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学籍”是一份与学生学业攸关的证件。
作为一名学生,学籍就是你的学生ID,你的身份,升学、考试经常会用到,跟身份证一样重要。
以至于到了高中阶段,许多体制内的家长给孩子转轨国际学校时,听到一句“没有国内学籍”转身就走,认为这所学校不正规,没有办学资质。
其实这些都是误解。那么,
■ 如何理解国际学校所讲的“没有学籍”?
■ 入读国际学校后还需不需要国内学籍?
...
在了解以上这些问题以及消除误解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
到底什么是学籍?
根据国内百科的定义:
学籍是指一个学生属于某学校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或者资格,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专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
拥有该校学籍的学生享有使用该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学历证书的权利。
有许多人误把“档案”等同于“学籍”,其实这是不对的。
档案是跟随终身的,从学校大学毕业之后仍然会用到,但学籍只保存在学校,是你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记录册,两者截然不同。
学籍的最大用处是什么?
学籍的主要功能在于记录。学籍从幼儿园入园或小学入学初次采集学籍信息后开始使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有机衔接,一人一号,籍随人走,终身不变。
这里注意两点:一,学籍是学生入学的结果,不是前提条件。二、非本学区的学生本校一律不予建立相应学校学籍。
没有高中学籍会怎样?
有些家长认为没有高中学籍是不能参加高考的,其实这也是误解。
参加高考有两种身份,一是在校的应届高中生,一种是社会青年。
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应届考生的报名可以在学校,由学校统一组织,报名程序比较简单,有些环节、步骤可以由学校统一去完成;而社会考生从报名起的每一环节、每一步骤的程序都得自己去做或家人去帮你完成。
■ 体制内的学籍最大作用是记录,高中没有学籍依然可以参加体制内的高考,考取国内大学。
■ 放弃体制内学籍的最大影响是没有高中毕业证。
据不完全统计,学习A-level、IB、AP国际课程或者就读国际学校的学生,70%以上目标是国外大学。
而申请国外大学对国内的学籍没有要求。
以英联邦为例,如果是A-Level课程学生,申请大学需要需要3-4门A-Level成绩,无学籍要求。除英联邦之外,申请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绝大多数大学对国际课程学生也没有学籍的要求。
同时申请国内和国外的大学,国内学籍就非常重要了,因为在校生没有学籍是无法报名参加国内高考的。以上海国际学校为例。上海市教委认可的21所国际课程试点学校的一个“优势”就是:学生可以注册国内学籍,理论上毕业的时候是既可以申请国外大学,也可以参加国内高考,申请国内大学。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此类学生申请国内大学(或中外合办学校)仍旧要用高考成绩,而不能用国际课程的成绩。(除非你有外籍或港澳台身份)
很多体制内转轨国际课程的学生会在入读的半年或者一年后,发现跟不上,又想转回体制内学校。这时候家长最担心的是:一旦选择国际课程,是不是没有退路了。这个担忧是正常的。不过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常见问题及解答》中明确说明:
也就是说,如果学习国际课程觉得适应不了,还可以回去留级重读。
转学完成后,学籍状态会变成在校生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处于“休学”状态的学生,须在原就读学校办理复学手续后再办理转学手续。
所以,即使在国内学校办理了“出国”、“其他离校”、“退学”、“休学”的家长和学生也可以完全放心。
给A-Level学生家长的建议:
2、如果没想好是否要送孩子去国外念书,想留个国内学籍当退路,可以去国际学校试学半年到一年,不行再转到体制内学校留级读一年。但是我们不建议这么做,因为国际课程与体制内的课程体系不同,两套课程体系的过渡与适应非常耗费精力,不仅压力大,也不容易学出成绩,最终结果可能只是浪费了一年时间。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