,之后升到高二正好遇到学校剑桥国际班在招生,虽然当时我对国际班也是一知半解,但架不住想要去国外增长见识的心情,所以回去和家人商量了一下就准备放弃高考转轨国际班。
2转轨后遇到的“偏见”与困难
其实选择转轨国际部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有很多东西需要我和家人去面对。
例如我从小学开始一直学习竹笛,经历了各种考级也参加过很多国家级的比赛拿到了不少奖,本来是想要为了高考特长生加分用的, 但选择走留学这条路后最后其实也没用上,心里还是有些失落的。
H老师获得的部分音乐证书
另外在那个时候,由于地域原因和信息的闭塞,大家对于留学这件事也有很多的偏见,当时的我的成绩在班级能排前5,年级二三十名的样子,所以当我准备放弃高考准备申请的时候,身边的同学、老师包括爷爷奶奶都非常的不理解,后来是我的父母一直在其中游说,我才能安心地筹备留学。
最后就是学习方面,因为是插班国际部,所以很多落下的课程内容都需要我自己努力去弥补,找老师、找教材、找资料,后来因为某些原因我只能靠自学掌握所有课程内容,从零开始接触国际部课程刚开始还是非常困难的,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之后顺利申请到了心仪的学校和专业。
3热爱数学的我是这样选择专业和学校的
优秀的理科成绩和对数学的喜爱,让我在选择专业时毫不犹豫地就选择了数学方面(但是又不想走纯数那种纯理论的路线),最后是选择了应用数学方向,但这个专业当时国内高校研究的并不多,了解也不是很多,所以也算是一次比较大胆的选择了。
学校方面我申请的几所学校全被录取了,有爱丁堡、曼彻斯特、布里斯托、伦敦国王学院等等,当时的布里斯托大学在QS排名上还是风光无限,在23名左右(虽然近几年掉到了40多哈哈哈),学校名声也比较好,还号称是英国的工程王国,所以我选择了其中最厉害的工程数学专业。
前往英国学习后我发现无论是专业还是生活,都有很多和我想象中不一样的地方。
留学经历打破了我对数学的“刻板印象”
我对于数学这个学科的认知,基本上就是来源于国内学习过的那些课程。我原本以为数学就是一个跟符号、图形打交道,非常理论化的东西,虽然高考也会有一两道题是涉及到应用题,用数学去解决一些问题,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
但是学习了工程数学这门专业后,我对于数学的应用有了更深的了解。
1看似毫不相干,实则紧密相连的知识
进入学校的第一年,我们学了很多像是物理、电子电器、流体以及其他编程方面的知识,数学知识的学习占比反而是比较小的。而且因为是应用类的数学,为了将实践与知识相结合,大一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接触用有关数学建模知识去应用于实际的项目。
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国内学习的数学理论知识很少会用到的,更多的是考验如何用数学思维去分析解决这个题目,这对于当时满脑子都是数学理论的我来说还是有点超乎想象的。
到了第二年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才渐渐感觉到第一年学习的内容看似跟数学不相关,但其实每一样都在培养锻炼各种数学思维,后来越学就越觉得那些符号、理论是数学比较表面的东西,更深层次的主要是应用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里的数学思想。
当然,除了知识面上的拓展,对于初次出国留学的我来说,生活和学习上也有很多的“第一次”。
布里斯托的气球节
2方法总比困难多的留学生活
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出国坐飞机,当时还是在泰国转机,会有一种远离家人身处异国他乡的强烈违和感。
而且当时我本身英语也不是很好,到了英国也不太敢和人交流。所以为了上课不落下,我还特地去买了录音笔录下老师上课讲的内容,课后自己再去反复地学习。
但是后来我发现即便英语不好也没有关系。当你去跟别人交流的时候,其实大部分人不会特别看重英语的语法表达是否正确,你只要能把你想说的表达出来,他们会自然的脑补你想说的内容,交流起来不会那么的困难。
然后老师上课的那段时间,因为有ppt、讲义之类资料的辅助,其实录音笔也不怎么的需要,上课的时候跟着老师讲的内容来看这些资料,一定程度上也会提升自己的听力水平,再加上平时和同学、教授的沟通交流,英语的各种能力随着课程的推进自然而然地就练出来了。
很多的困难其实都是自己想象的,实际上方法总比困难多,第一次出国留学的同学也不用过度紧张,所有的问题到最后都能迎刃而解。
3国外的教学方式让我熟悉又陌生
我觉得和国内比较像的地方是在上课的流程方面,上课时老师通过讲义把知识点灌输给学生,然后我们定期每周会有一个workshop给你讲知识点,然后自己去做做题目,不会的地方再去问问教授,大概都是这样一个流程。
但国外的学习会更加考验自主性,大学里的知识是要做一些延伸的学习,特别是像我当时学编程的时候,80%内容是自学的,然后学校还会给一些项目让你去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这点是和国内不太一样的地方。
4因“追星”与伦敦大学学院结缘
结束了本科学习后,我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研究生的申请,也是为了体验不同城市的学习生活,当时主要考虑的是爱丁堡和伦敦大学学院两所学校。巧合的是,那段时间人工智能爆火,我一直憧憬的爱丁堡人工智能首席教授跳槽到了伦敦大学学院里,所以我也就跟着选择伦敦大学学院哈哈哈。
