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15期
知识点、练习题这么多,复习时间不够用怎么办?只有搞清哪些是重点、难点然后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啦!今天张老师整理了高中物理全部知识点并做成表格,希望同学们看过后对考试要求有一个更宏观的把握。
高考物理知识点明细表
注:要求中Π比Ι重要
内 容 | 要 求 | 说 明 | |
一、质点的运动(10) ![]() |
1.不要求会用v-t图去讨论问题 2.不要求会推导向心加速度公式a=V2/R | ||
1 | 机械运动,质点 | Ι | |
2 | 位移和路程 | Π | |
3 |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速率. 位移公式s=vt,s-t图.v-t图 | Π | |
4 | 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5.瞬时速度(简称速度) | Π | |
6 |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公式v=v0+at,s=v0t+1/2at2 v2-v02=2as, v—t 图 | Π | |
7 |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 Π | |
8 | 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沿轨道的切线方向,且必具有加速度 | Ι | |
9 | 平抛运动 | Π | |
10 | 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和角速度.周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a=V2/R | Π | |
二、力(5) ![]() |
1.关于力的合成与分解在计算方面只要求会应用平形四边形定则求解 2.不要求知道静摩擦因数 | ||
11 |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物体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力是矢量.力的合成和分解 | Π | |
12 | 万有引力定律.重力是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所受到的地球对它的引力.重心 | Π | |
13 | 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 | Π | |
14 | 静摩擦.最大静摩擦力 | Ι | |
15 | 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定律 | Π | |
三、牛顿定律(8) | 1.处理物体在粗糙面上的问题只限于静止或已知运动方向的情况. 2.用牛顿定律处理连接体的问题时,只限于各个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情况. 3.不要求对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连立求解. 4.有关向心力的计算,只限于向心力是由一条支线上的力合成的情况. | ||
16 |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 Π | |
17 | 牛顿第二定律.质量.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 | Π | |
18 | 牛顿第三定律 | Π | |
19 | 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 | Ι | |
20 | 牛顿定律的应用 | Π | |
21 |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限于圆轨道) | Π | |
22 | 宇宙速度 | Ι | |
23 | 超重和失重 | Ι | |
24 | 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平衡 | Π | |
四、动量、机械能(8) ![]() |
|||
25 | 动量、冲量、动量定理 | Π | 1.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只限于一维情况. 2.不要求用动量定理的公式进行计算. 3.在处理功能关系时,可不用负功的说法. 4.弹性势能只要求定性了解. 5.在弹性碰撞的问题中,不要求使用动能守恒公式进行计算. |
26 | 动量守恒定律 | Π | |
27 | 功.功率 | Π | |
28 | 动能.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 | Π | |
29 | 重力式能.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 Π | |
30 | 弹性势能 | Ι | |
31 | 机械能守恒定律 | Π | |
32 | 动量知识和机械能知识的应用(包括碰撞、反冲、火箭) | Π | |
33 | 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 | Ι | |
五、振动和波(8) | |||
34 | 弹簧振子.简谐运动.简谐振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简谐振动的振动图像 | Π | 1.不要求会推导单摆的周期公式. 2.对于振动图像和波的图像,只要求理解他们的物理意义,并能识别它们. 3.波的干涉和衍射,只要求定性了解. |
35 | 单摆,在小振幅条件下,单摆作简谐振动.振动的周期公式 | Π | |
36 | 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振动频率.共振及其常见的应用 | Ι | |
37 | 振动中的能量转化 | Ι | |
38 | 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波.横波和纵波.横波的图像.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 Π | |
39 | 波的叠加.波的干涉、衍射现象 | Ι | |
40 | 声波 超声波及其应用 | Ι | |
41 | 多普勒效应 | Ι | |
六、分子动理论、热和功、气体(12) | |||
42 |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热运动、布朗运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 Ι | 不要求知道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 |
43 | 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温度是物体的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物体的内能. | Ι | |
44 |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热量、能量守恒定律 | Ι | |
45 | 热力学第一定律 | Ι | |
46 | 热力学第二定律 | Ι | |
47 | 永动机不可能 | Ι | |
48 | 绝对零度不可达到 | ||
49 |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 | ||
50 | 气体的状态和状态参量.热力学温度 | Ι | |
51 | 气体的体积、压强、温度之间的关系 5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53.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 | Ι | |
七、电 场(10) ![]() |
|||
54 | 两种电荷.电荷守恒 | Ι | 1.不要求讨论正或负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正、负电荷的电势能的正、负问题 2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计算,只限于带电粒子进入电场时速度平行和垂直于场强的情况 3.只要求了解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跟哪些因素有关,不要求定量计算 |
55 | 真空中的库仑定律.电荷量 | Π | |
56 | 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点电荷的电场.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 | Π | |
57 | 电势能.电势差.电势.等势面 | Π | |
58 59 |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跟电场强度的关系 静电屏蔽 | Π Ι | |
