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也做过冲藤白日梦的艾酱妈妈。
今天的主题是冲藤失败的学霸访谈。今天想跟大家推荐同样来自复旦的芳芳学姐撰写的一篇访谈录。访谈录的主角,是一位从小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学霸中的学霸——Coco,和陪伴她在异国四年求学的母亲Suzy。
过往我看到的采访中这些“别人家的孩子”,最后大多顺利走入名校,但Coco没有,她的求学路上遇到了什么?为什么她母亲说变成了“父母不能接受的样子”?陪同她四年的妈妈Suzy如何看待这段经历?
文章有点长,主题也是有关体制外教育的,但是我十分诚恳地请所有读者们,哪怕是不准备让孩子出国的家长们,都花时间读一读。
因为这个故事,讲了我之前一直试图表达、但从来没有一篇文章讲清楚的道理——培养孩子的价值观,特别是对自己清晰的认知,远比学习成绩的好坏重要地多地多。
以下为全文:哈哈国际求学路线003期出国尖子生藤梦全线阵亡,她却说这很公平!白1Lili说这篇国际求学路线采访的主角Coco,在8年级出国前,是国内最牛中学之一的直升保送尖子生,市级优秀三好学生,大队委。该中学去年一共有53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如果Coco没有选择出国,她应该也能在今年7月成为令人艳羡的北大清华中的一名新生?
现实是,Coco今年以平均分95%,SAT1540的高标准化成绩申请美国藤校却全线阵亡,只拿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计算机工程和商学院的录取书,远远未达到出国时设定的教育预期,这对于承受了四年家庭分离的陪读妈妈Suzy和学霸成习惯的Coco本人,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吗?
本采访实录由妈妈Suzy和女儿Coco两部分组成,共计8000字,她们用心分享,望您静心阅读,共同成长。 妈妈Suzy的采访实录让Coco爬藤是我们出国时的目标
Lili:请问你们是哪一年决定来加拿大?
Suzy:我们2013年来的加拿大,当时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很茫然就登陆了,因为移民加拿大是家里的一方之辞,我是一直抵触的。Lili:为什么抵触呢?
Suzy:因为我是支持家庭完整胜过一切。
Lili:我看到前几天你发的朋友圈说梦到Coco拿到美国顶级藤校的通知,爬藤是你们出国的目标吗?
Suzy:准确的说,在刚到加拿大的时候,爬藤是我的目标。因为那时候初来加拿大,英语基本不会说,找不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在接触到爬藤的教育机构后,觉得Coco挺适合的。
Lili:为什么觉得Coco适合?
Suzy:因为Coco从小学习一直很优异,在学校是优秀大队委,也是市三好学生,体育和音乐都有她自己长处。机构只是一些单纯介绍爬藤的说明会,当时感觉Coco是很有希望冲击的。
Lili:以Coco当时的学习状态来判断,说明她很适应国内的教育,未来前景也是可期的,为什么还想要出国呢?
Suzy:当时是更多的考虑移民的因素吧,而且加拿大的朋友告诉我孩子最好尽快过来适应这边的学习。
Lili:你们决定走的时候Coco几年级?Suzy:初一的第二学期,那之前从来没有跟Coco提到过这个决定。
Lili:那当你们跟coco说这个决定的时候,她怎么反应?学校怎么反应?
Suzy:Coco很配合,没有反对就在学校办好了手续。反而学校的老师很希望Coco珍惜在重点中学学习机会,建议最好初二读完之后再出国,毕竟当时能进入重点中学的保送班还是不容易的。
Lili:初来温哥华,你们选择了哪一个学校?为什么?
Suzy:当时选择的是University Hill,在来之前从网上了解到这个学校的理科是非常不错的,另一方面朋友也极力推荐这个学校。而且觉得位于UBC大学校区,学习氛围更适合孩子。
Lili:进入后的实际情况和你们想象的一样吗?当时Coco适应吗?
Suzy:当时去教育局测试Coco的英文水平只有ELL1级,也就是最基础的,然后得知要进入正常班学习,必须先出ELL语言班,理想的估计要两年左右,那时候Coco马上就进入八年级,我了解到的美国的学校是要看9-12年级的成绩。说实话很焦虑。
Lili:ELL一级的话,确实英语水平比较低,难道当时国内中学没有英语课程吗?如果有的话,Coco英语成绩如何?
