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季入学美国的学生们都收到了期盼已久的offer。但去美国读书这件事情也真的并没有那么容易,妈妈圈曾与大家分享过一位母亲的心声 “妈妈在伯克利毕业典礼上却说:这四年我孩子没有适应伯克利,伯克利也没有记住他”,48小时刷爆朋友圈,获得了近70万的阅读。
如此大的阅读量正说明这不是少数人的问题,而是很多孩子在美国读书的家庭的共同心声。咱们这些看起来很优秀的孩子,到底是在哪些方面不适应美国教育呢?根源又是什么?
文中的这位妈妈反思说,在考虑择校时对美国大学的不了解是孩子没能适应伯克利的原因之一。确实,如果在选择学校时,家长和孩子能深入了解美国各种类型大学的不同,四年的本科生活将会有天壤之别。
比如大型综合性大学的教师学生比很低,学生受到的关注少,一门课经常是200来人,有时候授课的并不是教授而是博士生,但同时这样的大学科研能力极强,资源丰富,即使本科生也有机会跟研究生一起上课和做项目。
小型文理学院正好相反,教师学生比很高,里面的教授并没有科研压力,他们集中精力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甚至还有住校教授制度,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教授讨论请教,但这样的学校往往连研究生项目都没有设置,在理工科方面的科研更是薄弱。根据性格的不同,所选专业的特点,孩子应该去的是那个适合他的学校,而不是排名最高的学校。
另外,热评里广受认可的意见是觉得这个孩子在成长中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才是根源。可是,到底是谁剥夺了这个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仅仅是他的父母吗?而父母养育孩子的方法又是在受谁影响呢?我觉得在“不适应”的问题上,与美国迥异的中国教育理念才是难辞其咎。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许许多多在国内接受了12年教育的孩子就像淮南的橘一样,突然间被移植到美国大学中,他们搞不清、看不明的东西太多了,或者说他们缺乏搞清楚看明白的能力,那么又何谈“适应”呢?
美国课堂是学生主动探索的发现式学习 - Discovery Learning,中国课堂是学生被动接收的指导教学 - Direct Instruction
美国课堂往往是一个班里20几个学生坐得不那么整齐,课堂上发言也比较随意,几个人一个小组在小声讨论着项目,老师穿梭在课桌间适时提供帮助。
而中国课堂更多是一个老师站在讲台前,板书清楚得直接能当笔记,六七十个学生在下面井然有序,奋笔疾书。
课堂的差别体现出来的正是教育理念的不同。
美国老师的教学和教科书上的内容实际上不总是那么条理清晰,往往是由一堆看起来杂乱无章毫无头绪的材料堆积而成,老师会教授一些工具和方法,学生需要自己从大量信息中抽丝剥茧,辨别哪些是一手资料、哪些是二手资料、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实,然后再利用各种思维导图(thinking map/graphic organizer)来帮助寻找材料中的逻辑和大千世界中的真实。这种教育理念在学术界有个名字叫 Discovery Learning,发现式学习,强调的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来掌握知识的过程。
中国老师则显得“负责任”多了,他们在备课时已经把教学内容揉碎了嚼烂了,然后再喂给学生,解释明晰得不能再明晰,逻辑清楚得不能再清楚。所以在国内,我们定义一个优秀老师,往往会说“这个老师讲课特别明白”。
而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学生学习到的是条理清晰的结论,那套风靡美国的思维导图也因此派不上什么用场,老师已经帮学生归纳总结好一切了啊。
比如一提起历史课,我们想到的恐怕不是原始文献,而是某事件的历史意义一二三,然后学生需要做的就是基于这样的结论补充一两个史实论据。这样的教育理念也有个学名,叫Direct Instruction,指导教学,更看重老师直接传达知识的过程。
美国发现式学习理念的好处很明显,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相当于进行了一个个独立思考的训练。而且,这样的模式也更符合现实世界的要求。
从学校走出来进入社会,再也没人像中国老师那样,会把纷繁复杂的材料梳理整齐之后再交给你,你得自己想尽办法来理清思路、探寻真相。而12年的指导教学模式下,中国学生已经习惯了享受老师的细心呵护,不用走弯路就能直通罗马,但同时却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但是,没什么事物是完美的,发现式学习有优点,也存在很大的不足。美国教育界也一直在反省和反思。
首先,发现式学习对老师引导能力的要求非常高。美国教师群体也一样良莠不齐,有些更负责任更有能力,有些则不然。当引导学生通过原始材料分析推理时,一个优秀的老师能培养出孩子的思考能力,一个资质平平的老师则会将孩子置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境地。指导式教学虽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整体来说对老师能力的要求相对低得多,有了精心编写的教材作为辅助,教学的基本质量还是比较有保障的。
其次,发现式学习模式的教学效率很低。在美国这样地广人稀的情况下,一个班大概20个人,老师还算勉强应付得过来;而在中国,普通学校里动则六七十人的班级根本没法应用发现式学习模式。再有就是很多华人经常抱怨的,美国学校的教学进度太慢了,这也是发现式学习的副作用之一。
