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3月开始准备国际学校的申请,4月9日插班入学,很短的时间内,把女儿送到了一所国际学校。决策之快,连我自己也感到意外。身边有不少跟我们情况类似的父母,也正在准备择校,所以我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和择校的过程记录下来,供大家参考。先说我们的情况,我是S,家里的V今年9岁,在北京海淀一所公立学校上三年级。
非京籍。我们户口不在北京。
按照大多数公立学校高考的要求,高中必须学籍在当地,再往前推,中考必须要参加,然后,小升初考试最好也是要参加的。掐指一算,如果要在国内高考,再过一两年,我们就要考虑把V往老家湖南转学的事宜了。
越想,越觉得不靠谱。开始考虑出国上本科的可能性。
一、根据孩子特点确定方向
关键词:普娃。
普娃。有的家长会问,你怎么知道自己的娃就是个普娃,不是牛娃呢?
很简单,我们家长自己就是普娃嘛,普娃家长生牛娃靠基因突变,孩子9岁了,至少目前没看出突变出啥了。
牛娃,是藏不住的,一定早就被发现了,不管是被谁,总是会被发现的。
但是对这个普娃,我也是很骄傲的。
她性格平和,待人真诚而且温暖,现在9岁,但是懵懵懂懂地像个6、7岁的小豆丁,非常单纯。学习方面吧,我一直放羊,老师的反馈是“思维很清晰”。嗯,听到这个评价,结合她平时问我问题的时候也爱动脑筋,我也放心了。只要认真学习,有方法,我相信她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这样的一个娃,如果接受与国外接轨的基础教育,适应欧美高校应该问题不大。于是和猫爸两人认真坐下来聊了一次,追问对于孩子教育的目标是什么,上国际学校是否是正确的。
二、教育的投入产出比?
上国际学校最主要的两个现实结果:
一是与国内公立体系渐行渐远,没有后悔药可吃;
二是需要比公立教育多得多的金钱,家长背负的压力要大得多。
孩子考大学,如果以毕业找个靠谱工作、买房买车还贷款、结婚生子来作为目标,孩子大概率能完成,你看,身边人不都这样吗?功利地看,这样的性价比是最高的,在国内不管哪里读,应该都能实现。
但,教育是应该计算投入产出比的吗?
猫爸的亲身经历,中考时他父亲要他考中专,早点毕业工作挣钱,他背着家长考了高中。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家里人要他填师范大学或者军校,学费可以全免,他自己填了理工科院校,进校就开始申请助学贷款,半工半读直到毕业。
教育是无价的,是非功利的。
教育不能追求性价比,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够那个最好的。
于是最后和猫爸达成一致,春节后,开始上网找信息、遛论坛,看学校展,听讲座,行动起来了。
之前也不是完全没看过这块,去年就误打误撞去参加了一个国际学校展,对北京的国际学校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还曾经带着孩子去一所学校探过校,高大上的硬件环境至今都记忆犹新。
现在,这不看不知道,看完就发现,我们可选择的,其实很少。与其是说我们择校,不如是说我们在找能接受我们的学校。
三、北京国际学校分类
北京的国际学校整体上分四大类。
1.纯外籍孩子的学校
一般是使馆或者外籍机构开办的,只接收外籍孩子就读。近来门槛日益提高,有的学校不光是要孩子是外籍,要求父母至少一个甚至双方都是外籍。有的学校有一张国籍清单,某些小国家的国籍也不行,譬如地中海和太平洋的一些岛国就被歧视了。
如顺义国际学校、BISS国际学校、北京哈罗英国学校、伊顿公学、北京京西国际学校。
2.公立学校的国际部
北京大概有十几所公立学校开设了国际部,不过一般只有高中部,而且不接受非京籍学生。中考分数要在540-560,满分是580,感受一下。少数学校能接受非京籍的,更是掐尖,能达到的孩子凤毛麟角。
3.接收中国籍孩子的国际学校
有一定数量的外籍孩子,校长一般是外籍人士或者在国际学校有丰富经验的管理者,外教比例也比较高,能达到50%甚至更多。
