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访华并签下5.5亿英镑中英教育合作大单后,13日,8所英国学校的校长和高级管理人员来到上海参加“英式学校在中国”圆桌讨论,为华东地区对国际化教育感兴趣的家长们提供更多有关英式学校的消息。中英教育“最佳组合”
英国国际学校咨询机构ISC Research Ltd.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底,中国大陆共有31.2万名学生就读于上海、北京、广东及江苏的807所国际/双语学校。
自2012年以来,民办双语学校呈现迅猛发展态势,学校数量增长了89%,而就读学生数量也翻了一倍。
英国国际贸易部教育与技能司中国区主任刘静表示,教育已成为当今中英关系当中浓墨重彩的主题,“我们的团队也从两年前的两人增加到现在的9人”。
当天出席圆桌讨论的有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上海哈罗国际学校、惠灵顿中国、威雅公学、上海阿德克特学校、卡迪夫公学上海中心、上海莱克顿学校、佩特文法学校的校长和高管。
他们表示,未来世界的领导者在中国,而来到中国的英式学校使各具优势和缺陷的中英教育有机会成为最佳组合,让中国学生更具国际视野的同时,也牢记自己的身份和文化,实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结合,融会贯通”。
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应该选择适合的而非最好的学校。
事实上,也不存在某间‘最好的’学校。
”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执行校长盖尔·邓罕女士建议,在为孩子择校时,家长们应该认真思考一下自己希望孩子向何处发展。
而当孩子入学后,则应当放心地将教授知识的任务交给学校,更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我们不建议老师与家长互加微信,也不赞同建立家长群的做法。
”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副校长潘文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学校通过每周发邮件的方式与家长保持联络,适当的频率可以避免家长的过度焦虑。
而对于中国家长的焦虑,邓罕说道:“中国父母总觉得孩子的作业不够多。
但实际上,重复性工作并不是最聪明的做法。
”惠灵顿上海校区执行校长麦杰德则建议家长把注意力更多放在发掘孩子的潜力上,“考虑孩子能够成为怎样的人,而不是能否通过考试”,帮助他们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新民晚报记者 齐旭
我要爆料联系电话:021-22899999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