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出国留学人群从早先以大学生毕业以后为主,逐步转向大学阶段、中学阶段出国留学的孩子越来越多,低龄留学趋势越来越明显。
加上国内的改革,整个国际化教育规划对于新一代的家长是蛮复杂的一个命题。
走国际教育路线,势必要比体制内更需要规划。
为什么一定要好好规划
国际课程A-level,AP,IB,IGCSE……很容易把人整懵。
尤其对绝大多数国内家长来说,对这些课程毫无概念。
而且,这其中还存在很多误解:选了一种课程体系就“定终身”了?选错了课程是不是后果很严重?
其实更多家长没搞明白的是,如果你的目标仅仅是送孩子本科海外留学,读这些国际课程只会让孩子更有优势,但却不是必要条件。
你也完全可以在公立体系内读到高中毕业再申请海外大学。
必须的反而是标准化考试成绩,如SAT、托福等。
1、国际教育课程多
实际上就目前国内来说,能把学校分类讲清楚的,连业内人士都要费一番脑子。
表面上看,就是外资、民办、公立国际部三种。
往里细分,有最真切的国际学校,理念和贯彻一致的(这里面还可以细分);有中式的国际学校,学术不错,其他呵呵的;也有试图融合中国和西方教育特点的学校,但一切都在摸索中的。
至于更多的所谓“洋高考”学校,水就更深了,这里面,正规点的还能给你提供点外教和课程,起码学生可以参加标准化考试,不正规的就只能祈祷办学人不会弄出一个全校作弊或者捐款跑人的事情出来了。
如果家长不做好功课,很可能要入坑。
2、国际教育道路试错成本高
大部分家长会希望“鱼与熊掌”兼得。
最好孩子又能有体制外的灵活和体制内的严谨,最好又能全面发展阳光健康,又保留高考的入场券。
这种情况可能吗?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据接触到的案例来看是,“转出去”可行,“转回来”则很稀少。
学习方式、思维习惯、评价体系都太不一样了。
而且从家长的反馈来看,即便是去有学籍的双语学校,将来也不太可能再走高考路。
如果一开始没有规划,转来转去,大家都痛苦不说,最后关键的大学申请可能结果更会受影响。
所以,国际教育路线需要规划,但你也不必被规划绑住。
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开放心态的和灵活的头脑最重要。
如何规划国际教育路线
教育规划其实是视野的问题。
能站多高,决定你看多远。
道理都懂,你是不是要说,我小孩连幼儿园都还没上,怎么去想大学的事情啊?
为什么不可以呢?从你家实际情况出发,经济能力、人脉、大致喜好等,总能筛选出留学目的地。
之后从本科大学在哪里读开始,一步步倒推这当中需要做哪些准备,选择相应的学校和课程,会比你盲目听一句只言片语靠谱得多。
比选择学校更重要的是教育规划问题
比起纠结什么时候让孩子转入国际教育体系来说,或许我们应该关注更加本质的东西。
本质上来说,我们选校的决定也是围绕此展开的。
其实在任何一个节点选择对孩子的未来都是一个重要的决策。
目前来看,好的国际化教育在国内还是比较稀缺的,虽然还有大量的国际学校在投资建设中,但是目前看整体资源还是供不应求的。
因此大家在国内选择国际化教育的时候,会面对一个供需失衡的竞争。
比如在北京的一些好的顺义、朝阳、海淀的国际学校,入学都面临着越来越激励的竞争。
如果涉及到海外留学的,这不仅仅是一个供需失衡的竞争,好的大学、中学都很难申请。
但是孩子如果去了以后要真正适应、比较成功,从适应学习到将来踏入社会、比较自信,对孩子综合实力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的。
国际化教育,一般以英语为母语类西方国家的大学为目标出口,英语是一个基本能力和工具。
这不仅是语言一个层面的问题,而是一套思想体系的建立。
孩子在国际化教育阶段如果注重培养以英语能力为核心的几种能力,让家长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提前关注、提前选择,提前培养,那么对孩子未来的国际化教育是有很大帮助的,家长选校也可以就这样几个维度来展开。
全英文思维能力
未来孩子的英文沟通力开始于从小建立一种全英文的思维。
国内的新课标和中高考的要求是不需要具备全英文思维能力的,但是如果孩子在一个全英文的环境下,比如孩子在国外旅游,从点餐、机场、问路,路途中与英语与外国人交流,这些如果仍然以翻译式的方式交流的话,效率是非常低的。
要做到全英思维应该:
(1)任何一个沟通都要以英文为基础;
(2)应该从小培养全英文的思维;
(3)提供更多的应用英文的环境,比如常去游学或国外旅游等。
学习力
建立在全英文思维基础上的学习力,包括用英文进行全科目学习的能力,以及无障碍阅读理解的能力等。
国际化学校是全英文教学,进入国际学校环境的孩子,如果基础差的话,需要经过半年左右的过渡期,而过渡期完成也不一定是能达到游刃有余的进行学习、沟通等。
有很多专业术语,如果从小没有用英语学习过这些专业内容的话,还是比较吃力的。
而这中间阅读能力应该是最核心的,最好在3岁左右从绘本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技巧、阅读习惯,具备了阅读能力,孩子实际上是通过阅读去学习大部分的学科。
而一旦孩子对阅读失去了兴趣,比如到了10岁到12岁左右才开始强调阅读的话,在现在信息泛滥的情况下,要让孩子踏踏实实回来再重新培养阅读兴趣是非常困难的。
影响力
第三种能力叫影响力,表现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写作演讲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上,这三种能力也是非常核心的,而写作能力、演讲能力是建立在大量的构建在广泛阅读基础上的。
而团队合作也是高级能力,这个也是孩子将来去了国外的大学非常需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当代孩子比较缺失的能力。
国际化课程的课堂中培养的自我认知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讨论和小组合作能力、写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等,也正是前文所提到的国外的大学在录取时希望从备选者的背景材料以及面试中找到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中式教育中我们已经具备的优势,因为中国学生的独特文化背景和他们对自己文化的认识也是作为国际学生被海外大学所看重的。
所以,在我们的办学过程当中,一直在倡导混合型国际化课程,也正是想从国际课程和中国课堂发掘出各自具备的优势,用中外方团队的优势互补,来实现国际化课程对孩子的培养。
更为重要的是,未来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基础知识型人才远远无法再满足工作及生活需求,面对大量信息爆炸的环境,我们的孩子如何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如何与他人合作相处,是否具有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才是他们未来掌控自己人生的关键。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