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重来一次申请季,
你会有哪些地方做得不一样呢?”
“哇,那我肯定就要提早开始准备了。应该至少要从11年级就开始先刷标化成绩,利用之前的寒暑假多做点课外活动,多去其他地方走走看看,参加个暑校,让自己多经历点,这样在写文书的时候才有东西可以写,不至于像我去年那样,在12年级的上学期刷了八场考试,简直要累到爆肝,写文书的时候憋到内伤。”电话另一头传来的是林静同学有点小激动的声音,末了,她又回转了下情绪,淡然地说道“哎,前人的经验,都给后人铺路了,我大概就是后人的铺路石了吧。”
今天给大家分享申请故事的是喜欢摄影、画画看似文艺却偏爱理科的美高生林静同学。
今天文章的封面和配图都来自于林静同学的摄影和绘画作品。
你在这个摄影作品里发现了背后的故事了吗?
标化成绩:
TOEFL 90+,SAT 1300+
录取院校包括:
斯基德莫尔学院
Skidmore College
U.S NEWS美国文理学院排名41
佩珀代因大学
Pepperdine University
U.S NEWS美国大学综合排名46
寄宿家庭所在地的乡村景色
说起三金老师,我超佩服他的一点就是,他简直就是跟个行走的百科全书一样,但凡问到和学校有关的问题,不管问什么他都能接得上。记得去年写文书的时候,他总会让我回忆过去,简直是把我过往经历的鸡毛蒜皮的小事都问了个遍,他老爱说“凡事都有因果关系的”,还真的就被他挖到了很多痛点。我的主文书写的是我小时候横渡闽江的一个小故事,其实都过去了很久,我自己都不是太记得清了,但是他当时听我讲起这个的时候,就眼里有光地跟我说,“就是这个了故事了!”在升学指导的过程当中,它帮我理清了很多事件的思路和脉络,而这些是我之前都没有意识到的。
那如果说三金老师是我理性上的导师,那Emma老师就是我情感上的支柱了(哎,我这样夸她,她会不会得瑟呢)。Emma就一直像我的姐姐一样, 每次感到压力大的时候就会跑去和她痛哭一下,她都有办法安慰到我;有时候因为一点小进步自信心爆棚了就会被Emma虐一下,浇一浇我不知道从何而来的自大心态。反正她就是要么捧我要么损我,像我的天平上的另一个小秤砣,让我在整个申请季的心态不会那么失衡。
我在申请季学到的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凡事都是有“套路“的,申请也是一样的,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同一个东西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和古人一直说的扬长避短是一个道理的。做申请的时候要学会去呈现自己闪闪发光的那一面,相对于弱化自己的不足,学着如何去做一个更好的Story Teller,就是写东西的时候要给读者挖坑,还要做得神不知鬼不觉,让人跳进去了,还要拼命地夸你賊厉害。
林静同学的素描作品
Skidmore校园一角
我个人觉得亲自走一趟学校还是很有必要的,就像我当时在官网上看BU,就觉的挺喜欢的了,但是亲自走到校园里面,直面学校的建筑环境、迎面而来的学生团体的时候,想象着自己将来可以成为这里的一员,那种体验感是看看官网资料感受不来的。再比如Skidmore,我是很喜欢文理学院小而精的氛围,人少,竞争少,而且学校里的学生都能和教授们维持着很不错的关系,但是走到学校里的时候,发现它还是有点村了,我的高中已经在一个很村的地方了,权衡之下,我还是希望读大学的时候可以在一个相对繁华的城市里。而这些体验,如果没有实地感受,其实自己也很难去做权衡取舍的。
“那如果再来一次申请季,你觉得在现有的申请材料基础上,你再多做哪些努力,就会被BU录取呢?”
那肯定是早一年开始做申请准备,提升一下自己的标化考试成绩,多上一些AP课程,利用假期的时间多做一点课外活动。不过,倒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凡事,皆有因果。反正,就是,尽人事听天命。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