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来自双鸭山大学的K,我本科读的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目前拿到了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明尼苏达双城分校等高校BA专业的录取,今天跟大家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还蛮多的,大概是分为以下四点,一个就是作为一个本科并不是商科相关的学生,是怎么样规划自己本科的学习,包括一些实践项目,以达到能够满足BA申请条件。然后第二个就是一些我自己的海外交换、学习还有志愿者的一些经历,因为exchange experience在美国申请里面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第三个就是讲一讲自己的实习经历,第四个就是我比较特殊的一方面,因为我有gap year一年嘛,这算是当下不算特别大众的一个决定,所以就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一年自己的一些收获还有心得。
我本科大一的时候是在珠海校区,进了这个专业之后,感觉地理城市规划算是一个小理科,所以说基本的数学三件套是肯定会上的。但是他又不会像数学或者是计算机专业的同学,他们的数学课和编程课程会上得非常深。其实我的这个专业更多地是偏一些宏观的规划,总体来说我觉得我自己可能对于空间感这个方面不是特别擅长。所以算是比较早就明确了,自己对这个方向没有特别大的兴趣。
有一些同学大一大二阶段并不会很坚定的说,我以后不要去读这个专业,或者是我一定要去转专业。大概的想法就是比较朦胧的,其实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在我大一的时候根本都没有BA这个专业,所以说其实你的规划往往可能会跟不上变化。所以大一的时候更多的可以做一些对你以后申请什么方向都会很有利的一些事情。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说GPA一定要保证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因为我知道很多同学他们其实大三大四之后很用力的刷绩点是非常辛苦的,多数都是因为大一大二刚刚读大学比较懈怠,所以GPA落了很多,所以说大一这个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说大家要把GPA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而且特别是几门基础数学课,高数还有线代这些。我觉得这些是,无论你以后往哪个方向走,都非常重要的一些课程。
然后,其实我大一的时候还做了一件不太主流的事情就是我又考了一次雅思。而且我不是带着目的考的,就是并不是为了申请。因为当时大一考也知道大四申请的时候都已经作废了。更多的原因是觉得自己到大学环境之后没有一个很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我是比较应试型的选手,如果有一个考试的话,那我会比较想去认真学英语。所以,当时报雅思并没有一个很强的目的性,只是想尝试一下第一次刷这种外语类的专业性考试自己是什么样的水平。我也挺感谢这一次经历,整体来说对我英语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然后就到了大二。其实当时我大一的时候有经历一件比较也是比较离奇的事情,就是我大一的时候有申请转专业,就像我刚刚说我其实一早就有明确过自己想要换目标的这件事情。但其实因为学校一些政策原因,所以最后没有成功,当时有一段时间心情是非常难过的。刚好那个时候就碰上了一个韩国交换的机会,当时自己是很想到一个全新的环境去慢慢淡化掉转专业失败这件事情。而我当时刚好考了雅思,所以,其实很多事情相关性没有开始我想的那么强,但刚好就这样串联起来了。当时就拿着那个7.5分的雅思去申请了韩国的交换,也很顺利的去韩国交换了一个学期。
相对别的同学来说,我的交换是比较早的,因为大家多数都是在大三或者大四。我觉得其实比较早期的交换第一个好处就是它的课业不会特别繁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跟一起交换的一些国外的好朋友们去交流,这是一个很好锻炼口语的机会。第二个可以很好的融入到当地的文化跟环境中去,而且会有很多的时间去思考未来的方向,就不会带着非常强的目的性,比如说我要刷多高的分,我一定要拿到哪个教授的推荐信。我当时并没有特别带着这样的目的性。
