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录取的几种方式
一般作为美国大学来说,在录取时候,有以下几种方式 ed (提前决定录取),ea(提前行动),rd (常规录取)ro(滚动录取)。ed,ea是美国大学本科提前申请的二种申请方式,这二者申请方式,从字面上可以看出,无疑都是占得先机不错的机会。通常说来ed/ea的录取率要远远高于rd(regulardecision)。通常占学校所录取学生的20%-50%。所以,这也是申请者有条件申请ed/ea抓住机会的根本原因。
ed是early decision提前决定录取,此类申请要求申请人只能申请一所学校,如果获得学校录取就一定要去。截止日期一般在10月底11月初,或11月中。通常在12中旬左右出结果。不影响rd申请。但ed录取后必须withdraw已经申请好的rd的学校,否则会影响申请其他学校的学生被录取的机会。
ea即 early action早行动,有两种,一种是要求只能申请一所,另一种是可以申请多所,和ed(提前决定)的区别是,录取了不一定去。被录取后也可以不放弃申请常规录取的学校。
rd: regular decision。常规录取,同时申请多个学校。截至通常在12月底到来年的2月1日。
ro:rolling,滚轮录取,是学校有截止日期,但没有固定的发录取日子。申请材料越早,越早被审理,录取机会就越大。采取先申请先得的政策。
什么是ED?
ED (early decision),我们常见到的EDI、EDII都归为此类。是有约束力的提前录取,只能申请一所学校,录取之后必须去。ED有约束力,很多学校会通过ED来保障他们未来的enrollment,也因为此,ED的录取率相对更高一些。
但是,ED录取也会有很多的潜规则啊!!
其高录取率中的录取的学生,很大程度在是优先录取了有校友关系、对学校有过捐赠、教职员工家的孩子,以及特长生(体育或其它领域)和少数族裔(例如拉丁裔,非裔会有明显的优势),实际留给国际学生(尤其是亚裔,从各学校的统计结论来看,亚裔毕业生虽然成绩优秀,但在为校园和community做出的贡献都是较少的,作为校友的回馈意识也很弱,这为亚裔申请名校带来了一定的阻碍)的配额也是限的,因此竞争非常激烈。
另一方面,对于有助学金需求的学生来说,有部分学校会表明不建议在ED申请助学金。还有一些学校会表示,如果第一年不申请助学金,以后也没有机会再申请。因此,需要在确定ED学校之前,把类似的因素考虑进来,避免真正录取后的纠结与后悔。(ED的截止日期一般是11月1-15日,结果会在12月中发放)
大部分顶级学校的ED只有一轮,但在TOP30的学校中,也有个别学校是开设两轮ED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ED2。如果在第一轮ED中被DEFER或者是REJECT,还可以考虑申请第二轮ED。开设ED2的学校有RICE,EMORY,NYU等学校。
另外Chicago去年在EA的基础上又同时开设了两轮ED,此举也比较诡异,申请也变得更加激烈。 (ED2的截止日期是12/15-1/15左右,时间和RD一样,录取结果会在2月中左右发放。不过,ED2的录取会更selective,因为这个时候的学生,无论在分数上还是ESSAY写作上都日趋成熟)
什么是EA?
EA:(early action)提前行动。无约束力的提前录取(Non-restrictive EA),可以申一所学校,也可以同时申多所学校。
EA录取后无捆绑的要求,并不要求学生做出保证报到入学的承诺。学生一般要求在每年5月1日前答复是否接受此学校的录取结果,EA被拒或defer也不会影响RD的申请。一般开设这种开放性EA的学校多数集中在25-59左右的学校,例如UVA,UND,UMICH,还有CASE WESTERN, Tulane, Miami等等。
除了无约束力的EA外,还有两种其它形式的EA,一种是single-choiceEA,另外一种就是restrictive EA。
这两种EA是具有排他性的,即限制学生申请其他学校的EA和ED。因此,你一旦选择了Single-choice Early Action或Restrictive Early Action,就不能再申请其他学校的ED、EA了。(这两种形式的EA不能同时选择多所学校,而只能选择一所,性质和ED相似,但没有捆绑承诺,录取后可以不去。)
开设这种EA的学校有Harvard, Yale, Princeton, Stanford, 等。我们可以看到像HPY, Stanford等大牛学校都是开设的EA,因为这档学校并不会担心学校的enrollment,而旨在筛选有个性的学生。(私立大学的EA的截止日期一般是11月1-15日,结果会在12月中发放,公立大学,除UMICH外,UVA, UNC,Madison等学校录取结果大多在1月中陆续发放)
还有一个Priority?