Suzy:那时候也没有额外的去补习强化英语,因为Coco在班上的英语成绩挺好的,过来才发现在国内跟着学校学习的英语太基础了。
Lili:这时候做了什么去提高英语呢?
Suzy:那时候也没有过多的考虑Coco的感受,只是一味的要求Coco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英语,争取九年级之前出ELL,进入正常班学习。
Lili:一年之内要出ELL不容易,Coco做到了吗?
Suzy:Coco确实在一年内出了ELL,进入了正常班学习。Coco变成了另一个我们不能接受的人Lili:进入正常班后是不是就开始发挥出学霸本色了?
Suzy:进入九年级以后我就开始跟Coco商讨准备美国大学的条件,从她当时的学习能力,课外活动的安排,包括义工的准备,感觉四年的时间是可以拿出成绩的。但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Coco强硬的表达了她的态度,她要取消英文补习,停止钢琴游泳训练,因为在这之前她完全没有个人的时间去结交朋友,她觉得很孤独。这之后,Coco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开始热衷于化妆,关注奢侈品,更多的时候都是出去吃喝玩乐。
Lili:在这么关键的一年,看着一个学霸苗子忽然变成另一个人,你作为家长怎么办?是否给了她一些建议(压力)?
Suzy:因为我们家一直就是比较民主的,对孩子的行为更多的还是表达我们的态度和建议。那时候我们不接受COCO的浓妆,认为最好还是保持清纯的形象,但是在建议上我更多还是从考虑健康给她做工作,比如说给她推荐化妆师,教会她得体的妆容,懂得如何护肤以及卸妆的重要性。在奢侈品的态度上并没有完全打压她这方面的行为,侧面也告诉她希望她在拥有这些东西过后去体会物质带来的价值感是什么,能持续的优越感有多久。
Lili:北美的女孩子一旦开始注意化妆,穿着上也会比较性感,Coco也这样吗?
Suzy:相比于小学的时候,我们觉得Coco的穿着确实不太让我们接受。
Lili:我看你们互相不接受的东西很多,即使是在民主氛围的家庭,关系也不会太顺畅吧?
Suzy:是的,那个时候交流总是充满了火药味,十年级开始这孩子又进入了恋爱阶段,又是新的问题产生这下彻底让我重新审视对她的期望。
Lili:重新审视期望是怎样一个过程?
Suzy:当时问自己最多的问题是如果孩子就这样发展下去,我是接受她还是让这种失望持续。很明显这个时候想让孩子做出改变希望很渺茫,而我一直追逐这个藤校的愿望会让我们的关系持续恶化,孩子在这个时候已经明确表达出藤校不是她的梦,当时Coco跟我说过一句话,妈妈,有些弯路一定要我自己去走过才会知道。最终还是我调整了心态,在亲子关系和孩子的未来上,我退让了。
Lili:看到Coco这样“消极”的变化,后悔当初的决定吗?
Suzy:看到孩子身上发生的这些变化,我和我丈夫也私下讨论让孩子放弃国内的精英教育,过来读书,是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她爸爸肯定是失望的,我内心在那个时候是很崩溃的,之前想着Coco如果能搏进藤校,家庭这样分散才看到价值,而现在不但没有好的期望,孩子反倒不如在国内的预期发展。我后来安慰丈夫说,虽然表面上看来留在国内有老师的责任心有环境的督促孩子可能不会走岔,但那是在一定约束下的作用,而孩子没有自己坚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到了大学废掉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迟早要发生的事情,那宁愿让这种错误提早发生。捷径和弯路,Coco选择了后者
Lili:我看Coco她11年级的考试分数高达95%,后来参加SAT也达到了1540的好成绩,那10年级后为什么又忽然转变了?
Suzy:Coco当时肯定是能体会到我们的心情,就在我们接受她的现状之后,关系没有持续僵化。记得十年级春假左右的时候,Coco主动跟我交流说她还是想争取去美国的学校。Lili:那这时候是不是赶紧想想办法,毕竟这时候爬藤还有点希望?