在韩国的那一个学期,对我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一个学期,因为那算是我第一次独立在海外生活的一段时间,对于增强我自己的自主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同时,因为我们交换生里面有很多的欧洲、美国的学生,对提升我的沟通能力也是有很大的一个帮助作用。从韩国回来之后,我当时就比较明确自己以后可能想转商科的方向。当时学校提供了一个管理学院会计的一个双学位的开放项目,所以当时就去申请了,也成功地拿到了这个双专业的名额。
到了大三,其实回到广州之后,专业课就非常非常繁重了。我们专业大三会有非常非常多的专业课。所以大三是比较辛苦的,相比大一大二没有那么闲适。但是好在我大一大二的目标已经确定的比较明确了,所以到大三更多地是为了目标去做一些准备,保持住自己比较高的一个绩点,同时开始尝试一些实习,为以后的申请做一些准备。
到了大四呢,差不多方向就比较确定了。但是我大四的时候BA这个专业就开始兴起了,所以整个一年自己也是在BA跟金融方向有过一些摇摆。然后当时做的是比较偏金融方向的实习,更多地是很专心的把那一份实习做的很认真。因为我自己是比较想通过这份实习来了解自己是不是真的对这个行业很感兴趣,所以说也积累了比较多的实践经验。
(1)韩国Chung-Ang University交换
当时去韩国交换的时候是大二的上学期,所以选的课程也都是比较基础的一些通识课程,课业压力并不是很大。好就好在我们当时那个学校它的国际交换生非常的多。所以其实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一个国际交换生的一个大团队里面。有很多机会可以和一些外国朋友接触。不会像有一些交换,大家可能还是中国人跟中国人玩。我们当时那个团队中国人是很少数的,所以我当时有一个很好的机会锻炼我的英语。
我们有一些专业课是需要英语pre的。所以那段时间自己的英语水平有一个挺显著的提高,然后因为是韩国环境,所以有尝试去学韩语。这样的话,也相对而言增加了我一个特质吧,掌握了一门小语种。这方面收获很大,而且我平时也会去参加一些活动。
因为我自己比较喜欢看电影,所以当时就申请去了釜山电影节,是韩国本土一个比较大型的电影节。当时做了翻译的志愿者,我们当时是给一些过来参观的旅客提供语言翻译的工作。刚好我们算是中英韩三语都可以衔接的那种。这个经历其实后来在我申请过程中的面试过程中被问到的几率其实蛮高的。因为,其实很多面试官对这个都还算挺感兴趣,这个也是很好能附证我communication skill的一个挺好的例子。
第三个其实就是一个思想转化。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就无论是留学或者交换,就要非常会打算和规划自己的生活。有一些交换的同学,他们就可能除了一些课程就不会更多的去跟其他的人交往。我自己算是比较外向,会比较积极的去参加一些活动、跟别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的眼界也有得到一些提升。
还有一个比较不一样的事情。我当时去的时候,我们中的交换生大多数是大三大四的学生,我自己算是很比较小的。那其实当时就可以跟一些比较有经验的一些学长或者学姐去交流想法,自己的启发性是比较大的,当我回到中大开始为我的大三做准备的时候我的目标就会明确很多。这个是人脉跟networking带给我的一个好处跟优势。
其实大二阶段考虑交换也未尝不可,因为大三很多人的课业还是比较繁重的。所以我就觉得大家有的时候不要带着特别大的功利性去交换,因为虽然说海外经历对出国是重要的一件事情,但我觉得大家还是尽量带着一个体验的心态去学习,然后去跟人交流。这样的话,其实有得到一些收获,是有一个long term benefit。
(2)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summer school
就像我刚刚也讲过,因为我们大三课程太重了,所以没有办法在大三选择去exchange一个学期,就选择了去伯克利参加summer school。大家其实有的时候会对summer school有一个偏见,就觉得他的课程比较水,更多是过去玩一玩。我不知道别的学校是不是这样,但是我真的觉得UCB的干货是非常非常实在的。我当时有上了一门business comunication,然后另外一门课,是比较偏statistic,我觉得这两门课的学习量都特别特别大,而且老师真的非常认真。所以我觉得总体来说大家去读暑校,不要抱着一个去玩的心态,其实我觉得还是可以学到东西的。