发现式学习的这些局限就导致美国教育中出现了“Sink or swim”(要么沉,要么游,全靠自己)的两极分化现象,饱受诟病。
美国教育本质上属于精英教育,看似快乐自由的教育实际上正在一步步完成阶级的分层。
在没有老师逼着推着和直接指导之下,普通学校里的普通学生仅凭自主学习往往更容易沉底,然后他们就成了仅靠高中毕业证找工作的低技能群体。而优秀的学校,优秀的学生,则在自主学习里汲取了最精华的能量,进而成长为具备批判性思维的社会精英,如鱼得水地遨游在广阔天地中。
中国的教育则更倾向于平民教育,老师通过指导教学尽可能推着所有学生往前走,让更多的人能接受到普及教育的福利。美国教育更在意的是“掐尖”,中国教育更注重平均。因此,对美国社会有些了解的人会发现,美国的学生里“沉底儿”的人比中国多,但美国的拔尖人才, or gifted kids,则被发现得早,提拔得快,有各种明校的选择,进而“精英”也比中国多,两极分化极为严重。
美国教育使学生具有主动争取资源的能力,中国教育让学生更习惯于被动等待
两种教育理念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在大学里也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美国学生特别善于主动寻找各种资源,因为他们很清楚,资源不会自己送上门。所以,别想着大学教授会在意你学没学会,你要是有啥不懂的就赶紧厚起脸皮去缠着教授问。再有,大学教授可不是天天在学校里等着你上门问问题,早在每学期最初的syllabus上就清楚标出了Office Hours(办公时间),得先预约才有可能找到他。
除了教授,大学还会有很多地方提供学习资源,比如Writing Workshop(写作工坊)可以帮忙提升论文写作能力,International Student Roundtable(国际学生圆桌)可以让留学生讲出自己的学习生活问题,然后听取顾问的专业意见,当然这些资源都是要提前预约的。
另外在美国校园很火,但在中国很少见的利用资源的方法就是学习小组,几乎每所大学的图书馆里都专门辟出了Group Study Room供学习小组使用。教授有时候不那么容易约到,能充分利用周围的其它资源也很重要,其中之一就是同班同学。
大家修了同一门课,很多课上的内容可以一起讨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总有些内容是你不懂,但你的同学懂,或者你的同学不懂,但你明白的,一番交流下来,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可能在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何乐而不为?
我个人对小组学习深有体会。一到美国,我就在导师的建议下选了一门历史系的研究生课。美国文科的研究生课通常都是seminar形式,就是大家事先阅读好教授指定的材料,然后上课一口气讨论三个小时,由于一门课往往只有不到10个人,想蒙混过关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这个材料呢,就是一本平均400页的历史方面的学术书,再加上两三篇相关主题的论文。
一开始我就只凭着一股蛮劲自己一个人吭哧吭哧地啃这些材料,经常深更半夜没法睡觉。但努力之后的结果却并不理想,我总有一种好像看懂了、仔细一寻思又迷迷糊糊的感觉。后来,我们一起修这门课的小伙伴就组成了一个学习小组,每周见一次面,聊聊各自的理解。接着我就迎来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时刻:美国土生土长的小伙伴告诉我,他们也根本没时间一页页地精读这些材料,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要先仔细阅读前言,因为那是作者写作意图和写作思路的精华所在;然后再泛读里面的具体内容,对每章节的结论部分关注一下即可;最后,在对整本书的架构和思想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之后,查阅几篇书评,看看学术界的其他人是如何评价这本书的,从而启发自己进一步思考。就是从同学身上学习到这样一套方法,让我不至于每天2、3点睡,还能吸收到学习材料中的精华部分,得到教授肯定拿到了A。
还有一种需要学生主动抓取的资源就是Alumni Networking,校友网络。在美国,一所大学多大程度上算是好大学,与它是否能维持好校友网络密不可分。忠诚的优秀校友既能为学校捐款,也能提升学校的声誉,还能为之后的学弟学妹们创造就业机会。
然而,这样的资源也不是送到你门口的,你得自己想办法去寻找。最好的例子就是LinkedIn,众多的美国学生都是在上面寻找自己职业规划领域中的校友,然后发出邮件,询问是否能一起喝杯咖啡聊聊。不要怕丢脸,不要担心被无视被拒绝,哪怕10个校友里有一个愿意跟你分享他的职场经验或者未来推荐一个面试机会,对你来说也是极为宝贵的。除了极少数人能拼爹之外,美国的“关系”都是这样靠自己建立起来的。
无论是中小学课堂上的发现式学习,还是大学校园中获取资源的能力,美国学生都体现出一种主动积极的态度。在个人主义的文化氛围和教育理念之下,他们很清楚想要得到渴望的东西,都是得靠自己。但这种靠自己绝不是关起门来拼蛮劲,而是尽可能地去主动学习知识,主动争取资源,被动等待知识和资源的青睐是不现实的。
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中国教育并不是一无是处,美国教育也不是完美无缺。但是,如果我们已经决定把孩子“移植到”美国土壤中,那了解美国的教育理念,学会如何在美国校园中充分利用资源就是必备功课了。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