Suzy:我跟她爸商讨了Coco的想法,理智的说她那个时候要想突击名校已经不太现实,但我们一致的支持她去拼一拼,不是为了名校拼,是看看自己的能力在哪。当时coco身边的一些朋友陆续开始转学,我很纳闷为什么在这么重要的时期选择去适应新的学校,coco说她们学校老师打分很严,不容易拿高分,而且学校的学霸也超厉害,不容易出头,毕竟越到后面成绩越重要…
Lili:为了拿高分转学校,再找包装公司突击进美国名校,从而给孩子指向美好人生,目前是一种被大家热追的帮助孩子进入藤校的规划模式,以Coco的基础和你们的家庭经济能力,要达到这一点也不难,为什么不考虑走一些捷径呢?
Suzy:转学就包括coco自己都觉得现在逃避了竞争,到大学里面还是躲不过的。我们的观点还是坚持孩子成为真实的自己,表现自己真实的能力。我们更多的还是关注孩子对事情的认识,这时候正是他们搭建心灵地图的时候,成人之后的所作所为更多是在这个时候建立起来的认知,踏实的走好每一步更坚实。
Lili:我记得你11年级开始,你身体不太好,离开了温哥华,只剩Coco一个人在温,一个人处理申请大学的事情,当时是怎么考虑的?
Suzy:或许是我们自身的理念没有把这些事情看得太重,小升初以至SAT,我们都看得很普通的测试,跟平常没有什么特别,SAT考试Coco也是自己搭同学的车去美国参加的。
Lili:申请时Coco使用了机构吗?
Suzy:Coco本身很独立,在申请大学的问题上,她想去哪个学校想读什么专业都是她自己拿意见……当时有申学机构帮助她,但我后来回温哥华了解情况后才知道其实她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为的。她申请的大学我也是在回温哥华后才了解到的,加拿大她只申请了多伦多大学的计算机工程和商学院,美国倒是罗列了一堆名校,留了个UCLA和埃默里保底。我当时就傻眼了,我想孩子可能因为SAT的成绩和学校的成绩有点理想就过于乐观了,当我跟她分析完后她才理性了一点,我说你做好后面的打算吧,如果你想去的学校落空后你怎么打算?后来孩子问我,妈妈,我要没考上你们会失望吗?我说,不会,爸爸妈妈看到你付出的努力。她继续说,如果落空我可不可以出去打工一年明年再申请,我说只要你接受,爸爸妈妈肯定没意见……
Lili:Coco是否拿到自己意向中的美国大学offer?
Suzy:没有,但Coco趟过这条弯路后,我心里反而更踏实了,我看到她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之前你问我coco留在国内的学校是不是前途更光明些,我真的觉得很悬,在她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知之前,任何所谓的成功都是假象或是短暂的!陪读反而让我们更好的凝聚了家庭
Lili:你前面说,家庭的完整胜过一切,但是这三、四年的陪读,家庭形式上的完整不存在了,你怎么看这个过程
Suzy:经历了这几年的分离期,比预期的理想,刚来时更多得到的是消极的反馈,都不看好太空家庭的完整。孩子爸爸每天坚持早晚和我们通话交流,彼此之间的链接很紧密,尽管没有生活在同一个空间,但丝毫没有影响到相互之间的情感,反而比在国内一起生活时亲情更浓,大家都更珍惜了,这也是难能的收获。
Lii:我记得你说过Coco是一个不太爱交流想法的孩子,那怎么每天和爸爸通电话呢?
Suzy:她爸爸每天主要是和我通话更多,孩子只是有空的时候说上那么一两句,但爸爸和孩子们之间的任何动态我都会转达,因此他们彼此之间毫无陌生感,通话时也是免提,她们都能听到我们的聊天内容。
Lili:我碰到的部分陪读妈妈经常抱怨国内的丈夫很忙,管不了孩子。你们俩孩子,中间又遇到Coco那样的反抗,你怎么处理这样的事情?
Suzy:其实这是我今天最想分享的一点心得。一开始我也是很抗拒的,孩子能明显感觉到我接她爸爸的电话不积极,语气不友好,那个时候我的心态真的不积极,埋怨的情绪很重。好在出国之前我学习了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也在心理督导老师的辅助下参加个人成长小组,在理性的状态下能分辨出自己真正的问题所在。
Lili:为什么想要这样积极去调整和改变呢?
