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一本名为《15岁,我在非洲》的旅游传记类书籍在实体书店和各大电商平台陆续上架,出版社给出的信息是,“属于同类书籍里销量不错的。”这本书的作者郭霁莹2000年9月出生在北京,是个标准的“00后”中学生,由于父亲工作原因在15岁时到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留学,这本书就记述了她在非洲生活和学习的经历。
北京市一七一中学的副校长罗红燕称赞她,“有卓越的独立思考能力。”新华社非洲总分社社长李生江说,“从中感受到了某种共鸣:开放、包容、友爱,时不时还有点家国情怀。”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阳光学校校长李萍则从中读出了,“心怀理想、肩负使命,笃定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的担当。”我们联系到了本书作者并进行视频访谈,了解这个中学女生和她在非洲的故事。
2016年7月,郭霁莹还不到16岁,刚刚完成考试结束了在内罗毕的第一个学年。告别十年级的生活,她也迎来了在肯尼亚的第一个暑假,即将踏上一年一次的归国之路。“‘动物王国’似乎很难提供有特色的礼品带给亲友,于是我建议女儿将自己的经历写出来,印成小册子,分送朋友。”父亲郭策在序言中这样写道。于是在一次庭院散步的闲谈中,父女俩就敲定了小册子《非洲游学记》的大致写作提纲。这也就是《15岁,我在非洲》的最初雏形。
一个月的暑期集中创作,郭霁莹一口气写完了六个章节,主要讲述了在非洲一年的时间里学习、交友、旅游的点滴趣事。小册子一本本送出,大家的反响还不错,尤其是以前的同学们很喜欢她讲的异国故事。“也可能是大家对我比较宽容,读起来有趣就行。”郭霁莹笑着说。记日记是霁莹从小学一年级就养成的习惯,所以书中写起许久之前的事情还是生动清晰,这也成为这本有趣小书的重要支点。
一个偶然的机会,出版社的编辑读了小册子,了解了小姑娘的经历,觉得她的故事有出版的可能性。霁莹就根据要求开始对之前的内容进行更加严谨的增补修改,她利用圣诞假期补充了两个长章节:《我们一起来“抓马”》和《种子》,分享在非洲学习戏剧的经历和关于留学、爱国的认知。2017年暑假,又进行了最后一次修改、校对并给全书配图,最终定稿。
▼霁莹和肯尼亚学校的同学们
完成整本书的过程中,身边的家人、老师也给予了霁莹不少的帮助。比如这本书的英文名字《Turning 15 in Africa》,就是由肯尼亚学校里的英文老师帮助霁莹修改选定的。“我总感觉英文直译缺了些感觉,就用英文把书里的内容描述给老师听,讲解中文题目的意思,最终确定了现在的英文名字。”
从最初讲故事的伴手礼,到现在成为一本内容完整的书,一年多的时间里,年轻的小作家和她的书一起成长。
叼走了一半面包
“奇葩”是郭霁莹在书中的常用词,比如形容起她的开学第一天,就是这么描述的。而通读全书,小郭同学的非洲生活确实是可以用“奇葩”来形容。
霁莹就读的Hillcrest学校植物丰富,如同一个生态公园,不仅如此,这个学校还特别“开放”,老鹰、猴子等动物朋友会随时随地闯进来做客,而且存在感特别强。“一次下课后,走在我前面的同学边走边吃一个面包,忽然间我觉得耳边有风声,一只老鹰就那么俯冲下来叼走了一半面包,我同学一声尖叫,另一半也掉在了地上。”这样的情况并非偶然,有关小动物的恶作剧是这所公园学校里的惯常戏码。因为学校里大多是只有一层的教学楼,而且基本没有楼道,这就给了长尾猴“作案”带来极大的便利,“它们会在室外走廊里窜来窜去,拦路围攻加抢东西样样少不了。”
▼学校外景
除了与动物们分享校园,这里的老师与国内相比也有些与众不同。霁莹十年级的生物老师是一名来自英国的女教师,然而她的上一份工作是刑警。霁莹说,我虽然只修过老师的生物课,但她也带过物理课、体育课和带大家锻炼的球类课程。不仅如此,老师偶尔还会带着她的伙伴——一只大金毛来学校上课。“老师讲课的时候它就安静地趴在讲台边,没课的时候她们就一起在大草坪上跑圈。”这样的老师也能讲好课?郭霁莹的回答是,没问题,而且她还是我在国外遇到的最像中国老师的人,认真、严厉、负责。
颇有戏剧性的不仅是老师,还有略显怪异的课程和考试。在十年级的选修课中,霁莹选择了食品研究课,这被她称为“虐心课程中的置顶标题”。霁莹说,最初选择这门课就是想学做饭、做西点,很有意思,而且做完了还能打包回家吃!没想到这门理论加实践都要考试的课让小姑娘叫苦不迭,且悔不当初地总结,“以后千万不能因为贪吃而选课。”
