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官方使用了大学考生达标指标用来预测考生在大学的成绩。ACT官方机构通过对全美参加ACT考试的考生调研,指出如果学生在ACT各单项考试中分数达到某个指标分数,那么这些考生在未来大学里进修对应的类别科目时候,有至少50%或者更高的机率取得B或75%的机率取得C或更好的成绩。
1.ACT考试人数
该报告显示共有200万(2,030,038)高中生参加了ACT考试,这个人数占了美国高中总人数的60%。这个人数相对于2016年的209万(2,090,342)人数下降了一些,但是考试人数比例仍然不小。
2.美国ACT考生ACT成绩分析
2017美国ACT考生平均成绩为21分,高于2016的20.8的平均分。(感觉中国学生分分钟能达到这个分数)。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自2013年以来,美国ACT考生在英语部分的成绩最为理想,2017年有61%的学生能够达到其入学标准。充分展现了美国考生作为英语母语使用者在这个科目考试中的先天优势。
但是阅读部分的达标情况在2013年、2014年、2016年只有44%,2017年达到了最高百分比47%,可见阅读部分对美国考生来说也是很有挑战性的。(中国考生感到难的部分其实美国考生感觉也难)
数学部分的达标情况还不如阅读部分的达标情况,从2013-2015年百分比却在一直下降,2017和2016年百分比均为41%,虽没有继续下降,但是成绩达标情况依然不容客观。(看来这部分还是中国学生强哦)
科学部分的达标率一直在浮动,2015年达到了最高,但是依然无法达到40%。
2017年四门单科全部达标的百分比为27%,这比2016年的26%高了一丢丢,但是总体浮动不大。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美国ACT考生具有作为英语母语者的先天优势,但是数理方面的基础教育方面存在欠缺,从而整体达标率并不高。这就告诉我们ACT考试的综合考察性,我们要文理兼备,不能偏科。
从以上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
从单科的角度上来说,美国ACT考生在英语部分最为优势,有61%的考生都达标,科学部分是最为弱势的一科,只有37%达到标准。
从整体水平来说,2017ACT考生中,有39%的考生在英语,数学,阅读和科学四个核心科目中至少有三个达到了ACT基本标准。这一百分比与2013年、2014年百分比持平。
3.在美国参加ACT考试的种族分布
这个变化不大,相对于2016年,依然是绝大部分考生为白人(White),其次是西班牙裔(Hispanic)。亚洲考生(Asian)只占到了5%,但是比2016年多了1%。
4.ACT考试中成绩分布概况
下图是2013-2017年不同种族的考生3门以上达到基准线的比例。毫无疑问,亚洲考生当仁不让把其它考生甩的远远的,大约有62%的亚洲考生都能在ACT考试中达到要求,可以看到这一比例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不同种族考生在ACT四科中的表现: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亚裔考生在全部考生中只占了5%,但是表现确是非常突出,在每一科目中都是最多比例的人数达到基准线。
5.美国高中核心课程对ACT考生成绩的影响
由上图我们可以得出,无论是哪一门科目,进行过高中核心课程的ACT考生成绩明显高于没有参加核心课程的学生成绩,而且差异很明显。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重视高中核心课程的学习。点击查看美国顶尖名校对高中核心课程的要求
对STEM专业的兴趣也影响ACT考生成绩:
以上显示了学生在STEM专业、数学和科学达到的基准线。
美国高中达到ACT STEM基准分(26分)的比例,自2013年以来,从19%上升至21%,评分科学成绩从从28.0增加到28.7分,平均数学成绩维持在28.7分。
且如果学生达到或超过STEM基准分26分就可以准备进行第一年STEM大学课程,如物理或微积分。
6.热门专业中达到ACT各科院校入学及格分数的美国考生人数比例
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专业,各科达标考生人数也存在差异,未明确专业的考生也可以反过来利用ACT成绩判断自己适合学习的专业和职业发展方向。
比如,各科成绩较优的考生可以考虑进入计算机专业、工程、医学类专业学习,英语较优的考生则可以考虑管理方面的专业,数学不错的学生可以选择金融方面的专业等。
7.GPA、课外活动和ACT的关系
数据显示,当课外活动无变化时,GPA 越高,ACT成绩越高,即GPA和ACT成绩呈现明显正相关。课外活动对ACT考试也有帮助,但是有一定的限度。
最后附上ACT大神的备考经验,小伙伴们,认真学习吧~
1.语法
正如著名的备考书ACT Black book(强烈安利)所讲,ACT可能考了假的语法,它的原则和我们平时所说英语不是特别一样。所以提升ACT语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刷题。
刚刚开始学的时候:不要计时!不要计时!不要计时!做题越细致越好,边做边标注这道题的考点(真·中考英语),然后简单把思路写在边上。对答案的时候只要稍有疑惑的知识点/特别坑的易错点就记录下来,问老师问大神搞清楚,不要相信国内语法书。在完全弄懂第一篇的错误点之前不要开始做第二篇!不要开始做第二篇!不要开始做第二篇!因为你很可能两篇栽在同一个点,白白浪费时间还打击自信。不如借着第一篇的错误消化一些这个易错点,用第二篇强化一下。