Suzy:陪伴孩子,妈妈稳定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妈妈的成长更远胜于孩子的成长,现在反思,当初如果不是我的急功近利,Coco的反叛是不是会好一些,或者我成长得更睿智些,在帮助Coco的成长路上是不是会好一些。有时候听Coco聊起身边同学家庭的变故,对孩子还是有影响的,我想既然已经走在这条路上了,最好的选择就是朝着好的方向去努力吧,也及时的调整了自己的心态,让孩子们重新感觉到家庭的幸福。
Lili:来温哥华的妈妈被称为来温司机,隐含着整个家庭要把孩子培养成精英人才的期待和寄托,你的丈夫是如何定义你在温哥华的陪读角色呢?
Suzy:我想,孩子爸爸在这方面没有对我有这方面的期待和寄托,他更多关注的还是我们在这边生活得快不快乐,这是他最大的期待。
Lili:如果时光倒流,你会想要做什么样的调整和改变吗?
Suzy:如果要改变,我希望改变我过去的功利心。小时候,Coco弹琴游泳的初衷都很朴实,就是为了身体健康和自己的爱好,走着走着就变相了。当她在音乐上表现出色的时候,我就会动心思加多她的练习时间,拿着小木筷监督她的手型,游泳有潜力的时候又想着参加比赛拿运动员资格为了加分,活生生的变成了功利行为,得不偿失。如果是现在,我就会真正地让她去享受那份爱好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没有兴趣的支撑任何东西都走不长远,而我的功利行为毁了孩子的兴趣。
Lili:你们如何定义孩子的成功与失败?
Suzy:我现在不再把成功和失败这么对立来看,好比Coco这次的申学,可以说她是失败的,至少她的藤梦是全线阵亡,但我也真的认为她成功了,在最后的两年,她展现了她的学习能力,最关键的是我听到她说,好吧,卡耐基.梅隆,等我硕士的时候再拿下你吧!她有希望在,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成功吧……
Lili:孩子在你们生命中的意义是什么?Suzy:孩子在我们生命中的意义是什么?这是
Coco在青春叛逆期我最痛苦的时候问自己最多的问题……最后我想,回到她生命最初的伊始,我就是希望她健康希望她快乐!现在,在经历了青春期的折腾后,我就是想告诉她,她对爸爸妈妈的意义就是生命本身的存在,不管优秀不管诸多问题,我们都爱她,是她一生永远最坚实的港湾……女儿
Coco采访实录国内很轻松,我以为国外更轻松
Lili:是否还记得当时被保送进重点中学尖子班时的心情?年少时那么厉害,是怎么做到的?
Coco: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情,从小就是站在顶端的,被保送没有太大的意外。我其实相比于大部分国内的学生来说,是蛮不努力的,我比较重视童年所谓“快乐”的经历。可能是因为从小就独立,然后找到了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所以才比较厉害。
Lili:课后培训班上得多吗?
Coco:相比之下算“少”的。
Lili:在顶端的你,突然听到要出国,当时什么想法?
Coco:内心毫无波动吧……从小就听说国外比较轻松,所以想的既然在国内都没什么问题,那去了国外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既然是家里的决定,对我又没什么影响,就没有什么太激烈的反应。
Lili:来温哥华接受英语测试后什么心情?
Coco:有点懵,感觉是完全陌生的,没有把握的一门语言,当时内心有一点点慌。
Lili:用这样的英语水平走进温哥华数一数二的中学,当时情形如何?
Coco:我大概四月底来的温哥华,然后在九月开学的时候英语正常交流已经没太大问题了,然后大部分主科都是在ELL里面,反正大家都不会讲英文,我反而蛮自信的。
Lili:这种自信如今想来是不是有点盲目?Coco:还好啦~当时的自信也是源于自己的能力和英文提升速度,确实提升的蛮快的,因为我当时很主动的跟老外交流,然后还听外语歌看外语电影之类的……跟身边大部分人比起来,确实比较主动了。
Lili:用了一年就出了ELL,是蛮厉害的,可是为什么出了ELL后,反而不想继续把学霸当到底了呢?
Coco:当初还是蛮迷茫的,后来接触到学校里一些国际留学生群体过后,觉得自己的虚荣心,娱乐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也开始审视所谓当学霸到底是不是自己的目标了。
Lili:当时审视之后的结论是?
Coco:我没有很大的野心想去当个大学霸。
Lili:当时为什么会想要化浓妆,穿很性感?当你们这样做的时候,在想什么?
