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摘自美国作家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的两个译本,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余光中的版本。尽管第一个翻译《老人与海》的是张爱玲,尽管她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女作家,但在不知道是谁翻译的情况下,我会选择余光中的译本,因为它读起来更有味道。由此小编大胆猜测,美高招生官在审阅文书时,也会是同我一样的心态。谁的文书更有美国味,谁就更讨招生官的喜欢。除了要有美国味,还要了解出题人的意图,除了SAO,部分学校还有独立的申请系统及文书题目,准备好这些文书是我们申请美高的软实力体现。对于那些擅长写作的同学来说,美高文书似乎难度不大,文书老师负责思路点化,他们负责行云流水就好了。
然而对于那些不那么擅长文书写作的同学来说,美高文书就是一件苦差,更有甚者视之为鸡肋。前者不是迟迟拖延不交初稿,就是总因为写不到点儿上而被要求重新返工。后者就干脆敷衍了事或请人捉刀。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是没有正确理解美高文书的真实目的以及重要意义所在。简单一句话,美高文书的核心价值在于能给阅读者留下比较深刻的积极印象。脱离了这个目的而创作出来的文书,其最终只能落得被束之高阁的归属。
展示不是目的,被记住才是王道。
这和已经反复强调的无比重要的面试是同样的道理。
无论是书面还是口语,语句思路与结构的形成需要我们多加练习,不论是句式、思路还是技巧,孰能生巧从来都是行得通的,不过真正将自己写的东西用作留学文书去申请,还是会有无的放矢的担心,自己的文书究竟怎么样?有没有招生官比较青睐的文书样品,毕竟有个参考总比摸着石头过河要有效的多。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语出荀子《劝学》。意思是:我曾试着整天思考,却不如片刻所学到的多。善用前人的总结与经验,能让我们事半功倍,这与牛顿所说:“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出一辙。
讲这么多,让文书一项不成为我们美高申请中“木桶效应”里的短板,无非就是——积累、思维、技巧、参考,训练。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