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天将去 USC 读哲学 PhD 。先放些自己的 qualifications ,让自己说的话更有可信度,也供大家做个参考。录取信及 USC 哲学专业排名情况 ↓
成绩单 ↓
GRE ↓ Honors ↓
这篇文章只讨论在英语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哲学研博申请,且以美国为主。我会尽量的只说干货,少说骚话。可能本文受众并不大,当然我也不是写来赚点击率。只是希望能多多少少帮助到每一个对研博申请及未来发展困惑的哲学本科学生们。这篇文章可能非常长,所以请选择性阅读,也特别提醒想要申请的同学们收藏一下,以后一定能用上。
本人中文退化,所以文章中有不少中英文穿插,语序也有点乱,还请谅解。以及这篇文章中可能会有错误也可能不足够专业的地方,我主要是讲一些 basics 、我自己的理解和我一路过来的经历…………(此处被文案编辑强行省略一万字!)
为了大家能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特加目录如下:一、哲学不读研博的出路二、哲学研博申请1. 警告2. 选校3. 申请材料
4. 等结果和 waitlist
三、Research 和课外活动
1. 找导师
2. Workshops, conferences, publication
3. 其他活动
四、向我提问
哲学不读研博的出路哲学作为一个纯学术专业,对口工作基本上只有当教授,做高中老师也行,只是可能还是得需要研究生文凭,但是美国可能也没几个高中正儿八经开哲学课,不过也不排除有好的教育组织会有这方面的工作。哲学锻炼得是一种思维能力,而且应该是几乎最 general 的一种。能力越 general ,就业面自然也非常广,但却不精。这种思维能力包括批判思维能力和大局观能力。说白了就是“找茬能力”和“忽略细节能力”。有人做过调查来研究哲学 PhD 学生毕业后有什么能力得以提升,结果发现唯一显著提升的能力是“举反例”。当然,哲学学生也很会吹逼,很会列第一 balabala ,第二 balabala ……只是可能做得 ppt 都不很漂亮就是了……
说回正题,有人的地方就有潮流,哲学家就业也是这样的。法学院可以说是最热门的选项之一,从我读法学院的助教们那里听过的只言片语来讲,简单地说,考好 LSAT ,刷高 GPA ,有时间再弄课外活动,贵死的学费读死人三年之后挤破头进大律所,出来六位数工资,大部分工作都是 review 文件而不是上法庭。想伸张正义可以做 public defender ,但是会穷不少。
另外的热门一项可能就是咨询行业了,说两个身边的例子:
我的一位导师当时在普林斯顿读博的同学毕业了之后去了咨询公司,进去位置貌似不错,然后往上走得也很快。我导师也被咨询公司接近过,吃免费饭旅免费游。本科生毕业也可以选择咨询公司,在这个行业,本科生甚至比博士生更有优势。
另外就是我的一个美国同学,哲学 major ,数学 minor ,和我上的几乎一样的哲学课,从没做过实习,一直想读博。可是她为了还学生贷款去找咨询工作,提前一个学期毕业,最后进了 IBM 做咨询,还莫名其妙没投简历的拿到了高盛的 offer 。一年刚好六位数,还完贷款,但副作用是怀疑对哲学的爱也怀疑人生。
身边也有不少学哲学的朋友去读其他专业的研博的,比如心理学,教育学,金融啥的。不少高尚的朋友们去做 nonprofit ,做教育,做各种 social work 。总之,可能哲学没有其他对口专业的起点优势大,但是哲学光环带来的好处也是不错的。
不过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不要觉得因为你选了哲学专业,所以 LSAT 或者 GRE 就会自然考得比别人好,批判思维就理所应当得强。你还是得认真学,而更重要的是,你得真正享受这个专业,真正喜欢哲学 in itself 和学哲学 for its own sake ,才能真正 get the most out of it 。
哲学研博申请如果你要考虑申请,请和你的本科指导老师或者比较熟的老师和助教聊。以下很多不懂的或者没法了解的他们都可以帮你忙,他们也肯定可以给你讲很多下面没提到的。大家一般都比你想的热情,尤其是如果你要申请。 警告首先你要知道的是,读研读博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三个原因:
(1) 哲学博士大约花费 5 ~ 7 年,这是一个很长的时间投资,所以请想清楚。
