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高中,学习IB国际课程这“暗无天日”的两年,现在回忆起来却是让我脱胎换骨的两年。IB教育让我最感动的一点是:在这种学习环境中,我所理解的东西可能不是主要的,但绝对不是错的。
上周,蓝橡树发表了一篇《美国“毛坦厂”: 没有体育课, 学生疯狂学习, 高压末位淘汰, 常青藤的宠儿》引发讨论。IB课程虽被誉为“难度最高”且“含金量最高”的国际课程,但中国家长对它知之甚少。甚至有不少孩子已经在IB学校的家长,对IB课程的认识也仅限于一个概念,孩子在IB学习过程中,具体会遇到哪些问题,家长们并不知晓。
Nianci在上海长大,高中时转学到美国一所高中,机缘巧合之下她选择了IB课程。虽然这所高中不像美国“毛坦厂”International Academy那样——做IB课程起步早,成熟度高。这所高中刚开始尝试做IB课程,老师和学生一起“摸着石头过河”。但Nianci的学习强度,一点儿也不亚于IA的学生。
Nianci认为,IB课程的难度如传闻中的一样难!对有志于IB学习的学生和家长,提前预知到它的难度,做好各方面准备非常重要。
刚跳出应试教育的"龙潭"
又误闯IB课程的"虎穴"
先介绍我的情况。
我是一个很学习不错的学生,高中就读于上海静安区某市重点学校理科班,年级排名在30-50位,成绩算是一流。按照这个成绩,高考进入国内985,211高校应该没什么问题,即便是申请国外学校,也有比较大的把握。
但我在高一的时候却放弃了这条清晰的道路,只身赴美读高中。说好听点,我是因为不认同国内高中的学习方式,刷题考试排名占据了我大部分时间,我从小喜欢画画,进了高中一个星期画一次画都做不到,这让我非常沮丧。不过如果你认为我是逃避国内学习压力也可以,我当时真的认为美高的功课会更容易些,能让我把精力更多分配给我热爱的美术、音乐等学科。
不管怎样,高一结束我就出国了,第一年在一所美国私立高中。这所高中功课太简单了!国内初中水平,所以一个学期后,我就决定转学,进入了另一家更有名气的私立高中。
那所私立高中是第一年开设IB国际课程,我当时也是被前一所美国学校的课业难度弄得有些野心膨胀,即便IB难度名声在外,我还是毫无犹豫得申请参加IB班。而且不听老师劝说,一下子就选了5门High Level(高等难度)的课程,包括化学、美术、数学、美国历史和英国文学等,1门Standard Level(中等难度)的法语课程。
后来证明我的选择真是有点“自不量力”,因为IB课程确实如传闻中一样难!即便是从小在美国读书的学生,淘汰率也很高。我们第一届十几个IB学生,最后只有6个拿到了IB证书,其中当然包括我。可是你无法想象这2年我经历了什么。
IB难在哪儿?
巨大的不确定性、开放性和自主性
都说IB是最难的国际课程,究竟难在哪里?
拿化学课来举例,国内的化学课可能是老师在讲台上演示一个化学实验,然后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学生下课复习做题。但在IB的课堂上,老师只会事先把实验要求告诉你,然后就放手放我们自己去完成实验了。有时候也会有团队合作,大家一起来完成实验,发现实验结果,各自撰写实验报告。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考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写实验报告时,也是也非常好的反思过程,训练人的学习自主性。
有很多学习IB的学生会提到跨学科学习,实际上在我上学过程中,真正几个学科一起上的情况并不是很明显,但是美国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和思考能力,潜移默化影响我。
还有一个我印象非常深的不确定性来自于老师的“不权威”。当我们在学习时遇到困难,很容易向老师求助,但当得到老师一句“我也不知道”的回答时,我当时内心是奔溃的。因为在国内,老师是绝对权威的象征,无所不知。
但我毕业后回想起来,怎么可能会有无所不知的人呢?老师作为一个人,他可以不完美,可以不知道,这非常坦诚,比掩饰和应付学生,坦白告诉学生“不知道”,鼓励我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学习方式。
IB好在哪儿?
