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想上哈佛。非常美好的心愿,就提供的动力而言,这个心愿是有意义的。然而,据统计,2018年的美国超级五强大学新生中,来自中国大陆的不到50人。超级五强指的是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和麻省理工学院。常春藤盟校,历年中国学生录取的人数也不超过200人。这200位学生是数以万计中国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们在竞争非常激烈的环境中获胜。
美国名校的录取率普遍不高。参考美国新闻周刊排名,前20大学录取率在5%到19%之间,而中国学生的录取率还要远低于这个数字。耶鲁大学的整体录取率是6%,提前批次录取16%,但近年来中国的本科录取不超过九人,多数来自提前批次,中国的申请人数怎么可能少于100人呢,光北京的申请数量就不止这个数吧!面对独木桥升级改造的钢丝绳,而且还有八级大风亲吻面颊,令人惊叹,唯有学神开着新款战斗机才有通过的可能啊。实际上,耶鲁大学本科的国际学生占比10%,绝大部分名额留在美国本土。亚洲申请者普遍采取广种薄收的策略,投递的学校数量,通常达到至少6到8所。而澳大利亚,英国等国的录取率高,投递两到三所就好。
了解了这些数据,你就有了行动的依据。即便国际奥林匹克物理学术活动夺冠,清华附中排名第一,也不能只盯着常春藤学校。必须要有一定的选校范围。不是学生不够优秀,而是录取名额太少。相信大家都可能听说过这个笑话。早年哈佛的录取委员会主任在下班前分类了两叠申请材料,条件基本合格能进入第二轮的学生放在左边,准备发拒信的放在右边。第二天早上回到办公室,怎么也想不起来哪一叠是要录取,哪一叠是要拒绝的。翻了十几份,发现差别非常小,都挺出色。每一位都是所在中学的前几名,个个都全面发展,十八般才艺样样精通。
这是现状,也是战况。名校录取必须有实力,但是没有运气也不行。我们不讨论运气了,讨论概率。机会要争取,保底选项也要设置好。合理的选校分布,有极高概率录取,为你定做的好运气。不想讲什么孤零零的方法,我提供决策系统,基于数据分析和历史经验的科学系统。好消息是,这个系统不断生长,适应未来的变化。
美国大学的录取主要参考学生的三方面:
第一,中学阶段的成绩
对于绝大多数的国内中学不是问题。少数国际班和知名中学,成绩单严格。前20的学校录取,最好有90%以上的成绩。
第二,标准化考试的成绩
标准化考试分成两类,一类了解英语程度,另一类判断学术水平。
美国最广泛接受的是托福考试。大多数的学校也接受雅思。选一个考试就行。如果英文基础特别好,随手考就能上托福100分,那么请一定选择托福。托福高分段的细微量度优于雅思,英文达人可尽情彰显实力。如果英文薄弱,高考英语低于80/150,托福慎选。此时雅思也许是更合适的选择。
学术性考试也分成两种,SAT和ACT,相当于美国高考,同样二选一。综合性大学前50和精英文理学院一般要看这个成绩的。如果只想在50以后的学校考虑,可以不用考。顺便说一下,因为难度偏大,只有雅思6.5分以上,或者是托福90以上的水平,才可能看懂题。很多家长会提出来,前50是不是最好,50名以后的学校有没有意义?嗯,很有意思的问题,我最喜欢回答这类问题啦。我就举两个例子吧。加州圣何塞州立大学,位于硅谷中心,苹果总部就职的毕业生全美第一,超过斯坦福和哈佛。计算机系的教学水平高,毕业生遍布硅谷。这所学校没有在全美前200的名单上,只在毕业生薪酬排名的前列。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全美综合75。该校的高分子专业与麻省理工齐名,长期全美第一,人工智能全美前10,多位诺贝尔奖和普利策奖得主出自该校。有志学习理工和商科,这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欢迎与我探讨有价值的大学,而不仅仅是高排名的。当然,如果能兼顾就最好,好在两者一般是有交集的。
第三软性背景和综合素质
软性背景里面最有代表的词,leadership领导力,被很多招生官挂在嘴边。这和美国的传统有关系。美国的财政来源的主要渠道之一是校友捐赠。
以上是美国新闻周刊2016财政年度校友捐赠的列表。
美国经济繁荣,校友成功之后有回馈母校的传统。公立大学中最高的是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校友捐赠98亿美元,普林斯顿大学校友捐赠217亿美元,富可敌国一点也不夸张!
新泽西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吴鹰,小灵通的发明人,事业成功后回报母校,新泽西理工学院的计算机学院命名为 Ying Wu College of Computing,即吴鹰计算机学院。2014年,香港投资者陈乐宗,也是哈佛大学毕业生,向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捐赠3.5亿美元,投入尖端研究。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
招生官们常常认为领导力强的学生更有机会事业成功,并且回报母校。然而,不幸的是,华人在这方面比较冷漠。平均成就不及犹太人,相比其他族群, 回馈母校的比例小。所以中国学生的入学名额不足也好理解了。好在这个问题不会永久延续下去。未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思路和行为模式与世界融合,行为走向趋同。华人的潜力大,蓄势待发,前途不可限量。
软性背景和综合素质难以量化,美国名校怎么看待呢?下面介绍几个有可能被认可的方面吧。
这方面,我的建议是不要强求。多数同学没有这些,也录取前50的大学,不要焦虑。注意条件取得的优先级别,如果SAT还没把握考到1200,就不要把太多时间精力放在这上面。
录取条件确立了之后,给自己一个定位吧。申请季是高三上学期, 所以最好在高二就把这些考试的成绩和文书的初稿准备到位。最想去的学校列出来,目标定高一点的没有关系,选一到两所是超过目前的实力的。除了冰冷的数据之外,对学生热切期望,这个期望是皮格马利翁式的。计划要能给学生激励和引领。然后设置一些主打的学校,四到五所。保底的学校,最多两到三所。在和专业的留学顾问老师确认之后,核对以往的录取数据统计之后,应该尽快拿出一个全面的申请方案组合。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老师给学生更多机会和期待,而学生会应证这种期待。
所有的过程,请学生充分地参与,不要只是家长的投入。这是学步的过程。父母不能代替孩子成长。这也是注入目标,树立信心,砥砺进步的过程。
翰林教育是一家涵盖各科目国际学术学术活动教辅(AMC/HiMCM/USACO/DECA)、国际课程辅导(IB/AP/Alevel/IGCSE)、国外著名夏校项目申请的专业国际教育培训机构。为广大学员家长提供高端本科研究生申请及就业咨询,有一对一等多种线上线下的教辅方式,为学员量身定制从9年级到研究生的权威全程国际学术活动方案。翰林拥有业内稀缺的学术活动资料和课程真题等珍贵的学术资源,国内课程辅导领域罕见的纯正海归精英教辅团队-翰林专业导师团-均有世界名校背景和欧美留学经历,都曾供职全球知名教育集团、国际学校,学术团队和世界500强公司了解更多翰林国际教育信息
以藤校牛剑offers为导向的国际教育团队翰林国际教育专心学术和学术活动,5年来翰林学员共获得:
35张藤校offer
更有MIT、Caltech、UChicago 等offer
62张公立常春藤(UBC UNC UVA UMichigan William Mary等)offers
8大科目100个以上国际学术活动服务产品
覆盖全科的国际课程辅导(A-Level/IB/IGCSE/AP等)
1000家以上高端学术夏校项目
500个以上覆盖全科的科研主题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