(2) 申请过程竞争特别激烈。有些学校的院系录取率比哈佛法学院还低,通常 200 ~ 300 人取 5 个人左右,看院系大小录取人数有一定变化,看学校名气申请人数有一定变化。而且敢来申请的人也基本上都是水平不错的人。录取中很多因素都很随机,整个过程比较像买彩票。基本上好的材料能把你带进最后几个 round ,但至于是录取还是 waitlist 还是被拒就很看运气了。等下会详细说这个。
(3) 博士读完毕业找工作可能比申请过程还激烈。现在的情况基本上是没有足够的工作来给毕业的博士生,尤其是在某些哲学领域,比如 Philosophy of Science , Philosophy of Language , Logic , etc 。
通常好找工作的是 value theory ,比如各种 ethics 和 political philosophy 。有的时候你也不一定要先去哲学院工作,比如可以学 environmental ethics 去 environmental studies 院,一些 applied ethics 去 bioethics 院,或者 Eastern philosophy (比如 Chinese philosophy ) 去一些东亚研究院。这些也可以有 joint hire ,两个院系一起聘你给你钱,你两边教课。但是,整体来说,基本上等一两年才找到一个一般的工作是很正常的( NYU 作为世界第一的 analytic department ,今年应届的几个毕业生基本就一个找到了工作,还挺一般)。熬到一个 tenure-track (终身荣誉向工作,呆几年达到学术标准即转成终身荣的为主)的工作可能都已经三十多岁了。同学们请努力把老教授们劝退休。
选校如果看完以上你还是觉得你想读博士,可能因为你觉得自己的领域还算吃香,可能你觉得读一个博士有自己的价值就算不去教书,也可能你就是非常喜欢哲学,觉得这辈子不读这个博可惜,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聊聊怎么申请研博。首先的首先,正因为之前说哲学申请难,如果条件允许(申请费),请一定要广撒网。最好申请 15 ~ 20 所学校,其中有 PhD 也有一两个研究生,同时申请一些保底校。当然,你可能有你自己的因素,比如可能申不上就去干别的了,那么申 top 10 抽奖也无可厚非。不过整个过程基本上都是在抽奖,多买点不亏。
首先,选校总的来说是看哲学专业排名,不看综排,因为其他院系和你没关系。排名基本上看 PGR ,全称 Philosophical Gourmet Report ,其他的排名网站比如 US News 都不够专业,可以忽略。 PGR 奇怪的链接:http://34.239.13.205/(请复制至浏览器打开,下同),相信我不是钓鱼网站。 PGR 当然不能完全盲信,不过可以做初始参考,建议也认真看看各领域的排名,比如可能一个学校就某一两个领域特别好。另外就是去每个学校看有没有你能 work with 的老师,当然也认真看 Placement record (毕业生就业记录), Placement 每个院系的网站上都会有。看 placement 要注意看毕业生的领域导师 committee ,因为有些部门只有某些领域特别好,也只有这个领域的学生能找到好工作。
当你有结果(被录或 waitlist )之后,你可能会被该学校邀请去参观。这会是你了解一个学校的最后办法,所以务必能去就去,就算不是 official visiting period 也可以安排去。
先说说研究生。研究生总体来说录取率高一些,因为申的人没有很多,也没那么厉害(很多不是主修哲学),录的人也多一点,研究生申请的材料要求也低一些(比如 writing sample 和写推荐信的老师不一定要哲学的)。当然大部分都要自己掏一些钱。美国研究生在美国系统里一般有三个情况会考虑研究生:1.本科没有哲学专业。2.学了哲学但是本科学校不是特别出名。3.没申请上好的 PhD ,找跳板。不过也有例外, 例如可能你就是想多学点哲学。有的时候如果研究生项目够好,甚至会有人 defer PhD 的offer 先去读,例如牛津的 BPhil , Tufts ,还有最近火起来的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的 Master of Logic 。