Coco:化浓妆是因为学校的很多女生都化妆,我觉得很好看,很新奇,所以也想要尝试一下,毕竟女孩子到了这个年纪我觉得想通过化妆变漂亮是蛮正常的事情,只是我化妆的方法可能不对。穿着我个人觉得从来都没有太性感,可是爸爸妈妈希望我还是穿的像小学生一样明显不太现实。
Lili:你妈妈说家里一向都很民主作风,当你做了这些他们反对的事情时,民主还有吗?
Coco:虽然他们没有太强制性的阻止我做类似的事情,但是有时候批评我的时候话说重了我还是容易生气。至于民主这种事情,我觉得还是存在的,只要我还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民主就还是存在的吧。
Lili:你妈妈说9-10年级这一年过得很艰难,一度很后悔移民出国,你当时了解她的感受吗?你过得艰难吗
Coco:了解肯定还是了解的,只是在那个年纪,我自己那段时间也因为跟家里面不停的争吵很烦躁,所以就算了解也不想去做什么。
Lili:所以就在这个时间谈恋爱了?
Coco:我的恋爱跟生活的其他事情可以说是分开来的,不会因为生活上的其他事情影响我恋爱的节奏,所以说我恋爱跟那段时期可以说没有太大的关系。
Lili:很多教育专家说早恋是因为孩子缺少家庭关爱,还有纯恋爱而恋爱?
Coco:我在恋爱这方面很不赞同国内的思想,我认为根本就没有早恋这一说,并不觉得在我们这个年纪的恋爱就是错误的,这个本来就是因人而异,至少恋爱从来没对我造成任何负面影响,甚至有很多都是正面的。我单纯是享受恋爱那种甜蜜的感觉,跟缺少家庭关爱并没有什么关系。虽说确实因为我天生不太依赖家人的性格让我更加重视和我恋爱对象的关系,但是并不是因为缺少关爱我才去谈恋爱的。对父母的责任让我想要再回到轨道上
Lili:9年级放飞自我一年,后来为什么不继续了?
Coco:之前说了嘛,我不适合那种无所事事自甘堕落的生活方式,虽然不想当那么耀眼的大学霸,但起码要当个负责的学生负责的女儿吧,至少要做到普通人能做到的水平啊。
Lili:也就是说,原来顶端的感觉还是给你划了一条不能逾越的底线吗?
Coco:应该不是来自顶端的感觉,是一种责任感吧。
Lili:一般都是父母才会提到对孩子的责任感,子女对父母有什么样的责任感呢?
Coco:我爸爸在国内工作很辛苦,看着还是蛮难受的,如果辛苦把我送出来我却在这边混吃混喝,我是会觉得良心过不去的,会觉得很对不起我爸。大致来讲,就是我还是不太想让我爸对我失望,也不想对不起他的养育之恩。(对妈妈呢?)对妈妈没有对爸爸感触那么深,可能是因为跟妈妈经常吵架,气得不想去考虑了。
Lili:10年级重新发奋,做了什么改变呢?有没有你之前的圈子断绝往来?
Coco:其实,我九年级乱玩的时候成绩也没有掉得很厉害,也还有88分,然后十年级开始恢复补习班,跟我前男友两个人一起努力。跟他们算是脱圈了吧,没有完全的断绝来往,还是会打招呼,但是不一起玩了。我十年级没有任何朋友,就跟我前男友,我们两个相依为命,但是蛮充实的。
Lili:脱圈的话,会不会带来一些麻烦?
Coco:没有什么麻烦,对我来说想通了就直接脱离了,没必要拖拖拉拉的浪费时间。我并不那么努力,进更好的大学公平吗?
Lili:11年级妈妈身体不舒服了,需要回国,你让姥姥也回国,决定一个人在温哥华面对大学申请,当时是怎么想的?
Coco:当然是很开心可以一个人呆着了。我本来跟家里的关系就比较适合远程,不容易吵架这样,而且我觉得一个人自在很多,没那么多约束了。
Lili:可是正好是关键的升学时期,很多孩子都需要父母帮着参考,准备,甚至全包,你没有这样的想法吗?