Priority:其性质和NonrestrictiveEA是一样的,一般多为公立大学所开设,也是我们常说的first deadline。
学校鼓励学生提早申请,方便掌握申请数据,预估未来的enrollment,可以理解成first come first serve。因此,在priority阶段,学校录取的概率也相对比较大。之前UNC,Umich (early response),UW-MADISON,UIUC,PURDUE等学校都开设了PRIORITY的申请。(priority的截止日期和ED/EA一样,一般是在10月15日,11月1-15日截止,录取结果在12月中和1月中左右发放)从目前的学校发展的格局来看,priority已经慢慢演变成EA的申请了。
以TOP50左右的大学为例,我将各大学的early policy做了以下的整理,大家可以根据不同学校的policy以及自己的自身条件来制定适合的申请战略。
备注:UC系统的学校不设置ED或EA,deadline统一为11/30,USC也没有设置ED或EA, deadline为1/15 (申请Scholar需要在12/1提交申请)
EA和ED申请的区别和优劣势比较
对于美国大学这二种抓住机会“提前录取”的方式,ed与ea有何区别呢?
首先,先来看ed (early decision)与ea(earlyaction)的共同点。二者在美国相当于国内高考的提前录取。无论是ed/ea,其申请截止日期上一般在每年的11月1日或11月中旬之前,录取结果在12月中旬就会公布。此外,ed/ea的适用对象都以申请美国排名前五十的大学学生为主。
虽然二者之间有共性,但是ea,ed也要区别来看,首先对于ed来说,它只能申请一所学校,而ea可以申请多所。如果学生通过ed被学校录取,学生必须到该所学校按受就读,而ea则对学生没有强制的要求。
那么ed.ea申请到底有什么优势了:一是ed虽然只能申请一个学校,但是录取率比ea要高一些,比如2007-2008年度,杜克大学的提前决定ed录取率为38%而正常录取rd的录取率为20%。而根据college board的数据,大部分顶尖的大学在提前申请的时候,就已经录取了当年录取总数的25%到50%的人数;近年来,常春藤盟校有40%的学生是提前申请时就被录取了。2010年的数据显示,耶鲁大学ea录取率为18.1%,斯坦福大学的ea录取率为16.2%,哥伦比亚大学ed录取率为23.8%,杜克大学ed录取率为38.3%,布朗大学ed录取率为22.6%
二是ed,ea的院校比较多,全美有大概400多所,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学校;二是录取结果早知道,也就是说通过ed,ea申请本科一般在12月中旬就可能知道是否已被录取,如若录取就省下大量精力和时间去做入学前准备了。如果没有被录取,那么可以继续申请rd也就是常规录取的学校,且不造成影响。
什么条件的学生适合申请EA和ED?
到底什么情况你能申请到ea ,ed大学呢?如果你确定了这是你想去的学校、你能够早早获得好的toefl和sat分数、你对高二及以前学校成绩和课外活动有信心、你可以提早并且高质量地完成提前申请工作,那你就可以从提前申请中获益良多,对你来讲,提前申请确实是难得的机会。
如果希望申请到排名前50院校的ed或ea录取,通常建议申请人达到的硬件条件有:
gpa:3.5
toefl:100 – 110
sat 1:1300-1500(阅读和数学两部分的总分)
sat 2:2200-2400(部分院校不要求提供sat2,但我们建议申请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参加这一考试)
什么情况下你不适合申请EA和ED?
当然,提前申请也是有利有弊的,除了优点之外,但也有一些“缺陷”或者说是“限制”,主要是时间的紧迫性以及捆绑性,因此有的学生并不适合选择。
1. 如果你不清楚自己要选择一所什么样的学校,那么你不要选择提前申请、尤其是ed;
2. 如果你希望获得几个录取和/或奖学金的结果、然后比较之后做出最优决定,你不要选择提前申请;
3. 如果你希望把高三的成绩和活动呈现给学校帮助你申请,你不要选择提前申请;
4. 如果在高三开学以后的10月底的时候,你的toefl和sat成绩还不理想,你不要选择提前申请;事实上,10月份的sat成绩一般可以被ed/ea的学校接受,但11月份的sat成绩就不一定还来得及了;
5. 如果你无法在提前申请的截止日期之前很好地完成申请,请不要选择提前申请。
谁更适合早申请?
