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是一番落叶缤纷的秋日景致,
18岁的王家驹将进入
这个历史悠久的学府,
继续探究他所热爱的物理世界。
王家驹是青岛第五十八中学
的一名“准毕业生”,
与他的同学们不同的是,
早在去年底,
他就被英国帝国理工大学预录取.
一个月后,他又接到了心仪的
剑桥大学抛来的橄榄枝,
并获得了总额可达
170万元的全额奖学金。
不过,这个看起来身披光环的
“别人家的孩子”却认为
自己“只是一个爱打游戏、
玩起来也很疯的普通学生”。
一身深色翻领大衣,灰白条纹的打底衫,手提一个保温杯,王家驹看起来比同龄人要沉稳一些,在言谈中,却时不时流露出一股天真的孩子气。
△ 图为王家驹。
英国金砖五校中,王家驹所申请的两所全部通过,他坦言,是对物理的浓厚兴趣和知识积淀,为自己叩开了剑桥的大门。
为什么喜欢物理?
王家驹的父亲是青岛一所高校物理专业的科研人员,“可是他从来没有刻意引导我往这个方向发展”,王家驹告诉主城君,据他回忆,对于物理的热爱,起于自己童年时对星空的好奇.
“我四五岁的时候,跟着父母在加拿大生活,北方的星空格外耀眼,我经常会想,星星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触及灵魂的问题。”
长大后,王家驹发现,这些童年的疑问,都已经被物理学领域的研究者进行了解答,“你能想象吗?那些遥远的地方在发生着核聚变,这太神奇了。”
沿着兴趣探索,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逐渐满足不了王家驹的好奇心,在课堂之外,他经常沉迷于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相关纪录片和英文原版书籍。
王家驹的班主任王洪娜同时是班里的物理任课老师,“对这个学生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有一次上课讲到黑体辐射问题,这个内容高中课程基本不涉及,班里的尖子生甚至是老师们也了解不多,王家驹站起来给大家透彻地讲了一番。”
不过,兴趣仅仅是前提,取得成绩离不了扎实的功底。
“先做该做的事,再做想做的事。”王家驹总结道,这是自己最为受益的学习习惯。
王家驹曾在英国读了三年小学,二年级时,有一次他急着出去和同学玩,草草地完成了一篇英语阅读作业。“回家后,我发现我爸爸很认真地看了一遍,并且一个一个地指出了我马虎敷衍的地方,从那以后,我写作业就没有再应付了事。”王家驹说。
△ 王家驹即将就读的剑桥大学麦格达伦学院。
“刚回国时,我的汉语比同龄人差一些,父母就给我报了个书法班,我每天写语文作业经常会写到晚上十点,因为每个字都是用书法老师教的方法慢慢去写。”据王家驹回忆,无论多晚,妈妈都会一直在旁边陪着自己,一个学期以后,王家驹的语文成绩就从27分提高到了90多分。
王家驹初中时便有了去国外上大学的打算,进入高二下学期后,他开始全面备战申请国外高校。
2017年暑假期间,王家驹雅思总分达到了8分,A-Level(英国大学入学考试课程)中的三门也取得了A*的成绩。
“这个过程其实挺孤独的,我和班里的其他同学在学习上其实是没有共同语言的,很多障碍都需要自己去克服。”
不过,即使是备考最为紧张的阶段,王家驹也会尽量在11点前完成功课,而且给自己留出放松的时间,打打游戏是每天的娱乐项目之一。
“他是那种非常爱玩的孩子,经常一下课就拿着羽毛球拍第一个冲出教室了,上课后半天回不过神来,没少挨训。”王洪娜告诉主城君,王家驹是班里的文艺委员,“学校组织的辩论大赛、合唱比赛中,王家驹都是班里的中流砥柱,还在学校的话剧节、英语戏剧节中做导演。”
△ 青岛第58中学内景。
繁忙的备考结束之后,王家驹仍然没有闲下来,现在他已经是一个英语教学机构的兼职助教,“一方面有机会和更多学生交流,同时还能回顾自己复习A-Level的知识,得让自己重新充实起来。”
9月,王家驹即将踏上赴英求学之路,对于未来,他有不少期待——
想买辆自行车在美丽的剑桥穿行,想进一步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量子物理领域,想在将来解决更多人类未知的问题,哪怕只能迈出一小步。
● 不论平时练习还是考试,做每道题的每一步都要保持清醒,保证自己做的每一步都是对的,再做下一步。
● 别让自己太累了,该玩的时候使劲玩,玩和学习都要做到全身心投入。
*转自青岛主城,青岛主城独家稿件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