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er=硬件+软实力+运气。
在这3项中,中国学生最擅长的就是“硬件”,而症结往往在“软实力”。
留学申请中的软实力,大部分体现在社会实践经历、学术背景之中。中国国内高中能给学生提供的深度研究机会少之又少,得到研究机会在招生官的眼里就更为selective。
我们从官方数据来分析科研经历对于美本申请的意义,并附上学术科研的项目流程。
在很多美国前30名校的官网上,以下特质是招生官最希望从国际生,尤其是中国学生身上看到的:
学术能力Academic Performance
在美国大学审阅学生的申请材料时,最最重要的考察标准就是学术能力。通常情况下,大学的主要通过GPA,SAT,AP等标准化考试来查看学生的学术能力。而在中国,随着近些年作弊现象频出和机经的大范围传播,大陆申请者的学术能力被愈发质疑。
在实验室参加科研活动的意义,不仅证明了自己真的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学生及研究能力,更是满足了美国大学对“好学生”的期望。毕竟,如果能在高中时候写出大学水准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那美国名校就算再难,保持一个很高的GPA也不是难事。
专业度Expertise
之前曾经听斯坦福校友面试官讲过美国顶级名校最喜欢录取的,就是自己对某个领域有浓厚的热情,并已经在那些领域有一定建树的学生。
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已经通过自己主动的探索,掌握了远超于同龄人的知识深度和实践应用的能力。拿捐了450亿的扎克伯格在举个例子,在进入哈佛学computer science前,小扎其实已经在美国某个计算机实验室编出来了各种软件,还拿到了实验室负责人的推荐信。
对美国顶尖大学来讲,专业度是判断学生是否真正对某个领域有热情,有潜力成为该领域未来的leader的最佳判断因素。而能在高中阶段参与大学甚至更高层次才能研究的实验项目,无疑极大程度的证明了学生对该专业和领域的深度探索。
独特性Rarity
根据现在大陆的申请形式来看,课外活动的重合度真的太高了。中国的同学们普遍在做的活动,比如义工,各种模联等等。但其实美国大学真的看腻了。之前在参加一个前30名校招生官见面会的时候,还特意问过哪个活动适合写在文书里,但招生官看了一遍大同小异的activity list后,吐槽了一大堆,说他都能猜到申请者会写啥话题,根本不会细看。
但其实科研这个活动本身是比较少见的,在高中生群里也有一定门槛的,所以如果能写进文书,一定是个抓招生官眼球的活动。 科研实习的经历不仅可以帮助你深入了解相关专业或行业的实际情况,还可以丰富你的后期申请材料内容。中国高中生与美国高中生的主要差别之一是在实操能力,有一定含金量的科研实习可以作为很好的弥补,体现出你的实践能力和对所申请专业的研究深度。
学术科研经历很重要,但同学们也要结合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的性质与美国名校的招生要求情况进行合理的定位分析,从而真正达到背景提升的目的,进而为入驻美国名校奠定基础。
附:学术科研项目流程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