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最新鲜、最有趣、最实用的美国本科留学资讯 作者:黄焕平来源:黄焕平科学网博客
前言:作者曾在美国最负盛名的常青藤高校之一选修了本科基础课程,以日记形式呈现了一流的本科教育细节,其中课堂内教学经验和课堂外学习环境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有很好的借鉴启发意义。
日记一:开学初印象
注册了一门本科生课程《How the earth works》,课时不多(授课65分钟/次×3次/周,加一个X hour,
即看教学进度随时加课;实验是每周一个下午3学时),但很精干(一学期3门课,上一次课才一小时就不给你教太多,少量多次更能保持学生注意力)。
每周都有大大小小的考试(10周课程就是8次10~15分钟测验+2次各一小时期中考试+1次三小时期末考试共计大小11次考试,
每周一测是从65分钟里抽出10~15分钟),平时还会留一些作业帮助预习,单出题目就够教师花时间的了。
课前预习一章内容是必须的,要不然很难跟不上课堂节奏。
PPT是我见过的最精美一份,图片动画视频很丰富,文字很简练,教室有四五种灯光组合供教师选择,营造了在博物馆听课或是在拍科教片的课堂氛围。
时效性强,比如两周前的科学新发现(含视频)就能入选课堂作业和讨论,但学生们被事先要求就阐述一自然现象提出假说和验证。
一小时的课就能提问三四十次,身旁的几个学生在频繁举手回答之时,方觉自己像个局外人。
60个学生有一半多带电脑去上课,但都是用来记笔记的,Wifi信号好但没有一个人上网,嗒嗒的打字声犹如身处GRE考场,更没有一个人摆弄手机,不分男女都是在忙着记笔记。
整堂课的节奏除了听课就是记笔记、思考、小组讨论和问答。
一学期三门课就够他们忙活的了,可是这些人还很喜欢运动和club活动,只能感叹其时间效率之高。
研究生课堂稍显轻松,会偏重科学发展、思考和批判而非知识讲授,但阅读量很大。
此外,图书馆和计算机中心实现了对课堂的无缝对接,服务资源先进丰富,比如教材很贵,图书馆会在前台书架提供4本书供预约和阅览,
也可以在复印机上复印,或是扫描课本后输入邮箱地址就直接传送到了自己邮箱(直到上完课都没见过U盘)。
顶级的课堂,一流的服务,着实厉害。
日记二:课外阅读材料
课前阅读材料有数十页介绍了页岩气,明天花一堂课专门讨论它,再次惊叹于课堂的时效性,不止有科学进展,还关注工业产业创新,相比国内课堂的内容陈旧和照本宣科,这里的学生真幸福。
从阅读中我也看到了地学专业的别样前景,原来毕业不止是可以做研究,到工业界就职的机会也不少,正像明天要见到的嘉宾校友那样。
还是说说页岩气,这个新能源将改变世界能源格局,改变气候变化进程及其谈判和研究,美国这些年的温室气体排放稳步下降主要靠它(中国依然在快速增长,减排压力空前大)。
尽管开采存在环境风险,但美国企业和选民更愿意押注于大胆的技术革新和收益;而在传统保守的欧洲,则很难奢望此类惊喜,
以环保之名反对的声音让稍次于美国的新技术迈不开步(转基因也类似,美国人聪明就在于明知有风险还敢边做边解决,进而激发了更超前的技术);
而对能源极度饥渴的中国是有雄心但缺成熟商业技术,即便若干年后有技术了一旦大规模开发之后(对水资源消耗很大),是否遭遇限制还未可知。
而等到一些资料翻译成中文被检索到,时光又过去好几年了,美国又跑到更前边去了,所以“出国学习首选美国”不无道理。
日记三:实验课开始了
上了第一门本科生的实验课程,跟以前的经受的地学训练完全不同。
题量巨大,先通过观察各种地图,然后出来的一大堆为什么问得人头都大了,很考验观察、对比、想象能力,还有小组讨论,但答题又相互独立。
计算量也大,虽然都不难,把谷歌地球引进课堂。
完不成还有一周时间自己查资料解答,地图和计算机实验室也是全天候开放供学生使用。
巧妙的问题设置将科学认知一步步引向深入(设计这些问题得多费功夫啊),直到最后解释了板块运动,仿佛自己得到了一个重要发现。
国内的课堂喜欢教授和记住facts(事实),在这里更注重自己推导和发现,甚至是一堂实验课都像在完成一个完整的探索性研究。
又因为每次课堂的作业量很大,将课堂成绩分散到了平时近三十次训练任务当中(教学系统每周都有几封邮件提示完成进度和打分,
压力时时有,半夜的图书馆依旧济济一堂学习讨论),想用功一两周抱抱佛脚,取得好分数,完全不可能。
据说这样的课堂训练从小就开始了,所以也不难理解很多年后中美学生和科学水平的差异了。
对地质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后续选修一门为期2个半月的全野外stretch课,飞到加拿大之后开始一路驱车环绕美国主要地质区考察地理,单教学器材就装了两卡车拉过去。
费用都是学校出,系里的十多位老师和研究生助教也会先后飞往会合,各带一两周不等的课。
回来之后看他们还活蹦乱跳的,怎么就不觉得累呢?
