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藤校发榜,今年的录取季几近尾声,微信群里论坛上便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讨论。
有不少家长困惑,孩子SAT1580,GPA4.0,七门AP课程都是A,乐器、运动、志愿活动也是统统没落下,为啥那些美国名校还是把孩子给拒了呢?
以下六种品质是是受到了美国大学普遍认可的。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Angela Lee Duckworth教授致力于探究毅力对成功的影响,从西点军校准军人,到公司销售员,再到参加全国学术活动的学生,无数的案例证明毅力才是与成功最相关的因素。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场“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越野跑,起跑线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途中跌倒时我们是否能爬起来越过障碍继续前行。
前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出身普通家庭但靠自己一路读到哈佛法学院,她为女儿定下的家规中就有一项是:不允许半途而废。“孩子们经常会在一件事情变得困难时就打算放弃,殊不知那才是他们真正开始学到东西的时刻。”
社交智商之所以重要,正是由人的社会性所决定的,而这在即将面临跨文化交际的留学生群体中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跟教师进行选课探讨,如何跟升学顾问商量大学计划,如何跟同学在项目中达成良好合作,如何与美国小伙伴交朋友,一旦这其中有哪一项进展得不那么顺畅,不仅会影响学业,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自控的最大意义就在于,不会因为眼前一时的“快乐”(棉花糖或者电子游戏)而丧失掉赢得长远幸福的能力。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发起了一项名为“Caring Schools Initiative”的研究,在对全美一万多名中学生调查之后发现,现在的很多孩子缺乏感恩的品质,对周围人缺乏应有的关怀和感激,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更糟糕的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对“成功”的定义狭隘,导致了永无止境的课业压力,无处不在的过度竞争,甚至是焦虑抑郁以及居高不下的自杀率。
在哈佛大学的倡导下,美国名校的录取政策也因此有所变化,比如在文书话题中增加了“回顾一下你曾经为家庭、邻里或社区所做出的贡献”,鼓励学生学会感恩并关爱他人和社区。
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1910年在巴黎的演说《一个共和国的公民》中,就曾阐述过同样的观点:荣誉不属于那些批评家,那些指出强者如何跌倒或者实干家哪里可以做得更好的人。荣誉属于真正在竞技场上拼搏的人,他的面容被灰尘、汗水和鲜血所模糊,他顽强奋斗,他屡败屡战,因为努力总会伴随着错误与失败,但他正是努力做事的人;为了有价值的事业,他充满热情,全力投入;最好的结果,他将最终取得伟大成就,但即便最差,他失败了也将失败得无所畏惧,如此他将永远不会与那些既不知晓胜利也不理解失败的冷漠怯懦的灵魂为伍。
“希望”作为一种成功品质与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Carol Dweck提出的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不谋而合:人的能力是随着外在努力而提高的,换句话说,大脑就像肌肉一样,越去使用它锻炼它,它就会越强大。不要轻易否定自己的能力,而是要乐观地相信自己可以通过不断尝试最终达成目标,明白错误和失败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同时愿意去反思和学习别人的长处。这样不仅可以拥有不断进步的潜力,同时还培养了应对挫折的强大适应能力。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