如果你想在美国读研,那么推荐 terminal master programs 。这些是那些没有 PhD 项目的哲学院系,钱和导师精力都只放在研究生上。基本上都是一年。典型的例子就是 Tufts ,好的还有 Brandeis , Georgia State ,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at Milwaukee ,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 PGR 上面都有这些项目。它们通常会给你免 60 ~ 80% 的学费,也有做助教赚钱的机会,所以还不错。当然,如果你就喜欢比如 NYU ,而你的经济条件允许,并且你也不 care 之后读 PhD 的前景,也不 care 老师的关注,那么去 NYU 可能还是可以的。等于多读一年本科上研究生的课。
美国系统来说,哲学一般是直接申请 PhD 。 PhD 的 5 ~ 7 年里,前两年是上课,基本上是等于读研,且读完这两年可以拿一个免费 master 。 PhD 全包学费以及补贴不错的生活费,并且会得到老师很多关注,所以能去 PhD 就去,就算你只想读一个 master 。
英国研究生
英国是一个必须先研后博的系统,所以研究生项目会不错,虽然基本你都要自己出钱。牛津的 BPhil 可能是世界最好的研了,出来的人能去好项目或者在牛津读博 ( DPhil )。其他不错的项目就剑桥的 MPhil (一年), LSE , St. Andrews , Edinburgh ,等等。BPhil 如果你有奖或者不差钱,非常推荐一去。我个人会觉得多两年时间不是啥问题,反而给你很多时间去思考和研究,然后也可以帮你进一个很好的项目。
有两种情况值得强调:一 是你选 BPhil over 一些 PhD 项目,其实不错,因为只要你不混,出来基本上比你现在的结果会好,但是缺点是还要再申请一次,也有不确定性。建议 15 名之前的 offer 或者你的领域特别厉害的 offer 还是去读 PhD ,当然这都是建立在你有时间有钱的情况下。
二,很多学校的 PhD 会让你 defer 两年去读 BPhil ,所以可以问清楚。当然,如果你觉得你 BPhil 出来可以去更好的地方,就不用 defer 了。
加拿大和澳洲
加拿大和美国一样,除了 U Toronto 的哲学特别好,其他的 PhD 不太建议考虑。澳大利亚是 continental system (先和老师套瓷,找到导师后才能申请),所以慎重考虑。 PhD作为本科生申请 PhD 并没有什么劣势。录的人里一半左右会是本科生直接来的。 PhD 项目排名请同样参考 PGR 。更需要看 ranking 一栏下的 breakdown of programs by specialties 排名。美国 PhD 项目一般是学费全免,包基本生活费,两年上课,三到五年研究加写论文。其中不同项目要求不一样,但是基本上你会被要求做几年助教。如果你之前读过研究生,基本上可以少上一年的课。在 PhD 过程中你会发表一些文章,毕业论文会很长。基本上第三第四年才会定你的领域和论文提案,所以你有时间探索和改领域。当然你可以选择弄多个领域。
选 PhD 院系主要考虑几个因素:好的 community 或气氛,可以 work with 的老师,好的 funding ,地理位置。PhD 很大一部分是一个 community ,你会和你的同学和老师沟通很多,你的很多发现可能都是聊出来的。聊着聊着就骚起来了。所以 visit 很重要,挑好的 community 。
在你的领域,可以 work with 的好老师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因为你很有可能会换想法,换领域。当然如果你很确定自己想要研究的领域,这个还是非常重要的。尽量避免转学,不过如果你改了领域转学可能还是好的。
Funding 每个学校给的不一样。有的学校给很多的,比如 NYU 给五年的钱不强制你做助教,然后还可以额外赚钱。有的学校给得不多,比如 UT Austin 每年只有 12000 美元。有的学校给得还行,但是你必须教很多课。
地理位置因素就没那么大关系了,不过有的在一个城市的几个哲学院系可能是有直接合作的,例如 MIT 和 Harvard , NYU 和 Columbia 和 CUNY , Rutgers 和 Princeton , UNC 和 Duke 等等。你可以串校选课,串校玩,甚至有些学校还会让你找外校导师。
申请材料
首先,哲学申请不会给你面试。申请你需要这几样东西:CV ,成绩单, GRE , 三封推荐信,一封 personal statement / statement of purpose , 20 ~ 25 页以下的一篇 writing sample 。有少数需要两篇短的 writing sample ,比如 Cambridge 。如果你是国内申请,那么也需要托福或者雅思。申请费平均 100 刀每校,不算 GRE 送分钱。
