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曾为子女入学而考察和参观过数十所美国院校的家长,在本科择校方面累积了不少经验,其认为,美国本科院校的实力好坏,有九大要素可作为参考系。
我虽不是专业的留学顾问,但对美国本科院校的了解不算浅显。出于好奇心和兴趣,加之自己的孩子有选择学校的需求,我曾考察和参观过数十家学校,在本科择校方面有一些见解,希望能和大家探讨。
在我看来,衡量美国本科院校的实力好坏,有九大要素可作为参考系。
第一是师资力量。一所本科高校的“好”或“不好”,关键在教师。那么,如何衡量教师队伍呢?从三个维度来分析。
本科教育以教师授课为本。给本科生上课的究竟是久经沙场的教书匠人,还是初出茅庐的准博士,这个问题至关重要。教授有无取得自己领域里的最高学位,是最简单和直接的标准。在高质量的学府里,给本科学生上课的教授,其自身已取得PhD或更高学位的比例应在95%以上。
此外,还应该考虑这些教授所获得的学位来自哪个学校,这些学校在相关领域里有无建树或口碑?这些教师是否得过“教学”相关的奖?在自己的领域有没有独到之处?在学术期刊和学术性出版社是否发表过适量的文章和专著?诸如此类,都应考虑在内。
考察学校的师资实力,有三个关键数据:本科生对教授的比例,教授每周的课时,本科课堂里的平均学生数量。这三个数据都是越小越好。数字小说明教授能留给辅导学生的时间越多,这样的教授才有机会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有时间跟学生深度沟通。教授在学生选择课程,提供研究项目的机会,对其主修领域进行辅导都起着至关重要的的作用。
教室里的学生人数也很关键。毕竟小班教学的效果,要远优于大班授课。
此外,教授分终身教授、非终身教授、客座教授等。终身教授越多,越能说明院校的财力和学术能力,也说明学校能留住人才,这跟企业能否留住优秀的管理人员是一个道理。教授得到终身任职后依然选择留在本校任教也是一大优势。试想学生二年级认准的辅导教授到四年级都不在了,对该生的毕业论文会不会有影响?如果教本科的客座教授比例很高,这就很值得大家注意了。
还有一点,院校是否对教师教书的质量有监测和奖励机制?比如,教师晋升的云评估标准中教书和学生的评语占多少比重?教师培训和学术休假的频率有多高?
教职员工的多元性越来越关键。教授的多元化是促进院校学术领域和校园整体文化多元化的基础。特别是随着亚裔学生赴美人数竲加,中国经济文化政治影响日益扩大,美国大学的学术领域也在不断加强针对亚洲、中国问题的研究,多元化的教授群体能够更有利的推动多元学术研究,开辟新的课程和更好的为国际学生提供机会。
第二,是院校资源,入学率和毕业率应重点考察,这是该校能否提供可持续性高质量本科教育的基础。最显而易见的数据是院校的“财富总额(Endowment)”—院校资金和投资的总额。这个“财富”的投资回报是院校能否为学生提供助、奖学金,聘请优秀的教授,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开发新项目和不断创新的重要资金来源。有不少只有几千人的小文理学院,其“总财富”量比著名的大学高出数倍,这些学校能给本科生带来的收益可想而知。
第三,除了院校资源外,还有一个参考系就是院校的信息技术水准,更新频率和速度以及人员专业水平。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必须能够满足教授和学生在满足日常互联网的应用之上的需求,例如学生和教授的学术科研,校区校园管理,应用软件的维护和更新等等。这些基本的设施必须能保证24×7运用无间断,没有相应的投入和管理是不可能做到的。此外,院校的实验室,包括是否有自己的天文台和最新技术设备、设施也应在考核范围之内。
第四,值得注意的还有学校的入学率和毕业率。我们常常专心地研究一所大学的招生率,却忽视了毕业率。其实,美国大学大都是“宽进严出”。换言之,就是考上一所及多所大学自己水平之内的大学并不是难事,往往更难的是四年后如期毕业!
