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活动规划是一个老生常谈又谈不清楚的话题,现在学生家长在咨询的时候都会有意识的和顾问沟通活动方面的情况,但是顾问多半是问问,并给不出太多意见,或者号称签约后才能给具体方案,或者给了意见也未必能够落地执行,我想家长们多半都遇到过这种窘境。
因为每个学生的课外活动设计和资源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通过一篇文章就规划好自己的课外活动,但是至少可以通过一篇文章搞清楚一个问题:怎么评价自己的课外活动?先把不太明确的标准尽量明确,再来考虑活动规划有哪些方向。
首先我要泼一盆冷水,绝大部分学生的课外活动都是雷同的,很多家长和学生自觉的独特性说白了是因为身边接触的案例有限,如果放到更大的范围来比较其实并不稀缺,这么说吧,我一年都难见到超过3个课外活动特别出彩的学生。
我在美国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国家教育统计中心)找到了一份关于中学生课外活动的统计数据,请参考下表:
有必要解释一下职业培养性社团和荣誉协会这两项,职业培养性社团提供类似于木工、修理、烘培等这些以具体职业技能的辅导,好比一个蓝翔技校;荣誉协会的英文是Honor Societies,有点类似我们国内的三好学生评比,加入Honor Societies的学生会遵循一定的守则和履行相关义务,申请加入最重要的条件是GPA,一般情况下,前20%的美高学生都能加入。
这份报告还从另外一个角度调查了参加课外活动对于学生的普遍帮助,请参考下表:
调查结果一致显示,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的学生在学术方面的表现更优异。
接下来我尝试介绍一下我总结的鉴定课外活动含金量的五个阶梯标准:
1. 全面的活动类型和贯穿高中的活动时长
对比上述第一个表格,大部分学生的活动类型都在里面,一般来讲文体类活动、公益类活动、领导力类活动是三个中国学生必不可少的活动类型,在Common Application表格里有10个活动描述选项,我建议不要少于5个项目。
在活动参与上我都建议学生们尽可能的保持长期参与,所谓长期参与的标准可以理解为贯穿整个高中阶段,能够反映学生的真正热情,不要哪个活动都浅尝辄止,就像公司招聘一样,没有哪个人力资源喜欢看到一个频繁跳槽的简历。
2. 体现个人品质和个人成长
有了上述第一点的活动参与基础,每个学生都能在这条找到自己的故事,比如我之前有个学生在学校橄榄球校队,刚开始是因为爱好,后来把训练提高作为挑战自己的一个方式,他的申请主文书题目叫做:「时刻准备着」,说的是他第一次在学校比赛替补受伤队员上场比赛的故事,文书的主题升华部分大意:对于他自己或者大部分人,机会是稍纵即逝的,你无从预知机会何时到来,但是你要努力并时刻准备着,等到机会真正到来的时候你有能力抓住。
客观来讲,这个文章主题并不新鲜,但是又有几个真正新颖的文章主题呢,只要把自己的思考和成长细节变成了文书的血肉,文书质量一定不错。
3. 体现学术兴趣
大家再看回第一个表格关于课外活动的类型统计,其实可以加入一条叫做学术类活动,比如我们常见的数学俱乐部、天文俱乐部等等,只是这种学术类活动大家参与的程度普遍较浅,并没有形成深度认识所以在申请的时候多是一笔带过。
对于真正的学术类活动的要求是:长期而有效的系统学习,明确为自己的大学专业方向,远超同阶段学生在该领域的认知水平,能达到大学高阶课程涉及的议题。最典型的学术类活动是各学科的奥林匹克学术活动,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在自己的兴趣领域完成了独立研究,并取得了可作展示的成果也符合此条标准。
4. 个性化
虽然我们都在强调个性化的活动,但是没几个人真正做到了,相反大家都在找现成的活动资源,可以说如果寻找利用的是留学行业推出来的付费活动资源,那就不可能是个性化活动。我建议的个性化活动是定位于自己的周边环境,只有自己或者少数同伴参与,长期坚持并取得具体成果的活动。
在开展个性化活动的时候,可以通过这条线索,综合把自己的领导力、学术能力等方方面面都表现出来,可以说是为自己搭了一个平台,我的学生里面有尝试自建线上烘培店结合公益项目的活动,有发起图书馆学生志愿者平台的活动,虽然进展不一,但还都是自己动手在做在想,把自定义活动当成了一项事业。
5. 权威第三方认可
和夏校一样,通过权威第三方认可是大学鉴定课外活动的最简便办法,比如我们都知道的奥赛,ISEF、西门子科学学术活动、谷歌科学学术活动、ISTS是学术活动类的权威第三方;Nature和Science是论文发表类的权威第三方;NCAA Division I队员是体育竞技类的权威第三方。
这种级别的权威第三方,基本代表了国家或世界的顶尖水平,极度稀缺,拿到国内就是保送清华北大的水平,一般很少有学生能够达到。
客观来讲,课外活动达到前2个标准并不难,录取到前50大学的学生基本都具备,从第3个标准才开始有真正的难度提升,如果想冲击美国前30大学的学生,建议能做到第4个标准才敢说自己在活动方面有优势。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