其实我看到有很多同学,他们会主动去跟授课老师要推荐信。如果你在课堂上表现很积极,这个也是会有可能的。第二个其实就是因为我自己算是在这一次交换中比较确定了自己以后的一个留学的方向。之前也是在美国还有香港包括英国之间有纠结,所以说也不是很确定自己是不是很适合美国的整个文化跟环境。去了加州之后呢,感觉整体来说跟自己的性格还是比较match的。因为我自己性格上可能外向的成分更多一些,所以说整体来说,这段经历是算是坚定了我以后去主申美国的这个方向,而且确实让我见证到了美国高校一个学术能力。
在课外之余,我在这一段暑校里面更多的就是了解这个环境,然后包括跟更多的人交流,努力的jump out of comfort room,就是一直在中国人这个圈子里面。因为我们当时会有很多的一些小组活动。当时我们有一个小组活动是大家一起去尝试一件事情,然后用这件事情去拍一个video,等于说是反馈我们在加州的这一段生活。
我当时就是作为这一个project的队长,然后组队。我们当时队里面有很多很多国家的人,我们一起五六个人在加州尝试了第一次跳伞。这个对我来说也是很记忆深刻的一个经历。
在这里想单独讲一下就是关于这些经历的重要性的问题。我这里只说美国master项目,特别是商科项目的申请。其实很多的interview里面,非常非常重要,包括以后找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环都是BBS了。他基本上基于的几类,一类就是你的leadership experience,然后包括你的team work experience以及你的一个problem solving experience。然后第二个可能就是说,她要你去讲,你觉得你的优点是什么,你的缺点是什么。其实这些看上去很空泛的东西一定要用例子来佐证。你不可以只讲一些就是,我很有团队意识,然后就没有了。你更多地是一定要用一个例子来显示出你的能力,或者证明你刚刚讲的这一点。
那么我们的交换生活中的一些跨文化的一些经验和活动就很好的可以在这个地方起到作用。比如说我之前在讲这个team work的时候就有在讲,我们当时整个队伍里面,因为文化的差异,就会有一些讨论上面的摩擦,那我作为队长是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的。然后就大家很愉快的一起尝试了跳伞。整个故事就会比较有新意,而且又能够展现我自己的一些独特特质。用这个经历,我当时回答了很多个学校的behavior question,我觉得效果是比较不错的。所以大家一定还是要多积攒一些课外的经历,因为这个对你以后面试,包括你怎么样把你自己诠释成一个更加丰满的人物都是很重要的。
(3)柬埔寨——国际志愿program
最后就是还有一个志愿者的经历。其实就像我刚刚说过,那可能很多朋友觉得申请中如果要有一个international experience,可能时间上交换又没有办法协调的话,其实也可以考虑这样一个volunteer的活动,现在提供了这样的志愿者平台还是挺多的。我当时是选择在大四的寒假去做了这样的一个志愿者。我做这个志愿者当时并没有带着非常大的目的性,我是真的对志愿者这个事情本身还比较有兴趣,没想到的是也带来了很多的收获。
第一个就是,志愿经历其实更多的就是完成一个工作。我们当时是在当地的一个小学里面教英文跟中文。然后志愿者朋友也是来自于很多的地方。因为我当时的海外经历比较丰富了,所以说在跨文化的一个团队里面展现自己的特质,包括协调的能力,这个我是比较熟练的了,所以说跟大家都建立了很深刻的友谊。
那第二个其实我要讲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就是,我与BA的结缘,没有想到居然是在一个志愿者项目里面。当时这个在柬埔寨的项目其实是开展的不是非常顺利,因为他们非常缺少国外的志愿者来报名申请他们的项目。因为他们其实线上的资料非常少,很多人,比如说在欧洲或者远在北美,他们对这个项目对这个国家有兴趣,但是不知道有怎么一个渠道去了解。比如说,柬埔寨哪些地方需要哪些岗位的志愿者。所以我们当时一起来的志愿者团队里面就有一个女生,是美国人,她本科应该是读CS相关的。她做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就是,很努力的去收集了柬埔寨整个国家的那个志愿项目的相关信息,包括大的空间分布。然后用一个可视化的一个软件做了一个在线的网页,把整个的柬埔寨现在目前有的志愿者项目的分布,和这些项目的信息。