之后20人一组的实验课就是经常外出,老师和助教开着两辆汽车(学校准备有数十辆汽车供教学之用,任课教师可借来开到各个地方去,费用汽油学校出),把学生拉到附近的两个州考察地质和资源。
根本不需要等到暑假才集中实习那么几天,当周讲解的内容当周就实习完了。
日记四:助教角色
一道Take home考试题把我给难住了,冥思苦想遍查资料而不得其解,遂用只言片语应付过去,好赶着deadline交上去。
担任助教的同学问起感觉如何,我也不怕如实道出。
她在纸上给我画图解释了一遍,理解顿时清晰,果真要有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才能抓住要旨。
她问我是否愿意拿回去接着完成,迟几天也没关系,或是就这么交了,还能说什么呢,哈哈。
她说做助教如果不能让我学好课程,将是她的失职(这话要是老师说出来就足矣,连助教都这么认真负责,佩服)。
跟她探讨起中美课堂,才发觉有着理念上的不同。
我们习惯于老师和学生两种角色,布置的题目都是学生各自完成,做题过程中不能问老师,要问也只能等到证明你做错了之后,而且是在课上统一讲解。
在这里,还有第三种角色——助教(这门60人含实验的本科生课程有7位助教,4位研究生助教,3位地质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助教,被分成3组每组20人的实验课上,对助教的知识也是个很大考验),
完成作业题时可以找助教或老师讨论,研究生助教每周还要有跟堂、答疑和改作业试卷的时间,加起来一周就得占去一天(研究生在学义务之一是担任几个课程的助教)。
师生间喜欢提问讨论,还有同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讨论idea不是抄作业),也不太涉及竞争个谁高分谁低分(不是关起门来自己做),改完的作业和考试题从来不会在课堂上讲解,
因为改卷子时我们都会在每个错题边写上答案的关键词,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有不懂的再来答疑,真的是把个性化教育贯彻到底。
作业做得好时,同学会写些鼓励的话语,或画上一些有趣的图画,有一次校园野外考察作业答错了很多,得到的反馈就是“××,如果你想再去考察一次岩石,我很高兴陪同你去”。
不仅如此,有不会的地方找实验室同学问时,即便他们自己也压着大量的作业任务,也会爽快地抽出时间来给你讲解。
有的同学喜欢在黑板上画,还有的人喜欢坐在甚至趴在地板上跟你讨论,这种轻松随意让我也开始喜欢席地而坐。
我在国内时就是喜欢提问的那种学生,但做作业还是喜欢单干,现在看来要慢慢入乡随俗切换到这里的模式才行。
(国内也有助教的说法,但没有那么细致的任务和关键的作用,老师一般也就在期末考试前来个集中答疑,其实也没有多少人会多花时间在本科生上面,有时间还不如多做研究多发论文呢。
其后果就是毕业生基础并不扎实,所学理论又脱离实际,考试分数作用的更多体现在评优保研上面,研究生毕业以后也因为知识面和思路狭窄而缺乏发展后劲。)
之前已经说过这里的课堂氛围很好,找不到玩手机或睡觉聊天等等的人,电脑也就是用来查资料和做笔记的。
讲师提问的频率很高,学生也很积极回应,最多的一次得有十五六个人同时举手回答(占全班1/4)。
每周的考试、作业和繁重的阅读量,加起来得有三十多次任务,在最后的100分当中都有体现,教学系统每周都有几封邮件提醒进度和得分情况,足以保证“临时抱佛脚”绝无可能,
而是每周都在用功,甚至凌晨一两点的图书馆仍然有数百人在学习。
日记五:实验课结课了
实验课要做结课project了,随机跟两位安静的美国人组了队,题目是“在班上展示课上学到的5个地质学概念,并以至少5种矿物5种岩石作为例子”。
这个题目拿到国内,学生十有八九就是拿几块石头简单说几句,证明自己熟记了岩石的特征,具备了识别能力。
但在美国同学这,事情的发展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这些家伙自己设计了几个层层递进的问题,自问自答。