我们都知道,早申请的录取率要比常规申请大很多,但也不能因此,就盲目随大流,要知道早申请也并不适合每一个人!!
以申请TOP50、冲刺30为例,如果学生能够在申请当年的上半年(不晚于9月份)拿到有效的标化成绩,如IBT:110,SATI:1500, SATII(二门或三门,or 视学校而定可optional),在课外活动上也有丰富的经历,如果假期有时间,更建议这些学生去意向学校进行校访,联系学校的学长学姐了解更多的信息,预约学校的面试,去admission office和招生官沟通,这些都是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学校的渠道。
如果目标非常明确,也可以申请该校的summer school,提前深入的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可以考虑利用早申请试试运气(为什么说试试运气,虽然ED的录取率高,但是实际录取中,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RD中更容易获得录取。因此,ED的申请心态非常重要,以最积极的心态去准备,同时也最好最坏的打算,录取了可以当是种彩票,被reject和defer后不要泄气,总结问题,在RD中最好更充分的准备,毕竟在RD阶段,随着文书写作的深入,对很多问题的思考也会随之更加深入和明确,这个时候的文书格局,思想深度应该会更高)
在美国大约有450所大学提供early admission计划。 但是early admission的政策五花八门,不同学校的限制和好处都不一样,光浏览学校网站查相关信息就是一件头疼的事。基本上early admission可以分为Early Decision(ED)和Early Action(EA)两类。还有一些学校有Single Choice Early Action (SCEA),这个会在EA部分提到。
ED v.s. EA
ED和EA都设有截止日期,一般为10月15日和11月1日。同时也都设置通知日期,申请者在12月就可以知道自己的申请结果了。运用提前申请的战略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用ED/EA冲击dream school。如果申不上也不耽误正常申请。另一种是用ED/EA申请自己觉得最靠谱最实际可以去的学校。ED/EA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很多大学的ED/EA高于正常申请的录取率。也就是说,申请者被录取的几率要比正常申请多不少,拿常春藤学校举例,他们通过ED/EA录取的学生占到总录取学生的25%-50%,而ED/EA申请者的数量远没有正常申请的数量多。下面分别说ED 和EA 的区别。
Early Decision (Binding)
ED都是绑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你被某一学校录取,那么你就同意一定去该校就读。如果你违反了这个协议,其它的学校也不回录取你。唯一能够让申请者解除绑定的办法是证明哪怕得到了学校的资助你也无法负担费用。但是举证的责任在申请人这方。ED另一个弱点是申请者不太容易拿到很好的奖学金资助,因为学校知道你别的学校也去不了。一个申请者一般只能申请一个ED,申请者可以申请其它学校的正常申请,但是如果被ED学校录取,那么申请者就要取消其它学校的申请了。
Early Action (Not Binding)
Early Action不会强制学生作出只上这所学校的承诺。我们觉得EA其实是比ED更好的选择,因为EA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就算录取了也可以选择其它学校。Single Choice Early Action(SCEA)是指一些学校专门要求学生不能申请其它学校的EA,但是可以自由正常申请。现在越来越多的牛校比如耶鲁、斯坦福采用EA的模式。
我们的建议:
如果你的背景很强,但申请的并不是非常top的学校,那么什么时候申请不会有很大的区别。对于那些申请牛校的学生,你至少要申请一个ED或者EA,因为你会有更高的几率被录取。提前申请对某些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优势。如果你认为你非常有可能被录取,那么就不要犹豫。但是,如果你对你的选择那怕有一点的不确定就不要申请绑定的ED,因为你不光耀付出精力和金钱去准备申请,还要放弃其它学校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未来四年的光阴。
总体来说我建议那怕是正常申请也是越早申请越好。我在招生办工作的时候,很多情况是申请截止日期刚过,一些录取就确定了。而这些申请材料是早早地就收到,早早地就审阅完了的。招生办也更倾向录取早递交申请的学生。另一个原因是“疲劳因素”。试想招生官们从11月开始每天几十份上百份的申请材料,到了截止日期的时候已经疲惫不堪。尽管大家都尽最大努力保持客观,但是很难说会不会因为疲劳而错过一些学生。第三,现在的招生系统都会时时显示已经确定了多少录取。当招生官看到已经发出去了这么多,很自然地就会认为应该在审阅上再严格一些,这样,虽然不公平,但事实就是如此。
无论哪种事情,你越早递交材料越好,越容易获得offer.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