就比如说,整个志愿者组织在柬埔寨的分布,会各自提供什么项目,这些项目的职责是什么,然后时长是什么,这些信息他最后整合成了一个在线浏览的网页。这个网页最后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为给很多不知道柬埔寨这边情况的国际志愿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信息平台。我当时其实在中间呢,因为遇到一个大神,所以在中间做了一些比较初级的data procession,也跟着她学了很多的爬虫知识。这个后来对我了解BA整个的分析框架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而且我也把这段经历放在了我的CV和PS上。
那我觉得也相对而言成为了我申请很好的一个high light。因为我们申请的时候肯定会问到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选BA这个项目。所以我觉得这份经历相对而言就很有自己的特质,比较不会那么俗套。这个经历后来在我申请中有很大很大的帮助和作用。但其实我当初去之前是绝对不会想过会有这样的体验的。所以我还是那句话,因为我觉得做任何事情,本身的机缘,和自身的努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一直很觉得大家在申请过程中还是不要过分带着目的性去做事,因为你会遇到什么人、经历什么事情都是未知的。所以大家还是本着一个努力和真诚待人这样一个态度,就会有一些收获。
接下来就是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实习经历。因为我实习会比较丰富一点,涉及到了蛮多的行业。所以想讲一下自己在实习中的一些心得,和怎么样找到一份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
我的实习总的来说有大概六段。第一份实习,是在戴德梁行,是一个商业地产的一个比较偏consulting的一个工作内容。然后在大四和gap year的时候是有尝试在广发还有华泰实习,一个是在投行,然后也在研究所做过。这个其实更偏金融领域。最近的两份实习呢,因为自己后来确定了BA方向,所以相对而言做的比较更偏数据和市场分析这个维度的。之前在尼尔森,现在是在美团总部的市场研究组。
第一个来说你的简历一定要越早准备越好,而且实习一定也是越早开始第一份越好。这个对于转专业的学生可能是格外重要。我们本身有专业上面的限制。如果你本身是一个跟商科不太相关的专业,你又到大三下或者大四的时候,才已经有准备去实习了,就会比较困难,而且如果你在申请季,又不考虑gap的话,可能就没有一份比较好的实习可以拿的出手。所以说CV一定要越早准备越好。那其实怎么准备CV,这个在各大求职平台上面有非常非常多的干货,大家一定要自己去发掘自己去学习。我觉得改出一份很好的CV并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那第二个其实我觉得,我做的实习有点像跨了三个领域了。之前在券商做的比较多,现在这两段,一段在一个marketing公司,然后现在在互联网。我觉得各个行业的氛围呀,包括你做事情内容上,还有一些准则上是有差异的,这是必然的。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实习生,你是一个学习者的心态。我觉得有一些basic skill,不管在什么行业都是非常需要的。那比如说你的思维整理能力,我在每一个实习中都会写会议纪要。这个东西大家会觉得可能比较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实际上并不是的。你怎么样在里边把整个会议的要点总结出来,要有条理、有框架的,我觉得这个其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还有一个是excel的技能。不管是在finance才是在互联网,肯定要做数据处理,所以如果excel用的好,工作的复杂程度和困难程度就会小很多。我在华泰实习认识到一个朋友,也仅仅是大四,但是她已经可以基本上不用任何鼠标的键就可以处理完一份数据,我真的很佩服他。所以其实这种东西并不难学,在任何的公众号里面搜索excel学习包,就会有一大堆。更多还是你愿不愿意点开它、练习它。
实习的态度也很重要。其实我知道会有一些同学他们会觉得,特别是在券商可能本身前辈们的业务压力是很大的,所以招实习生过来是做事的,并不是说教你很多东西的,这个是非常正常的情况。所以我们评价一份实习是不是真的有价值,更多的还是在于自己。而且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其实每一份实习教你的技能并不是完全一样。我个人会觉得在券商的投行我们接触到的任务会更加的琐碎,但是会更加的注意到细节,和一些标准。