然后据此写出了一个剧本,讲述的是在一个周五晚上的酒吧里发生的故事,以岩石名称命名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对话,以讨论自己怎么诞生的为起点,
说到两种岩石怎样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现在的岩石,就比喻为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比如说父亲在赶集或登山的时候摔下来成了碎片,在重力作用下一直滚下山崖,后来遇到了妈妈),就像美剧里展示的那样。
对话中涉及了这10种矿物和岩石,但只有个别有涉及岩石特征细节的描述,其它的则一笔带过。
等我看到两人接连写好的前两部分,真是叫绝啊,充满了想象力,叙事又很有趣,关键还把科学知识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还这么自然!这些家伙真可以当个科普作家,或是编剧了(这两位队友平时在班上并不算突出)。
等到我来续写故事的第三部分时,感觉有点hold不住了。
幸好我去过几次酒吧,加上文学积淀的助力,勉强把这种想象大胆又幽默的语言风格延续了下来。
再花两小时讨论和排练,就等明后天几十个小组在班上轮番上台演出各自的故事了,人人都是主角。
这样的自然科学课堂,可以预见是生机勃勃、趣味无穷的,因为他们的想象力和多元思维太丰富了。
100分?GPA满分?这些完全是无关紧要的,因为真正的创新教育和人才是不能够用这些冷冰冰的数字来衡量和束缚住的(事实上正是老师鼓励的),更不是教条式的死知识。
而这就是我所欣赏并寻找着的美国教育的精髓。
还是那个再普通不过的实验课题目,身边的本科生最后展示的效果果然是不出所料的想象力丰富和有趣。
岩石与乐队的类比,一组自主创作的手绘漫画配上文字解说成的寓言故事,家庭话剧,自制的岩石相亲系列电影,有奖问答,酒吧午夜惊魂剧……
各有千秋,趣味盎然,我的角色虽然只有两三分钟,但是已经把老师同学逗笑了3次,课内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就得笑了三四十次。
很欣赏美国同学的幽默感,我也被他们影响着。
在美的第一次课堂演说以很成功的方式收尾。
课下跟同学继续聊,惊讶发现她到七年级才有了教材(上的私立学校,公立学校还是用了教材的),之前6年都是没有的,老师就带着孩子们一起做各种探索性project,
且多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了一个个难度渐进的任务,难怪他们这么懂得合作,又有想象力了,真是积累了十多年的功夫。
描述的时候她是眉飞色舞的,看得出小学就是她最难忘最幸福的时光!
日记六:期中期末考试
尼泊尔同学担任助教的另一门课程刚进行了期中考试,就是把卷子发下去,教授和她都回各自办公室干自己的事情,至多在中间会去一趟解释一些题目的意思
(大题的题目都很长,给出背景,然后根据已有知识给出见解,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对判卷子的人也是一种考验,关键是这种考试还很频繁,研究生经常会帮助改卷子)。
没有人监督,更不需要强调什么考试纪律,结果就是没有作弊,没有借助手机电脑,都专注地在答题。
有不会答的题目可以空着,考试时间到了先交上来。
明天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地点继续答题(多数人会当堂完成,并非所有课程都有额外答题时间)。
同学和我讨论了在各自国家会是什么结果之后意识到,在这里有些道理不言自明:规则与信用(本科生作弊或欺诈就自动停学一年,研究生直接退学;教授信任学生,学生的表现也要跟上)。
就像上课不玩手机调成静音一样,该干嘛的时候就干嘛,心里都有一把尺子。
你让他们不这么认真,只会招来疑惑:why not?