这类学校一般获得了国际文凭组织的认证,教材、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程度都比较高。如鼎石、乐成、世青、海嘉、青苗等。
4.以中国孩子为主的外国语学校
这一类学校一般没有什么外籍孩子,外籍教师比例也不高,以双语教学为主。如王府、汇佳、爱迪、二十一世纪等。这些学校也有蛮多有比较长的历史并且通过了国际文凭组织的认证,体系与国外接轨。另外,比较小众的,如“一土学校”。
四、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一览
1.A-level
英国本土高中课程、英国的全民课程体系,也是英国学生的大学入学考试课程,就像我国的高考一样,学习时间为两年。A-Level课程证书被几乎所有英语授课的大学作为招收新生的入学标准,它课程包含70多门涉及文、理、工、商等各学科供学生选择。
2.AP
是美国大学先修课程,美国大学预修课程。是一种在高中授课的大学课程,所以单科课程难度蛮大的。高中生可以选修这些课程,在完成课业后参加AP考试,得到一定的成绩后便可以提前获得大学学分。
3.IB
是国际预科证书课程,由国际文凭组织为高中生设计的为期两年的课程。IB课程分配在六个基础学科领域里,既要学习科学科目,又要学习人文科目。学生必须在这六个学科组中每组选一门课程进行学习。
这个课程对孩子的英语阅读和写作水平要求很高,孩子需要全面发展,目前北京家长也对这一类学校非常关注。
都说中国孩子会读书嘛,所以国际学校的家长们也对自己的孩子信心满满,想挑战高难度的IB体系。
还有面向澳洲、西班牙等一些地区的体系,就不单说了。
以下这张图是我从网上下载的,供参考。 把学校一分类之后:
第一类,我们不符合;
第二类,我们是普娃,不符合;
看来看去就第三、四类的学校能看看。
至于A-level、AP还是IB,我们几乎不是那么在意了,就先看学校吧。
不看不要紧,这一看,发现——门槛相比以往提高了不少!
五、进入国际学校难度日益增加
随着需求的日渐旺盛,国际学校对生源把控越来越严格,不是你想进就能进。
1.要考试,要占坑
好多学校幼升小也要考试了,难度还不小,有的热门校,幼儿园从2岁就开始报名排队占坑,入读幼儿园,直升小学,这样就省去了幼升小入学考试的麻烦。
2.学校开放日要提前很久约
打电话过去,本月的基本就已经报满一下子就到一个多月以后了。
3.插班生滚动录取
插班名额肯定比正常新班名额要少很多了,很多学校处于滚动录取的状态——即有学生转学腾出名额,就从已考试的学生里面递补进去。像我们这种三年级想报名插班下学期四年级的,一下子感觉到阵阵凉意。
4.择校中介业务繁忙
没错,国际学校这块已经有了专门的择校培训中介,帮助你更好的完成入学考试和面试,一般要提前半年到一年准备。真是哪里有需求就哪里有市场啊。
5.教委学籍政策收紧
至少我了解到的,今年朝阳区的国际学校,就完全按照公立学校学籍的要求录取学生。以往那种国际学校不需要看户籍、房产和纳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有的家长因此转而去顺义和昌平看学校了。
打完一大圈学校的咨询电话,听了一次择校中介的讲座之后,心里凉凉:准备晚了。
所以,有这方面计划的家长,你们一定要提前准备起来。
六、在哪些渠道可以获取消息?
对希望了解国际学校信息的家长,推荐三个渠道:
1.国际学校展览。家长帮、新浪网等机构每年都有举办,一般集中在3、4月份。
2.家长帮App社区的国际学校板块。
3.国际学校择校中介,如汉通教育。其他信息,也请直接关注学校的官方微信,多参加学校的讲座和开放日活动,亲自去体验要直观很多,网上的言论仅能做参考。
小插曲:曼谷国际学校
中间有个小插曲,对择校感到绝望的同时,在网上看到了泰国曼谷国际学校的信息。初步了解了一下,曼谷的国际学校很多,而且历史悠久,国际化程度高。同等水平的学校,学费大概是北京的一半左右,因此也吸引了很多中国妈妈带着孩子去陪读的。
清迈也有几所不错的国际学校。
我曾经真的动了心,并开始筹备去泰国考察。至于为什么没有行动,我下一篇再说。
下面我会写我带着孩子去参加入学考试遇到的问题与反思,以及我是如何决定将孩子送到了现在的这所学校,会带有更多主观色彩。
七、如何确定你的目标学校?
