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个人特色,是目前在留学申请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点,不需要一个高大全的形象,什么都好,体育好、文化好、艺术好、乐于助人。完人的特点就是没特点的人,放在一边10分钟以后绝对记不起来你是谁。
举个例子,一位同学,他的个人特色很明显就是足球,那么以足球为这个中心点,还需要借助至少拉2到3个点来维持这个中心点,让它真正能够从你的背景当中突出出来。
比方说:你一个人踢得好,你有没有可能带着你的同伴们也踢得好,能不能当上你们学校足球俱乐部的队长,你自己踢得好之后,你能不能再去教小朋友也踢得好?就在这个过程中,你的领导力也体现出来了,你的沟通能力也体现出来了。
除此之外,场内你踢的好,场外是不是也踢得好?你是不是能带上你的足球器材去到一些边远山区,给那里的孩子们建新的足球场,换上新的足球……所以在这一点上不停地找支撑点来支撑这个中心,会让你的支撑点非常的靠谱。这就是所谓的打造个人特色为中心。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繁复的过程,可以总结成一句话叫做“一叶知秋”,就说你在仅有的、少量的、有限的向招生官表达自己个人背景的情况下,你是不可能描绘出一整个秋天的,你只能描绘“一片叶子”。具体来说,如果文章是以叶子黄了,叶子掉了,动物们开始准备冬眠的食材了,河里的水越来越少了,这些就很那记住。
而这两篇文章却让人记忆深刻,第一篇是一个孩子写去年的秋天与我相伴了6年的狗狗因为生病去世了的文章,虽然看起来没有任何秋天代表性,但他的这个秋天,萧索的烙印仿佛从这个文章里面马上就夺目而出了,非常有特点。另外一篇文章中,一个孩子写得像美食科普一样,讲他在秋天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吃蟹,讲他们家怎么吃蟹,他爸爸怎么配上黄酒,剁上姜末,写得栩栩如生。
这两篇文章完美地诠释了“一叶知秋”这个概念,其实我们从小就在被训练,只不过我们长大突然就忘了。如果我们从小发挥自己的潜力的话,仿佛间好像符合美国大学对你的这样的要求,所以不停的开自己的脑洞与这个世界所接轨,这样才能达到他们的要求。
其实文化认同这一块是个很虚的东西,大家都不知道在说什么,其实每个大学身上都有自己的标签,有些学校特别喜欢国际学生,比方说像Boston University,它一直把它的多样性作为特色,而你在表现材料中,应该努力的往多样性这方面靠,这样的话会符合他们录取学生的一个价值观。
比如说斯坦福,你知道他在硅谷,是美国的科创中心,你有这种创意的想法,你愿意将自己很多想法付诸于实践,并且把它打造成一个可供市场的产品,这时候斯坦福可能就对你特别感兴趣。所以研究出每个学校不同的烙印,针对他们的文化意识形态有条件地做一些自己的调整来符合对方学校的文化认同。
可能这些东西与我们传统的打造一个学生背景有所不同,但我相信这三点其实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学生软性背景的一个打造。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