一天二考,学期结束!早上的考场有惊人的事情发生,考了一会突然冲进来三个年轻学生,一女二男,全身裸体,一边喊着“Happy final!”,
一边向教室各个角落抛洒糖果,大家纷纷俯身捡糖果,好欢乐的期末考试啊!不到一分钟之后,一位刚去上洗手间回来、错过了精彩的男生推门而入,全场60学生齐刷刷看着他,
发出哄堂大笑(哎呀,还以为他们会杀个回马枪呢),不知道后来那男生闹明白是怎么回事没。
听说这是学校的传统,呀,这些学生真敢脱啊!要换在保守的国度,面临的结果可能是警告开除,或者是一脱成名,但貌似身边的同学已经多见不怪了。
下午做的结课报告讲海报也蛮轻松,系主任买来一箱啤酒,师母做了可口的零食(就是缺少了开学时去他家别墅阳台上看到的无限美景),大家就或坐或站在黑板前,
一边喝酒一边交流,据说就是采用美国地理学会年会介绍海报的形式,看似很休闲其实真专业。
考试题也不都是很考察创新力的,还是有1/3考的基础题,如判断对错和术语解释。
但不同于国内的是,考察名词解释时是跟国内考研考博反过来的,国内是题目中给出一个名词,让学生去解释,抠细节,答得是否完满,这里是给你一两句话解释,让学生写出那个词即可。
大题的题目一般都比较长,甚至实验课和考察见闻,都可以成为期末考试题,但落点于分析推理能力(暗含观察和读图解释能力,其实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科研素质),
答出大概意思(鼓励画图)就可以得满分,不像国内那样强调记忆要点,如果按国内的标准,同一专业最好的学生估计也就能答到80%的分数。
日记七:成绩vs奖学金
说到本科课程考核方式,中美的差别也是极大的。
美国学生要想在课程上拿满分几乎是不可能的,从我所在的课程看,不仅考察基础知识、实践操作,还有书本之外的宽泛知识,有些还是很新的科学发现。
而最后得分来自二三十次不同量级和考察目的的任务中,虽然少有难题怪题,但因为涉及面广想要都做对,连资深教授都未必能做到。
而最后显示的成绩是根据得分划到ABCDE五个等级,比如说90分到100分的同学成绩单上都显示的是A等,在课程教师的眼光里都已经达到了课程的最高要求,
学生则有很大的空间去自由发挥和合作讨论,没有达到盯着GPA不放,锱铢必较,非要争个分数高低的地步。
成绩是完全保密的,也不会有各什么班级年级排名,教学系统会根据每次作业考试的分数情况随时加权算出最新得分,非常客观和实事求是,每周就会有邮件发给学生(见下图)。
钱学森教育思想中“不鼓励学生拿100分,有个八十分就够了,把更多时间花在理解和思考上”,他真是受美国观念影响的人。
期末成绩可以拿去竞争奖学金吗?我的了解中是没有机会的。
因为学校的奖学金设计里就没有这一环,本科生主要是两种奖学金,一种是招募或奖励运动员的(奖励运动员也是奖励一支队伍,不是个人),
更普遍的是Need-Based Scholarship,学校有一套计算标准,考虑了学生的家庭年收入、人口数和生活必要支出,算出应得的奖学金数额,
一些人便因此得到了每年6万多美元的全奖(比如熟知的哈佛女孩刘亦婷拿到全奖并不是因为比其他没拿到奖的学生优秀,而是因为其家庭有经济困难),有一半多学生得到数额不等的奖金。
这样的制度设计,可以保证网罗到全球最具培养潜力的年轻人(一位拿到全奖大一的新朋友就跟我谈起在思考要担负的全球责任与个人价值,
而在跟她一般大时我却在思考怎么打工养活自己,境界真不一样),还多元化了学生构成,保证了每个人有尊严又平等地上学锻炼自己
(eg.非德语专业但选修了德语课程就可以公费派到德国去上课学习,选了贫困与发展课程就去非洲),避免了在课程中引入功利心和竞争,而专注于学习新知、锻炼思维与合作,还有课业之外的能力。
我的理解是,学校信任招来的学生会在这样的环境发展好自己(没被培养好的,则学校自认有过失),像国内大学那样通过各种奖学金来树立先进典型,就完全是多余的了。
然而,在美国只有少数私立大学能实施类似的奖学金制度,贯彻着最先进的个性化教育理念。
日记八:校训所教会学生的
来美三月整,如果说有什么值得在此刻特别分享的话,就是(个人和自然的)世界意识的觉醒。
从小接受的教育,包括各种大学的培养目标里,都是强调培养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
现在来到的学校虽然地处小镇,校训是很宽泛的“广漠大地上(对真理)的呼唤”(哈佛的更简单到两个字“真理”,国内大学普遍优先“爱国”),
