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IB即国际文凭组织IBO(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sation),为全球学生开设从幼儿园到大学预科的课程,
为3-19岁的学生提供智力、情感、个人发展、社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使其获得学习、工作以及生存于世的各项能力。
王中磊的儿子威廉、田亮的女儿森碟、郭涛的儿子石头、黄磊的女儿多多……读的就是IB国际学校,综合素质样样全能。
我们看到传统的教育中把艺术忽略了很久,课程中不重视美术、音乐、戏剧等科目。
但IB学校却普遍鼓励、提倡或必选艺术类科目。
毫无疑问,孩子们非常喜欢艺术。
满手沾满颜料,创造美丽图画,贴在自家冰箱上,岂不是很酷?!在话剧中扮演一个角色确实很辛苦,但艺术同时帮助孩子开发很多最基本的潜质。
IB艺术教育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歌舞戏剧表演、电影拍摄和绘画之中,而学生作品本身比成绩分数有意义的多。
这些作品可以展示给学生——他和他周围的人都有变美的能力,感伤的能力,痛苦的包容力。
同时,学生还能透过剧中人物的眼光来领悟人生百态和经验。
所以,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理解他人并感悟自己的内心,这也是在复杂和艰难的21世纪远航所必需的素质。
作为IB亚太会议的嘉宾之一,米切尔指出:“如果想要孩子在学业和社交能力上都更进一步,接受艺术熏陶是关键。
一旦忽略了艺术教育,我们就损害了年轻人在21世纪的成功机会和创新参与的机会。”
艺术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像李奥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布兰切特这样的著名演员(当然完全可以达到),
而是希望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人类的潜能,拓宽自己社区、周围社会团体或者所处国家之外的视野。
IB世界学校鼓励学生选修或必修艺术科目,原因何在?
☑创造力。
表面上看,艺术似乎不需太多脑力,但其实艺术比数学和科学更好地让孩子表现和表达自己。
华盛顿邮报指出,面对以下任务时:孩子们上台表演时,指定以六种方式念出独白;创造一幅表现记忆的图画;或者为一首曲子编个新的节奏。
如果孩子从小就有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以上的任务会很自然完成,同时有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
重视创新发明是IB发展的一个引以为豪之传统。
重视探究者的概念,培育好奇心,开发一些启发性的技能,跨课程和跨学段的研究,都激活了这些价值观、技能和理解。
IB艺术科目让学生参与其中,不但作为艺术的消费者,而且要求他们积极地去创造。
这样就鼓励年轻人去想象,去创造一个建基在同情心和世界公民心的愿景。
另外,艺术给每所学校提供了一个理解他们自身文化背景的渠道,同时,依靠当地社区来创造艺术作品,可以向全世界解释他们的国家、文化和社会。
☑自信心。
我们都知道,学生在某一科目上精通无疑可以积累其自信心,而参与到艺术中又有特别之处。
登上舞台高歌一曲为孩子提供一个突破舒适区域的机会,当他们提高和看到自己的进步时,自信心也在逐渐增强。
并且,学习艺术还让学生掌握了另一种语言——艺术的语言。
当学生在校内外做雕塑时,拍微电影时或编舞时,那些乐谱、动作、图像的“语言”就可以调动起来做些新鲜事。
过程之中,学生有机会按自己的方式去讲述或重写这个世界(至少他们的世界)。
这是21世纪世界公民的必备技能。
☑协同合作。
很多艺术科目都需要学生协同创作,比如乐队,合唱团和戏剧表演。
他们就必须学着分担责任和相互妥协,才能达成共同目标。
即使他们不是独唱、独奏或不是主演,孩子仍然学着明白,团体的成功跟他们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艺术已经并持续地成为不同社群和文化间,相互理解的一个手段,有助于棘手问题的讨论谈判。
年轻人能够也确实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有创造力——这是艺术的核心。
在学习过程之中,艺术还给学生提供新的思维和交流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可能性。
学习艺术让年轻人接触到了创造的工具。
这些工具不但是艺术的核心要素,而且是面对急速变化世界的重要“武器”。
现今,人类不可以只是消费着这个世界,更要积极投身去改变世界。
我们都需装备这些工具,为一些最急迫的问题找到创新性的,协同性的和富有想象力的解决之道。
例如,全球暖化,食品安全,环境恶化,人口膨胀,宗教冲突,极端主义等等。
☑提高学术成绩。
创造力的发展之外,孩子们在艺术上所学的技能也可以促进学术成绩。
华盛顿邮报公布的美国艺术协会的一份报告指出,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统计中:学术成绩拔尖数量,参加数学和科学展览次数,赢得作文或诗歌比赛的机会。
经常性参与到艺术活动中(一年中,每周三天,每天三小时)或创作艺术作品的年轻人所得结果,比消极的艺术品消费者或几乎与艺术无缘的年轻人高出近四倍。
☑运动技能。
尤其对画画或演奏乐器的大部分低龄孩子,简单的握画笔和用蜡笔涂画是发展孩子小肌肉运动技能的重要元素。
根据国家健康学会的研究,三岁儿童的发展性阶段中包括要能画圆和安全使用剪刀;四岁儿童的发展性阶段中包括要能画方形和用简单裁剪直线。
另外,艺术教育还能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坚持能力,培养敢于承担责任的品质。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