理论课上,从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碳水化合物,到各类维生素,都要准确地记清英文的化学名称,B族维生素要具体到每一种,名字、功效、摄取过多或过少的症状,甚至极为近似的食品来源都要如数家珍。外加各种病症的医学术语,比如骨质疏松是Osteoporosis,巨成红包性贫血是Megaloblastic anaemia,消瘦衰弱是Marasmus,仅仅一个单元的内容已经让人眼花缭乱。比起仅仅是难记忆的理论课,实践课才更加让人心力交瘁。考试的两小时内,学生要做出5道有技术含量的菜,并且还要把碗连洗带擦放回原处,甚至地面、水池不干净都要扣分。这还不算完,IGCSE考试中还需要限时写出做菜的时间规划、制作步骤和购物清单,具体到每种用料多少克,在几点几分放进烤箱等等。三方面的规划要在两小时内写完,每个题目一张答题纸,写不下额外扣分。
▼食品课作品
这样的“奇葩”事件在霁莹的生活里不胜枚举,和内罗毕蓝蓝的天、白白的云一起,点缀在小姑娘十五六岁的生活里。
全车一片死寂
生活在城市中,孩子们的假期游览项目大多是博物馆、动物园和电影院,然而在“动物王国”肯尼亚,大大小小的国家公园是旅游的最佳去处,任意的湿地、公园都有不同的动物。而且在这里看到的许多是大型野生动物,还要体验没有车窗和笼子的高清纪实版。
2015年的夏天,刚踏上非洲大陆的霁莹就和父母来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马赛马拉之旅。从内罗毕市区到马赛马拉保护区需要坐6小时的长途汽车,霁莹至今记忆犹新。“最后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里,没有任何水泥路,是被很多来往车辆压出来的土路。我们的司机是当地人,开土路的时候也大开着驾驶座两侧的车窗,大型货车就在旁边颤颤巍巍地行驶,车轮卷起的漫天尘土就瞬间包围我们的小面包车。”
长途跋涉之后就是旅行的主题,Safari(陆路旅行,尤指中非、东非)。一辆三面没有遮挡,连头顶也是敞篷的大型吉普是他们的交通工具 ,将带着他们奔袭在大草原上找动物。这辆只有前挡风玻璃的车在看狮子的时候就显得十分吓人了。目所能及的是两只母狮子、四只小狮子还有一只大公狮,车就停在离母狮子不到两米的地方,全车人一片死寂。“我的身子僵在座位靠背上,大家都停止了手里的动作,大气不敢出。”直到狮子迈着四方步溜达开,全车人才松了一口气。
河谷里大迁徙的斑马被鳄鱼吞食,长颈鹿悠闲安静地在踱步,犀牛专心致志地在草丛中吃草。吉普在晨光熹微时肆无忌惮地飞奔在大草原上。
霁莹在书里写,“在这种时候往往能最直接地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巨大无比,我们总觉得人类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者,大脑散发出的智慧让我们远远超越了地球上的其他物种,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几乎忘记了它们的存在。但我们需要体会世界的庞大,我们需要时不时地提醒自己我们是渺小的,人类是渺小的。我们是宇宙这场盛大演出里的领衔主演,又是跑龙套的人肉背景。”
下周二才晾干
在学校里霁莹的同学来自世界各地,英国、以色列、印度、非洲各国还有肯尼亚当地的学生。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国内中学生比起来有很大的不同。
在霁莹的形容里,同学们一过青春期,就会显得非常成熟。“我165cm的身高,再加上一张正宗东亚素颜小白脸曾被他们三番五次认为是低年级小学妹。”
而非洲更加奔放的文化让大家见面打招呼的方式也特别热情。比起国内熟人见面的微笑招手,霁莹的同学们的打招呼方式则是直接一个“熊抱”,而不太熟悉的人碰面,眼神都不对一下。
▼文化节上霁莹的汉服表演
在发型的设计上,非洲的同学们中则不流行学生头、马尾辫,他们更喜欢满头小辫。霁莹也曾经找来几个肯尼亚的同学一探究竟。非洲同学的头发普遍较硬,容易折断,其中稍微软一些的会长成“爆炸头”,特别硬的就只能长成紧贴头皮1cm的小卷毛。所以满头的小辫需要把头发拉直后再加入一定的假发,在理发店编头发的时候,如果没有多人同时工作,则需要7小时才能完成。“而且编辫子之后洗头发的频率超级低,我一个朋友周六洗的头发直到下周二才彻底晾干。”
虽然充满新奇和快乐的体验,但在非洲的日子里霁莹也经历着心酸与难过。肯尼亚是不禁枪的国家,暴恐袭击会在不经意间波及身边的人。新闻报道中在商场被枪杀的男子就是霁莹中国朋友的外教,毫无征兆的一声枪响就带走了身边的伙伴,而令人心有余悸的是这家商场也是大家周末经常去买东西的地方。
在和父母一起慰问贫民窟的时候,霁莹也第一次了解到在繁华的城市里,在一个国家的首都竟然会有这样一片地方。“贫民窟的规模很大,他们的住房是特别简易的铁皮房,非常密。路也是土路,没有任何规划。周围流着污水,堆着很多垃圾,他们的衣服上也有明显的破洞。”这样的景象让霁莹震惊、心疼,却只能尽可能地给那里的孩子们送去慰问品。
尴尬癌都要犯了
别看霁莹今年还不满18岁,却已经是有过两段留学经历的资深留学生了。2009年,四年级的她随母亲到美国访学,在首都华盛顿特区读小学。小学的功课并不算繁重,她更主要的任务是练英语、交朋友、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少小离家,霁莹初到美国的生活并不太顺利。