Coco:我不太希望他们过多介入我升学期间的决定。本来从小学业方面他们除了很小的时候教会我学习,然后给钱让我去补习班,就没有提供太多帮助也没怎么介入过。所以我习惯了一个人安排计划我的学习。他们也不是太了解我的学习状况,能力之类的,所以这些事情我觉得我自己安排比较好一点,就算以后觉得现在的计划不理想,那再调整就好了,我觉得一个好的学习计划本来就是通过自己完善来的。
Lili:据你妈妈说,当时申请大学时你还是犯了很多错误,完全按照自己意愿来填报。有没有觉得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现在后悔吗?
Coco:没有后悔啊,我也没觉得犯了什么错,唯一可能就是我低估了UCLA的水平而已,其他的学校我本来也没有期望自己进得去,只是试一试而已,而且说实话没必要报更差的了,毕竟还有UT(多伦多)呢,再差的那真的就不如去UT了。
Lili:我听说你报的都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为什么想要去学对于一个女孩来说很难的理工科专业?
Coco:我没有觉得我在学习能力上比男生差什么,也没有觉得男生学理工科就一定能比我有很多的优势。
Lili:喜欢这个专业和你对未来的生活追求有关吗?
Coco:这个专业前景很好,也很适合我的性格和能力。
Lili:现在多大的这个结果对你来说满意吗?我看你原来中学去年录了53个北清,如果你在中国,也许就是奖状墙上的名人,而在温哥华,录取多伦多大学,很多华人家庭都觉得不值一提?
Coco:我其实蛮满意的,毕竟我也不是属于很努力的类型,如果还进了更好的大学我反而都觉得不公平了。UT的计算机工程也是很好了,还给了我奖学金。其实别人觉得不值一提我倒不是很care,我没有对名校的那种盲目渴望崇拜。
Lili:现在还喜欢消费奢侈品吗?对你来说,奢侈品是什么?
Coco:说实话,蛮喜欢的。但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吧,以前是虚荣感,现在是单纯的觉得好看,然后如果在消费水平以内,就可以买啊。现在就算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不想当堕落的年轻人,但也还是蛮注意打扮之类的。对我来说,可以穿的普通,也可以穿的奢侈一点,就是奢侈品对我来说只是装饰品,不是必需品了吧。
Lili:你觉得你有过青春期吗?叛逆吗。
Coco:我也说不清楚是不是叛逆,我没有故意的想去违背我爸妈的意愿,只是大部分时候我是比较坚持自己的想法而已。
Lili:你觉得留学机构对你的大学申请有帮助吗?
Coco: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但我也没有完全按照他们的意思来做,更多时候还是遵循了自己的意愿,他们的话只是帮我理清了思路,对自己的能力有个更深刻的了解。有选择的权利,这比成功更重要Lili:在温哥华的4年,爸爸大部分时候不在身边,习惯吗?爸爸还对你还有影响吗?
Coco:我以前跟爸爸的关系很紧张,动不动就吵架,比跟妈妈还严重,来加拿大后关系好了很多,可以正常的聊天了,交流也多了很多。我觉得我跟我爸的关系在我出国后改善了超级多。爸爸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很多时候要不是想到他那么努力,我不想对不起他,我就更懒了
Lili:你觉得有妈妈的穿线作用吗?
Coco:没。。有。。吧。。我跟妈妈在某方面要更亲近些就是我生活上,情感上的事情,会更喜欢跟妈妈交流。
Lili:那妈妈陪伴的这三四年对你成长有帮助吗?是什么?
Coco:肯定是有的,她陪伴在我身边就杜绝了我完全迷失自我的可能。毕竟异国他乡,要是一直都是一个人,特别是还没有适应的时候,还是会发生很多不好的事情的。
Lili:从现在往回看,会后悔走出国这一步吗?你更喜欢哪一种教育模式?为什么?
Coco:完全不后悔,在国内我大概不会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就算家里给我这个权利,学校也不会给。我本来就是比较独立自觉的类型,所以说国外的教育模式更适合我吧,我可以选择自己想学什么,怎么去学。
Lili:未来五年的目标是什么?
Coco:四年读完本科,看到时候美国政治的情况,加上自己学习状态,再决定是要直接继续读硕士,去美国读还是在加拿大读,或者是先出去实习,等有了一定工作经验和对这个领域的需求了解后,再看读不读硕士。
Lili:父母对你的意义是什么?