先总结一下上面提到的,与自身相关的客观因素。根据自己的条件去择校,就不会茫然不知所措。
1.孩子今后的去向
英国、美国、加拿大或者澳洲,去英语国家理论上A-level、AP、IB这几类课程体系都可行,包括新加坡、香港,都OK的。但各个体系,还是各有侧重,各个学校的长处和师资优势也有不同,家长可以通过咨询学校获得更多信息,结合孩子的优势去考虑。澳洲也有自己的教学体系,东澳、西澳也各有不同。
2.孩子/父母的国籍
3.是否是学霸
中考分在540以上(满分580)。学霸在哪个体系都会是学霸,恭喜家长,你们的选择面很广。
4.是否达到学籍要求
譬如今年朝阳区的新政策,京籍必须要有朝阳房产,非京籍的条件也有一大筐。详情请咨询目标校。
5.走读是否方便、是否能接受寄宿
6.经济能力
问了一圈下来,热门校小学学费一般是18-25万/年,初中高中都会更高。此外,学费在上涨。今年有好几所学校的学费比去年涨了2万元以上。国际学校会有更多的课外活动,家长还需在学费之外多备些银两。
公立校的学费相对比较低,高中一般在10万左右。家有学霸就是好,如果上公立,省钱,就算上国际学校,可选择公立国际部,也省钱。
7.孩子现在的成绩
国际学校宽松进场的时代已经接近尾声,很多热门校的录取率在1:5,甚至更高。总的来说,年龄越小,越容易入学。如果中途插班,可能需要等空缺名额,那时候一大堆排队的候场,学校一般都择优选择了。
总的来说,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之后,筛一圈下来,每个家庭的选择范围都不会太多了。圈出大致学校范围之后,就可以对具体的学校进行观察和评估,确认自己的目标校了。
八、教你从10个维度看学校
学校那么多,维度也很多,而且这些维度也不是彼此孤立存在,在观察和分析一所学校的过程中,我们可能迅速有了自己的判断。以下有些结论也仅代表我个人看法。
1.学校的办学历史与品牌
学校不同于一般机构,一定需要有时间积累,来确立自己的体系与价值观。所以我们首先会去看一个学校的办学历史是否足够长,有哪些鲜明特色,优势在哪里,短板又有哪些,是否曾有负面新闻。总之,是一个学校的综合评价,整体印象。
随着国际学校市场的火热,已经有机构开始做国际学校的排名,可以看看,作为参考。《2017胡润中国国际学校排行榜》是第一份国际学校榜单,也是遭到了家长们的大力吐槽。主要原因还是把各种不同类型的国际学校放在一起比较,最后的结果有点不伦不类。
胡润回应争议时说:这个行业比我想的更不标准化。哈哈,这也是我们家长择校的时候,死了很多脑细胞的原因所在啊!