它提升了自信心,激发好奇心
很多人会说IB很难,想当然认为课程难度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有厌学情绪,我的感受恰恰相反。学习IB的过程很艰苦,但它能带给你的成就感也更大,在“努力-努力-再努力-成功”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信心。
学业就算再难再累,我的信念是“我是可以的”,因为IB衡量一个学生的标准非常多。而在国内读高中的那一年,我因为学习一度有点跟不上进度,几次考试失败,我几乎要全面否认自己。
我最喜欢的课是英国文学,这门课可以类比国内的语文课吧。我在国内学习了接近10年,国内语文课学习的那种需要有统一的理解,有关键句子,要知道“作者表达了什么”的方式,深深影响了我。所以我刚开始接触英国文学时,是非常不自信的,我希望能有一个引导性的问题可以让我知道我自己要看什么,能帮助我理解人物塑造。
但IB的英语文学课可不会这样上。老师会布置课下看一章节的内容,比如《包法利夫人》。上课的时候,你把自己所有对这一章节的感悟,收获都可以表达出来。没有不重要的感受,没有不对的理解。不过老师也有对课堂的把控,他会对他认为比较重要的信息进行深入引导。IB课堂对观点的包容度极大提升了我的自信心。
我认为这种包容的心态不仅在学习,对人生都是非常重要的。应试教育下,一旦学生的答案和标准答案不一样,这就是一个非常直接的否定,不可避免学生就容易否定自己。在IB的学习环境中,我所理解的东西可能不是主要的,但绝对不是错的。只有在这种氛围下,才能鼓励学生有自己的反思,去质疑,去思考,我感觉到学无止境。但在有对错的语境下,就不可能发生。
我认为IB还有一点非常可贵的是,在学习中,我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激发。我现在已经回到国内工作,也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和事,对于我不知道的事情,我第一反应不是排斥,而是很好奇想去试试,知道它是什么情况,也有做研究的好奇心。我虽然不是个研究型的人,但对于我感兴趣的事情我可以持之以恒得坚持下去,包括美术和音乐。
IB强调终身学习的精神,
让人终身受益
IB这“暗无天日”的两年,现在回忆起来却是让我脱胎换骨的2年。
大学时我自己DIY申请到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这所大学全美排名15左右,高中修的IB课程也抵了一部分大学学分。
我读IB那一年,国内对IB的了解没有现在那么多,我自己也走得很迷茫。现在有不少父母,孩子会问我IB怎么样?学之前要做什么准备?
我的建议是:作为父母来说,一定要学会放手,要给孩子走弯路,自己找路的机会。如果没有培养起他这方面的能力,读IB一定会适应很久,甚至就无法坚持。
我在美国高中读的是IBDP是IB的高中阶段,但其实IB是一个非常完整的课程体系,有小学阶段的PYP,有中学阶段的MYP,父母如果有条件,也可以让孩子尽早接触。即便没有计划最后让孩子学IB,但IB所强调的终身学习的精神,探究精神,跨学科学习的理念,也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IB挑战性那么强,
学之前要做好哪些准备?
既然IB是一门极具挑战性的国际课程,那么很显然,并非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念IB。其实从IBDP的课程框架出发,就会发现哪些学生适合学,哪些就不一定了。不过即便是适合学的学生,在最初接触IBDP的时候一定会有不适应的阶段,要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首先,从学习基础来看,我认为学习IBDP必须要有基本的识数能力和读写能力,不然在语言理解和数学逻辑分析上都会有问题。从技能角度看,独立研究的能力是必须的,这也是IB learner profile中强调的特质。
英语能力也是必须的。除了母语科目,IBDP都是全英文教学,平时的课业加上考试和论文都是全英文的,尤其是学术英语能力,这一点中国学生比较欠缺。
再次,从学习态度来看,自我管理包括时间管理就不必多说了,IB的学生一定是积极主动的,不是老师让学生做什么,而是学生了解自己的弱点,然后想办法去解决。毅力也很重要,因为IBDP的18个月学习时间节奏很紧,期间还要忙申请,参加各种考试,的确很具挑战性。
还有就是应对挫折的能力,在学习IBDP的过程中,多少会有这样那样的失败,甚至会有一段时间找不到任何成就感,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有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而不是轻言放弃。
免责声明:本文由Nianci口述,蓝橡树原创。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