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一则“北京高考状元被11所美国名校拒绝”的新闻刷爆了各大媒体;3年前,一名托福113、SAT2250(旧SAT满分2400)的上海重点中学学生申请15所美国大学遭遇“全聚德”。
第一位主人公身上“高考状元”光环和留学申请“零录取”的败绩形成了强烈反差,如果让8年后可以从各种信息渠道“洞悉”申请秘诀的我们来猜测他遭遇如此“滑铁卢”的原因,或许也会犯和8年前那些吃瓜群众一样的错误。
是因为他在申请中只展示了数不清的耀眼头衔和奖项,却忽视了自己内心“最真诚、最有兴趣的部分”吗?——恰恰相反,这位高考状元的essay全然没提他的各种头衔和数学学术活动奖项,而是以兴趣为主题,突出自己对世界、生活、文化交流的兴趣,正如学生自己所说:“我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刻画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并且最终落在了I love everything I do, and do everything I love的主题上面。”
那么是因为8年前的他只能从事于一些官方背景下的社会活动经历,对美国人而言太根正苗红了?——也不是这个原因,虽然这个高考状元的确从事学生会和班长的工作,但是那时的他早已深谙“主流官方行为无法吸引对方注意”,而是着重展示自己在模联、志愿服务和宿舍管理方面的initiative和creativity。“在面试过程中,我强调的是自己联系、创办的活动和机会,比如校内外的志愿服务、北京地球村的环保行动等等。”
所以按照正常申请规划,这位高考状元的申请思路明显避开了雷区,8年前的他已然具备竞争力,但哈佛、耶鲁、斯坦福、哥大等11所美国名校无一中榜却实实在在发生了。
据他自己分析,“可能是因为准备时间晚,文书中各类社会活动太过分散而丢失了重点,并没有呈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还有SAT分数不够高、美式学术活动成绩不算最好,这些都可以说是申请中的一些‘硬伤’。”
当时是高考状元的头衔让他“全聚德”的黑历史被尽数挖出,面对大众各种“高分低能”、“书呆子”、“应试教育的牺牲品”的质疑,这个男孩会选择遗忘自己留学的挫败、转而享受高考状元头衔带来的馈赠吗?
如果将他经历风波后的那几年快进,浓缩成的几句话却包含了太多的“不同寻常”:
高考后:果断放弃北大保送,获得香港三所名校全额奖学金;
大一:由清华代培一年(因第一志愿是清华);
大二:赴港大学习;
大三:从港大转学到MIT攻读电子工程和计算机双学位;
大四:作为交换生到英国剑桥大学学习,以满分绩点拿到MIT本科学位;
研究生:完成MIT硕士学位;
去年(2017年秋):拿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与哲学双博士学位录取通知书。
回头来看,当年那些拒绝了他的11所美国名校会后悔当初发出的拒信吗?
时间线又来到了3年前,第二位主人公高考前手握托福113、SAT2250的高分,以美国本科商学院为目标。虽然她挑战的不是哈佛、耶鲁等美国最顶尖学校,却仍遭遇被15所学校全拒的命运。
比起8年前那个高考状元失败得“难以捉摸”,这个女孩被Defer地“显而易见”——在申请材料中,她“兴趣的多向和善变”成了最大的一道阻碍,尤其是面对商学院申请异常严苛的筛选和激烈的竞争,她背景的不匹配、活动散乱没有主题和延续性、选校的随性无梯度都成了学校拒绝她的理由。
在收到15所全灭的结果之后,和那个高考状元不同的是,女孩没有选择成为当年上海5.1万高考大军一员,而是选择卷土重来。
选择Gap year本身就需要足够多的勇气,在失败后“空白”的一年里,她重新考虑了自己的申请短板,对于自己“兴趣的多向和善变”这一点在申请中是回避还是掩盖,最终她选择了“坦诚”——
兴趣多向而且善变?没关系,那就用事实证明自己从中取得的能力和成绩,并用自我反思串联起自己不断实验、寻找兴趣的动态过程,让大学感受自己是一个想到就去做、且做得不错的人。
在Gap year女孩主要做了什么?她奔走于大学课堂,旁听工程类课程,并参与了各类商赛和网络公开课翻译,她用实际行动在继续探索感兴趣的专业。
用“功夫不负有心人”形容这个女孩再恰当不过了,她最终录取了TOP20的文理学院格林内尔学院。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