2.课程体系和师资
之前提到的A-level、AP、IB三大体系,都有相关机构颁发认证。能拿到IB课程体系认证的学校,一般在软件、硬件都达到较高标准。
师资倒比较难判断,很多学校会介绍自己有多少外教,多少高学历教师,但是家长很难判断教学水平如何。
网上有个家长说,哪家工资高说明哪家师资好,这倒也是一种观察角度。但是我觉得也要在同一个课程体系里面去比较,而且老师的工资也不是公开透明的,这个视角我先保留,觉得挺有意思。
另外,前不久也爆出北京一所名气较大的学校的外教来中国之前在其本土有性侵犯罪史,也是让家长们惊出一身冷汗。“洋垃圾”来中国拿高薪当老师了?由于信息不对称,现在对外教的资质审核,还没有一套特别让家长安心的体系。
3.校园环境与硬件设施
这个一望即知,很多国际学校硬件都是秒杀北京95%的大学。好多家长关心北京的雾霾,在见面会上来就问,贵校有没有新风系统?要知道,某些国际学校是有防霾气膜体育馆的哪。至于恒温泳池、按欧冠标准铺设草皮的足球场,那都不是事儿。
我对硬件不是那么在意,孩子教室宽敞明亮、有足够的户外活动场地、宿舍整洁,这是我的基本要求。其他都属于加分项。
4.课外活动
从常规的文艺体育活动,到高端的赛马、高尔夫、马术等,很多学校提供各种课程。所以家长们也常说,课外班的钱都省了,贵就贵点吧,周末不用再送去上课外班了,省事了。
欧美学校通常更注重体育,因为体育是锻炼一个人的体魄、毅力、团队合作精神的很好的途径。
我主要看学校是不是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和条件,一是考虑孩子的身体健康,譬如长高和避免近视,二是可以发展一些体育方面的爱好。
5.家长、学生对学校的评价
这个非常关键,多上论坛看看家长和学生的评价,找身边的家长问问。家长帮app社区的国际学校板块就聚集了较多的国际学校家长,多看贴,心中就会有一个大概印象。
只有名气非常大的学校,才能在知乎、贴吧这些地方找到家长、学生对学校的评价。学校在网上的口碑基本都是好坏参半的,这样倒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但就算再有口碑的学校,也有学生转出或者退学,教育也许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面向公众的教育,基本是从整体效率上来评判的,必然会有不适应的个体。
总之,兼听则明,能接受目标学校的一些负面,提前做好准备,是更理性的。看不到负面消息的学校,反而该小心了,原因你懂的。
6.办学主体的背景与商业模式
这个我会认真去分析。
国际学校没有国家补贴,就算是非盈利性质,长期看也是要财务平衡才能生存下去的,办学主体的实力背景如何就很关键了。
好在北京的国际学校背景基本上都是财大气粗的,有地产商背景的土豪,有大财团,有上市公司,有教育集团,加上现在行业这么热,也不缺投资。
但也是因为现在这个行业这么热,不排除会有热钱进场,或者有的投资方,太重视办学收益。
我就去过一家K校,背景是上市公司,前身是做工程的,近年开始大手笔投资教育,同时在海淀和朝阳新建设两个大规模的新校区,硬件设施非常棒,市场推广也相当给力,处处传递出这个学校的高大上气息。
这种高举高打快速扩张的方式,背后或许也有隐忧,至少我就听到了其管理层频繁变动、师资队伍相当不稳定的负面。
我更倾向于选择稳扎稳打的学校。
另外还有一家地产商背景的学校,是某国外老牌私立学校在中国的分校,其母校本土的品牌相当不错,但是在国内管理没有做好,也一直缺乏好的生源与师资,渐渐的这几年也没有发展起来。
7.一个学校的灵魂——校长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大家庭的家长,所以校长是什么风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风格。
譬如有的校长是在公立学校就耕耘了多年积累了好的名声,再到国际学校的时候,能结合公立与国际体系之长办学;有的是成功的商人,位居zheng协委员之高位,能为学校带来大量资源;有的在国外知名国际学校担任校长多年,有很好的专业口碑。
我个人就是,认可校长的资历与理念,才会选择这个学校。
此外,校长的稳定性,家长是应该要看重的,毕竟一校之长,说一举一动都关系着师生的命运也不为过。
譬如,北京就有一个很牛的校长,先是创建了A校,后面又创建了B校,两所学校现在发展都相当不错,于是这个校长也积累了相当多的家长粉丝。但是这个校长又离开B校另起炉灶创立了C校,据说也带走了不少中层管理人员,大批校长的粉丝追随到C校,但是C校的办校资质遇到了问题,迟迟没有取得正式资质,听说现在正在与D校洽谈收购事宜。