但是却志在培养为自己负责的终生学习者和未来世界的领导者(没限制在美国范围内),这种意识渗透在课程设计、研究课题当中,让学生不仅在想,而且在做。
即便最后不能人人成为最高层次的世界精英领袖,但做到“为自己负责的终生学习者”也是很不错的,我以为这种培养目标操作性更强,也更尊重个性。
忘掉国籍、出身和起点,也不用考虑太实际的东西比如什么就业收入(实际上学校也很不注重就业工作,政府更没有资格考核就业率,但去向都很好),
不带负担,在这个多元、平等又有活力的环境中提高自己,去实现梦想着的那种可能性(有可能是童年时就开始憧憬的)。
日记九:长远效果
国内高等教育的问题,其实不止是模式、大学扩招的问题,更多还是理念上的差距(父母、教育工作者、教辅人员、官员),并不会像经济发展那样容易赶上发达国家。
虽然现在很多改革尝试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但有探索总比一潭死水和盲目自大好。
反观我的学校就很特立独行,几百年来一直把本科生精英化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并限制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本科生之下,其实以其雄厚财力,
加上这么多优秀的Faculty,按流行的做法多招研究生多发论文很快就能把学校排名提高,但是她偏不这么干,这就是其受人尊敬的独立品格吧。
而回报就是本科教育多年稳居全美第一,一半多的毕业生工作后给母校捐款的比例(中国的不知有没有1%?),则是其它常青藤学校和MIT、Stanford的1.5倍。
这就是办到了真正让学生满意的教育吧。
介绍完一所常青藤学校是如何举办适应现代社会的本科教育的,学生们又是如何自我管理、主动参与、用功学业的,接下来把目光转向课堂之外的东西,比如选专业、课题研究、合作学习、图书馆。
所写所述只是一些粗略的亲历见闻,不见得如学术论文一般严谨、准确。
选专业
美国的高中是不分文理科的,与此承接的是,学生被录取时都是没有具体专业的,甚至先进到没有按国内的大类招生。
大一一年也是没有专业的,只上通识教育、公共基础课,比如名字就叫:西方文化、非西方文化、文学、艺术、科学、应用技术。
如果学生有较为明显专业倾向的,也可以在通识课程之外,侧重选修该专业的课程,讲师也会在课上介绍自己专业的工作内容和职业生涯。
第二年就开始进入确定专业,术业有专攻的阶段了,但是又不完全是。
因为多数学生都有主修和辅修的两个专业。
我认识的一位朋友,选择了主修社会学和辅修心理学,毕业之后又申请到医学院读医学博士。
如果按国内的文理界限,他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
国内的大学新生是怎样选专业的呢?这个想必都清楚,高中毕业生此前一直在埋头做题,忽然间被要求在高考分数出来之后的几天内作出一个重大的决定,
对社会职业和兴趣爱好又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凭着身边人的几句劝,或者是为了上某个学校,就草草确定了一个专业。
想转专业,却发现是那么的困难,壁垒森严(比如申请条件是在原来专业排名前几)。
我本人就是一个例子,根本不喜欢学工程技术,厌学情绪上升的情况下还要做到成绩排名工程专业前列谈何容易,转投无门的情况下只有默默熬到毕业,
看着身边人一个个优秀到奖学金荣誉拿到手软,却发现什么都与我无关。
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其实没有那么差劲,总有一天会证明给自己看的(虽然多年后来到了现在这所让当年的学霸们羡慕的名校,
但是这些年走过来也着实不易,而多数有此遭遇但有才华的同学就此早早告别了学业,真是个很大的人才资源浪费)。
另一个例子是一位清华的同学,填志愿前听说这个热门专业就业很好就选了,进入之后才发觉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那些年也几乎感受不到学业带来的愉快,尽管平均成绩也有八十多分。
反观身边的这些美国本科生,一副对自己专业自豪和喜欢的样子,真是前所未见。
我们彼此都不能很好理解彼此的世界,如果让他们经历我们所经历的不自由,只会让他们觉得terrible。
