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部分学生在申请过程中,会对学校的录取信息进行“过滤”!什么是信息“过滤”呢?简单来说,就是家长说:“你写完作业可以出去玩。”而你过滤后的信息则是:“可以玩。”
因为我们必须承认自身过滤机制的存在,所以需要更加专注和带有批判性地倾听高校招生官们的话,减少信息误读。
招生官:我们有10%的录取率。
信息误读:我有10%的机会被录取。
一般,在咨询高校时,需要仔细聆听,10%的录取率听起来很有胜算,但是我们要清楚录取率很有欺骗性,所以你要更谨慎地对待数据。
因为录取中有很多不公平待遇,例如,你跟某人的成绩、条件是一样的,但是他的父母曾是这所大学毕业的,那么在只能录取一人的情况下,你就是出局的那一位。
除此之外,地区间或不同专业会造成录取率差异,所以在咨询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聆听,千万不要马马虎虎的自动忽略掉一些重要信息。
顾问老师:多申请几所,增加被录取成功率。
信息误读:我成绩不够好,可能申请不上。
并不是申请什么学校都能够被录取的,即便你成绩非常优秀!所以顾问常常为了保险起见,总会建议你多申请几所学校,保证自己能够被录取。
申请国外大学,遵循的原则是越早越好,一旦你申请的某学校某专业名额已满,即便你再优秀,他们也是不会录取你的,只会劝你明年再来。
所以说,增加选校名单是为了增加自己的选择的机会。
招生官:更青睐会选择更难的课程挑战自己的学生。
信息误读:需要在高中参加所有的AP和荣誉课程。
试问,你有精力、有时间把所有的课程学完吗?
招生官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数数AP课程的数量,同时也没有一种神奇的荣誉课程或AP、IB课程来保证你能被录取。招生官对学生们的评价是在他们所在高中和提交材料的范围内进行的。越来越多的学校选择推行他们自己的高级课程来代替AP和IB课程。
所以不必全部学完,而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以及你申请学校的高级课程。
顾问老师:找到最适合你的大学。
信息误读:总会找到最完美的大学。
“Fit”这个词是为了鼓励学生超越表面的声誉和对学校质量的假想找到适合的学校,但很多学生一开始就假设错误了!
没有最完美的大学,及时你非常优秀,这也是不存在的,建议去找一个资源、项目、灵活性和文化都与你预期的相匹配的大学。
一些比较好的大学并不一定适合你,例如,相比于哈佛,你更适合麻省理工,那么你为什么舍近求远呢?
招生官:大学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估,标化分数只占录取中的一小部分。
信息误读:大学的SAT平均分是1500分,但1300分的我仍然有机会被录取。
除非大学对标化成绩的要求是“可选择是否提交”,或者你有一些更重要的亮点(才能,背景等等),否则如果你的标化成绩远低于学校申请者的平均水平,那绝对是一个影响你是否录取的很大障碍。
录取报告和信息记录里可能表明考试并不代表一切,但对于大多数申请者来说,低分绝对会影响竞争力。
所以,如果你的标准化成绩低于平均水平,那么你需要调整你的期待,特别是如果你的GPA、课程、课外活动和写作能力都不处于那所大学申请者的前10%里。
因为这是建立在标准化成绩同等的情况下,招生官不想因为资源和背景得分较低就放弃那些潜在的申请者。
招生官:学校排名TOP10
信息误读:名校!应该去!
无论什么排名,那仅仅是一个参考,你想申请什么学校,前提是你必须要了解这所学校!
排名不是绝对的,即便是常春藤院校,也有不足之处,而你需要考虑的是你喜欢什么专业,适合什么样的教学以及想要去哪个城市等等,而不是被一个排名所左右。
如果高校招生官说:“不希望申请者在填写课外活动清单时只是为了填满空白。”那么你是不是马上培养一项兴趣爱好?仅仅就是为了“填表”?麻省理工学院已经限制了学生可以在申请表上列出的活动数量,以减少这种把简历为填充游戏的情况发生。
所以,在申请大学的时候,很多情况下,各位小伙伴都需要仔细聆听,认真思考,多方位、多角度的去考虑问题,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误读情况,从而抓住重点,在之后的申请中更加得心应手。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