很多名校的四年毕业率到不了50%甚至更低,为什么呢?原因有很多,有一些学生因为经济原因休学先工作,有些因为学业跟不上退学,或转到更适合自己的院校继续学习,有些因为身体或心理出现状况不得不先停学调整。还有大家不大能预见的原因是由于学校的资金不足,教授资源缺乏,有些学生无法及时修完自己所选专业的所有课程而不得不推迟毕业的时间,等等。
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毕业率低,在考察一所学校时,除了询问录取率外,也不要忽视入学率和毕业率。这两个指标可能更能说明某所院校是否适合申请者。
第五,图书馆,也是衡量学校的一大重要因素。图书馆的数量、藏书量,是否形成系统性的管理、及有相当数量的图书馆专业的管理人员至关重要。学生们花很多时间在图书馆,一流的设施、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和良好的学习环境都是要考察的因素。因此至少有一所图书馆是应该开到半夜以后甚至通宵达旦,以适应不同作息时间的学生需求。
第六,是学生的校园生活。学生的住宿条件可谓是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关键一项。至关重要的是学生宿舍的“质”和“量”。
“质”不仅体现在宿舍的新旧,装修和维护的程度,房间大小,家具配备等硬件,更重要的是宿舍的管理。本科生宿舍应该有至少一位成年人住在宿舍里管理和指导学生,他们通常是年轻的教师或行政管理人员。每栋宿舍楼或房子,应该有高年级学生充当“学科指导”的角色,为低年级学生或在某一学科上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定时免费的支持。有些学校还有“楼层学长”,总之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支持与帮助。宿舍里的活动场所和设施,比如洗衣房、活动场所、自习场所,是否经常以宿舍为中心组织各种活动等等,都是考察学校是否用心管理本科生的校园生活。
“量”则表现在院校是否能为100%的本科学生提供足够的宿舍。这也是衡量该院校的资源和学生管理能力的一个方面。当然,有些院校,特别是城市大学,校内空间有限,而学校附近适合本科生的房源丰富,不少学校三四年级的学生以在校外住宿为主。此外,学生食堂的数量,开饭的时限,假期和周末是否开放,食品的种类和质量以及价格也是家长们应该关注的细节。
第七,课外活动,也是要注意的一环。美国好大学的一大特点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形形色色的俱乐部都有校方的财政支持;绝大部分课外活动俱乐部都由学生自行组织与管理。这给本科生们充分的机会和空间发挥想象力,培养领导力,在教室之外学习和锻炼。体育运动是学生们必不可少的课外生活。因此,体育场馆的质量也是衡量美国大学的重要因素。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规模较小的文理学院,体育设施和对运动队的学业水平和支持是一定要了解的。
很多美国大学有不少男生或女生组成的联谊会,通常取用希腊字母为名,是不少院校本科生的重要甚至主要社会组织。这可能是国际学生不太熟悉的组织,有些家长甚至对此类组织抱有反感情绪,认为他们是以喝酒、派对为主。其实不尽然,不同的兄弟或姐妹联谊会有不同的特点,很多“兄弟”们出了大学以后仍然认同自己的“组织”,不失为社交的一个“圈子”。家长们不妨多了解不同院校“希腊字母”联谊会的性质和主题,也许正合自己孩子的需要。有些院校的联谊会也是“兄弟”“姐妹”们的住所。
第八,除了上述要素外,升学和就业指导,也是不能忽略的考察角度。实习,特别是由院校提供财务支持的、有组织、有历史沉淀的实习机会,笔者是一定要给它们加分的。本科院校大多有“就业升学”办公室,为在校,特别是将要毕业的学生提供职业生涯策划咨询,也会邀请学生参加企业和创业基金组织举办的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聆听来自工作一线的实践和经历。这些办公室除了公示就业机会、企业招聘消息等外,也组织企业、政府部门、NGO等到校园宣讲和招聘。他们也应该在具体的细节上帮助学生更好地显现自己的实力,充分地准备面试等等。当然,这个办公室的另一个任务是帮助打算继续深造的学生选择研究生院和参加相应的考试等等。
第九,校友网络。大学四年寒窗所结下的友谊是一辈子的友谊。校友会是联系和继续支持天各一方的毕业生们的纽带。一定要考量院校校友会的实力和该校在全球的校友网络的活跃程度。校友是院校捐款的一大来源,也是不断过大母校影响力劲旅。有组织有节奏的校友网,从帮助在校生安排实习机会,到给“说走就走”的年轻的旅行家们提供住宿,再到为毕业生、校友提供就业机会、推荐投资项目等等,校友给同校学生一生的支持和友谊。
想要能对以上九个方面都能有比较透彻的了解,除了查网站,跟校友和在校学生聊天,参考大学留学咨询的意见外,还有就是实地探访,一定要争取带孩子去心仪的院校参观。如果经济条件,语言障碍或时间安排不允许家长亲自前往,也要尽量让孩子前往。既能掌握第一手材料,又能有机会安排面试等等,在申请材料未完成之前就有了感性认识,对选择学校和填写申请材料都会有很大帮助。
©文丨百舸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