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升学季,都会引发一大波“升学恐慌”。究其原因,无外乎家长们在国际学校和应试教育之间,太难抉择一条适应孩子发展的道路。那么,国际学校与公办学校,到底有何不同?
基本上每位应试学生,都经历过“朗读并背诵课文”的噩梦,全班齐声背诵,气势好不壮观。
而在国际学校,跨学科主题式的学习方式,也许更显人性化。每个学习单元,学生需根据设定的主题自主研习,提出质疑与困惑,并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资料搜索、综合分析,最后得出学习结论。
在探索中学习,最大程度的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几乎每个孩子都乐于参与。相较于强迫记忆、枯燥背诵,主动学习无论是学习效率,亦或是思维逻辑,都事半功倍。
很多国际学校虽然没有具体考分,但老师会根据每一个孩子的考试情况和平时的学习情况,每学科都会出具一份详细而系统的评估报告,并给予下阶段学习建议方案。
在国际学校,没有“别人家的孩子”,孩子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自己,超越自己才是最大成功,所以大多数国际学校毕业的孩子都相对自信。
应试教育,通常都有且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而与标准答案不同的答案就一定是错的。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次应试问答,孩子的填空作业问题是“地”,孩子的答案是“土地”,却被判定为错误,因为标准答案是“田地”。
但在国际学校,恰恰更鼓励发散性思维,更偏重于“说说你的想法”。每道考题,学生都必须拥有自己的思考,并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在潜移默化中,渐渐地,孩子必然学会思考和表达。
有一个段子,说只要临近考试,体育老师必须“生病”,体育课一定会被替换为语数外。
而在国际学校,却是非常重视体育科目的。无论男生女生,都有机会参加足球、游泳、棒球、篮球、跑步等各种运动俱乐部,无论下课或午休,学校都鼓励孩子积极去户外。运动不仅仅是玩耍,运动对于青少年的骨骼发育、身心健全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即使考分足够高,中国学霸们也屡屡被世界名校拒之门外,甚至被贴上“高分低能”的标签,只因应试教育造就了太多的考试机器,而缺失了最基本的人的爱好。
为了培养学生的多元化兴趣爱好,有些国际学校已经将戏剧课作为必修课程,生动的教学模式受到极大的追捧。在戏剧课,学生需要自己写故事、改编剧本、分配角色、设计道具服装、预约排练、搭配背景画面音乐等,最后才能呈现最精彩的演出。
也许表演是稚嫩的,但这绝对不是浪费时间的“过家家”。在一系列繁琐的准备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练就了团队合作意识,还增添了一丝落落大方的自信。而恰恰这些,才是社会生活的必备基础。
客观的说,国际学校也许并不是如此的不完美,应试教育也有其存在的意义,选择国际学校,只是选择更综合的人才培养规划,选择更远大的国际格局熏陶。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