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学校: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英国排名8,世界排名37);华威大学(英国综合排名7,世界排名51);巴斯大学(英国综合排名12,世界排名159);伦敦大学城市学院(英国综合排名50,世界排名314);兰卡斯特大学(英国综合排名9,世界排名129);墨尔本大学(世界排名42)
/ 留 / 学 / 故 / 事
/
文 | 何昕晖
转眼间大一就过去了,第一年在伦敦的生活可以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还清晰地记得9.17降落在希斯罗机场那一刻很茫然,但庆幸有暖心的学联接机,到了宿舍见到了来自北京的室友,认识了世界各地的朋友,开始了崭新的留学生活。总体来说,大一这一年除了在靠近deadline和备考的时候被逼得焦头烂额,还挺有趣的。
我的专业是accounting and finance,第一年的课程都是打基础,必修基本的会计金融知识AC100,经济EC100/EC102,数学MA100/MA107和统计ST102/ST107。数学和统计有两种课程难度,如果选择较简单的MA107和ST107只是half unit,需要在 outside options里再选其他的课。我因为Alevel没有学further mathematics就选了half unit的,另外选了MG104 operation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和MG105 organisational behaviour and leadership作为outside options。总体来说,LSE compulsory的course load不算大,更多会是自学。
每门课一周2小时左右的lecture和1小时的class(15-20人的小课),并且大部分lecture提供recording和比较详细的notes,所以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当堂听课还是自学,除了summative assessment ,平时上交作业也不是强制性的。数学和统计作业class teacher每周都会批改,经济作业基本上都是在Moodle上提交, class teacher会挑两三周的essay question作业给feedback,multiple choice每周末会有详细答案,AC100的作业基本靠自觉完成,class的时候一起讨论,每个term有一两次上交给class teacher批改的机会,但这些作业成绩都不会算在degree里面。如果需要额外的辅导可以book office hour,或者参加一些特定的drop-in session。除了我自己选的organisational behaviour and leadership每周有固定的2篇reading以外,我第一年的课reading不多。
考试方面,MA100,ST102和EC100/EC102有分January exam 和summer exam,MG104要完成一个group project,队友随机分配,MG105要完成2000字的summative essay和两篇闭卷的timed essay,剩下的科目都是在summer term一次性闭卷考试,这意味着一考定终身和万一发挥失常的心理负担,所以Easter放假出去玩的时间没有很长。当然这段时间图书馆24小时开放,越接近考试季图书馆越热闹,基本上一大早就满座,不过抱佛脚有风险,须谨慎啊,毕竟几乎一整年的课两个月学完挺有难度的。
这里还要特别提一门LSE的特色课LSE100。正如校训To know the causes of things,这门课是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的通选课,涵盖哲学/经济/政治/社会学等领域,每几节课讨论一个大的topic,不过关于这门课的上课体验真的见仁见智。当时和我一组有学习历史和国际关系的同学,他们会觉得这门课略简单,并且有许多内容和他们的专业方向重叠,然而对于我还有一些学商科/统计/数学等的同学来说,像这个学期讨论过的democracy/populism之类的概念完全是新的东西,还有一大堆理解无能的reading以及各种形式的group work, 每周上class的那一个半钟真的度日如年,一个学期下来能真的学进去的也没什么。当然这门课也有好的地方,毕竟这门课随机本班能认识很多不同background的同学,大家对同一个问题有不一样的见解,能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另外LSE public event常年有各种名人政要,还有每年CDS举办的China Development Forum吸引了很多名人来参加。
LSE careers提供的帮助还是挺有用的,会定期举办各种careers events,有专门的网站Careerhub,每个term每人都有机会找相关的老师讨论和修改CV和cover letter之类的。毕竟民间称呼LSE为金融技校,身边的大神数不胜数,有些早已有各种实习经历。从开学第一周就会不断地听到大家讨论投行的事情,学校里还有许多与之相关的社团,这种文化让人很有压力,但也让人成长很快,毕竟我刚开学的时候连四大都数不清,现在会开始思考未来的career path并为之作准备。不过也要想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要走这条路,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有时也会听到朋友吐槽说羡慕别的学校的同学能静下心好好学习。
学校里有一栋最现代化的楼里有Student Union,它包括学生会,社团,学生活动这些。LSE的社团种类繁多,包括求职、国别、社科、文体等,welcome week的时候他们会摆摊宣传。
我自己参加了一个求职一个国别和一个文体社团,并在学期末参加了文体社团的AGM竞选加入了committee,现在很期待下一学年和大家一起管理社团。对了,身为以学生满意度低出名的学校,的确槽点满满。不要太指望学校有高的办事效率,还有校园实在是很小,加上最近有两个大的construction sites,整个学校迷之混乱,还有Old building的餐厅某些菜式一言难尽。不过它的地理位置是毋庸置疑的市中心,这么想也能理解它没有校园可言了。
学校后面的Lincoln field有个草坪,天气好的时候从图书馆出来晒晒太阳很舒服。学校宿舍也在市中心的区域,我这一年住在Northumberland House,距离Trafalgar Square, National Gallery, Big Ben, Buckingham Palace, Chinatown,St James’s Park等等都特别近,跨年走到楼下还能看到烟花,对于初来乍到想到处看看的我来说这个宿舍地理位置绝佳。
Work hard, play hard!学校的地理位置让逛街/吃饭/玩乐都极为方便,距离各种景点和商业街区都特别近,这一点无可挑剔。周末比较有空的时候我喜欢在伦敦的大街小巷逛和拍照,找个喜欢的独立咖啡店坐一个下午,天气好的时候在公园晒晒太阳看看鸽子/鸭子/天鹅/狗/松鼠,在泰晤士河边吹吹风,去博物馆美术馆假装陶冶情操,更有空的时候会坐火车去别的城市走走,长的假期会离开英国。
这一年和朋友或者一个人去了欧洲超过20个城市,在逛不同的景点和与不同的人交流的时候,有时候会给我一直在想的问题一些启发,这些经历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工作日的话一般下课回家给自己做点想吃的,去个gym放松一下,劳逸结合还是很重要的。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