换专业、转校或辍学,在他们看来都是正常的选择和权利(live free or die);反之,沉默和忍受,就不是他们喜欢的方式了,估计他们也做不到。
事实上,经历了大一一年的熟悉学校和专业,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做到选其所爱了。
课题研究
近几年国内本科生能发表论文甚至SCI的越来越多了,有的是攀上好的实验室平台的确参与了工作做出成绩的(华南理工的还发表了非第一作者的Science文章),
有的是靠找枪手买论文做到的,有的是教授喜欢这个学生想帮助其学术保研直接代笔的…情况五花八门,但是结果大多指向了保研、奖学金等名利,很多学生谈不上对这个工作多有兴趣。
有的人还以为国内学术界一片繁荣,新星辈出,孰料是浮躁的科研环境在腐蚀着年轻学生。
连评个优保个研,是否发表论文似乎都成了一个门槛或敲门砖。
然而,发表学术论文并不是本科教育的目的和要求,而应该是研究生干的事。
看看身边这些美国学生能在本科阶段发表论文的还没听说,但是多数也有在高年级参与研究,但其目的跟国内不一样,熟悉研究的途径和范式,巩固所学,实践critical thinking,发自内心的兴趣,
其成果最有可能见诸于本科毕业论文,其次是专业学会年会的会议海报,而非期刊论文。
对比起来,国内高校的做法是有“拔苗助长”之嫌的,就像很小的孩子就被要求去干不是那个年龄段该干的事那样,超越了成长规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术”,
而非“道”上面,导致了知识的不扎实和思维眼界的狭隘,培养了很强的功利心,更长远来说就是职业发展少了一股后劲和合理的加速度。
孩子没有错,错在学校的短视性引导和评价体系。
只有取消了在本科生中就出现的论文崇拜苗头(即便真能发表,也做到心平气和、自然而然),更不要拿论文当评优依据或加分项,甚至是树典型,大吹大擂,
回归本科教育的真义(“科学之本”),风气才可能好转,教育才有未来吧。
Study abroad and off campus
这是学校的一个很有特色的地方,学生可以选修国外或校外课程(语言学、环境学、经济学等等)、国外实习、交换生项目,
一边学东西拿学分,一边培养学校所期望的“世界公民(Global citizens)”意识,study other cultures and disciplines indepth, and gain new global perspectives。
据统计,每年都有60%左右的学生会到国外去学习,产生的费用大部分由学校承担,学生承担小部分
(学费虽贵,但物有所值;家庭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下的学生甚至可以一直拿着奖学金读完四年),
如果算上开在美国本土的课程(比如之前说的地学stretch,学生们绕着美国转了两个半月,选修过任意一门地学课程的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可以选),校外参与率就更高了。
这些国外校外课程都有相当的承接性,就是在加深对之前课程的认识,避免了理论脱离实际,学生也不止有一次机会去参加这样有趣又有挑战的program。
近几年国内也出现了像北大—耶鲁,清华—伯克利之类的国际交流项目,有些人可能就此以为我们一下子有了这么多跟这些世界名校平起平坐的一流大学了。
不幸的是,情况不是想象的那样。
我认为最关键的因素在于,这些年中国经济和财政能力发展很快,引起了国外高校的注意,纷纷来中国开拓生源市场,维持或增加国际生比例
(直白地说,有钱出得起国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因为其它更先发展起来的亚洲国家的留学市场已经基本饱和了或正在萎缩,通过这样的一个象征性的合作,起到很好的广告效应。
比如我知道临近的一所学校,三四年前校园内中国学生还只有区区几十,现在已经是好几百了),寻求课题经费合作(发达国家的科研经费增长缓慢),
进一步扩大其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影响力(世界大学排名的一个参考因素)。
其与中国高校主动接触的愿望比较强烈,而中国高校在这样实力并不对称的被动合作中,也得到了一些好处,比如扩大招生吸引力,攀上名校之后自己的国际化程度也跟着上去了。
