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国留学前,家长常常会忽略的一步就是:选择和判断“大方向”,即确定留学国家及适合的国际课程体系。究竟留学目标国家与不同的课程体系之间有啥关系?孩子到底是否适合哪种课程呢?
4月1日,新浪教育与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联合打造、首席合作伙伴哒哒英语特别支持的“新浪2018国际学校择校巡展(广州站)”在东方宾馆成功举办。华附国际部、省实国际、广东碧桂园学校、珠海德威等20余所珠三角地区顶级国际学校及机构、百所世界名校集体亮相,8位国际教育大咖现场送上“干货”,助力学生及家长一站式解决择校难题,规划国际教育之路。本场展会更是受到广州及周边地区3500余位家长的热情支持,再次刷新纪录。
广州亚加达IB(AIC)校长袁拔在活动现场带来《当IB遇上AP,高中生留学的两大助力器》的主题分享,为现场家长一解国际课程选择之困惑。
揭开IB&AP的神秘面纱
谈到IB和AP两大课程体系,许多家长不禁会问“它们到底有啥区别?”其实,IB思想萌芽于世界大战后,是为了满足外交官子女在欧洲或母国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而诞生的。据了解,最早的IB学校出现在1962年,经过对战争的反思和半个多世纪的发展,IB课程体系非常强调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而AP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是由美国福特基金会赞助设立,美国大学理事会开设的大学水平课程。
1968年IB世界组织—IBO正式成立,IB的发展史从此开启。发展至今,IB教学体系主要有IBDP、MYP、PYP、青年职业发展阶段4个项目(也被称作学部或课程体系)。
加拿大现任总理 Justin Trudeau 毕业于IB学校
IBDP是面向16—19岁人群大学水平课程,需要2年时间学习。这其中共6个学科群,每个学科的每门课程都分为标准等级和高水准等级,这也是IB与AP课程的区别所在。学生选择6个学科,其中3科是高水准等级,另外3科可选标准等级或高水准等级,每科7分,主题论文占3分,IBDP的总分为45分。一般来说,33分可以申请到UCL(英国大学学院)、纽约大学等名校,而牛津大学对IBDP的申请门槛是38分。
小学高年龄到初三的课程体系被称为MYP,幼儿园到小学称作PYP,此外还有青年职业发展阶段(主要帮助孩子理解和应对未来社会对于职业所需要的判别能力、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
AP则是提供给学有余力的高中生进行选修的课程。课程体系设置有6个学科群,38门学科,有2门需要高中生在最后一两年,以写学科小论文、做探索项目的形式完成。AP的优势在于,可以换大学学分,省学时,是大学申请的学术加分项。
当然,这样的要求也符合美国大学理事会对AP的定位——帮助有毅力、且具备学术基础的高中生学习大学水平知识,同时让他们拥有获得大学学分的可能性,提前进入高阶课程。
总之,IB和AP无所谓好坏之分,袁拔老师表示,“IB是严谨、高质的国际教育体系,AP则是美国高中的高水平选修课程,两者各有优势。”
三大维度选择适合课程
了解了IB、AP的各自优势之后,家长该如何选择呢?袁拔老师从学校(项目)审批及数量、大学认可度、培养目标及个人视角进行分析:
IB学校强调全面的学校管理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教师的培训发展、学校授权考核等都有严格要求,一般学校从开始准备到被授权,要花4、5年的时间,这也是中国IB学校目前数量较少的原因。据介绍,从1991年发展至今,中国共有125所IB世界学校。
AP项目则更加侧重于课程和科目的教学,也会组织老师进行教学培训,但是不会直接认证学校和老师,大学理事会只需审核每门AP科目的教学大纲,教授AP的老师则可以由学校自己规定。据介绍,从2006年发展至今,中国400多家学校具有CEEB code(美国大学理事会,CEEB会给每个高中和大学分配一个代码,这个代码就是CEEB Code),超过300家学校可以参加AP考试。
IB面向国际教育,被全球认可,可申请顶级大学甚至可以免学分。例如普林斯顿的数学专业,新生若在IB的数学专业里修过高水准的数学可直接免修;
AP是美国主流国际化课程,可以申请加分,作为选修课程,但AP必须依托在普通高中体系下才可以实施教学。
袁拔校长从培养目标及学校运管系统角度,提出了2点。
在袁拔看来,IB的运营管理非常流畅,用户体验也很好,它就像苹果手机,AP学校更像安卓手机;IB学校希望孩子成为知识渊博的探究者、思考者,希望培养孩子的原则性和心胸、同情心和冒险精神,最终让孩子实现全面发展。优质AP学校则会要求孩子博学多才,注重于孩子的独立探索精神、爱心沟通能力,责任挑战意识培养等。
结语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选择最适合孩子的课程体系,将会是影响孩子未来发展的关键环节。最后,袁拔校长也提醒各位家长:“在为孩子选择留学预备课程时,不仅要充分了解IB、AP课程体系的特点,并从多维度去深入分析。还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目标大学的要求等方面作出理性判断。”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