(1) CV : CV 就没啥好说的了,本来咋样就咋样,请吐槽 research 有关经历( workshop, publication, research in progress ),因为这里基本上只有 research matter 。其他的可能会给你添色彩,在你面对其他方面完全相等的对手竞争时能给你带来一点优势,不过一般都派不上用场。
(2) 成绩单 + GRE :虽然这是大多数人第一轮看的东西,但是大家都不认真看,而且对于绝大多数项目这两个真的没那么重要。我认识不少低 GRE 低 GPA 还进了牛逼的 program 的人,因为哲学申请是不会单看你成绩就扔掉你的申请的,他们都是看你的 writing sample 才扔,虽然可能会看得快一点。如果你想要一个好 GPA 和 GRE 的标准,那么建议 3.8+ 和 320+ 。哲学专业课 GPA 更重要。
(3) 三封推荐信:三个简单的找导师原则。
a. 尽量找哲学教授;
b. 老师对你的了解程度大于老师出名程度(尤其是如果你院系好,那么大部分教授在业内都有一定知名度);
c. 尽量找学术上了解你的老师,比如你的 thesis 导师(其他方面熟没那么重要)。
推荐信算相对挺重要的了,好老师的好推荐信很加分,偶尔还有你申请目标学校的录取主管认识你的推荐人的情况。不过还是看 writing sample 。
(4) Writing sample :一篇哲学论文,几乎是你申请里决定一切的东西。你如果有一篇神文章,那么其他基本上都没有关系了。如果你文章不好,其他材料也没法 carry 你。这篇文章最好是清晰也有 original idea 。很重要的一点是,第一眼一定要写好(开头)。很多时候老师扫你第一页如果看到啥特别不靠谱的东西,比如基本逻辑错误,可能就不往下看了。然后如果你要聊自己原创的东西( original idea ),最好很快地展示出来;如果 20 页里 15 页都是在聊别人过说的,到最后才说自己的,很多老师可能没这个耐心看完。
总之,上来就亮瞎别人的眼,写一个 20 页能说清的好的 original idea ,就很好了。另外,如果你没有导师,一定要找一个老师来做你的导师。哲学是一个几乎完全没有天才的领域,尤其是现代。你的老师们如果不忙通常都会愿意帮你,然后他们也能给出很好的建议。能找更多的人看更好,但是也要知道取舍别人的意见,以你的导师做中心。
注意有的学校的 writing sample 可能会要求你匿名提交。总之请认真看 Prompt 。
(5) Personal statement / statement of purpose :可能和其他专业不一样,哲学基本上都不看这个。这个真的就是,别写得太奇葩太非主流太私人化就行。当然,也别讲太多你的故事。基本上大家看这个就是想看你是不是奇葩/疯子。就聊聊你学过什么领域、做过什么领域的 research 、想学什么领域、以及为什么适合这里。 PS / SOP 有的学校会要求 single-spaced ,没什么大问题,留意一下。没有字数要求也请你保证在 Double-spaced 两页以下,越长老师看的越不认真。
PS 和 SOP 的区别:基本上 PS 要多讲点自己的故事,两个都要说你要研究什么领域和为什么选择/适合这里,不过请细读 prompt 确保没写错。最好在讲你喜欢领域的每段的第一句话就说清楚表达你的兴趣,例如: I have worked in and want to keep working in ethics 。但是讲真, PS 和 SOP 不能给你加分,你只可能在这扣分,除非你故事特别特别牛逼。另外一个小技巧,讲自己 interests 的段落和讲故事的段落其实可以每个学校都套基本同样的,然后多写一两段为啥你要来这里。为啥你要来这里其实就是哪些老师你可以 work with ,那些机会你可以利用,等等。
等结果和 waitlist 等结果等可能是申请最痛苦的一部分了。经历过这段时间,我觉得最好办法其实就是不 care,听天由命,可是这也很难做到,毕竟这是一个决定你之后好几年生活的因素。更糟糕的是,哲学的研博通常没有固定的出结果日期,真的很随缘。大约是二月中旬开始到三月中旬,不过也有非常晚莫名其妙给你发 offer 的。多找朋友聊天出去玩,吃好吃的,尽量放松放松。如果你真的真的特别想知道的话,那么有一个地方可以得到一些信息,不过你知道了就可能天天会往那跑,并不会减少 stress 。如果真的好奇的话请(复制粘贴至浏览器)戳:https://thegradcafe.com/survey/index.php在搜索栏里打 Philosophy 就可以了,或者可以搜索一个学校,比如 “ USC Philosophy ”。