那其实这个更加锻炼你的就是,你在呈现出一个报告或者是反馈给别人信息的时候是不是有一套非常高效率的一个沟通方式和展示的模板。我觉得这个东西其实是很关键的一个工作技能。在互联网行业呢,可能你的创新性要更加多一点,要敢于自己去表达一些自己的观点。所以我觉得其实每一份实习的价值都是存在的。并不是说你刚过去,每天只是对对数或者整理下数据,你就觉得这份实习没有什么意义,其实并不是的。
最后呢,可能就是比较针对于一些转专业的同学或者是觉得第一份实习非常难找的同学。我想说的就是,实习这个东西永远都是你拿着你现在的事情去找下一份实习,会越来越简单。你实习经历越来越多,你这个人的人物就越来越丰满,你能证明你的技能就越来越多,所以你找到实习的难度就越来越小。第一份肯定是难度比较大的。我有很多同学的第一份实习是在四大,我觉得四大是很好开始你实习生涯的一个地方,它会给一个实习生非常全面的一个training,让你很快的从一个学生的心态转为一个在工作中创造出价值、在团队中创造出价值,这样的一个人物。所以我觉得四大实习是很好的选择。
另外来说包括一些公益组织,比如说我的朋友在一个公益组织bottom dream。他会有一些,相当于一个管理型或者是策划型的工作。你第一份也可以从这些相对而言并不是公司性质的这种实习开始。有一个这样的经历,你再拿着这份经历去申,实习难度都会相对小一点。那第二点其实就是还是要敢于networking跟利用资源,如果有资源就一定要用。我第一份比较偏金融的实习在广发。其实就是很简单的,看到有一个女生在我们的一个群里面有说到她要离职,可以refer给别人,如果有兴趣的人,就可以加他,然后介绍一下自己。
我当时其实并不认识这个同学,但是我就是很想去尝试一下,所以就加了她,跟她聊了聊,然后就主动的把自己的简历给了她,跟她讲了一下我以后的方向。她也是很好的人,就帮我推荐,我相信这个推荐对于拿到这个offer其实是很有帮助的。我相信她可能帮我解释了很多。所以我觉得,第一份实习呢,如果真的难度很大的话,自己还是要敢于networking。资源肯定是有的,更多的还是自己要去把握。
最后一点就是讲到gap yaer。我自己是去年的夏天毕业的,到现在为止差不多刚好整整一年的时间。就是就想跟大家介绍一下我在这一年我都做了些什么事情。然后包括我这一年过来之后我的感悟,如果大家有一些想gap year的同学,我能给出些什么样的建议。
那首先就是跟大家share一下,我gap的原因。就像我刚刚说的,我可能本来在我大三之前,我的目标都是想转finance方向。但其实呢,可能在一些实习之中,慢慢的自己有点觉得,自己并不是非常非常适合finance工作。刚好在大四的时候BA突然火起来了,自己也是理工科出身,对数学来说并不是非常的排斥,所以其实就对BA很感兴趣。但是在我大毕业的时候,基本上是没有跟任何BA相关的一个实习工作的。当时自己纠结了很久,而且说实话自己是比较偏美国就业方向,我这样转专业的话是肯定背景不够。
但是申finance的话,一是美国的项目非常有限,除了MIT之外的msf项目招的人都非常非常的多,而且整个留美形势也并不是很好。所以当时是觉得,我申请BA又申不上,但是申msf的话,我可能自己本身还没去就很不愿意去读了。那可能自己真的就不适合,所以当时就觉得那我就干脆gap一年,这一年去实习,多去了解BA,这样子去申请的话,我相信自己是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的。
所以当时也就gap了。所以其实我当时自己没有特别觉得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也没有觉得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因为我觉得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make sense的决定,而且是真的对我来说非常有帮助的。进入到gap year之后呢,其实啊,首先我想说的就是,你计划你想做成的事情肯定是比最终做成的事情要少的。
我在gap的一年需要完成整个申请,需要考出英语成绩,同时还要再多做几份实习。我还计划去上一些网课,但是后面很多东西都没有完成,而且本来想考cfa也并没有考。其实整个gap year不会有大家想的那样可以把你之前的缺陷补的非常多。我觉得大家能够补到其中一项,比如说,我把实习经历充实了,这样其实就已经很有意义跟价值了。
