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 · 教育思考专栏
我们的孩子,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心理疫情”!
2020年中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远高于成人,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1/4的大学生被诊断患有心理健康障碍,退学率全球最高。
越来越多家长呼吁,比起卷成绩、进名校,拥有幸福的人生更重要!
五一假期,我们也要给自己和孩子的身心健康放个假。
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在过去的10多年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稳中有降,12—18岁心理健康指数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抑郁检出率与10余年前相比保持平稳。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远高于成人。
而“抑郁”,正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情低落、兴趣缺失、生活无意义感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心境障碍。
“普遍对内缺乏内驱力,做事缺少欲望和冲动;对外缺乏对真实世界的兴趣,社交能力基本为零,怀疑生命是否有意义”,去年11月份新华社和清华大学针对全国30万中小学生做的一场大规模心理健康调查,也发现了发现当下的青少年正在经历着一场意义感危机。
为此,我们特别专访了主持这项调研的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彭凯平教授,彭教授认为,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有困惑与迷惘,而这一代人更是面临着国际化、世俗化、网络化、个人化的中国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如何在一个变局时代,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是这个时代留给当代年轻人的艰难命题。而生命的意义感,最是看不见摸不着,但也却是当下青少年各种心理问题的一个症结所在。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个对于人生意义的千百年来 的追问,在当下很多时候就被简单化成一个问题“我们到哪里去”,谈的更多是我们的目标、追求和贡献,而唯有先打破教育的“功利主义”,才是避免孩子跌入“无意义”漩涡的开始。
彭凯平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毕业,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后,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2010年至今)
*本文综合整理自对彭凯平教授的采访,以及《孩子的品格——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中部分章节,方便阅读,以下为第一人称叙述
“非功利”的天赋
让孩子找到意义感,我认为最简单的办法是让他做自己最擅长的事,这往往和天赋有关。当你有一种优势,并能够把它充分地发挥出来,意义感自然就会显现。
我们常说:“教育的真谛,就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父母的终极使命,就是发现孩子的天赋。”但实际上很多家长的做法却与之背道而驰。
在功利主义的大环境下,家长们却把天赋优势曲解成了适者生存的工具,好像只有和学习相关的才能算作天赋,其他一概不算,这就把天赋窄化了,也不利于找到孩子真正的天赋。
2004年,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和克里斯托弗·彼特森,邀请全世界50多位杰出的心理学家,从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为广泛的哲学、宗教和文化体系中,分析出人类社会普遍认可的六大美德,然后通过心理测量的标准,遴选出与这六大美德相关联的24项优势。
家长们可以对照着这个表单,打开视野,重新审视自己的孩子,发现他身上真正闪光的天赋。
智慧和知识(Wisdom & Knowledge)优势
• 创造力:喜欢思考用一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 好奇心:有很多兴趣爱好,对各种新奇事物充满热情。
• 思维开放:经常能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
• 好学:喜欢学习和探索,平时喜欢阅读一些非小说类图书。
• 洞察力:理解事物更全面,别人也认为他具有超越当下年龄应有的理解程度和水平。
勇气(Courage)优势
• 勇敢:当面对强烈的反对意见时,能够捍卫自己的立场,据理力争。
• 坚韧:能够坚持完成自己的任务,从来不会在任务未完成前就放弃。
• 正直:能够获得别人的信任,别人会相信他可以保守秘密。
• 活力:经常表现得热情洋溢、活力四射,并且还会影响身边的人。
人道主义(Humanity)优势
• 爱:珍惜与他人的亲密关系,能够与他人做到相互关爱、分享。
• 善良:愿意帮助别人、照顾别人,喜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
• 人际智力:在社交中举止得体,能够洞悉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和行为动机。
公正(Justice)优势
• 公民精神:能为了集体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
• 公平:能以公平和公正的态度对待所有人,给予每个人相同的尊重。
• 领导力:能带动团体成员实现较好的协作,即使他们之间存在分歧。
节制(Temperance)优势
• 宽恕和慈悲:很少对他人产生怨恨情绪。
• 谦卑、谦逊:不认为自己比他人更特殊,待人平等,为人低调。
• 审慎:遇到事情,总是认真思考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
• 自我规范:能够控制自己的饮食和情绪。
超越(Transcendence)优势
• 欣赏美:看到美好的事物时,总能触动内心深处的情愫。
• 感恩:对生活中所得到的一切都充满感激。
• 希望:总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期待新的一天到来。
• 幽默:可爱、风趣,与别人相处总是充满欢笑。
• 灵性:相比物质生活来讲,更关注自己精神方面的满足。
任何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优势,关键是当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优异时,父母能否给予保护和支持,并协助孩子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善良才是真正的竞争力