你也可以参考历届某学校大概出结果时间,大概猜到啥时候出结果。哲学的 waitlist如果你收到了 waitlist ,那么你应该高兴,因为你已经从 300 人里杀到了前面 20 人,而且有很高的机率被 off 。更重要的是, admit 和 waitlist 的人水平其实都很相近了,大家学术水平可能都很厉害,越到后面决定的因素可能也越跟学术无关。比如,一个很大的因素是,学校会想要一个符合他们的 class ,也会想要一个比较 diverse 的 class ,即既希望考虑 fit ,也希望选出一个专精领域不只是一个 subject 的 cohort (如果所有人都做形而上学,那么形而上学的导师会累死,而其他的导师会没学生)。有的学校也会考虑你接受他们的机率,也就是常说的怕你太厉害不来( overqualified )。所以进了 waitlist 别太怪自己。
举个例子(真实数据,具体哪个学校就不说了),一个学校可能 expect 一届 5 个人来,会发出 9 个 offer 因为他们 expect 会有 4 个以上的人 reject 。他们的 waitlist 可能有 5 ~ 7 个人。这么说即是,如果有超过 4 个以上的人会 reject ,你就可能从 waitlist 上下来。排名越靠后的学校越有可能 off 人,从 waitlist 上下来四五个人都不是没可能。所以 waitlist 比被拒真得好很多,离录取也很近。我也是从 USC 的 waitlist 上爬下来的,所以请抱有一定希望。
还有一个很奇葩的东西叫做 hidden waitlist 。简单地说,他们可能第一批会把你留下,不发拒信,但也不告诉你你在这个上面。很少有学校会这么做,因为真的很坑爹。 waitlist 了怎么做首先, waitlist 出结果的时间也不一定,越好学校的 waitlist ,越晚才有消息。 4 月 15 日即所有项目最终决定日期, waitlist 的你,越靠近 14 到 15 号越需要保持手机畅通,因为会很疯狂。
基本上,项目管理人会各种打电话,越靠后越急,你也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个 decision table ,比如如果 A 出了去 A , B 出了去 B , A 和 B 出了去 A 。很多素质低的人等到最后一秒 decline ,你既要做好最后一秒 off 并且要做决定的准备,也请尽早 decline 自己确定不会去的学校。很多人会想,出了 waitlist 要疯狂发邮件,发 love letter ,那么在这里讲清楚,也是 NYU 管申请的老师再三叮嘱我的,千万不要骚扰教授。教授们平时非常忙,邮件一天二三十封,更别说管理申请的老师了,他们会很烦的。其次, waitlist off 与否也不取决于你是否和他们亲密,不到 4 月 15 他们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发生。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哲学部门不通过学生的能力和 fit 录人,而通过谁更 social ,那也不算什么公平的好院系了。
也请最好不要问你排 waitlist 第几个,因为有时候他们可能没有排名,有时候他们可能不是很喜欢你问,有时候问了让自己找不开心。总而言之,请务必不要觉得自己的魅力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也不要抱不理智的希望,只会自讨苦吃。那么你应该说什么呢? waitlist 你会收到一封 Director of Admissions 的邮件,其实你就回复说你对这个院系感兴趣然后你录了很有可能会去,就够了。
决定 waitlist off 的因素主要就两个,
(1)多 fit 或者增加院系领域 diversity ;
(2)他们录了你你有多大的可能性会去。
很多这些信息你接近四月份再去说也不迟,之前烦老师只会留下不好的印象。
有的学校虽然 waitlist 了你,也会给你 visit 的机会和钱,那么请一定去,留下一个好印象混个脸熟,也看看学校好不好。并不是说你过去会有老师考你东西什么的,也不是一个面试的过程,就是你准备好要和人扯扯哲学聊聊天,别表现的太奇怪就好。