更直白点说,这些合作项目中的美国名校对中国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反过来,美国名校的学生对去中国这些大学就缺乏兴趣了
(即便我们学校开设了几个中国文化课程或讲座,参加的人通常不会超过十个,而且多是华裔),如果去的话,更感兴趣的也是中国这个发展中的大国,而非中国的这个大学(也许压根就没听说过),
这就体现了美国校方和学生两派截然不同的态度。
合作学习
实地体验了一回学校“研究写作信息技术中心”提供的写作咨询服务,还是在同学A的鼓励下才大胆走进去让自己的课程作文被人修改的(越来越喜欢这里的合作开放讨论学习的方式)。
网上预约系统有近30位导师可以选择,结果惊讶地发现这些人多是大二到大四的本科生,少数是研究生。
果断选择了一位研究生B,一对一讨论和头脑风暴一小时之后(年龄估计比我还小,但是讲解很专业),出来时感觉自己的写作水平登上了一个新高度。
临走还被告知想要更专业的指导,还可以预约一位精通多国语言的专家C来帮锤炼到更高水平。
想想以前上本科的时候,跟学生联系如此紧密能提供这般细致指导的也就一个心理素质中心,而在这里类似的中心有十多个,什么教学技巧提高中心,合作学习中心……
很多都是头一次听说,根本不给学生的心理积累到出问题留下多少机会,而且能做到更专门化的免费服务水准,而人才队伍就有基数庞大各有特长的学生做支撑
(最多的还是学生总数3/4的体育注册人数,1/5的现役运动员),兼职挣钱不是主要目的,最重要的是中心的年轻导师们从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而来咨询的学生也有了提高,相互帮助合作共赢的结果。
说起合作学习室,也是一绝,图书馆有上千平米的开放或封闭的讨论空间,还可以网上预订不同容量的讨论室,初次看到几百人在我面前分组谈论的氛围,真是壮观。
这是很常见又忙碌的场景(一个课程中会先后跟不同小组的队友合作,还可以预约助教参加),也是他们习惯的合作学习方式,并包含着对有新意又有趣的追求。
古人说过“独学而无友”,在他们面前,国内的学习更像“独学”和封闭的,而结果会不会对应了后半句呢——“则孤陋而寡闻”?也许还不止如此。
图书馆
国内喜欢用早起去图书馆占座来表现一个学生的好学,其勤奋好学精神固然可嘉,但我更欣赏现在学校充足到远远坐不满的自习座位,根本不用赶早去占座。
图书馆一般是早8点开到凌晨2点,另外附设有通宵自习室。
有散布在学校各个角落的9个不同主题的图书馆和各办公楼内的走廊座位(教室只供上课用,不是用作自习室的),也只需要找到最喜欢最舒适的位置阅读即可。
座位的样式粗略估计有数十种,陈设也很考究,给个性不同的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旁边经常会有一块可供挪用的白板,供个人画画写写或小组讨论,真的是一种享受。
馆藏量也很丰富,数百万册图书里还搜罗着各国文字的(中文图书也有数万册),有的书或资料甚至有两百多年历史,展示着一所老牌名校的悠久历史、深厚底蕴。
常青藤联盟和MIT这9所学校之间的馆际互借,更是使这个共享借阅量达到可观的6000万册左右(几乎是中国国家图书馆的2倍)。
用英文发表的学术论文,基本上都包罗了,可以很方便地下载到。
以前在国内查英文文献时经常会因为没有下载权限而作罢,而现在则没有了这个障碍,想偷懒不深入探索都没理由了。
一次跟一位同是地学专业的同学聊天,说起其本科毕业论文引用了200多篇文献,差点没把我吓到,因为这样大的阅读和引用量甚至可以比肩国内的博士论文了。
本就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很强的好奇心,加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真是如虎添翼啊。
写在后面的话
美国常青藤学校非常注重本科教育,有的甚至优先于科学研究,有很合理的制度设计和人文关怀,也很强调学生参与,相对于中国仍然沿用的传统式知识灌输,这是很现代化的教育,也容易吸引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在这样的学校里度过本科四年学习,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