在国内她是班级的英语课代表,但是在异国面对一群母语是英语的同学时却几乎无法交流,而且同学们对于初来乍到的国际友人似乎也并不太友善,“我当时的班级在某种程度上有对外来者的排斥,虽说没有明显的欺负人的举动,但是有些人对待我的眼神和态度实在让人高兴不起来。”时间推移,霁莹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交到了几个朋友,情况才开始好转。虽然小有波折,但一年的美国学习还是让这个不满十岁的小女孩对西方的教育模式有了初步了解。
▼舞台设计课
一年之后霁莹回到原来的小学继续学习并顺利地完成“小升初”,考上了北京不错的重点中学。但是面对题海战术和不能自由选择的课程,已经有了出国读大学打算的小姑娘就和家里商量干脆也出国读高中,也好提前适应一下国际环境。后来父亲申请到了驻外工作机会,一家人就长驻在了遥远的非洲大陆上。
来到内罗毕,挑学校就读就成了首要任务,经过几番实地考察霁莹选择了市郊的Hillcrest,一所英制私立高中。“我选择英制高中是为今后申请大学作准备,这所学校的环境又特别漂亮,另外我还特别喜欢他们漂亮的制服,这个在美制高中就没有。”
虽然英语比6年前有了很大的进步,身边的同学也友善许多,但是适应依旧是缓慢的过程,小留学生要面对的困难和诱惑更多。“硬着头皮没话找话”是霁莹刚来时的交友方式,虽然得到许多友好的回应,但是小女孩回忆说,“尴尬癌都要犯了。”新学校上课也是大问题,宽阔美丽的校园是国内中学的好几倍,由于走班制的课程安排学生没有固定的教室,短暂的课间都要奔波在路上,而且每个同学选课不同也没办法有固定的搭档结伴而行。与国内差别很大的是,学校会允许学生们因为参与体育比赛训练、话剧排练等活动而几天不上课,只要之后自行补上功课就可以,相对宽松的制度和丰富的活动对于未成年的小留学生也是不小的考验。
从小外出留学不仅要过语言关、考验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更难突破的问题是在失去强制约束的情况下自律学习,适应复杂的文化差异。郭霁莹说,“想送孩子去国外读高中的家长们请一定要慎重考虑,并弄清楚孩子们自己的想法,在国外读书真的不仅是用英语学习这么简单,文化的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每一位留学生。”
在书中,霁莹将留学生比作种子,她认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走向世界的各个地方落地发芽,但幼苗在生长时却会朝向着如同太阳般的祖国,“我认为我的使命就是传播,这与一颗种子的使命不谋而合。”出于这样的想法,身在国外的霁莹从来没有放下中国,放下她的原生文化。
利用周末和放学后的时间,霁莹很喜欢参与阳光学校(使馆工作人员子女的中文学校)组织的活动,接触更多的来自中国的小朋友;学校的文化节上,她组织仅有的四五个中国留学生唱国歌、演奏传统乐器,并做中国的传统美食分享给同学们;同学过生日时,霁莹提前练习了小篆,用宣纸写了一句古文祝同学生日快乐;在十年级的戏剧课上自己排演《三国演义》“空城计”的片段,用英语表演给大家。
▼舞台表演
当品尝过乡愁的味道,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间,有关自己国家的一切就会在心里刻画下更重的痕迹。“每当听到外国人在谈论时提到China我就感觉像是在叫我的名字似的。”
尽管怀有对原生文化的深沉依恋,霁莹却从来不排斥接受更多的文化碰撞,体验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她觉得,只有自己能理解和包容更多的文化,才有可能让别人也去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汲取知识并和别人交流的过程。
抱着这样的心态,霁莹很好地融入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中。她和朋友一起举办生日派对,在院子中搭一个大帐篷,体验临时租来的水滑梯和塑料水池;和妈妈一起去慰问中资援建在内罗毕贫民窟里的Mcedo北京小学的孩子们;在假期去国家公园里看斑马迁徙、鳄鱼捕猎的自然生态;在文化节上体验印度彩绘,了解非洲舞蹈。
在非洲的三年霁莹度过了人生中最多彩的青少年时期,大大小小的国家公园里可以乘坐敞篷车近距离看动物迁徙、捕猎,纳库鲁湖有澄蓝的水波和数以百计的火烈鸟,东部的岛屿群落是斯瓦希里文化的故乡……她计划将在今年的期末考试之后告别肯尼亚,到加拿大开启全新的大学生活。但15岁初到非洲的日子,依然生动地保存在记忆里。
文/武冰聪
供图/郭霁莹
编辑/颜菁
图文排版/张艳艳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