其中的细节我不清楚,但是这ABCD一圈走下来,我想作为她粉丝的家长应该很辛苦吧?校长到底该不该像职业经理人那样频繁跳槽,我个人持相当的保留意见,对这个校长也是粉不起来的。
择校的过程中,多听校长说,多跟校长聊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8.升学的成绩
作为学校,当然一定要拿成绩说话的。
有好多学校都宣称自己100%或者90%以上的学生能够被世界排名前100名的大学录取,但是也有很多学校压根没有公布过学生的成绩。
每年的3、4月份,也是国外学校录取结果出炉的时候,有的学校公布了排名靠前的学校的录取信息,有的公布了全部学校的信息。建议家长们还是要较个真了,把学校公布的录取成绩仔细看一下。除了看学校用来宣传的那些名校录取,还得看学校整体的成绩水平。譬如,前20%、30%、50%的学生分别是什么样的成绩。
就我个人来说,前50%的孩子的最低录取成绩对我来说是一个心理门槛,如果低于我的预期,我会放弃这所学校。
此外,学生被录取的多样性也要考虑到。如果学生被录取的学校来自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学校和专业,说明这所学校也得到了更广范围的认可。譬如,有些学校的录取大面积是美国加州体系的大学,个人看法,这种在学生去向的多样性上就弱了一些。
9.教师队伍稳定性
国际学校的教师队伍稳定性肯定不如公立学校,这个可能是最容易被人诟病的。国际学校的早期发展,就是为了满足到在异国工作、经商等人士短期的教育需求,本来就和本土教育的对象有所区隔的,所以学生和教职人员的稳定性,都会低于本土学校。
不过现在国情有所不同,家长们都是为了追求国际化的教育,学生基本比较稳定,所以家长也对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现在北京的很多国际学校都在扩张或者新办的过程中,师资的巨大缺口肯定会加剧跳槽、挖角。
所以,多跟已经入学的家长聊聊,跟校方聊聊,看看学校教师的稳定性如何,是非常重要的。
10.教育行业专业人士的评价
我第一次注意到国际学校,是一年前偶然在微博看到了一个国际教育行业研究的博主,然后关注了一阵,觉得这个行业还挺有意思。
从专业的人士的视角去看,可能信息会比较全面、客观。没有价值的学校,是不会进入行业研究人员视野的。
当然,业内人士只代表了行业的视角,家长需要从专业人士的信息去拓展,自己收集信息、对比分析,逐步形成更全面的信息。
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咨询一下业内人士如国际学校的管理层、老师、教委相关人士的意见,看看他们对学校的看法。
列出以上10大因素之后,每个人都会赋予每一项自己认为的权重。
按理说,跟给学校评分差不多,列个表格,打个分,根据排名得出一个结果,是不是就差不多了?
但是~~但是~~
短短的几个月里,接收到各种密集的信息和反馈,用坐过山车来形容自己的情绪变化也不为过。每看到一个学校,就会开始脑补自己的小孩在这里学习的情景会是如何,将来大概能考哪些大学,去到哪些国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作为家长,都是要考虑的。择校是对家长的考验可能因为对孩子的爱,你把之前的评价表格一笔勾销,对某校实行了一票否决制。可能看完这一圈,你决定,我家孩子还是选择公立体系吧。可能你最后收到了ABC三所学校的offer,不知道最后该去哪里。所以,择校其实是对家长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你选择什么,放弃什么,每一步是患得患失,还是义无反顾。不管结果如果,这个过程,帮助你更清楚自己的诉求,更了解孩子的需要。
九、择校之路:从被拒绝到被接纳
最后,圈定3所目标学校,给其中一所学校准备过申请资料,但最终没有发出。
1.放弃
在上篇里,我说到,我们家非京普娃,只能在第三和第四类学校中选择。第三类学校,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比较热门的基本是IB体系的几所。我选择了其中一家准备好了资料,最后放弃了。
核心问题是,从小学开始,70%以上甚至100%的英文教学,这样高度的国际化,是否真的适合我们的家庭情况?
