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凭借着“特长”这则敲门砖挤进重点高中和大学后,大多数体育生都选择了放弃了自己那些他们曾经为之奋斗了十几年的体育项目,即便曾经有过再疯狂的热爱,也只是一块踏过了就不再需要的跳板。
而对于体育作为专业来训练学生来说,那么他们面临的情况就更为尴尬。国人对于体育生有一种天然的偏见,认为他们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练体育大多被逼无奈。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体育生,要不然成为天之骄子,要不然成为边缘人,非此即彼。
就像《摔跤吧爸爸》中一样,想要成为专业运动员,其中付出的艰辛不为人知。而且对于那些比赛中成绩平平无奇的运动员来说,现实则更加残酷,多数人都在耗费了数十年的青春后,暗淡退役。出类拔萃的毕竟只有前三甲,其他人在当了分母之后又要重回到普通人的生活,终归是有些不适应的。
《每日人物》采访过国家队柔道中的一位专职陪练,在成为陪练之前,他们也是想做运动员的。然而奈于没有成绩,只能成为国家队金字塔的最下层——陪练。
他们每天机械般的重复训练,一天要被摔300-500次,没有出去比赛的机会,他们不再去想今天都做了什么。
而这只是万千依然在为奖牌奋斗的体育生的缩影。
那么,其他那些没有成为冠军的体育生,现在又怎么样了呢?
除了陪练,他们中的多数成为了老师、专业健身教练、平面模特、教练裁判、解说、记者……这些是还在体育行业内的,还有一些则比较边缘,比如贩卖体育器材等等。
当然职业不分高低贵贱,更何况这些职业无论从收入上、还是发展上,都算得上是一份好工作。但是当想到他们自小都曾经被挂上过“有天赋”、“有特长”的标签时,又难免生出一点“伤仲永” 的心思。
不仅如此,最关键的是没有从事专业竞技的运动员还要被贴上“没文化”、“被淘汰”的标签,而实际上,大多数人选择自己的职业是出于多方考量,并不是没有退路的选择。
在国外,体育生面临的困境与偏见则相对于国内好了太多。
就全球而言,体育特长生是世界一流大学,特别是美国顶尖大学最重要和最偏爱的招生群体之一。
无论在私立大学还是公立大学,体育特长生是唯一被冠以“特长生”称谓的特殊招生类型——例如,它们就从来没有招收过“艺术特长生”。尤其在私立大学,体育特长生所享有的特权地位仅次于校友子弟。举世闻名的“常春藤联盟”,并非是知名的学术共同体,而是东部大学的校际比赛联盟。
但相对于国内急功近利、揠苗助长式的加分录取,欧美大学录取同样青睐体育特长生。据了解,2017年哈佛录取的新生中有10.3%是有体育特长的运动员。
但体育和艺术成绩只作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其中一部分来考量,这样相对公平。斯坦福招生官曾经透露,斯坦福所招收的体育特长生,的确是因为学业成绩和体育特长同样突出,达到了大学的入学标准才被录取的。
唯一的区别在于, 在决定他们录取结果的诸多因素中,体育特长所起到的作用最大而已,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学业成绩不达标。
像国内这样过早把某一方面做到很好而奖励式的加分录取,才是违背正常人发展的路径的,包括体育特长,包括数学物理学术活动,不要过早培养这样的专才。
美国在这方面就平衡的非常不错,虽然美国同样盛产体育明星。但与国内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的是,美国顶尖的体育人才基本上都来自高校。
在奥运冠军榜上,许多取得辉煌成就的伟大运动员出自大学,他们在竞技场上实现了另一种卓越。在校园里和你擦肩而过的学生,很可能就是一位奥运冠军。
不仅如此,与国内视体育生为差生不同。
欧美社会其实是相当青睐体育生的。例如,在美国体育队或其他学生团体的领袖将更被招聘单位所看重,因为担任领袖的经历使他们比平均成绩优异的学生更可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取得成功。
更极端的例子是,华尔街一家咨询公司招聘毕业生的对象居然只瞄准所有大学运动队的队长。因为它发现,与高分学生相比,这些学生所具有的坚毅、时间管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素质使他们更适合在商界立足。
这样的社会环境绝对是中国现阶段所不具备的,现如今国人依然是《摔跤吧爸爸》中的观众一样,冠军即一切。拿到奖牌的运动员是英雄,而没拿到奖牌的运动员,只有一身的伤病和国人对他们不外露的“同情”,因为他们除了运动什么都不会。
观众是永远看不到领奖台背后退场的那些“普通人”的。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