那其实gap一年其实压力是非常非常大的。因为,我们gap的时候,你可以发现你的朋友们,基本上都是去读了master,要么就是工作了,你就会有一种自己好像留在了原地,然后别人都继续前进了的感觉。当时会觉得比较痛苦,比如说申请还没有出结果的时候,或者是考不出来托福和GMAT的时候,压力肯定是有的。但是我回过头来我会觉得,一个人租着房子,然后去实习,我们要学会怎么样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处理各种事情的状态。这个技能对我们以后,包括在国外求学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
最后一点就是,其实我自己总结来说,这一年我做了三份实习。这三份实习多数基本上都是跟数据分析很相关的。我其实现在跟我去年就去读书的朋友聊过,现在也快毕业了,在很积极的找工作。他们给我的反馈,就是觉得其实gap是很好的一个决定。特别对于留美申请来说。美国人是非常看重工作经历的,可能GPA什么的都还是相对次要,有工作经历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核心申请内容。而且BA项目本来就是practical型的。你怎么样证明你自己有在实践中作出分析的能力,是非常关键的。
而且包括像BA项目大多数都是一年,这标志着去到美国可能就要开始找工作了。Gap这一年实习的质量和你的用心程度还是会比在读书的时候要更高一些,那我在申请的时候我觉得好像大部分的学校都还是把我当做有一年的实际工作经验的人看的。我带着这样的工作经验去到美国去开始找工作,对我来说帮助也会非常非常的大。我会有很多在实习中做的project可以去讲,素材会更多,这都是这一年积累的经验。
最后我想说,其实gap一年真的不是很可怕。我现在发现很多很多我的朋友,同样在gap的同学,大家都很有收获。当然这一年中肯定会有非常非常痛苦的事情,比如在去年的十一月、十二月。刚好赶上申请季,实习又非常忙,托福又没考出来,压力肯定是有的。但这一年过来之后,我会觉得非常非常的值得,而且会觉得是给我自己人生的一个历练,也算是我一生中的一个财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自律者都是最优秀、最出色的,所以说大家不管是在什么样的一个阶段,不管是gap还是直接去读书,都一定要对自身的规划很明确。
在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做事情的先后,在做每件事情的时候也要非常专心。这些东西都是无论你在哪一个阶段,都非常适用的一些人生的技能。
第一个就是,要敢于试错。因为我自己其实是从一个理科的本科,然后跳到本来是想转finance,最后又跳到BA,在这样不断的试错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而且当下对我自己目前的方向也非常的满意,第二个我觉得就是能力的根本在于态度,你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带着自己非常用心的态度,这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的分享中,其实我也有很多很多的经历都不是带着功利性去实现的。
商科的同学,做事情会有很强的目的性,这个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还是想说,无论去做什么,在做实习也好,都不要抱着为了留学申请而去满足每一项的条件,而更多地是在这些经历中不断的强化自己,然后改正自己的弱点,同时要发掘自己的价值。
那第三点,就是说现在当下的这个就业环境。无论是BA还是finance,无论是留美还是回国,networking都是核心。要怎么样找到自己可以impress别人的特质,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在美国求职就是推销自己,你怎么样让面试官觉得想要你这个人来到我的公司,你能够给我创造出价值。你要围绕着你自己为核心讲一个非常能够自圆其说的一个story。所以我觉得如果是考虑去美国去读BA或者读商科相关的还是不要特别怯场,在很多很多的场景,都要很勇敢的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转专业的同学也可以比较努力的去增长自己这方面的技能,因为可能理工科的学生相对而言这个方面会比较薄弱一点。
最后一个就是,大家要坚定自己的选择。因为我们转专业的同学来说,在各种环境下都算是比较小众的。比如说,自己的专业里面大部分的人都还是在读原专业,那你作为一个转专业的同学,或者是以后做gap的决定的时候,都要坚定自己的选择。要相信这条路是自己非常喜欢的,而且也是可以拿到很好的结果的。所以说其实我们一定要坚定自己的选择。
最后的最后,祝大家申请顺利,前途似锦!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