60 61 |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示波管.示波器及其应用 | Π Ι | |
62 | 电容器的电容.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 Π | |
63 | 常用的电容器 | Ι | |
八、稳恒电流(5) ![]() |
|||
64 65 66 | 电流.欧姆定律.电阻和电阻定律 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半导体及其应用.超导及其应用 | Π Ι Ι | 不要求解含有电流和电动势方向相反的电路和电桥的问题 |
67 | 电阻的串、并联.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 | Π | |
68 | 电功和电功率.串联、并联电路的功率分配 | Π | |
69 |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路端电压 | Π | |
70 |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电流表、电压表和多用电表的使用.伏安法测电阻 | Π | |
九、磁 场(7) ![]() |
|||
71 | 电流的磁场 | Ι | 1.要求知道直线电流、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跟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 2.安培力的计算限于直导线跟B平行或垂直的两种情况 3.洛仑兹力的计算限于v跟B平行或垂直的两种情况 |
72 73 | 磁感应强度、磁感线. 地磁场磁性材料.分子电流假说 | Π Ι | |
74 | 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安培力.左手定则 | Π | |
75 76 77 | 磁电式电表原理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仑兹力.带电粒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质谱仪.回旋加速器 | Ι Π Ι | |
十、电磁感应(4) ![]() |
|||
78 | 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 Π | 1.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只限于l垂直于B、v的情况 2.在电磁感应现象里不要求判断内电路中各点电势的高低 |
79 | 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右手定则 | Π | |
80 81 | 自感现象 日光灯 | Ι | |
十一、交变电流(4) ![]() |
|||
82 83 | 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交流电的原理.正弦交流电的图像.最大置与有效值.周期与频率 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感抗和容抗 | Π Ι | 只要求讨论单项理想变压器 |
84 | 变压器的原理.电压比和电流比 | Π | |
85 | 电能的输送 | Ι | |
十二、电磁场和电磁波(3) | |||
86 87 | 电磁场.电磁波.电磁波的周期、频率、波长和波速 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 Ι Ι | |
88 | 电视.雷达 | Ι | |
十三、光的反射和折射(5) ![]() |
|||
89 | 光的直线传播.本影和半影 | Ι | 1.不要求用相对折射率作计算 2.要求知道n=c/v和光从一中介质射入另一中介质时,频率是不变的 3.不要求用公式计算有关光的全反射临界角的问题 |
90 |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作图法 | Π | |
91 |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率.全反射和临界角 | Π | |
92 93 | 光导纤维 棱镜、光的色散 | Ι Ι | |
十四、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 | |||
94 | 光本性学说发展简史 | Ι | 1.对于光的衍射,只要求知道现象;对于光的干涉要求定性了解 2.不要求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 |
95 96 97 | 光的干涉现象,双峰干涉,薄膜干涉.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 光的衍射 光的偏振 | Ι Ι Ι | |
98 | 光谱和光谱分析.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以及它们的应用.光的电磁本性.电磁波谱 | Ι | |
99 | 光电效应.光子.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 Π | |
100 101 | 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 激光的特性及应用 | Ι Ι | |
十五、原子和原子核(10) ![]() |
|||
102 103 104 | 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字的核实结构. 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氢原子中的电子云 | Ι Ι Ι | 不要求计算有关半衰期的问题 |
105 | 原子核的组成.天然放射现象.α射线、β射线、γ射线.衰变、半衰期 | Ι | |
106 107 |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 放射性污染和防护 | Ι Ι | |
108 | 核能.质量亏损.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 Π | |
109 110 111 | 重核的裂变.链式反应.核反应堆 轻核的聚变.可控热核反应 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 Ι Ι Ι | |
十六、单位制 | |||
112 | 单位置.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小时、分、摄氏度(°C)、标准大气压、毫米汞柱、升、电子伏特(eV) | Ι |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 |
十七、实 验 | |||
113 | 长度的测量 | 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 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 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拥有小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
|
114 |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 ||
115 |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 ||
116 |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 ||
117 |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 ||
118 |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 ||
119 |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 ||
120 |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 ||
121 |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 ||
122 | 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 | ||
123 |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 ||
124 |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 ||
125 126 127 128 | 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练习使用示波器 | ||
129 130 131 | 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
无论哪个年级都可以好好利用这张表提高学习效率哦~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