Research 和课外活动本科能为申请做的准备基本上最重要的就是 Research 了,课外活动中在简历上不会有什么用,不过你可以学东西。 找导师很多同学问我怎么找导师。其实很简单,先和一个老师混熟,多举手回答问题多去 office hour 。之后去找他先聊你的 research idea ,聊的差不多了问他愿不愿意做你的导师。像我说的,通常老师不忙是会答应的。导师的推荐信请务必要到,因为好要,也因为他们最了解你也能最 specific 的夸你,而不是单薄的说 she is one of my best students 。接下来说两个你可能会需要导师的 research 的课。
1)Honors program
这个不同的院系肯定不一样,也有的院系可能就只有一个 capstone course 。如果你想申研博的话,能上就上,因为这个除了给你简历上添一个学术经历之外,写出来的 honors thesis 是你 writing sample 最好的选项之一。注意这个一般都超过 20 页,所以选里面最好的一部分整理成一篇能 stand alone 的文章。如果你实在找不到导师,那么进 honors 可能你的院系会给你推荐甚至安排导师。
当然,如果你没上 honors ,你完全还是可以申到好学校的,上 honors ,只是给你一个机会去写一篇好文章,但是最终决定申请结果的,是好文章而不是 honors 本身。
所以有好文章就行。
2)Independent study
同样因院系而异,不过基本上你要先找好导师才能做这个。如果你想写一篇能发表的或者能交去学术会议的文章,这个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然,这个也可以作为你的 writing sample 。如果你上不了 honors 可以考虑这个。同样,你 independent study 的导师的推荐信也很靠谱。
Workshops, conferences, publication如果你是很厉害的 undergrad ,那么可能你有文章已经在 workshop 和 conference 上 present 过,甚至被发表在专业学术 journal 上了。但是,你完全不需要这些经历才能有竞争力。绝大部分录了的本科生都没有这些。当然,有很多好的 undergrad workshop , conference 和 journal 。这个我知道的并不多,请咨询你们院系管活动的staff。这里推荐两个非常好的活动(尤其第二个对于喜欢 logic 的同学特别好):
(1) Compass workshop:https://compassworkshop.weebly.com/about.html
(2) PIKSI logic:
http://fitelson.org/piksi/index.html
也有这个 link 可以给你一些暑假的去处:
http://dailynous.com/2018/02/28/summer-philosophy-programs-undergraduates/
其他活动这里的对申请材料本身都没有直接帮助了,不过可以帮你 get involved。(1) MAP ( Minorities And Philosophy )
MAP 是一个全国的很官方的组织,很多学校有分部,通常由 PhD 学生组织,为了 minorities 。你可以在这里认识很多人,也能了解很多活动,或加入一个组织找到归属感。只要不是白人男生在哲学里都是 minorities ,哲学太 white 了。认识一些 PhD 学生很有帮助,因为他们会教你一些申请的经验。(2) Outreach program
如果你喜欢教书,那么很多学校有 outreach ,可以理解为支教。以我们 NYU 的 outreach 为例,我们去纽约市的学生比较穷的高中教哲学,本科生也可以参加。孩子们可能一辈子不会去大学或者上到一节哲学课。个人觉得很有意义,也能让你看到哲学接地气的一面。
(3) Talks, conferences, colloquiums
Talks 和 colloquiums 一般都是院系组织的对外开放的讲座,会有客座讲师来讲一个 topic ,能听到哲学最新奇的东西并见到你们院系大部分教授。可能你会完全听不懂,所以请看 topic 量力而去。 Conference 一般是好几天的很多个 talk 组成,围绕一个主题,比如 Kant 。你可以有选择性地去听一听。
向我提问感觉真的说了很多,这里也不废话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总而言之,申请之前请想好,想好了觉得自己不够行可以先读研,觉得自己行可以去试试读博。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