很多人都低估了善良的力量,但从心理学角度考量,意义感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恰恰是善良。
有些家长认为,善良就是老实、懦弱。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孩子太善良就无法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必然会吃大亏。
其实这是个误解。任何人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都不喜欢阴险狡诈、恶意满满的人,而是希望与一个善良、懂得为他人着想、能在别人有困难时给予帮助的人共事。
善良的人也更敢于承担社会责任,能够带动和感动更多的人。这样的人不仅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还会赢得更多人的帮助和认可。这种自带光环的人,怎么会无法适应社会呢?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60 多年前开始,便跟踪研究了近200多名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
卫斯理学院的心理学家保罗·维克从这些材料中分析被试者的助人倾向,并花了三年时间走遍全美国,对他们进行逐个访谈。结果发现,那些在60 年前就比较乐于助人的青少年,在成年后通常会表现出如下特质:
• 社会成就更高
• 具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
• 生活习惯更好
• 情绪更稳定
善良的孩子未来会更有竞争优势。善良不一定会主宰孩子未来的成功与辉煌,但一个人命运的最好形式一定与善良有关。
现实中,很多父母并不知道该如何呵护孩子的善良。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心理学家理查德·韦斯伯德(Richard Weissbourd)曾主持了一项名为“让爱普及”的项目,参与的孩子中,有80%认为,他们的父母更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好不好,生活是不是快乐,而不是他们是否懂得关心别人。
同时他们还认为,“我取得好成绩带给父母的自豪感”要三倍于“我在班里、学校里帮助别人带给父母的自豪感”。
培养孩子善良的品格呢,我对家长们的建议有三点:
从帮助身边的人做起
助人为乐大可以从身边的人开始。这里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把孩子帮助大人做事当成理所应当的,也不要认为父母照顾孩子也是理所应当。要为这两种“理所应当”,建立一种价值感激的新习惯。
刻意培养孩子对身边小事表现出善良
乘电梯时,看见有人手里提着东西,主动问他去几楼,帮他按下电梯按钮;在公共汽车上,看到老人、孕妇时主动让座;看见公共卫生间里水龙头没关,顺手把它关上。
通过这些小事,能帮孩子培养起帮助别人的好习惯,并让孩子从中体会到快乐及价值。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将帮助别人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一种行为习惯。
鼓励孩子给予他人情感支持
所谓情感支持,是指鼓励孩子在情感上给予别人理解、支持和鼓励等。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情感的需要往往超过对物质的需要;反过来,我们付出情感时,也常常比付出物质更吝啬。因此,情感支持有时比物质支持更珍贵。
让孩子明白这一点后,如果他仍然愿意为别人付出感情,那么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同理心,也是人类伟大的积极天性。
除此以外,父母以身作则也是培养孩子善良品格的必要因素,这里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当我们在帮助别人时,一定要表现出内在的满足感,让孩子感受到你在帮助别人时内心是积极、快乐的,一直保持正向的情绪。这种间接的反馈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行为。
9岁是进行意义教育的最佳年龄
此外,还有3个帮助青少年建立意义感的方法:
恐惧管理
1986年,美国堪萨斯大学三位心理学家Jeff Greenberg、Sheldon Solomon和Tom Pyszczynski共同提出了恐惧管理理论(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TMT)。
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每个人都有对死亡的恐惧心理,且为了缓解对死亡的恐惧,人们创立了文化世界观,它可以使人们感觉象征性地超越死亡,同时让人认为自己是这个有意义的世界中,有价值的一员。
在信息爆炸,孩子们普遍早慧的时代,9岁是进行意义教育的最佳年龄,主要因为这一年龄的孩子开始对死亡有了懵懂的认知,家长应该在这一时期开始谈论死亡,从宠物的离去到花草的凋零,恰当的生命教育会引导孩子们增强对意义感的探索。
文化防御
无论科技发展如何迅速,都无法完全取代真实的文化景观带给人的震撼和冲击。站在长城上,用手机和用眼睛看的感受完全不同。文化带来的震撼是立体的,也是沉浸式的。从古至今,那些游历四方,有跨文化背景的人都活得比一般人更开心、更通透,说白了就是见识多了,内心自然会生发出美感。
因此,我建议大家要多体验真实的文化,即便到国外留学,也要尽可能多地与外国人接触、交流,深度体验当地文化,而不要仅仅为了拿一个学位,更不要跑到国外去躺平打游戏。
经历磨难,在艰苦中历练
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提出人对意义的追求,有时候是痛苦、挫折、打击后的一种理解。没有经历过痛苦,可能真的理解不了生命的意义。
对于那些守卫边疆的边防战士,在很艰苦的环境中却能充分感受意义重大。可见意义感与物质环境的优越与否关系不大,有时磨难和困苦反而更能加强人的意义感。
「 写在后面的话 」
无论是发现天赋,培养善良品质,还是在苦难中磨砺生命的价值,每一项都在告诉我们,要去怀着非功利的心,去体验人世间最美好的感受,才能让人意识到生活的意义。
身为家长,我们也不妨自己经常想一想,我们在哪些时候、哪些地方,做哪些事情,会让我们产生旺盛的生命力的感觉,有什么值得我们感动,有什么事情值得我们留恋,什么事情让我们喜悦,什么事情让我们安定,什么事情让我们感兴趣,什么事情给我们希望,什么事情让我们敬仰,什么事情让我们热爱。
发现意义从来都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是我们真实的生活,是一个困惑、艰难,而后快乐、幸福的心路历程。我相信在探索意义的过程中,你和孩子也将收获一段心花怒放的旅程。
更多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可以参考彭凯平教授的新书《孩子的品格——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