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人看来是羡煞旁人的高级白领,标准的新锐中产阶级,最近却在认真考虑离开北京的问题。
因为这次真的戳到CiCi的痛点了,眼看孩子到了入学的年纪,却因为学区房的原因无法就读到优秀的学校,优质学区的房子火箭式的增速是逼迫她逃离北京的最主要原因。
手里有着400多万的资产却换不来一个学区房的尴尬现实摆在眼前,CiCi整个人有点崩溃,但是可悲的是CiCi的困境并不是个例,它反映的是很大一部分中产阶级的现状。
与CiCi情况差不多的却又截然相反的还有安妮,安妮和老公是在国外读书时认识的,两人回国结婚育有一女,他们没有紧张的准备学区房,也没有焦虑的给孩子抢学位,因为两人都有海外工作和留学的经历,她和老公在孩子教育上倾向于西式教育,希望通过就读国际学校的方式让孩子去到国外学校读书。
几年后,给女儿选了一所小众的私立小学,收费相对一般私校较低,这里聚集很多和他们想法相似的家长,而且受教育程度很高,思想特别活跃。他们希望避开应试教育,以西方教育理念为基础,给孩子们创造一个个性能得到充分尊重和发展的环境,让孩子们在爱和自由中成长。
因为没有沉重的学区房压得喘不过气来,经济上并没有压力,所以他们每年带着孩子去国外旅行1-2次。斐济是他们的第一站,女儿还将自己的玩具,送给那里贫困的孩子。
在旅行的过程中安妮还发现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7岁的女儿能轻松熟练的掌握货币兑换;在规划旅行路线的时候对地理位置也能学习记住;而且英语口语和当地人交流完全不需要爸妈做翻译。
7岁的孩子在国外适应的如鱼得水,这是安妮很开心和欣慰的事。安妮说:感觉每次旅行都像是检验孩子学习成果的一次考试,你能从它的表现中清晰了解她对这个世界了解的多少,了解的如何……然后也就更坚定让她在国际化道路上走下去的信心。
为什么有的人为孩子选择了国际学校,有的人而是倾尽全家财力购买学区房。
这其实归根结底,是个教育方向的问题。只有定好了教育的大方向,往后的所有具体实施策略才不至于盲目,瞎攀比,所有的选择是有根据和目标的。
方向,用来指路。方向错了,路就错了。我们常说,这是一个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的时代。
处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