研究生时期接触到的数学建模知识本质上还是没有什么变化的,本科时期的学习是去发现数学在不同行业里的应用和指导,研究生时的学习则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理论化研究,也加深了我对数学应用领域的热爱,让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数学中的很多思维是可以应用于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包括你怎么去认识这个世界,如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些都和数学息息相关,包括我们数学中很多提到的,像是贝叶斯主义者,他们会将贝叶斯主义贯彻自己的终身,而我本人也是这样的一位追随者,不管是对于日常生活还是数学应用,足以见得数学方法的思想应用还是非常广泛的。
H老师眼中的贝叶斯主义
贝叶斯主义就是假设“现实”的所有模型、理论或概念都只不过是某种信念,是主观性的表达。所有模型都是错的,实际数据应该帮助我们调整并重新赋予不同概率模型的重要性,即置信度。保证数据正确性的情况下,调整方式应该尽可能严谨地遵循贝叶斯公式。
上面的概念有点严肃,通俗一点讲就是我们会在生活中有一些观点,这些观点其实是基于我们过去的经历。但这些基于过去的认知,即使是真实发生过,也不意味着发生的概率是百分之百。没有什么是一定会发生的,我们不能将过去的认知作为百分之百的信条。但是基于贝叶斯公式我们知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以及新的经历,去更新我们的一些观点。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将贝叶斯模型应用到我们的思维模式中,这样我们才能更客观更理性地看待事物。
5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项目实践
我做过的项目其实跟很多领域相关,比如说之前做过类似于航班价格的预测、城市铁路网关于中心度的测量构建、关于对冲基金模型的研究、关于动物种群变化博弈论的项目、还有关于和AI之间的博弈等等。
这些都是很有趣的东西,对于我来说,当你去用自己的数学思维、视角以及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时,“学有所用,用其所长”,你就会觉得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成就感满满。
在冰岛的H老师
择业这条路上我想坚持初心
研究生毕业后,因为我的英语优势和对AI的好奇心,我找到了一份做AI板块的自然语言处理的工作,项目内容是用设置的程序去识别英语论文中的语法逻辑,针对有问题的部分进行修改。
但是敲代码的生活终归是枯燥的,我还是不想放弃自己所热爱的数学建模,再加上家里“祖上三代”都是老师的影响,我选择来到翰林做数模老师。
1和翰林的“契合点”
首先肯定是专业匹配度非常契合,数模这门专业和其中的技能是我花费好多年一直在研究和实践的,这份工作也给予了我再次和TA“深入对话”的机会。
由于在研究生时期学习到的数模知识会更加的偏理论,且属于项目化学习,比较有针对性,在进入数模导师这个角色后,我发现不仅能接触的项目变多了,以前忽视的小知识点也能“温故而知新”了,感觉打开了自己专业新世界的大门。
教学在带给我成就感的同时,也给了我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审视各种数模知识点,如何从不同的角度讲解,才能让同学们真正掌握这些内容,整个过程也是非常的有趣和有挑战性。
2这三点优势形成了我独有的教学特色
首先我在本科和研究生期间都做过大量的数模相关项目。我的数模实践经验应该算是比较丰富了。
在教学的过程中呢,我可以随时提出一些我对于这个知识点在实际当中的应用,可以提供一些明确的例子来帮助同学们学习,因为学习本身是一个很抽象的过程,如果用一些具体实例来教学,效果就可以事半功倍。
其次因为我对数学的格外钟爱,再加上本科时期的数学深入学习,自此养成了比较敏捷的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拓展知识点,并搭建大范围的知识框架逻辑,相信这应该是很多同学所需要的。
最后一点就是我擅长帮助学生抓住学习的快乐点,如何培养学习的兴趣,如何愉快的去学习,通过观察每位学生的学习特性,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3数模学习参考资料分享
这两本书是兴趣科普向的,《贝叶斯的博弈》是数学模型中最常用的模型,其中的思维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很有用的,算是科普向导论。
《模型思维》是模型总体的科普向书,主要介绍思想,没有数学向的推论和纯理论化的模型,可以拿来作为初步了解。
《数学模型》适合想要系统学习数学建模且具备微积分、线性代数等高等数学基础的学生。
《A First Course in Mathematical Modeling》推荐给那些零基础但想要系统了解数学建模知识领域的学生。
《数学实验与建模》推荐给那些既想要系统提升数学建模认识,又想要提升使用Python建模编程能力的学生。
《数学建模方法及其应用》适合想要系统学习数学建模且具备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高等数学基础的学生。尤其适合想要提升对数学建模过程理解的学生。
如果大家和我一样都对数学“爱得深沉”,想要深入探究数模圈里更多有趣的知识、了解数模和其他不同领域结合的项目实践,那就快来我的课堂上get吧~
* 以上内容获得导师本人授权发布,未授权的原创内容禁止转载到其他平台,违者必究!
想要了解更多H老师课程详情,可以扫码下方二维码咨询哦~
这里也给大家准备了老师推荐的书单福利
感兴趣的同学快来领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