Coco:精神支柱,避风港,他们给我的支持我一直很感激。
网友讨论
1、陪读妈妈感同深受,我是在新加坡2年多的陪读妈妈,都说陪读妈妈辛苦,好在我们还有孩子作伴,孩子爸爸在国内下班回家家里冷锅冷灶,就像单身汉,每20天孩子爸爸都飞来新加坡看我们,他的付出也很大。
2、我也迷茫过,孩子在国内是成绩很棒的,出来读国际学校学的比国内浅会不会耽误了孩子,后来这2年多的变化,孩子的学习深度也许没有国内大,但是宽度大很多,知识面宽很多,孩子知道自己要什么很重要。
3、面对自己的孩子,我时而想起婚礼上的誓言,不管…不管... 我都如初爱你。
4、从头到尾听完了,感觉妈妈真的不容易,换我如果孩子过来出现那样的变化,我可能会崩溃的。所以说孩子的眼界来自于父母的高度。
5、留学生和刚来的新移民孩子扎堆;本地长大的banana一起玩;西人孩子一起玩,这是温哥华中小学的常态。在温哥华这个多元文化国家,主流指的是什么?
6、我儿子刚来新加坡时,小区里都是西人,他都不愿意下楼游泳,被我赶着下楼,那时候我以为他是偷懒,后来明白他是怕和西人说英语,
7、感觉我们大学才遇到的困惑和迷茫 Coco高中一年就解决了,未来的目标反而更清晰,学霸就是学霸。
8、儿子班级里25个孩子有10几个国家孩子,西人喊华人都私下叫Asia,平常很少在一起玩,分组完成作业这次是我儿子挑大梁完成的,西人和才和我儿子说我们很喜欢你,我那时候也问过儿子,学校西人朋友不多,儿子回答我,为什么我要融入他们,有时候西人家庭的家教未必有华人家庭好,我喜欢和谁玩就玩啊。
9、有的孩子说的好:“即使是去撞南墙也让我自己去撞,走不通再回头。至少是我自己的人生体验!”可是很多父母就是喜欢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功利心去让孩子补什么课,做什么义工,而不是出于孩子的兴趣!听说多大计算机很辛苦,不过她10年级就走了弯路,抗压能力已经练成了
10、说的真好。我们都想为孩子准备适合孩子的成长环境,但我们不是他们。弯路都是要走的,coco的对自我的未来还是蛮理性的,恭喜她找到自己的方向。Coco叛逆期,妈妈的做法让我学习了,真是一个智慧的妈妈。
11、你的分享对我现在来说,太有作用了,我闺女刚刚上初一,有早恋的倾向,她现在的心情是非常纠结苦恼,喜欢的小男孩捅破了窗户纸,老师和同学也知道了这件事,把事情传递得沸沸扬扬,她心里上承受了很多,也压抑。
12、孩子的这些经历我们都不应该把它打上“错”的标记,事情本身并没有对错的性质,对错的结果取决于我们看待事物的不同思维角度和最终处理的行为方式
13、陪伴孩子,妈妈稳定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妈妈的成长更远胜于孩子的成长。在这群里不断吸取营养,我也在慢慢成长
以上评论摘自成长思维家长群,感谢大家参与讨论,再次感谢Suzy和女儿Coco的真诚分享,让我们有机会成长自己,陪伴孩子。
关于作者本人:我是一个11岁女孩的妈妈,90年代末在复旦大学学习,毕业后在中国影视圈做了一些小事情。在陪同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也在思考,下一个人生的10年、20年,我可以做哪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来帮助自己继续成长,也帮助到别人。
关于转载与合作:我非常喜欢写字,如果你喜欢我的观点,并取得我的授权,我很乐意让你转载。如果你希望探讨家长在当时当代的教育思维转变或者愿意接受我的采访,也欢迎您联系我,联系微信号18601227867。谢谢!故事结束了,如此优秀的Coco最后藤梦全线阵亡,妈妈Suzy说“如果没有这四年的经历,让孩子找到自己坚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到了大学废掉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句话让我思考了很久。我自己的专业是我爸爸指定的,我在大学也经历过跟Coco类似的迷茫,过了很久才想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事后,我与芳芳学姐的讨论这个案例,她说:“北美整个教育理念都是让你寻找内驱力,就是找到召唤自己的使命——“calling”。而美国藤校招的大部分孩子,都是找到calling的。”
转自公众号aijiangmama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