如果接受这样的体系,我家V的英文,可能接近或达到母语水平,中文水平,尽管IB体系也有中文课程,但是其深度是不能与母语程度相提并论的。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这基本上意味着,我以后和她的交流,将止于生活日常,更深的文化历史体验,更多内心深处的迷茫与困惑,生活中艰难自省的时刻,我们无从分享,无从彼此触达。
做出决定的一刻,我深深感到,我无法放弃与我的孩子一起分享这些。
当然,我们现在的英文水平,也与该校的入学要求有差距。曾经,我考虑要不要上择校机构的英文补习课程,以便达到对方的入学标准。但最后,我放弃了。
一度打算去泰国曼谷上国际学校,最后没有行动,原因也是基于此。
你放弃了什么,比你选择了什么,更能体现你的价值观。
2.被拒绝
一所我认为,是我能接受的最底线的学校,拒绝了我们。
去参加入学测试之前,我没有刻意给孩子说明有考试。之前与校方沟通过,知道语文和数学的教材版本和现在V所学的有所差异。
测试结果令我感到意外,数学基本过关,语文一塌糊涂。我知道V语文弱,但是没有想到会这样。首先我想到的是之前对她语文的学习关注太少,其次,我也意外,为什么教材不同导致如此大的差异?我只能推测,之前语文的教学,还是基于表面的知识点的传授与考核,所以换了教材,孩子就无法适应了。跟我说,妈妈,我真的不会做。
那一刹我感到绝望。这可是一所我以为可以轻松过关的学校,拿来做安全垫的学校。
我仔细看了试卷,与公立学校的试卷题型、结构完全雷同。老师指着卷子说,你们也看到了哈,语文这样的水平……
拿和公立学校一样的标准化试题来作为低年级孩子入学的唯一标准,我对这所学校至少是小学部的教育理念产生了怀疑。
孩子考试时,我们正在会议室听取小学部校长的介绍,其担任另一所热门国际学校H校校长多年,3年前把那边的经验完全复制到这边,整体听下来,我感觉是公立的硬核,包裹上了国际体系的糖衣。
随后考试的形式和反馈,加强了我的这个判断
这个被拒绝,意外,但是不沮丧,甚至是恰逢其时。
3.被接纳
在参加上面这所学校笔试的前一天,我们参加了凯博外国语学校的学校开放日活动和面试。
三年级通过半天的活动来进行面试,内容有做游戏、做手工、吃点心、看书、看电影片段等内容。四年级以上有笔试,我看过了试卷,和公立体系的标准化测试不一样,开放式问题多,侧重考察孩子的思维模式。
刘校长在现场强调,答案对错没有关系,会更加关注思考的过程。
在经历了主动放弃,意外被拒之后,我耐心等待凯博学校的电话。
一周后,我们收到了录取通知。
4月8日,办理入学手续的那一天,正好在校园里遇到了刘校长。我向校长问好,叫正在旁边花园里玩泥巴的V过来跟校长打个招呼。刘校长说,欢迎来到一个没有那么多作业的学校,V有点扭捏。
就这样,我们入学了,正式插班三年级。
首先,非常认可校长刘煜炎博士的教育理念。其次,这所学校历年的成绩,也相当不错。
第三,他们用我认可的方式,判断出V是优秀的孩子。
选择学校,应该,也需要一点点缘分。所以更多的分析、判断、理由,我就不在此细说了,不管你最后选择了哪所学校,如果有心可以在后台留言交流分享。
十、后记择校和入学,仅仅是迈向国际化教育的开始。
当V背着书包快乐地向教室走去的时候,她可能意识不到这是她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我甚至也不太确定自己是否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但孩子是一个包容度很高的容器,她比我们想象的更坚强也更柔软。
好的教育也应该是让孩子尽可能去拓展她的边界,让未来有无限可能。
这种教育不但学校要给,家长,更有责任要给。
所以,这也是我征途的开始。
还好,这次发文让我感觉我并不孤单,漫漫长路,希望以后还能在这里互相扶持,并肩同行。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