事实上,对于托福能够90+的,了解基本语法结构的人来说,找老师从头到尾串讲意义不是很大,因为每个人的长处/弱点都不一样。我的做法一直是自己做题,找老师答疑。所以,从一开始就查缺补漏,而不要等到最后刷了好多题了才开始查缺补漏,那样效率很低。等到见到一套题的时候没有没见过的知识点,就看理解题啊、词汇题啊能不能做对/整套题能不能做完,再开始大量计时成套刷题。
对于阅读理解相关的题,做多了就发现套路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BTW,语法题有的题目答案会在文章的其他地方有暗示哟,总之,大家就尽量不要贪图速度跳读啦。
词汇题自求多福,并且背不下去的小伙伴,参见下面浸入式学习模式。empirical evidence告诉我们,如果你对一道题的答案不确定,跟着感觉走。选出来了的选项除非完全确定,就不要再改了。
2.阅读
ACT阅读虽然看起来很难,时间很短,但其实基本完全是信息性的。我们要做的仅仅是从文章中找到每道题对应的信息点,不会像SAT一样让你各种分(meng)析(bi)。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升从文本中获取信息的速度和效果而不用特别强调分析信息的思路。
前期做3-4套题之后,大概就会总结出来自己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小说哪个方面比较欠缺了。接下来可以用几天着重找那个方向的文本来读。长度尽量和ACT阅读差不多。除了小说之外应该都很好找合适的文本,小说的话可以照猫画虎自己选段。
第一遍读的时候不要像平时读一样,慢悠悠地画荧光笔查单词,而是假装自己在考试/真正读报,迅速浏览,之后合上它,复述一边内容和自己觉得重要的细节。然后重新精度一遍,反思一下自己漏了什么重要的点,为什么漏(长难句GG/原文太文艺没看出来/好烦好烦不想读了)。
这样搞20-30个文本之后继续回去集中刷4-5套题。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没有明显偏科,成绩能看,就随意做题,多多益善。为什么要训练尽量一遍记住关键信息呢?因为ACT考试的时候是没有时间读第二遍的。第一遍记住关键信息,做题的时候才能快速定位原文中对应位置,甚至秒答。
上面那个方法我用来刷了一轮小说一轮社科一轮人文,小说用了杀死一只知更鸟,社科人文用了NewYork Times Journal(强力安利),然而我的主要学习模式是浸入式学习。作为普高党,浸入式环境全都是要靠自己搭建的。学AP,告别不必要的中文读物,和counselor交流的时候全程英文,刷电影,刷wikipedia,刷quora……并没有刻意背过单词。
然后,在刷题的时候不要用荧光笔/彩笔。用荧光笔/彩笔能够有效提高阅读效率,然而ACT爸爸不让用,所以要养成克服艰苦条件的习惯。仍然是临考的几周要成套刷题。
另外,ACT和SAT的文章都有政治正确性。各种话题会经常与Minority平权、学生心理发展、自我定位、self-actualization等等有关,有着强烈的American Spirit。如果对这种套路很熟悉的话,辨别文章主旨会非常简单。如果你的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去学学美国历史/读那些在美国学生中脍炙人口的本土经典(例如,Gone with theWind)。可以把材料结合到上述阅读训练中,效果非常好。
等。
3.数学
这个真的没脸说/哭。
1.准备一个非CAS计算器,学会用它画函数,会很有用。充好电。平时做数学就用它。
2.平时刷题的时候不要不做数学。我的做法是数学每套随机出来20道做。
3. 自己搞不会的知识点,矩阵、复数、统计一般来讲是我们的弱点。
4.好好审题,指读。目测是因为这个跪了。ACT非常善于挖坑。
4.科学
如果有人是知识性的虚,那么你可以去看看普高教材理化生的实验部分,了解基本的实验原则(控制变量、数据分析、correlational/causational relations etc.)再来做题。如果高中理科不虚,那么只要能读懂题能做完,成绩就会不错。科学前期的做题原则和语法差不多。
虽然很难像语法一样总结知识点,但也有很多套路。什么审题啊,完全不对的数据啊……还是,每个人的弱项是不一样的,遇到错题仔细分析就好啦。
在刷题的同时,搞一点托福的自然科学内容来读,搞一套科学常用词汇来背。如果非常虚,就有空多读一些科普性的journal和网站。强化一些科学思维对科学推理成绩好处很大(如果时间紧张,请集中精力刷题)。
安利一点:Scientific American/ NationalGeography/MIT等大技校的校园科研新闻…其实终极大招是将科学与自然科学AP混合备考。ACT科学推理经常考的化学平衡啊、力学实验啊,在AP材料里全部都可以覆盖到。
有一个同时适用于语法、阅读、科学的注意事项,对于科学尤为重要。在刷题的初期,要尝试不同的做题套路,然后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坚持到底。我在做语法的时候从来不会先通读全文,而是边读边把能做的题做掉,不会做的回头再看一遍。基本上最后每篇4分钟左右。
阅读的话我会先读每一道题题干,尽量记住,在文章中标行号,之后去读文章,回来秒选,记不住的话再回去找。科学则是读完它的背景介绍和概括就去读题,然后再找对应的数据/opinions。当然,不要学我OwO,找适合自己的就好。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