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这个陌生的名词在大一下学期与我不期而遇,彼时我正参加由学校数统院举办的数学学术活动培训,当时任课的刘江老师恰好是我校数学建模组的主教练,上课时曾一边“鼓吹”数学建模过程之奇妙,一边“哀叹”建模条件之艰苦。事实上当时坐在下面的学生一个也不是数统学院的,我们连数学建模是什么都不知道,何谈参与?况且也没有竞争力,因此大部分人都没有放在心上,只是脑海里模模糊糊留下了些许印象。
时隔半年,2016年11月份,我再一次接触到“数学建模”。由于美国建模学术活动需要全英文写作,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提交了报名申请和选拔论文,机缘巧合之下正式迈入建模的大门。
以买水果为例,从小到大的应用题都写着:苹果3元一斤,香蕉2元一斤,妈妈要买20元水果,可以怎样购买?
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将水果的价格视为常量,而数量则被看作是变量,考虑到家里孩子的口味和喜好,还会有多种组合可以选择。但实际生活中,苹果的价格可能在2.8-3.1元不等,香蕉的价格也是始终波动的。
在买20元水果的前提下,这个问题可以看作是多组合线性规划问题,为了使效益最大化,让家里的每个人都尽可能多的吃到自己喜欢的水果。
在选拔培训过程中,我有幸遇到了两位非常优秀的队友,他们身上都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品质。大三的陆学长非常努力上进,几乎每天都泡在敬文图书馆里学习专业课的知识,同时在学习编程,为了考研还特地在学校外面租房奋战,他对待学习的认真令我感到惭愧,也由衷地感到敬佩。另一位大四的陈学长同属此例,这已经是他第三年参加这个比赛了,前两次分别获得过二等奖和一等奖。同时,他也是“创青春”大赛的一员,本学期初获得保研资格,夏天将前往复旦大学读研,是我学习的榜样。
优秀的人永远存在,只是我所处的井底限制了我的眼界。
两位学长都是非常优秀的前辈,为了不拖后腿我只好恶补知识。紧张的期末备考期,每周的建模题、每一个清晨的猎猎寒风、眼睛里的雾气……都成为建模这条路上挥之不去的记忆。
战线拉得太长总是令人疲惫,一个多月的赛前选拔让很多同学选择放弃,我也曾动摇过——究竟是及时放弃建模抓紧复习备考期末还是一鼓作气专心建模?我能够坚持下去吗?我有可能获奖吗?会不会最后付出一切却是竹篮打水?最后期末也低空飞过?
无论如何,凭借着一点点不服输的精神,我终于还是坚持到了最后。遗憾的是之前培训时的队伍被拆散,新的队友都缺乏经验,这无疑增加了很多困难。然而换个角度想想也并非没有好处:零经验意味着平等,在同等地位下的人总是可以取得比被动地位下的人更长足的进步。
因为主动探索获得的进益远大于被动。
老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相信我们这支新人队伍会有一个好成绩。
当然,校方领导也给我们送来了很多关怀,不仅调整了后勤保障安排,方便我们留校,还给我们送来了许多食物和牛奶补充营养,校领导们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他们对比赛的看重和支持。
美国建模比赛的时间换算成北京时间是1月20日上午5:50到1月24日上午8:50。12号期末考试一结束,赛前7天的准备工作又紧锣密鼓的开始了——队友之间的磨合、对往届获奖论文的研读、对word排版技巧的重新掌握,压力确实很大。
我们很快根据技能确定了分工,姜学长负责建模,王学长负责编程作图,我则是负责论文写作。没有输入就不会有输出。我在短短3天里阅读了长达40页的两篇同题目英文论文,对比两篇文章各自的特点和共同之处,学习他们的排版,同时还掌握了Photo Shop、鱼骨图等软件的使用方法,进益显著。
在赛前培训做题时,建模者常常会陷入没有思路、一筹莫展的状态,这个时候我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非常急躁。看着队友对题目没有丝毫想法不知从何下手,我总是会很着急却又帮不上忙,队伍的气氛有时会比较僵硬。好在王学长特别幽默,总是能巧妙地缓和令人尴尬的压抑气氛。
幽默感确实是缓和人际关系的一剂良药。
正式比赛的前一天晚上,教练们早早结束培训并叮嘱我们好好休息迎战,吃完饭走在师大的校园里,还是第一次欣赏到这样宁静的校园。(图为敬文图书馆三岔路口)
赛题下发当天,我们七点钟就赶到机房进行选题。一众题目都与时事新闻相关,分别是重建非洲卡巴里大坝、智能汽车车道规划、扩大机场乘客吞吐量减少排队等待、未来50年移民到火星的准备等等。
在中国知网、数学天堂等网站充分搜集资料后,我们慎重的选择了扩大机场吞吐量一题。通过概率分布采用蒙特卡洛随机数法模拟乘客流量,通过提高预检查乘客人数比例,采取M/M/C蛇形队列排队方式减少乘客排队等待的时间。
1月24日凌晨我们坐在机房里一遍遍校对公式符号、修改指导老师提出的语法问题,进行全新的图片文字排版。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在1月24日清晨七点,我们完成了最终核对并提交了PDF论文。通宵一夜,看着队友们通红的眼睛,内心第一时间涌上的情绪除了喜悦也有怅然,长达两个月的付出,终于走到了终点。回想正式建模的短短四天,我略过了多少用餐时间,盯着电脑屏幕查阅了多少专有名词,学到了多少新的知识,认识了多少不同学院的牛人,又有多少人陪伴着我,这些都是我人生的财富,我将永远铭记。
最后放上一张成果图,不论比赛成绩如何,这篇文章都是我们用心血凝聚出来的,在我们的心里,它就是当之无愧的特等奖!
转自享e企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