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VIA知识星球邀请了莫丽娟Jancey Mok老师,给大家分享了她是如何亲身实力拿到南加大offer,这里给大家整理出来,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在出国留学道路上越走越顺。主要以围绕两个方面来讲的:第一,如何选校?第二,如何准备申请文书?
下面来自莫丽娟Jancey Mok老师的自述:
我在做申请的时候我就是这样考虑这两个问题的。我的硬件就是GPA、托福、GRE。然后我的软件主要最突出的亮点就是我已经有四年的工作经验,因为这四年的工作经验。对我来说,向招生官展示的是一个长期的且一直在不断上升的一个事业发展的阶段,那除了这四年的工作经验作为我的软性条件之外,我还有一些专业证书。比如说:7所专家证以及其他跟教育管理相关的资质证书。此外,我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我还发表了一些学术文章,这些东西都是我的软件。
考虑到我的硬件和软件之后,我给自己心里定了一个目标,我的目标应该至少是进美国前五十的学校,最理想化的状态是可以进到美国前三十的学校。有个大概的目标之后,我就会去匹配我所要就读的学校。其实很简单,你只要把你想去的学校进行排名并且结合地理位置,就可以选出你所要去的学校。那我的选校技巧就是我希望我可以去到美国东部和西部的地区。我自己做了三个梯度的选校方案。
第一剃度:哥伦比亚大学、范德堡大学、南加大
第二剃度:波士顿大学、纽约大学、罗切斯特大学
第三季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文书最重要的部分,其实就是个人陈述,你需要回答的问题,其实主要是三个Who are you?Why you?Why me?你得向学校解释你到底是谁?你有一些什么样的背景等等。你要跟学校解释为什么你可以去到这个学校?为什么你一定要选择这个学校而不是其他的学校?在这个阶段就是你要对每个学校的课程设置,做一个非常精准的分析。要清晰的告诉学校,比如说我是看中这个学校的实习机会,看中这个学校的教授等等。
第一部分在文书当中还有一块比较重要的就是不同的学校针对不同的专业会给申请者出一些题目,让你来写这个文章。另外一块也就是文书方案中你的简历,如果你是学生,你就要突出你的学习经历、课外活动经历以及实习经历。像我的话已经是毕业,有一些时间了,那我主要突出的就是我的工作经历以及我在大学期间获得的一些奖项。
文书要怎么样把它合力来突出你的一个优势,那么我在文书是这样来反映我的优势。我描述了我在这些年的工作经验,如何去学习积累经验,并且从这些经验当中总结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这个时间节点发现我自己需要停下来去学习。推荐信上,推荐人也是通过多方举例来证明我在工作当中是一个非常主动积极的人,会去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希望获取更多的学习的机会。
当然了,像我前面提到的给每所学校的文书,都是不一样的。你可能主体结构是一样的,但是在最后一部分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要根据不同学校给出不同的文书。
所以在我写南加大的文书中,我是这样回答第三个问题的:我希望可以进到南加大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来解决我这些困难。而且,南加大所提供的课程刚好是可以解决我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让南加大的招生官觉得:第一,我知道自己要什么。第二:他们学校,可以提供的东西刚好符合我的需求。第三,如果这些东西符合我的需求的话。我是可以在他们学校,学出成绩,并且做出贡献来的。因为学校也会考量学生今后,在行业领域当中的发展。如果学生发展好的话对学校的名誉而言,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助力。所以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考核学校最终会思考到底要不要这个学生。
第二个部分就是推荐信。在推荐信当中,其实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为什么你非得选择这个学校?为什么学校要录取你?那我在找推荐人的时候,其实是应该一个排序。那这个排序就是如果这个推荐人很厉害,跟你有非常亲密的关系,熟悉你的经验和成长。那么你首先优先找这样的一个推荐人。其次你要去找跟你熟悉的人,但是他可能名气不是很大的人,这样的人,他的推荐的分量也是比较重要的。最后万不得已,你才去找那些不出名且又没有任何名气的人。那当时其实我这边是有机会可以找到哈佛的教授来给我写推荐信的。但是我跟这个教授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所以我当时就摒弃了。而是直接找了我的直属上司,我的大学教授来给我书写推荐信。
通过对于选校的设计以及文书方案的设计,这一系列过程我利用自己业余的时间,大概一共准备了半年的时间。其实在整个申请过程当中会有很多意外的情况,当然你个人综合实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不同学校所侧重点不一样,如果你没有判断准确的话,你有可能会做出一个失败选校决定。我相信只要知道确定好目标,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一定要去那里,这样的一个心态之后,才会开始真正的发力来做后续的一些文书,推荐信,简历等等相关的申请材料。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